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心理黑洞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心理黑洞

第20章

书籍名:《心理黑洞》    作者:张源侠


                                    美国的监狱实在让人感到好奇。

        “你不想进监狱,那么你也该在现实中好好生活呀。”我因势利导。没想到杰德居然对我说道:“博士,我原以为我到你这里看病,你收了州政府为我出的诊疗费,  你应该感谢我,请我吃饭才对。你倒好,口口声声想把我关进监狱。”  杰德的原始逻辑实在是叫人哭笑不得。

        大家原以为社会主义大锅饭是养懒汉的温床,没想到在资本主义竞争最激烈的曼哈顿,照样也是养懒汉的温床。懒汉的生存力之强,  和曼哈顿地铁里肮脏的老鼠一样,总能够找到存活的方法。

        第二部分  毒品会让美国亡国吗?

        第27节  幸亏有了神的力量

        蒂雅是一个标标准准的白种美女,她的脸庞有着希腊雕塑一般的美,一袭秀发瀑布一样披洒下来。当她坐在第五大道心理治疗中心的前厅的时候,她的美艳和其他不修边幅的患者相比犹如黑夜里的一颗明星。

        蒂雅在我面前坐下后,开始讲她的迷乱人生。从小父母就离异的蒂雅由母亲一手带大。她的母亲脾气暴躁,对蒂雅竭尽语言和身体虐待。蒂雅从小就生活在分裂性的两极世界里:  一方面,她的自然的美丽总是获得旁人的赞扬;另一方面,她的母亲对她的虐待,使得她始终生活在自卑的阴影里。  而生活在一个没有男人的家庭,她对男性的渴望和了解又是混沌不清的。

        蒂雅高中毕业后上了两年大学便辍学了。当她开始工作后,她无法对任何工作保持恒心,和男人的交往也是无法深入,只是泛泛而交。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真正的满足时,蒂雅迷上了毒品。

        “那时,我的生活里除了毒品以外什么都没有了,我成了毒品的奴隶。”蒂雅双眼无神地看着我。

        “毒品的奴隶?”我只是简单重复她的话。

        “对,  毒品的奴隶。为了毒品,  我什么都干。”  蒂雅的声音中透出彻骨的寒气。对一个女人而言,“什么都干”自然意味着卖身。蒂雅瞥了我一眼,她大概感觉到我的沉默。于是,想转个弯来解释一下她的“什么都干”。

        她说:“我那时有一辆车,我帮毒贩开车,所以,我获得免费的毒品。”

        我知道她想用她的车的故事,来掩盖自己的荒唐生涯,我又何必去深究呢?看我没有什么反应,蒂雅却表现出一种莫名的慌乱。  她继续说道:“让我开车的毒贩总共有四个人。他们想占有我,但我只是想用开车来赚我的毒品。”蒂雅的声音越来越低。

        可以想像蒂雅和4个毒贩生活在一起的情形,只是帮毒贩开车,而没有性是完全不可能的。我默默地看着她,这个32岁的漂亮女人,在她美丽的眼角可以看见浅浅的鱼尾纹,  只是那么几条浅浅的鱼尾纹,便好像在诉说着她迷乱而堕落的生活。

        “我要感谢神,我感到是神的力量把我救出了苦海。”蒂雅突然转向了神。

        “你是说,如果没有了神,你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解脱的?”

        “对,在那些日子里,我好像被一种神秘的魔法笼罩住了。其实想来也简单,那4个毒贩想用毒品将我完全控制。每次我挣扎着想离开那种堕落的生活,我都被他们用毒品吸引回去。当我试着离开他们后,我一个人面对这么大的世界,居然感到无路可去。我万般无奈的时候,我也卖自己。幸运的是在我完全堕落成妓女前,神指引我走出迷障。”蒂雅低声讲着她的故事,眼中充满了泪花。

        “蒂雅,你是一个美丽的女孩子,你原本应该有灿烂美好的生活,但你内心没有解开的自卑情结使得你陷入毒品的泥潭。现在,所幸你在神的指引下暂时离开了毒品,你应该好好借这个时机来调整自我的心理状态。”  我对蒂雅有信心,  我相信她完全可以摆脱毒品的纠缠,真正开始自我成长的人生。

        毒品具有一种神奇的特性,毒品可以将人未满足的愿望,在自己的肉体感觉中虚幻地实现。如果你面对任何现实的压力和不满,只消一点小小的毒品,你和现实世界的连接就自然远去了。你在用毒品的那个当下,你超越了,解脱了,那是活着的死亡。你知道自己在幻境中活着,但在现实中你却实实在在地死着。当幻境消失后,你无法面对现实人生,于是,回到毒品的幻境中去便是最好的选择了。这样的循环就犹如进入大海的漩涡,  如果你不想出来,  最后的结局便是比死亡更难受的空虚和一无所有。

        第二部分  毒品会让美国亡国吗?

        第28节  逃避自由的仙丹

        弗洛姆在他的名著《逃避自由》中,提出现代人在获得从未有过的自由后,突然发现极度自由的感觉,并没有原来想像中那么美好。  而自由所带来的责任和挑战,又往往超越个体所能承受的压力,于是,现代人在满街都是自由的努力中,寻找逃避自由的空间。毒品简单而昂贵地给了现代人一个逃避自由的空间。

        “你知道吗,我爱海洛因,我爱!”皮朋一说起海洛因,他那张干枯的脸上泛起一片红晕,好像海洛因就是他的梦中情人似的。

        “你怎么个爱法?”  我问道。

        “我和我的两个朋友在一起,  我把我姐姐的婚纱披起来。然后,每人打一针海洛因,很快,那种奇妙的感觉就上来了。”

        “什么感觉?”

        “超人的感觉,你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的感觉。我想自己是新娘子,  我就变成了新娘子;我想让自己变成新郎倌,我就变成了新郎倌;连我想和自己结婚,我好像也能做到。”皮朋边说边微笑。显然,他十分陶醉在海洛因的感觉里。

        “有人说海洛因是神仙的药丸。”

        “对,是神仙的药丸,  可惜,这神仙的药丸不能停,一停止下来,那种感觉就太坏了。”

        “怎么个坏法呢?”

        “体内的感觉先是头晕目眩,然后是腹痛如绞,最后是万虫齐发,好像是有无数条虫在里面咬你。体外的感觉是过印第安百人阵,你所经过的每一个人都对你拳打脚踢,你哀号痛哭,但却没有人理睬你,大家是照打不误。”皮朋在做如上描述时脸上收起了笑容,可见,海洛因的阻断效应是极恐怖的。

        “这样看来,你在海洛因中找到了一个虚幻的极乐的自由世界,但海洛因却在同时把现实世界转化为一个魔鬼的世界。”

        “唉,现实世界,我原本就是为了逃避现实世界才用海洛因的,但用过以后,现实世界居然加倍地恐怖了,连回头也难啊。”

        “那可卡因又是什么感觉呢?”我想了解吸毒者对各种毒品的不同想法。

        “可卡因是加速剂,用了可卡因以后,你感觉一切都被加速了,风驰电掣,痛快至极。有不少人用了可卡因后性欲旺盛,干起来犹如狗一样。”

        “你能否比较一下海洛因和可卡因两者的区别?”
        “海洛因使人如坠仙境,可卡因使人兴奋如癫。”

        “那么这两者的花费何者为多呢?”

        “当然是可卡因。可卡因使人疯狂,人如果吸可卡因上瘾后,每天生活的惟一目标便是如何搞到可卡因。海洛因使人懒洋洋,懒鬼的动作自然要比狂人慢半拍,所以,即使用毒品的速度也相应慢了半拍。”

        吸毒者在逃避现实的自由的同时,在内心创造了虚幻的自由。一个对现实失望的人,很容易在毒品中找到自己所希望和向往的东西。这种现实和虚幻感受之间的巨大差别,使得吸毒者一旦上瘾后就无法自拔,直至将现实生活完全摧毁。

        在美国这个自由主义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个体面对自由时所产生的无助和恐惧,在毒品中得到了自然的解救,但毒品在满足个体的虚幻感受后却无情地伤害甚至摧毁了个体的现实生活。当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完全失败后,连购买毒品的经济基础也失去了保障。吸毒者不但失去了现实的一切,也失去了维持吸毒的经济能力,这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摧毁一切的“连环毒计”。愚蠢而无助的吸毒者,一个一个地跳入这个无底漩涡,任生命随毒品而肢解、沉没。

        自由主义和个体主义往往是连在一起的,以个体为本的资本主义在崇尚自由的时候,必然轻视集体主义和威权主义,而后两者正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个体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失去充分自由的同时,却也自然减轻了因过度自由而引发的焦虑和无助。

        逃避自由的倾向在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很自然地在毒品中找到了归宿。相对而言,逃避自由的倾向在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对个体的压力要相对减轻许多,所以,个体对毒品的依赖也相对较轻,我的这个推论其实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早就得到印证。各种类型的瘾君子在美国自发成立了团体互助组织,其铺天盖地之势,完全超过了政府所提供的以医生为中心的治疗手段。瘾君子们在团体交往中,得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缺乏的群体归宿感。虽是同病相怜,但其内在的核心意义,却是对“逃避自由的社会主义大锅饭”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