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读者2007合订本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读者2007合订本

第166章

书籍名:《读者2007合订本》    作者:读者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7期P25

        《读者》2007年第08期目录

        文  苑

        ·卷  首  语·海鸥和眼泪青  闰1

        ·文    苑·画像陈丹青4

        诗二首闻一多  宗白华5

        过年丰子恺6

        仙女的礼物沙尔·波德莱尔8

        班公湖边的鹰王  族9

        短章两则里尔克  任  樱17

        借钱谢尔盖·列维茨基29

        ·书    摘·胡番与西洋易中天42

        悼念乔治·桑雨  果62

        人  物

        ·人    物·被迫放弃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汪  献14

        袁崇焕,明朝最后的救命稻草彭  勇44

        ·名人秩事·俞平伯的风骨胡天培15

        ·历史一页·灯熄了,才能看到海藻张世普26

        不屈的抗俘布衣江南30

        社  会

        ·杂谈随感·是谁扼杀了哀愁迟子建24

        他为什么被拒签赵  春27

        歌德堡号沉船之谜姜钦峰43

        被挡住的大山俞敏洪47

        大学是个不一样的地方苗振亚52

        鸡刨食的启示熊召政54

        ·今日话题·为了味觉记忆还是环境?莫  沬36

        人  生

        ·人  世  间·伸手李维明11

        我的护理日记光  羽12

        空姐眼中的农村老伯蓝海宁23

        ·家庭婚姻·陪着你慢慢地走肖玲玲33

        最容易的路最好走吗陈  彤38

        ·青年一代·四个男人一套西装石一枫20

        为了找到工作现在要做的20件事薛  涌22

        ·人生之旅·一件小事铁  凝32

        500公里的友情蔡  成56

        ·两代之间·爱和信任三  毛10

        妈妈的味道Juliet18

        生  活

        ·生活之友·大树和我们的生活周  涛16

        影响我们生活的意外后果定律罗伯特·马修斯50

        ·心理人生·最傻的人成功了感  动19

        向往是一段距离星  竹28

        ·经营之道·铁人精神吴淡如13

        摩托罗拉的往昔时光李子旸58

        白啤酒现象汪新华59

        知  识

        ·知  识  窗·全球变暖将如何影响中国  37

        初生的地球蒂姆·阿彭策勒55

        ·生物世界·动物的小秘密亨宁·维斯纳40

        看世界

        ·在  国  外·哈佛博士如何答辩卢春玲41

        遭遇感恩节王力平60

        瑞士钟王重和61

        ·他  山  石·日本人的忧患意识庚  欣48

        点  滴

        ·幽    默·幽默  34

        ·言    论·言论  25

        ·补    白·君子之道于  丹31

        相遇习美娜39

        成全善良李文勇46

        语丝周国平51

        爱情随想普吕多姆53

        交  流

        ·编读往来·短信平台  63

              

        过年

        作者:丰子恺

            我幼时不知道阳历,只知道阴历。到了十二月十五,过年的空气开始浓重起来了。我们染坊店里三个染匠司务全是绍兴人,十二月十六日要回乡。十五日,店里办一桌酒,替他们送行。这是提早举办的年酒。商店旧例,年酒席上的一只全鸡,摆法大有道理:鸡头向着谁,谁要免职。所以上菜的时候,要特别当心。但我家的店规模很小,店里三个人,作场里三个人,一共只有六个人,这六个人极少有变动,所以这种顾虑极少。但母亲还是当心,上菜时关照仆人,必须把鸡头向着空位。

            腊月二十三日晚上送灶,灶君菩萨每年上天约一星期,廿三夜上去,大年夜回来。这菩萨据说是天神派下来监视人家的,每家一个。大约就像政府委任官吏一般,不过人数(神数)更多。他们高踞在人家的灶山上,嗅取饭菜的香气。每逢初一、月半,必须点起香烛来拜他。廿三这一天,家家烧赤豆糯米饭,先盛一大碗供在灶君面前,然后全家来吃。吃过之后,黄昏时分,父亲穿了大礼服来灶前膜拜,跟着,我们大家跪拜。拜过之后,将灶君的神像从灶山上请下来,放进一顶灶轿里。这灶轿是白天从市上买来的,用红绿纸张糊成,两旁贴着一副对联,上写“上天奏善事,下界保平安”。我们拿些冬青柏子,插在灶轿两旁,再拿一串纸做的金元宝挂在轿上;又拿一点糖塌饼来,粘在灶君菩萨的嘴上。这样一来,他上去见了天神,粘嘴粘舌的,说话不清楚,免得把人家的恶事全盘说出。于是父亲恭恭敬敬地捧了灶轿,捧到大门外去烧化。烧化时必须抢出一只纸元宝,拿进来藏在橱里,预祝明年有真金元宝进门之意。送灶君上天之后,陈妈妈就烧菜给父亲下酒,说这酒菜味道一定很好,因为没有灶君先吸取其香气。父亲也笑着称赞酒菜好吃。我现在回想,他是假痴假呆、逢场作乐。因为他中了这末代举人,科举就废,不得伸展,蜗居在这穷乡僻壤的蓬门败屋中,无以自慰,唯有利用年中行事,聊资消遣,亦“四时佳兴与人同”之意耳。

            二十三送灶之后,家中就忙着打年糕。这糯米年糕又大又韧,自己不会打,必须请一个男工来帮忙。这男工大都是陆阿二,又名五阿二。因为他姓陆,而他的父亲行五。两枕“当家年糕”,约有三尺长;此外许多较小的年糕,有2尺长的,有一尺长的;还有红糖年糕,白糖年糕。此外是元宝、百合、桔子等种种小摆设,这些都由母亲和姐姐们去做。我也洗了手去参加,但总做不好,结果是自己吃了。

            姐姐们又做许多小年糕,形式仿照大年糕,是预备廿七夜过年时拜小年菩萨用的。

            二十七夜过年,是个盛典。白天忙着烧祭品:猪头、全鸡、大鱼、大肉,都是装大盘子的。吃过夜饭之后,把两张八仙桌接起来,上面供设“六神牌”,前面围着大红桌围,摆着巨大的锡制的香炉蜡台。桌上供着许多祭品,两旁围着年糕。我们这厅屋是三家公用的,我家居中,右边是五叔家,左边是嘉林哥家,三家同时祭起年菩萨来,屋子里灯火辉煌,香烟缭绕,气象好不繁华!三家比较起来,我家的供桌最为体面。何况我们还有小年菩萨,即在大桌旁边设两张茶几,也是接长的,也供一位小菩萨像,用小香炉蜡台,设小盆祭品,竟像是小人国里的过年。记得那时我所欣赏的,是“六神牌”和祭品盘上的红纸盖。这六神牌画得非常精美,一共六版,每版上画好几个菩萨,佛、观音、玉皇大帝、孔子、文昌帝君、魁星……都包括在内。平时折好了供在堂前,不许打开来看,这时候才展览了。祭品盘上的红纸盖,都是我的姑母剪的,“福禄寿喜”、“一品当朝”、“平升三级”等字,都剪出来,巧妙地嵌在里头。我那时只七八岁,就喜爱这些东西,这说明我对美术有缘。

            绝大多数人家廿七夜过年。所以这晚上商店都开门,直到后半夜送神后才关门。我们约伴出门散步,买花炮。花炮种类繁多,我们所买的,不是两响头的炮仗和劈劈拍拍的鞭炮,而是雪炮、流星、金转银盘、水老鼠、万花筒等好看的花炮。其中万花筒最好看,然而价贵不易多得。买回去在天井里放,大可增加过年的喜气。我把一串鞭炮拆散来,一个一个地放。点着了火立刻拿一个罐头来罩住,“咚”的一声,连罐头也跳起来。我起初不敢拿在手里放。后来经乐生哥哥(关于此人另有专文)教导,竟胆敢拿在手里放了。两指轻轻捏住鞭炮的末端,一点上火,立刻把头旋向后面。渐渐老练了,即行若无事。

            年底这一天,是准备通夜不眠的。店里早已摆出风灯,插上岁烛。吃年底夜饭时,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来,预祝来年人丁兴旺。吃饭碗数,不可成单,必须成双。如果吃三碗,必须再盛一次,那怕盛一点点也好,总之要凑成双数。吃饭时母亲分送压岁钱,我得的记得是四角,用红纸包好。我全部用以买花炮。吃过年夜饭,还有一出滑稽戏呢。这叫做“毛糙纸揩窪”。“窪”就是屁股。一个人拿一张糙纸,把另一人的嘴揩一揩。意思是说:你这嘴巴是屁股,你过去一年中所说的不祥的话,例如“要死”之类,都等于放屁。但是人都不愿被揩,尽量逃避。然而揩的人很调皮,出其不意,突如其来,那怕你极小心的人,也总会被揩。有时其人出前门去了。大家就不提防他。岂知他绕个圈子,悄悄地从后门进来,终于被揩了去。此时笑声、喊声充满了一堂。过年的欢乐空气更加浓重了。

            街上提着灯笼讨账的,络绎不绝。直到天色将晓,还有人提着灯笼急急忙忙地跑来跑去。这只灯笼是千万少不得的。提灯笼,表示还是大年夜,可以讨债;如果不提灯笼,那就是新年元旦,欠债的可以打你几记耳光,要你保他三年顺境。因为大年初一讨债是禁忌的。但这时候我家早已结账,关店,正在点起了香烛迎接灶君菩萨。此时通行吃接灶圆子。管账先生一面吃圆子,一面向我母亲报告账务。说到赢余,笑容满面。母亲照例额外送他十只银角子,给他“新年里吃青果茶”。他告别回去,我们也收拾,睡觉。但是睡不到二个钟头,又得起来,拜年的乡下客人已经来了。

            年初一上午忙着招待拜年客人。街上挤满了穿新衣服的农民,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吃烧卖,上酒馆,买花纸(即年画),看戏法,到处拥挤。

            初二开始,镇上的亲友来往拜年。我父亲戴着红缨帽子,穿着外套,带着跟班出门。同时也有穿礼服的到我家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