乐读窝

杨家将九代英雄传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杨家将九代英雄传

第111章

书籍名:《杨家将九代英雄传》    作者:多人




“月英啊!你可是娘娘啊!整天陪王伴驾在皇帝身旁,连你爹爹都救不了吗?”

“母亲,您放心,今天我就是为这件事来的,咱府中不是有位武教师父潘松吗?”

“啊!人送外号铁臂金刚。”

“这个人靠得住吗?”

“靠得住,那回跟你哥哥去游春,也不知在哪抢了个大姑娘回来,到现在谁也不知道,嘴可严啦!”

“把他叫来,我要亲自见他。”

“好,来呀!把潘师爷叫来。”

“是。”家人去不多时,就听外边有脚步声音,挑帘笼走进一个人来。这个人身高八尺开外,长得前胸宽、肩膀厚,魁梧结识,四方脸,紫微微的脸色,一双大眼睛,眼珠子是黄的,叽哩咕噜乱转,像两个铃铛一样。趴趴鼻子,豁鼻子翅儿,大嘴岔,厚嘴唇,一嘴黄板牙。连鬓络腮一部黄焦焦的胡子,勾勾卷卷儿揉搓在一块好像一团火燎的山羊毛。这个人的脸你看完了,总给人一种感觉,觉着别扭,你仔细端详一会儿才能发现,敢情他没眉毛,眼睛上边是俩肉檫子。头戴青壮帽,身穿青色箭衣,兜裆滚裤抓地虎快靴,腰系一巴掌宽丝鸾大带。来到大厅之内,见到潘娘娘双膝跪倒:“小人潘松参见娘娘千岁。”

“免礼,旁边坐下。”

“谢娘娘。”

“来呀,给他看茶!”丫鬟给端上一碗茶来。潘松端着茶碗心里犯合计:今儿个这是怎么啦!娘娘怎么专门召见我呢?对我还这么客气……

这阵潘娘娘看了看左右:“你们都退下。”

“是。”两旁的人都退出去了。屋里就剩娘娘、潘夫人和潘松三个人了,潘娘娘说:“潘松啊!你进潘府多少年啦?”

“回娘娘千岁,小人是十九岁进府,今年四十二岁了,娘娘千岁您还记得吗?在您没进宫的时候,小人就已到潘府了。”

“记得。我记得你能一个人打败十几个人,你的胳膊可以碰断木桩,而且我还记得你的刀耍得很好……潘松啊!这些年来,我父母待你如何呀?”

“娘娘,老爷、夫人待小人恩重如山,小人真是感恩戴德,无以为报。”

“潘松啊,潘元帅现在摊了官司啦!打算让你给帮个忙,行吗?”

“娘娘,只要有用得着小人的地方,就是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好,现在有个新上任的西台御史叫寇准,他贪图了老杨家的贿赂,处处向着杨家说话,明日就要去边关察访,其实是给潘元帅安赃,你如果真有报答主人之心,你就携带钢刀一把,暗地跟随寇准,去边关的路上把他杀死。”

潘松听到这,心里一动,让我杀御史?……接着潘娘娘又说了:“潘松啊!你要能把寇准杀了,我给你黄金万两,一处宅院,娶妻生子,乐享晚年。如果你的儿女愿意做官,可以来找我,你看如何?”

潘松一听,这后半辈生计,娘娘都想到了,再者说,娘娘千岁给我做靠山,这门子多硬,就是有人知道了我是杀人犯,谁敢将我如何?“好,娘娘,小人愿效犬马之劳。”

“好,去准备准备吧!和寇准同日动身!”

“是!”潘松辞别了潘娘娘来到后宅自己的住房,往墙上一伸手!噌!抽出来一口鬼头刀,什么叫鬼头刀?刀头上有一个铁打的鬼脑袋。龇着牙,咧着嘴,嘴里含着个铜环子,这口刀宽有一掌,长近三尺,背厚一指,刃薄一丝,双道血槽,黄铜护手;冷森森惊人胆,明晃晃耀人眼;他把这口刀在磨石上磨又磨,蹭又蹭,磨得刀口锋利,刀尖闪光,拔根头发放在刃上一吹,立即两断,这叫吹毛利刃。潘松把刀在手中一晃,心想,寇准,定叫你做我的刀下之鬼!



第006回  逆旅夜话杨九郎备述家史  床下隐身潘刺客舞刀行凶



这一天寇准带着张超、刘盖以及十几名随从人员,离开东京汴梁往边关进发。那个铁臂金刚潘松暗地里已经紧紧跟随。

寇准一行十几个人,一路上鞭声紧,马蹄急,赶村住村,赶店住店,这一天过晌以后,来到岱州地界,有一个镇子叫三交镇。没进镇之前,天淅淅沥沥下起小雨来了,张超说:“大人,咱们是找镇上的监官哪,还是直接住店哪?”

“直接住店,谁也不要惊动。”

“好。”十几个人催马进了镇子了,这个镇子还真挺繁华,叫买叫卖人来人往……一条南北大街,坐东朝西有一个店房,五级条子石台阶,大门上斜挑出一盏“气死风”的灯笼,黑天白昼都不摘,晚上看亮,白天看字,上边写着:“德丰客栈”。大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今夜住宿笑语迎佳客,下联是:明日登程春风送征人。横批四个字:下回再来。刘盖说:“怎么就住这儿吧!”差人往里边和店伙计一说,好家伙,连掌柜的都出来啦!一听说朝里来的京官,那真是格外的殷勤:“老爷们要住店吗?快下马里边请。”

众人下马之后,店伙计牵马的牵马,让客的让客,这店伙计嘴里还不闲着:“众位老爷,你们在东京汴梁住宽敞房子、亮堂屋子住惯了,乍到咱们这小地方难免要觉着不得劲儿。不过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您众位是为公出门就得屈尊贵体啦!咱这店房要和东京汴梁比,那可差远啦!那真是九牛一毛,大海一滴,掉枣筐里的芝麻粒儿,养鱼塘里的蛤蟆子儿。不过要在咱们这三交镇来说,咱这店房,您算住着了,三交镇巴掌大的地方,咱店房能占个手指头,还是大姆哥。不过话又说回来啦!今天咱店里剩的房间不多了,要多的话,都让您住单间啦!这您就得多包涵,有俩人一屋的,有仨人一屋的,这屋住两位,那屋住三位,有一个单间,给这位大老爷留着,您上房屋里请啦——”

店伙计管寇准叫大老爷,给他让到上房三号。就在这三号隔着院子,对过是十五号,那屋里有一个人早住下了,谁呀?铁臂金刚——潘松。潘松一路上时前时后跟着寇准,总没得下手,今天在三交镇碰巧住在一个店房里啦!潘松可乐坏了,潘松心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姓寇的,今天晚上就是你的死期。不过我得怎么下手呢?……潘松在这核计着如何刺杀寇准,可寇准一点儿也没想到在这个地方有人暗害他。

吃罢了晚饭,雨已经停了,寇准说:“天还没黑,随便上街上走一走,看看三交镇是个什么样子吧!明天一大早就得走啦!”“是,大人。”这十几个仨一群,俩一伙的都出去啦!张超、刘盖和另外两个差役陪着寇准出了店房。寇准这人在霞谷县就有个习惯,愿意到街头巷尾听听百姓们的议论,了解民情民意。今天他领着这四个人也是这个样子,想走一走,看一看。当他们走道十字街头的时候,发现前边围着一圈人……干什么的?寇准站在圈外往里一瞧,原来里边是个年轻卖艺的小伙子。看他身高不过六尺,是个小胖墩儿,脱了个大光膀子,只见他长得前胸宽、臂膀厚,脖子黑塞车轴,长了一身鍵子肉,粗胳膊、大拳头。这张脸是油黑油黑的,黑里发红,红里透亮,两到浓眉,眉横一字,什么叫眉横一字?眉毛和眉毛之间没有分界线都长到一块了,这叫眉横一字。这对眼睛,一个大,一个小,大的溜溜转,小的一条线,趴趴鼻子瘪瘪嘴,手中拿着一条长柄大铁铲,这条铲,铁铲杆,铁铲面,铲头好像个小畚箕。正在里边练呢!只见铁铲耍开,带动风声,越练越快,越练越熟,前蹿一丈,后缩八尺,横扫一片数打一线,铲花飞舞快如闪电,呼!呼!呼!分不清哪是铲花儿,哪是人转,人铲相合,浑然一片。看热闹的齐声喝彩:好!哗——

寇准看了看张超、刘盖:“怎么样?练得如何?”

张超、刘盖二人几乎是同时称赞:“好!受过名人指点。”

刚说到这里,里边那小伙子把铲式收住不练了,听他一说话,显出一种憨傻的样子:“你们看我练这两下子怎么样?”

大伙说:“好,这铲练得有功夫!”

“好啊?那我再接着练,你们要说不好,我就不练啦!后边还留着一半呢!”

大伙说:“好,这铲练得有功夫!”

“好啊?那我再接着练,你们要说不好,我就不练啦!后边还留着一半呢!”

大伙说:“你接着练吧!”

黑小伙说:“好,咱接着练!”

只见他把铲一举,喊了一声:“拍蒜瓣儿!”接着又练起来了。寇准一听,回头问张超:“这拍蒜瓣是怎么回事?”

“大人,这个我也搞不清楚,他这是不是……这铲跟蒜瓣儿……连不上啊!”

“好啦!咱们接着看吧!”不大会儿的功夫,这段铲又练完了,把铲式一收:“好了,这回全练完了,今儿个就练到这儿吧!”大伙又一阵喝彩。

这黑小伙,咣的一声把铲往地上一扔,拾起堆在地上的衣服,擦了擦汗,把衣服穿上了。这功夫看热闹的一哄而散,各自走去。张超说:“寇大人,咱们也走吧!都练完啦!”

寇准说:“练完了他怎么没要钱哪?”

“那谁知道啊?咱们走吧!”这功夫那黑小伙听着了:“哎!对啦,练完了,忘了要钱啦!谁看我的练铲,可都得给钱,我今儿个还没钱吃饭呢!啊?都走啦!”

这功夫寇准走上前来说:“这位壮士,你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呀?”

“我是从河南嵩山少林寺学艺回来,回雁门关陈家谷看我娘去,路费花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