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何事宫闱总重重

乐读窝 > 武侠小说 > 何事宫闱总重重

60 心字成灰

书籍名:《何事宫闱总重重》    作者:阿黎


        和泰十六年的春上,沉寂已久的白澈终于再度辉煌,几乎是在众望所归之下,御笔明诏,接下了丞相之职。

        相位空悬已久,大家都明白皇帝属意白澈,况且如今朝上,论资历威望与办事手段,白澈确实当仁不让!所以,这一回,大家也早明白那位子迟早是白澈的,倒也省的觊觎了,朝会时颁下旨意来,只都山呼万岁而已。

        萧彻自亲政之日起,便把西戎之祸深深地镌刻在心里。他素来自比汉武,一心效其平匈奴之志。安阳的牺牲并没有换来多少年的太平,近几年,更是越加猖狂,频频骚扰边境百姓,烧杀抢掠,其行令人发指!他曾暗下发誓,有生之年必要平了他!

        他之所以立白澈为相,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为此!内阁宰辅通常都是那些有资历的老朽腐儒,一提用兵,一个个皆摇头晃脑地跟他老生常谈,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穷兵黩武乃君王寡德’,‘化干戈为玉帛’等等,总之就是不可不可不可!他算是受够了!真应了文鸿绪当初说的,他一提动武,老头子们就反对。每当这时,他倒还真有点想念文鸿绪,虽说他们君臣很多时候政见相左,但在这一件上,却是出奇的一致,要是他现在还在,倒能帮上些忙。

        萧彻借着这次白澈上台的机会,稍稍改组了内阁,换了几个顽固不化的出去,提拔了几个稍微开明的进来,以便今后得到更多的支持力量。

        为了对西戎一战,他早就在无形之中筹划开了。

        和泰十二年的时候,黄河决堤泛滥,他趁着整治河工,开挖了许多大渠,一方面用于疏导,另一方面,将全国的水系网一点点贯通,以便到时可以水路陆路同时从各地调运粮草。

        早年时,几场天灾使得百姓不堪赋税之重,后来萧彻大权得掌,便立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废除了原先的田亩制度,使得国库岁入逐年增加。

        思齐初回京师时,白澈曾几度单独召见,与其密议。思齐多年在西北前线,与西戎数十次交兵,对其了解之深入,非安于国都的一班朝臣可比。

        “陛下所言,当真?!”乍听皇帝亲口说出踏平西戎,文思齐一个激动,猛地抬起头来看着他。

        按理,臣属与君王对话的时候,都要低头,视线只能限定在身前一尺见方之内,像他此刻这般直面君王,是大不敬之罪,等同意图谋刺。

        萧彻是看着他长大的,素来看重他,自小便跟他亲厚,自是不计较这些,只挑眉笑着:“可知君无戏言!”

        “臣有罪!”思齐忙伏地一拜,脸上微红。

        萧彻径自走到龙案前,抽出一轴卷轴,边摊开来边道:“别跪着了,你过来看看这个!”

        思齐恭敬地应了声‘是!’,走到萧彻身边,微躬着身子,看向图轴。

        “这是……!”思齐猛地一愣,这舆图所绘,乃是他再熟悉不过的了,一时激动难掩,道:“陛下是从何处得来的?”

        “这个你不用管,只需好好看看这图,够不够详尽!”萧彻道。

        思齐点头称‘遵旨’,便仔细地看起来了。须臾之后,拱手为礼,道:“微臣斗胆,敢问陛下是想以此图作为战时的导图吗?”

        “可是不妥?”萧彻点了点头,问道。

        思齐轻摇了下头:“此图虽已十分详尽,但若作为战时导图,还需再加以完善!陛下请看,”思齐在图上一指,对萧彻道:“这里,从支那耶乌再往西走,仅标注了一个水源,就是古塞那思河,但是,微臣曾率帐下追击西戎散兵到过那里,塞那思河早已改道了,在河床遗址往下挖,也只挖到了不能喝的盐碱水,所以那一带根本没有可饮之水!”

        萧彻眼里闪着炽焰,重重一拍思齐的肩,道:“叫你回来,果真是对的!”

        这下思齐倒是不好意思起来,搔了搔头,道:“陛下不怪臣当年桀骜不驯就好。”

        萧彻哈哈大笑之后,一脸庄重地盯着思齐,道:“没有你这强驴子,谁来给朕当这踏平西戎的先锋!”

        思齐嗵地一声直直跪倒,眼眶都险些红了,向萧彻道:“臣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从此后,萧彻便常常与几个近臣在一起商讨出兵之事,文思齐在原先萧彻所得之舆图上,又做了许多详细标注,何处有草料,何处有流沙,何处有水源,什么季节会吹什么风,等等等等,连西戎的一些民俗也都列了个折子呈上来。

        白澈也是在西北呆过的人,他特别针对西戎骑兵提出了建议。萧彻听后,也连连点头,道:“朕也想过这些,所以,大宛国进贡的那批汗血马朕自己都没舍得骑,一直在上驷院做配种之用,精选了我国各地的良驹,现在配出的马匹,皆是千里驹啊!朕想着,两年之内,我朝将拥有一支五万人的骑兵!”

        思齐当场激动地无以复加,重重地一顿首,字字顿挫:“给臣两万精锐骑兵,臣定一路杀进王庭去!”

        君臣几个,每每议论,都热血澎湃。

        和泰十七年的时候,民丰物富,朝纲乾正,万事俱备。三月里,萧彻以边境不安为由,往西北增派了三万驻兵,却不交给俞伯常节制,所以老臣们都议论纷纷,不知道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说他要想开战吧,那也不该只派三万人,而且之后几个月都没了动作,这一来,他们倒是想进言劝谏都没有道理了。

        那三万人,其实都是新训练的骑兵,萧彻把他们一直放在马平营里,由文思齐亲自训练。马平是文鸿绪临走时举荐的人,所以萧彻一直十分器重,如今大战在即,他听了思齐的建议,把这三万人先放到那里去实地演习,免得这些关内子弟不习惯当地的环境,到了紧要时候出了差池。

        康宁殿

        “皇后呢?”萧彻近来一直都很忙,几日没有来康宁殿了,一进殿门,就见院子里摆着好多的箱笼,一群奴婢跪了一地,却不见沁雅的身影。

        “前日如妃娘娘来给主子请安,说御苑的芍药开得好,要摆宴做东,请各宫的娘娘们都去热闹热闹,今日晌午来请了主子过去了。不过,馨姑姑刚刚传话回来,叫预备下解暑汤,说主子就回来了。”掌事女官上前来恭敬地垂手答道。

        萧彻本想走了,听她这么一回,旋了脚步,又进去了。

        还是刚刚那名女官上前来奉茶,刚要福身退下,萧彻叫住了问道:“院子里那些是怎么回事?”

        “回皇上,这些都是冬季衣裳,毛皮衾袄,趁着大伏天太阳烈拿出来都晒透了,才好收起来等明年用,不然都叫虫子给蛀了!”

        “原是这样!”萧彻点了下头,挥手叫她退下了。闲坐无聊,见还摆着一箱没有打开,便走了过去。

        本只闲闲一瞥,但见上面落着锁,倒是来了兴趣,蹲下身来,仔细一瞧,锁原是虚挂着的,并没有锁上,于是动手取了下来打开一瞧,不是别的,正是他赐给她的那件紫貂裘。

        这还是藩国进贡来的,选的是紫貂右掌拇指第一节指关节处寸许长的一块,最是绒密绵软。要做成这样一件大裘,少不得需数千只紫貂才行!更遑论这件貂裘工艺精湛,数千块毛皮拼合,居然几乎看不到针脚痕迹,真真的价值连城的宝物!

        萧彻素来最爱紫貂裘,所以那藩国投其所好,废了不知多少人力无力,贡上了这么一件大裘。他得此时,亦是甚为高兴,但却没舍得穿,而给了沁雅。他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当然不会把这番心思告诉给人,故而里面的折曲,自然是不会有人知道的。

        萧彻随手拿了那紫貂裘起来,‘啪’一声,一包东西从中落了下来。

        萧彻俯身拾起来一看,是一方绢帕包着什么,打开一看,是一包小石子,形态颜色各异,煞是好看。

        他正把玩着,忽地眼角瞥见那绢帕上墨迹点点,展开来一看,惊得难以置信,呆在当场无法动弹。

        极普通的丝绢,几近半透明,淡淡的墨迹,工工整整地写着一手小令:

        昏鸦尽,

        小立恨因谁?

        急雪乍翻香阁絮,

        轻风吹到胆瓶梅,

        心字已成灰。

        那个笔迹,日日看到,他最信任的股肱之臣,端格高迥的字体,他曾当众赞叹其笔力之深。萧彻只觉得那一瞬天旋地转,生平第一次,头脑一片空白……

        注:

        梦江南    ·纳兰性德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

        打滚打滚~~~一边吃方便面一边写,果然写的好失败~~~55555555555555偶要虐~虐~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