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中越战争密录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中越战争密录

第4章

书籍名:《中越战争密录》    作者:金辉 张惠生 张卫明


                                    等等。

            对邓小平代表中国一再声言的警告和惩罚,一位越南政府官员说,78年秋天,我们就研究了邓小平将怎样惩罚越南的问题。《史记.苏秦列传》讲到一个国家惩罚另一个国家的时候,有三种惩罚:即用计谋惩罚;孤立对方的惩罚;以武力惩罚。

            对"武力惩罚",越的策略是三部曲。

            A.不惜出让金兰湾,不顾一切地倒向苏联,赢得大批援助,同时尽快签署名为友好合作实为军事联盟的苏越条约,以此限制中国的武力惩罚。

            B.集中力量,用大兵力作战加速夺取金边和柬埔寨广大地区,建立傀儡政权,在中国军队完成集结之前造成既成事实,从而迫使中国取消武力惩罚。

            前两部曲分别于1978年11月3日和1979年1月7日完成。而中国的态度反而随事态的恶化,变得越加强硬和激烈。中国一再强调说话算数,越南这个"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说过不怕中国的话自然收不回去,而且吃到嘴边的金边也吐不掉,已经得罪了中国,索性得罪到底,于是——

            C.倚恃苏联,破罐破摔,抖抖"世界第三边事强国"的威风给世界看看。从侵柬开始,越北线部队进入二级战备。邓小平访美前夕,越北线部队又进入一级战备。通讯兵部队要求通讯兵"人不下机器,耳机一直戴着"。高炮部队进行"一级战斗演习"。"升龙"空军师加强飞行训练,特别夜间飞行训练和大、中、小机群的战斗演习。人民军总参谋部的汽车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随时准备向各地运送作战干部。炮兵和火箭部队变换隈地,调动频繁。香港报道,越南人的战略看来打算用导弹和空军力量而不是用步兵来对付中国向越南发动的纵深袭击,同时用传统的游击战来对付中国的占领军。他们在多山的边界地带的中国人可能入侵的路线上埋下了大批地雷和竹尖桩。河内一位人士说,事实上,清化和义静两省的竹林已在全国范围展开的做竹桩的运动中被伐光。

            越军的姿态不可谓不强硬。他们分析中国军队有可能在中老过境集结并贯穿老挝突然出现在平原地区,便仓皇将二线部队后撤。实际交战过程中,越军二线部队迟迟不敢增援,眼看着一线部队逐个就歼。

            战争进行到第十天,邓小平会见陪同美国财政部长访华的美国记者时说:"越南说他是世界第三军事大国,我们除了要打破它这个神话以外,没有其它目的。我们也不要他们的领土。我们还要使他们懂得,他们不能任何时候都为所欲为。"

            3月31日,黎笋视察"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军事重镇谅山。这里的春天满目疮痍。他良久不语。

            嘴硬的是随后而来的春水,居然吟得一首诗。

            从西南边疆到北部过防,

            西南边疆,凯歌欢唱,

            波尔布特残军四处逃窜,

            老羞成怒,北京开火,

            出兵侵占越南边疆,

            艰苦卓绝,我英勇抗击,

            敌人被迫偃旗息鼓,惆怅撤回。

            只是,仗又打了十年,再不敢亮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旗号。

            4.继30多年前从彭德怀手中接任志愿军司令员之后,杨得志赴滇再度就任前线指挥官

            时事社东京2月8日电:驻北京的西方人士揣测,几天内中国可能会确定对越南的战略。西方分析家说,在中越边境有中国军队十万人。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调任武汉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扬得志调任昆明军区司令员。这次更迭同对越战略关。

            共同社北京2月17日电:已经获悉,中国配备了朝鲜战争时代的中国志愿军司令员扬得志任对越最前线部队的指挥官。他之所以转达任昆明部队司令员,是由于为适应南部边界军事形势的变化而采取的紧急措施。

            孟良固战役。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疾行二百余里强取垛庄,断敌退路,完成了对号称"御林军"、名列国民常军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七十车师的最后合围。纵队司令员王必成当即向陈毅、粟裕报告。

            抢渡大渡河的英雄壮举和气概,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光辉一页。每当杨得志吟毛泽东《长征》诗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豪迈诗句,就如同听到当年大渡河惊天的拍岸声。

            杨得志,王必成,两员虎将,壮心不已。王必成更熟悉昆明军区的部队,知已;杨得志更熟悉越军作战特点,知彼。

            中央军委惧重权衡,决定杨得志即刻飞赴前线,接手战前部署与指挥。

            戎马生涯的前半生不说了。这后半生,职务一步步南迁。继彭得怀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回国任济南军区司令员;1974年初,被毛泽东主席召到北京,唱过《国际歌》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两支歌,毛主席宣布八大司令员对调,杨得志任武汉军区司令员。二十多年,从冰天雪地的朝鲜经黄河,经长江,一直迁任到亚热带山岳丛林的南国边陲,横贯了整个中国。此次临阵易将,执掌由几个大军区调集的数十万大军,在全世界瞩目下去同作战经难丰富的地区小霸较量,杨得志深感责任重大。

            对越南,杨得志并不生疏。抗美援越的1967年,他曾以友好代表团团长的身份访问越南北方,详细地考察了军事形势。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遵照党中央指示呕心沥血地全力帮助过的这个邻邦,古二年后竟会把"同志加兄弟"式的两国友谊推到战争的边缘,而他本人,又担负了与上一个羊年截然相反的使命,不由他感慨系之。外电说得很轻松:"看来杨得志司令员对越南的作战形式和'招数'具有相当的知识。"

            山间低处的平地,云南边民称坝子。有一处不算小的坝子,两国边民开垦了水田。坝子中有一株苍劲的古树,既不属于中国,也不属于越南。就是说,两国以树干中心国界。界碑相隔较远,界碑之间国境线的划定,常常依山势河流走向及明显的地物,如这株古树。古树得两边水落石出肥滋润,枝繁叶茂,劳作的边民累了在树下歇息,下雨在树下躲避,双方的友谊以受了多少年风风雨雨的洗礼和考验。

            七十年代后期有一天,越南人把古树放火烧死。过了几个月,枯树被越南人砍倒。又几个月过去,越南人将树根掘出,树坑填平,消除了国境标记。从此,越方水田的田埂长了腿似的一点一点向中国领土迈进,明显的坝子两边的地盘此消彼长。有如此牢靠物的地界沿且如此,其它地带可想而知。每年中越边境此类事件百千起,被蚕食的地盘不下于百十个珍宝岛。我边民当然不答应,要将田埂移回到生长过古树的地点,待命的越南公安人员刀上冲过来,一阵棍棒击打,我边数人负伤。

            更干脆,友谊关右前方的中国领土浦念岭,被越军于1978年8月出兵占领。他们喊:不光这里是我们的,连广东、广西也是我们的,凡是有木棉树的地方都是我们的。

            既然越南政府没有这么讲,姑且当作少数人的狂言不予理睬。至于越南政府公开说中国的南沙群岛是他们的黄沙群岛,我国政府当然不能退让。

            问题是,没有越南政府公开宣言的边境蚕食事件愈演愈烈。而我们依然在格守"同志加兄弟"的原则。

            前面提到有古树的那个坝子,我边防检查站见土地被占边民被打,指导员气不过,率百余民兵持棍棒前往,免不了一场恶斗,理直气壮地将田埂移回原处。这件事就算完了,越方心虚不敢叫嚷。而我方却没完,认为这个指导员鼾不当,将其调离边防检查站,并以此作为违反边防政策的典型在边检系统通报批评。一忍再忍,一让再让,直到忍无可忍,让无可让,这个事例才被当作我方正面典型和越方罪行,用以教育参战部队。

            还有越方筑堤坝改变河流从而变更国境线,还有掠掳和杀伤我边民,还有夺走耕牛,还有向村庄向学校开枪开炮,还有袭击我边防军,还有还有......,以此丰富感性认识。

            其实,这种动员远不如由越南人现身说法来得有力。越主官兵先于我军指战员达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1978年7月8日,越人民军总政治局颁发《关于新的形势和任务的教育提纲》,以不言自明的"X国"为"敌国",强调作战方针要采取早已确定的进攻战略,出其不意,主动地"在边界以外"袭击敌人,要准备打持久战,要争取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大同情,支持和帮助。当前要加速侵柬,越军首先必须集中力量来完成紧急的军事任务,争取保卫西南边界战争的胜利,越早越好。

            言外之意,然后再集中力量对付中国。

            如果中国也是柬埔寨那么大,想必要优先被并入越南的"印支联邦"。越南以眼下的实力不敢大规模进犯中国,这是力量的现实,而越南誓与中国为敌并且不计一切后果,这也是政治的现实。

            越共中央委员、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报》总编辑黄松,在同瑞典记者埃里克.皮埃尔的谈话中一语道破天机。摘引部分原话如下:

            ——在(越)战时,使中国和苏联尽力帮助北越,这对越南来说,是最重要的。现在,越南不再需要执行这一政策了。诚然,越南同中国这个大国的南部接壤,这种邻国关系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