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醉花打人爱谁谁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醉花打人爱谁谁

第22章

书籍名:《醉花打人爱谁谁》    作者:周晓枫


                                    我必须应战,否则坐以待毙。虽然对攻结局总是她痛打落水狗,但落水狗难道不比叛徒更有英雄气概和个人尊严吗?别看它湿漉漉的爪子扒在泥土已经松动的岸堤,别看它疲惫的后腿挣扎着蹬水找不着落点,别看它的身体像高位截瘫般被冷水冻得越来越没有知觉,别看它的眼神里似乎流露出一丝恳求与哀婉……可一旦爬回岸上,抖抖皮毛上的水,复仇的火苗重燃它的眼底。我从刚才忍住呼救的嘴里露出深藏的獠牙——獠牙刷了两面针牙膏,不怕酸冷,硌了沙子也结实。

        有人说我和小猜存在某些相似之处,我把这评语视作对我的表扬。因为在智商和情商方面,我远不及她,我只是在能力所及的狭小范围内,对我的偶像进行了盗版的模仿。

        如果说我们狼狈为奸,那么事实真相是,坏主意主要是她拿的,我只是慑于她的淫威,略加扩大声势而已,作用相当于语尾助词的那个“啊”。

        如果有谁听了我们夹枪带棒的话气得犯病,那么见效的字词都是她组织的——她是咖啡,我是伴侣,我还起到了缓解作用哩,离了我,它更让受用的人苦不堪言。

        如果说我们说话全都带刺,那么小猜是个刺猬,天生就这品种,我顶多像刺猬而已,我是条借箭的草船——那些针全是别人先扎在我身上的,我是个受害者呀。

        小猜的性格哪里像我这般柔情似水?我受到攻击,是需要时间来制造武器的,总是耽搁不少时辰才能出手,坏人呢,早就脱身到别处逍遥了,我空把武器和武艺砸在自己手里——该出手时不出手,哼,现在拿不出手了吧?小猜能做出迅速反击,擅长利用一切现有材料制作凶器,给她一块面包能当砖头使,给她一根面条能当长矛用。我喜欢的正是小猜咄咄逼人的锐气。

        想小猜与我年纪相仿,家庭环境、教育背景、成长过程、审美趣味等等都极为相似,也曾剪过刘海覆眉的童花头,也经历过年少迷恋《大众电影》上明星的早年时光,对刘晓庆、张金玲、李秀明等人如数家珍,也曾为母亲对弟弟的偏心而痛楚,也曾因上厕所时想到了某个喜欢的男生而深感愧疚并轻微地仇恨自己……那为何,光阴荏苒,我依然进步徐缓,而小猜却练就一双法眼,含火喷毒,化铁铄金?

        第五部分狼狈为奸顾小猜(3)

        多数人把朋友的概念理解得很功利,什么“甘苦同当”,翻译出来就是:倒霉的时候拉个垫背的,享福的时候,所有的好处五折降价——人家当初做了感情风险投资,如今当然要分走红利。最怕借钱的人右手拿走现金,左手紧搂我肩膀,嘴里掷地有声地肯定:“你真够朋友!”其中“朋”字,说得最用力,双唇塞擦音送气,像手榴弹爆炸,还溅飞沫呢!他一旦这么说,我就开始担心他不还钱,同时担心自己不好意思向他要钱。“谁让咱们是‘朋友’呢?!”让“朋友”占便宜好像合情合理,不应计较,因为两人之间缔结了超乎寻常的关系。这就像结婚成了夫妻,你被老公强奸,法律都准许他无偿无期地享用你的身体,你告他什么,有几个同情你?人家都觉得你事多,谁让你当初在结婚证书上签字的,后果自负。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过上好日子啦,我替你高兴呀,说话可得算话啊,你往哪儿跑哇!

        我和小猜是“朋友”,但之间关系绝非此类。事实上她是一个对我雪中送花、锦上添炭的女人。倘我遭遇不幸,别想从她那里捞取同情,冷嘲热讽不说,可气的是她幸灾乐祸,竟然忍不住地笑出声。我本来沉浸在自己酿造的悲剧氛围里,用小小的泪滴灌溉自己,在他者关爱的眼神中虚弱下去……像早慧的孩子,像绝望而又被恩宠着的病人。伤感和自怜让我沉溺,其中秘而不宣的舒适难与人言。可小猜对我当头棒喝,她说:“要想吐气如兰,就得先刷牙。还没把条件准备充足呢,你他妈在这儿装什么蒜。”我气得一下出了角色,撸下戏装,小衣襟、短打扮,老子和你拼了。

        小猜巧舌如簧,她很会为自己的落井下石辩护——“我相信你足够灵巧,不仅不会被我扔下去的石头砸着,还能踩着我扔下去的石头爬出井口。看,天多么蓝,世界多么广阔哟!是我,是我,还是我,给了你一步步向上的台阶,你非但不感恩戴德,还想恩将仇报?我真想亲手把你推下去,做你的井底之蛙吧,摔死你,让我听个响。”

        小猜还频频利用我的生理缺陷。我二十岁体检,发现肚子里长了个小瘤子,大夫说是良性的,不必紧张,可我爱惜自己,马上托关系进手术室。全麻手术过后,在被推回病房途中,莫名其妙地,我呼吸自动窒息了几分钟。大脑短暂缺氧,造成我术后记忆力残障,老爱忘事儿,还爱忘名词和名人——电视里烂熟的一张脸,常常憋得我跟尿急找不着厕所似的,死活想不起他叫什么。长此以往,小猜一看有机可乘。朝我借书后,她迅速在扉页签上自己的名字,并且煞有介事地注上购书时间和地点。等我好不容易记忆苏醒,想起自己的文化财产,上门前去讨要,小猜振振有辞,辅以厌恶的夸张表情,嘴撇得老远:“你不能仗着自己有病,就乱管别人要东西呀!”我不服,要求仔细查看那本书,我好像在内文里做了记号的。“啪”地一声,她把书页合上,继续狡辩:“你别看了,我也做了记号。你这么健忘,肯定把我的记号非认成你的不可。”谁能忍受如此恶霸?分明我家闺女,他拿去强占了身子,就说是他家的人,面也不让见一个。

        第五部分狼狈为奸顾小猜(4)

        小猜馋,好吃懒做——她懒得做饭倒不是因为对烹饪没有实践兴趣,而是因为她对物品具有惊人的破坏力。让她深入厨房准备晚餐,她所到之处,遗尸遍地。锅碗瓢盆,丁零当啷,倒了酱油洒了醋,如果她还手疾眼快前去抢救,情况就更糟,顺手又胡噜了盐罐。做一顿饭,还不够她收拾现场的。自从到别人家,摔碎了一个本不应现身厨房的昂贵花瓶,小猜不仅赔了小心还赔了大钱,她就特别谨慎,一进厨房如入考场,偃旗息鼓,小心翼翼,比淑女还缺少动作。

        所以,我们见面主要在饭馆,选择那种摔了东西也不让顾客赔钱的餐厅酒楼——吃着吃着就摔杯为号,吃得有“声”有色,还挺有情节的。十年下来,履及南北东西,我们的牙像四排小钉钯,把北京这块地整了个遍。

        按区域吃,按口味吃,按装修风格吃……我们心中,共同绘制了一张精细的京城美食地图,经常被群众查阅。手机响,里面的声音急急请教:“我在三里屯走了好几圈了,你说的那个云南菜馆在哪条胡同呀?”“想吃泰国菜,哪家好吃又便宜?”“我开车快过菜市口了,你说我往左拐还是右拐有餐馆?”“我要跟沙金公司谈点事儿,你帮我找个环境别致的地方。”“我请你们俩吃饭。地方?当然是你们选了,谁能比你们俩专业啊。”

        这些经验和教训,都是我和小猜破费钱财点滴换取的,弥足珍贵。为赴一个饭局,寒冬腊月小猜不惜冒着鹅毛大雪打着车从郊外直奔城里,冻得缩头缩颈,从棉被般厚实的立领羽绒服里,首先露出她刀子似的小嘴,随时准备割肉伤人。菲薄的薪水不足挥霍到月底,这让她沮丧。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有人请她吃饭,上司、同事或我,于是她就越发忧郁起来。善良如我,屡屡上当,每每坐在烧烤台边,她才展露狼烟后阴谋得逞的一笑。
        十年,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吃。和小猜这种食欲旺盛的人吃饭,容易培养出香香的氛围。筷子和刀叉纷飞,勺子舀动起汤中精华……微妙传递着一种竞争中的紧迫感。菜肴在最温和的抢夺中成为美味。

        我们知道了什么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哪些是由于营养元素不搭配,哪些是因为容易闹肚子。我们知道吃蟹不吃柿子。我们知道火锅里扔进紫甘蓝,汤会变绿,活像巫婆煮的加了癞蛤蟆的药汁。我们就用这个办法,加上恶劣贬损,伤害过一个管理干部的胃口和自得。绿汤蒸腾的雾气之上,是他两只血红的眼睛。

        我们知道自己心情坏时最好避免与国际友人相遇,那会败坏中国人民的友善形象。那天在凯宾斯基饭店沉闷地吃自助,我们各怀心事。旁边坐了几个叽里咕噜的意大利人,他们兴致勃勃的谈话显然妨害到了我们的忧伤气氛。于是小猜礼貌地转过头,用英语对其中一个嗓门高亢的男子打听:“请问你们是黑手党吗?”

        我们知道擦亮眼睛,不要完全相信广告,想象总是和实际出入很大。看了比萨饼的电视广告,我和小猜心动不已,据说那是一种日式比萨,镜头上如樱花飞舞,形色俱佳。诱人的旁白:由日本海的珍奇木鱼,精心制成美味木鱼花,撒落在馅料丰富的比萨上……和风轻舞。我和小猜即时出发,排了半个多小时的队去享受这种花瓣飘落的美食。结果是我们很容易就看出伪花瓣上的血肉层次,并且它们轻舞,活像肉片复活般在挣扎。味道不错,可吃起来太残酷,让人心有余悸。总是这样,我对小猜总结过:在追逐浪漫主义的过程中,容易遭到暴力主义的偷袭。

        我们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酒肉把我们俩变成酒肉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