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读者2007合订本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读者2007合订本

第184章

书籍名:《读者2007合订本》    作者:读者


                                    我努力从忧郁的思考和绝望的感觉中挣脱出来,蓦然发现,我不再是单独一人。一只海鸥慢慢地向我走来,似乎在死去的贝壳中寻找食物。他挨着我停下来,我们静静地对视了一会儿,我期待他会被我的眼泪吓得飞走,但他却又向我走进了一步,毫不害怕。

            我问他:“你为什么不逃走?我的悲哀已经吓走了我看到的所有生物,贝壳吓得把他们关在壳里,海鸟带着朦胧的睡意被吓得飞走了,甚至大海也会离开这个地方,如果她能的话。我的眼泪已经驱走了所有的人,你为什么不害怕?”

            海鸥向我回答说:“因为眼泪不会持久。一旦它们随着大海到了这里,他们就会消失,仿佛从未存在过一样,没有人再记起它们。善良的大海包容了所有的悲伤,用她的胸怀抚慰着疲倦和伤心,并把他们带到岸上,用爱和永恒的歌取代沉重的心灵。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你身上,你只要环顾四周,就会找到它。”

            海鸥抬动翅膀,从我的肩上掠过,飞走了。我想喊他回来,请求他和我多待一会儿。我想请求他抚慰我充满泪水的孤独。我想乞求他留下来,不要走。但当我扭头去恳求他时,我明白他是对的。

            在那里,在海鸥留下足印的沙滩的另一边,一双眼睛正在注视着我。我痛苦的眼泪正在慢慢消失,甜蜜幸福的爱的泪水开始流了出来。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8期P01

              

        哈佛博士如何答辩

        作者:卢春玲

            在美国拿个博士学位,一般至少要4年。美国的博士学习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修课,各种必修课和专业课的学分必须修满。课程学完后是博士资格考试。考试淘汰率挺高,我下面一级的学弟学妹们50%没有通过。第二阶段是做论文,这比修课困难多了。

            考试的淘汰、外面世界的诱惑使博士路上“逃兵”不断涌现。我在的博士班最初是10个人,5年后,我是班上第一个答辩的,那时已经有5位同学中断了学习,剩下的4位难兄难弟熬到第六年才答辩。

            答辩本身是象征性的行为,此前的写论文才是最难的。等到哪天导师开金口说可以准备答辩了,就意味着论文委员会中所有人都认为你的论文已经可以承受各种质询了。

            论文委员会成员大都是懂行的教授。我当时的答辩委员会成员中有一位是论文指导老师,另外两位是主要评判,还有两位是阅读者。此外,论文委员会还必须请外系的老师做主席,他不必懂相关专业,作用是保证答辩公正地进行,如果有什么争执,可以作为外人进行调停。主席通常由学生自己选,在和其他老师发生矛盾时,可以保证有人帮助处于“弱势”的学生与老师沟通。

            我当年是6月初进行答辩的。答辩前一天,导师和我预演了一遍,让我不要紧张。

            学校会提前公告哪个学生什么时间答辩,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出席答辩,并提出问题。进了系会议室,我看到来听答辩的人有我同班的所有“战友”。我在外系的一些朋友也坐在后面。虽然我知道自己肯定能通过,但站在讲台上,望着台下的众人,还是不免心慌。

            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开始。首先我用20分钟陈述了论文的要点。我的论文题目是关于美国财税体制改革对老人健康保险项目的影响。按照惯例,我首先介绍了做这个题目的意义,以前的相关研究和我的研究的独到之处。然后我介绍了理论模型,和基于这个模型上的假设。最后是实际数据的结果,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每个要点都用幻灯片加以说明。

            接着,主席宣布开始提问,真正的答辩开始。第一个提问者是“阅读者”。他是专门做经济统计的,我以为他会问一些有关数据处理的问题。

            可出乎意料,那天他对我的理论模型发生兴趣,问我,如果改变一个基本理论假设,数据的结果会如何。而这个基本假设是“经典”,从来没有学生对它提出过疑问。我于是只好结结巴巴地实话实说,从来没有想到这个假设会不成立。我看着我的导师,用目光求援。

            我的导师是公共财政领域的大家,他看到我的窘态,赶紧接过话头。他谈了这个假设的历史,它的优缺点等,表示假设不成立是个很大的理论问题,我以后的研究中不妨探讨这个问题。我赶紧点头同意,总算是体面地过了这一关。

            接下来的问题都是关于论文的细节的,比较容易回答。记得一位教授问我消费税和收入税是不是一回事。他以前在看我的论文时问过我这个问题,我曾经详细地用数学和经济学的原理给他解释过。没想到他在论文答辩中又提了出来。我在这方面有不少心得,终于抓住了表现的机会,我滔滔不绝地大谈了一通。听众们看上去都非常满意我的回答。我舒了口气:总算有了出色的表现。

            还有一位教授问我,这个研究结果是否意味着我们要改变现有的税制。我听出了“圈套”所在,赶紧表示,我的研究建立在高度抽象的理论模型上,这个模型完全不能代表现实生活,研究结果只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而不是现实生活中问题的正确答案。听了我的回答,他很高兴,说我保持了清醒的认识。

            等教授们提完问题,答辩主席宣布其他听众也可以发问,同学和朋友们没有人想再“为难”我。于是,答辩主席要求所有听众退场,他们留下来讨论我是否可以通过答辩。

            一会儿,主席让我们进了会议室,她笑容满面地宣布,经过讨论,全票通过我的论文答辩。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8期P41

              

        哥德堡号沉船之谜

        作者:姜钦峰

            1745年9月12日,瑞典哥德堡港风和日丽,人山人海,人们聚集在码头热烈欢迎航海英雄凯旋归来。哥德堡号商船此次远航中国,共花费了两年半时间,满载着瓷器、茶叶和丝绸返航,还差900米就要靠岸了,当船员们看见久别的陆地和亲人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激动,互相拥抱着狂欢起来。然而人们做梦也想不到,就在一片欢腾声中,哥德堡号竟然笔直撞上了暗礁,而当地人对这块暗礁再熟悉不过。众目睽睽之下,哥德堡号在家门口离奇沉没,听到船上瓷器破碎的声音,  瑞典人的心也跟着碎了。

            哥德堡号承载了瑞典人的光荣与梦想。1738年,他们耗费15%的国内生产总值建造了哥德堡号,为了抗击大西洋海盗,船上还装有30门巨炮,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也是一艘名副其实的宝船。因为连年战争,当时瑞典国库已濒临破产,瑞典人希望通过海上贸易来充实国库。他们首先带上本国的木材,在中途换取西班牙的白银,然后又到中国,用白银换取瓷器、茶叶和丝绸。1739年和1741年,哥德堡号先后两次远航中国,为瑞典带来了巨额财富。

            1743年,哥德堡号开始了第三次远航中国,可是谁也想不到,这次远航不仅多灾多难,竟然还成了绝命之旅。许多海上强国和大西洋海盗无不对这艘宝船垂涎三尺。哥德堡号首先遭到了英国军舰拦截,破财消灾,好不容易放行后,又被荷兰军舰扣押至雅加达,他们因此错过了当时的季风,不得不在雅加达多等了半年。  1744年9月8号,历经磨难的哥德堡号到达中国广州,经过4个月的休整,船上装载了2388捆瓷器、2677箱茶叶、19箱丝绸,还有80吨淡水和  110吨补给品,然后扬帆启航返回瑞典。哥德堡号在茫茫大海上历尽千险,躲过了瘟疫和无数风暴的袭击,数次逃脱海盗追击,没想到最后却在家门口沉没了。随之沉入海底的,还有一个世纪悬案。

            因为出事地点靠近岸边,船员全部被救起,按惯例本该处死的领航员很快被释放,但他到死都对沉船细节守口如瓶。船上的账本也被抢救出来,可是不久后,所有账本均被付之一炬,账本上究竟隐藏了什么,无人知晓。这些反常现象,又给哥德堡号失事原因披上了重重迷雾。

            哥德堡号为何会在家门口沉没,这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200多年来,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船员过早庆祝,结果喝醉了,导致沉船;另一种更离奇的说法是,当时有一只鹦鹉落在舵手的肩膀上,舵手想赶走鹦鹉,结果船触礁了;还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管理部门为了招募水手,曾允许船员搭载少数私人货物,因此哥德堡号在入港时,可能想先到附近的另一个码头卸下私人货物,但是因为载重量太大,船在岸边水域极难控制,所以撞上了暗礁。以上说法仅仅是推测,都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无法令人信服。

            瑞典人奥尔森通过多年研究,并搜集了大量证据之后,今年终于揭开了哥德堡号沉没之谜:因为哥德堡号的驾驶舱位于船的第二层,所以舵手要依靠底层甲板上的人给他指示方向,但是当甲板上的人看见陆地和欢迎的人群时,绷紧了两年多的神经突然彻底放松,兴奋与激动难以抑制,于是他们提前开始了狂欢庆祝,结果忘了提醒舵手注意方向,船便不可思议地笔直撞向暗礁。仅仅提前了900米的庆祝酿成了大祸,乐极生悲!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8期P43

              

        短章两则

            负重

            作者:[德]里尔克

            我们总是必须将最重的东西当成基础,面而那也正是我们所肩负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