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我的情人失落在六千万年前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我的情人失落在六千万年前

第9章

书籍名:《我的情人失落在六千万年前》    作者:魔幻星空


                                    

            “我刚到,你呢?”

            “我没回家,在这里过的年。学校里也挺热闹的,许多老师都邀请我去玩,一点都不寂寞。”

            “为什么没回家,你父母不想你吗?”

            雅雯无奈地笑了笑:“就十几天假,还不够在路上折腾的。再说我联系了一份家教,可以挣点钱补贴学费。”

            我一寻思,“你是不是手头缺钱?我这里有些富余的钱,你先拿去用吧。”

            “我们瑶家从不接受外人的施舍。”雅雯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语气却很郑重。

            “借给你总可以吧。”

            “我向你借过吗?”

            “没——有。”

            雅雯一哂。我热心肠反讨了个没趣,自嘲地说:“我本想学雷锋做好事,没想到违反了民族政策,真是该死,该掌嘴。”

            雅雯“哧”地一笑:“你少来这一套。”

            我“嘿嘿”地陪着笑了笑,忽然想起一件要紧的事来,这是我急于见雅雯的主要原因,忙从衣兜里掏出一张剪报来,“刚才被阿莉一闹,险些把主要的事给忘了,你看看这则消息,是我在家偶然从报上看到的,我就把它剪下来了。”

            报载:俄罗斯地质、矿产学博士沃尔特诺夫说,美国和前苏联的火星着陆探测器发现,火星表面厚达20米的风化浮土层因含有丰富的氧化铁而呈红色,并有

            2米厚的氧化硫尘埃。要形成这样多的氧化物浮土层,至少需要

            200万亿吨游离态的氧。就地貌来看,火星上曾经存在过稳定的水。这就是说火星上曾有过丰富的氧气和水源,具备了生命形成的必要条件。沃尔特诺夫认为,火星过去存在第三颗卫星——火卫三。火星表面数以百计的陨石坑表明火星曾受到这些卫星无数次的撞击。由于火星与其卫星间距离太近,强大的引力使卫星破裂,碎片撞击火星表面。大约在数百万年前,火卫三首先破裂,巨大的碎片在与火星撞击时产生高温,不仅熔化了岩石、毁灭了植被,也使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离子化,散逸到宇宙空间中,从而毁灭了火星上的生命,也毁灭了生命存在的条件。

            雅雯看完剪报,眼中喜色盈盈:“这世界上并不光我是火星人迷。”

            看到雅雯高兴,我的心中也是说不出的开心,我故意说:“这位俄罗斯学者可没说有火星人的存在哟。再说这位学者不是天文学家,火卫三的说法太牵强附会了,火星表面的陨石坑来自流星的袭击可能性更大一些,照他的说法,火卫三好好的围着火星转了几十亿年,倒会在几百万年前突然破裂?还不如一颗个头比较大的慧星撞击火星的可信性呢,哎,你为什么坚信有火星人的存在呢?”

            雅雯把剪报叠好,夹进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里,“这是个大话题,我们找个地方坐着说。”

            我左右一扫,发现一簇吐出嫩黄色苞蕾的迎春花中有空着的石椅,“我们去那边坐。”

            雅雯挨着我坐好后,很认真地说:“我相信火星人的存在主要有两点,一是人类的史前文明之谜,二是人类起源之谜,我认为这些谜团的秘密就在于火星人上。”

            我努力跟上雅雯的思维:“你的意思是在远古之时,火星人在火星的生态环境遭到意外破坏后迁移到地球,影响或者开创了地球文明?”

            雅雯点点头:“至少是影响了地球文明。”

            “但是火星人既然能从火星迁移到地球上,其文明程度至少达到了宇航时代,按照你的说法,人类的文明历史就应该从宇航时代开始起步而不是石器时代。”

            “对,这的确是外星人理论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以为如果火星文明也象地球目前存在的文明一样发达,那必定也是一个高度分工的社会。打个简单的比方,像我校不少教授是赫赫有名的物理学家,但是如果给他们一包棉花和一架农村常用的老式织布机,要求他们织出一匹象样的布来,恐怕没有一人能完成,同样的道理,能从火星意外灾难中逃出来的人们最有可能的是宇航员,他们有出色的天文知识,但不一定是合格的农艺师、建筑师、教师、医生或者是其它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在地球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世界,最要紧的是为生存而奋斗,他们的后代不可避免地缺乏系统教育,知识技能呈一代一代地退化趋势,天文知识因与宗教祭祀有关得以保存,而其它的科学技术和技能除了留下无数个历史之谜外,都渐渐地失传了。”雅雯说得很兴奋,她把小笔记本翻了几页,继续说:“像古埃及人就有很发达的天文知识,他们还遗留了一个最有名的历史之谜:金字塔之谜。”

            我的兴致被她调动起来了,不甘心只当听众,补充道:“美洲的玛雅人和非洲的戴刚人也具有异乎寻常的天文知识,像玛雅人计算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与现在用的公历相差甚微,好象到小数点后第四位数字了(注:玛雅人计算值为365.2420日,现行公历为365.2422),戴刚人就更稀奇了,居然对天狼星的伴星知之甚详,而天狼星的伴星是肉眼根本看不见的白矮星,不知是不是西方人在愚人节搞的耸人听闻的节目,要知道戴刚人只是个连文字都没有的原始部落,到现在都不一定开化呢。”

            “戴刚人之谜我也在图书馆里翻阅过。”雅雯把笔记本又向后翻了几页,停住了“找到了,在这儿,戴刚人还知道木星有

            4颗卫星呢,资料来源……是苏联出版的书翻译过来的,不应该是愚人节的玩笑。”

            “谁知道呢!”

            雅雯把笔记本翻回原位:“金字塔就不可能是愚人节的玩笑了。”

            “金字塔的许多数字之谜多是后人附会的,只要动脑筋找,总能找到金字塔长宽高和一些神秘数字的联系。”辨论总是需要一个反方的,不然就进行不下去。

            “金字塔最大的谜是怎么把它修建起来的,像胡夫金字塔是由大约250万块12吨重的巨大石块堆成的庞然大物,它是怎么建成的?怎样从采石场锯下这些石块?怎么做到棱角分明、侧面平整呢?怎么搬运这些巨石,且分毫不差地将它们相互结合在一起?既使是动用十万以上的民工,以每天摞起10块巨石的惊人效率,也需要644年的功夫啊!而且凭尼罗河三角洲的微薄收入,人口承载能力也很成问题,其中一定有不为我们所知的神秘技术的。”

            “如果按教科书的说法,那些石块是民工们沿斜面在滚动式辊具上借助于绳索往上推拉的,效率确实成问题,不过我知道在过去的中国,运送巨大的石块有个好办法:用冰道运送。修建金字塔如果用冰道的话,效率会大大提高。”

            “埃及有冬季吗?”“古埃及可能有吧,那时的气候和现在不一定相同。”
            “强词夺理!”雅雯一笑:“我们再看一个例子,1722年荷兰人罗格文在复活节岛上发现的石像,这些石像有1000多尊,最大的一尊石像高22米重400吨以上,最轻的也有几吨重,平均重量60吨左右。复活节岛是一个远离大陆的面积仅118平方公里的小岛,岛上火山密布,土壤贫瘠,最多可供5000人生存,这么一点人有什么力量来雕凿这些平均重量达60吨的巨大石像?又怎样把这些石像从几公里、十几公里外的采石场送到陡峭的海岸边?在岛上你可没办法凿井汲水做冰道的。”

            我苦笑一声:“古人专爱把巨石搬过来搬过去的,给现在的考古学家出难题。”

            雅雯合上笔记本,托着圆润的香腮若有所思地说:“说不定传教士遗留的那幅星图也是历史之谜,如果

            2.8天文单位处的小行星带是一颗大行星爆炸后的残渣,那么火星的意外灾难很有可能是这颗大行星爆炸引起的,这幅星图就有可能是以前的太阳系。”

            “那本传教士的日记说的什么?应该有所提示吧。”

            “日记是用英语写的,看起来挺费劲的。”

            “那就把它翻译出来,现在刚开学,功课不会紧张,我们有时间,小人物说不定有大发现呢,哎呀,现在几点种了,天都快黑了!”

            我们讨论得十分投入,竟然不知不觉从上午一直谈到傍晚,中饭都没吃。

            雅雯乐了:“好嘛,省了一顿饭。”

        第十三节      

            翻译比我预想的要艰难多了,传教士的笔迹非常潦草,简直就是龙飞凤舞,一团乱麻,上帝没有赐给他忠实的信徒一手漂亮的书法实在是件令人遗憾的事。而且尽管雅雯精心地保存着这本笔记本,但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很淡了,辨识起来十分费力,我们抱着字典连蒙带猜,像蚂蚁啃骨头一般,每前进一行都甚是不易。每天晚自习,我们做完作业后,剩余的时间基本上全耗在传教士的日记上。

            日记开头一部分是作者的自吹自擂,充满深情地描绘自己如何在上帝的感召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向一些尚未开化的民族传递福音,使他们信奉主,享受主的恩泽等等,读来甚是无趣,若不是考虑到这本貌不惊人的笔记本有可能隐藏着大秘密,我真想劝雅雯放弃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