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读者2007合订本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读者2007合订本

第295章

书籍名:《读者2007合订本》    作者:读者


                                    

            那天早上,不断有邻居来她家表示慰问。其中一位邻居表白自己的心意,她说:“我知道灯火的故事,它是上帝创造的奇迹。这个典故在基督教创立以前就有了。当犹太人收复耶路撒冷的时候,看到犹太神庙已经破败,而要重开祭祠,只有一点点灯油。然而,这盏灯在点亮以后竟燃烧了八个夜晚。”茱迪说:“那是我们共同的上帝创造的奇迹,为什么有人要对爱的象征表示仇恨呢?”

            让茱迪一家更想不到的是,那天,邻居们为补尝茱迪一家受伤的感情,准备做一件事。晚上,茱迪一家从亲戚家回来,发现街上是一种特别的景象。她们的街区几乎家家户户都熄着灯,仅在窗台上放着一盏烛火。烛光照亮了的窗户在向茱迪一家表示支持、同情和团结一致,好像在说:“谁敢砸她家的玻璃,就是砸我们的玻璃。”象征爱心的灯火在居民们的心里传递。

            本文摘自《读者》2007第12期P19

              

        不打不成才

        ●杨  伟

            儿子杨昊鸥一篇我与父亲的战争》先在《四川文学》刊发,继而国内几十家报刊转载,新浪、北大中文网等网络媒体推波助澜,尤其是拥有500万份发行数量的《读者》(2006年第12期)还把那充满火药味的标题印在显眼的封面。不用说,父亲几十年修炼的灿灿金身顿时污渍斑斑。

            “那时父亲打我,我像一只小鸡被他那双练过举重的长满肌肉疙瘩的胳膊架起来,被打得哭天喊地  ……父亲本着‘不打不成才’的战略指导思想,问心无愧地殴打着他惟一的亲生儿子。”

            老师将信将疑,“你真那么厉害?”      

            学生充满好奇,“昊鸥哥哥写的是小说吧?”

            记者都是老朋友似玩笑非玩笑,“字字血泪胜斧钺哟,哈哈!”

            一向坦坦荡荡的我忐忑不安了,谎言重复一千遍变成真理,何况儿子文中内容完全属实,字字句句铁证如山!

            我开始反躬自问,认真回想。对儿子施暴的镜头不断闪回——

            有一次是回老家,儿子白日与姐姐玩得欢快无比,忘了日记。夜间,父亲一手拧着呼呼大睡的儿子的耳朵,一手噼噼啪啪暴打,白嫩的屁股青红紫绿,梦中惊醒的儿子两眼透出惊恐,声声哀嚎像寒冬雪夜中遭受重创的小动物的哀鸣,撕肝裂肺。

            长期以来,要求儿子每天练习乒乓球,如哪一天没有圆满完成指标,那通常是有一顿“笋子炒肉”(竹片打屁股)等着,最厉害的是用跳绳抽打,绳子上身,血印条条,母亲拍下儿子伤痕累累的照片,父亲凶狠施暴的“罪行”,欲“广而告之”,中了邪似的父亲却振振有辞,“不打不成才”

            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里,对父母传统的定位为“严父慈母”,“慈”大同小异,“严”的程度有别,但“严”的内容中基本都有“暴力倾向”是不言而喻的,连我这个外面口碑很好的省级优秀校长也不能免俗。

            “宽是害,严是爱”,严父之爱往往是一种封建的情感异化,爱子之情超越一定界线就如真理超过一小步也是谬误一样。细细反思严父的暴力倾向,也决不仅仅是让儿子的未来一帆风顺,未免就没有包藏私心?儿子的出人头地,未必不是父亲茶余饭后甚至后半生夸耀的主要谈资。

            一阵急促的电话。打断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请问你是昊鸥的爸爸吗?”普通话亲切柔和。“昊鸥的爸爸”?哦,是的,当然是。只是,难道这是一个名衔吗?我的头衔不是“杨校长”、“杨老师”、“杨先生”吗?看来儿子出息了,我的头衔就多出了一项。

            电话竟然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打来的。是《实话实说》栏目策划王未先生。他在《读者》上读到昊鸥的文章,兴趣盎然,他说他非常希望把父子故事搬上荧屏。

            在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录制大厅,面对著名主持人和晶的咄咄逼问,面对台下众多观众真诚的目光,父子再度演绎“战争”,没有歇斯底里,没有凄厉哀嚎,儿子先火山爆发后冰雪消融,父亲反思“暴政”实话实说。多年来面对儿子的“成功”,社会的认可,父亲洋洋自得之际,却从未想到那是牺牲了儿子的所有童趣得来,为了一己之念,断然变为缺失情感的“冷血动物”,强令儿子去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在那样的专制暴力下,怕天使都会变成魔鬼,这样的成功实在不可取,更何况这也未必能保证“成功”,事实证明这样的“成功”几率屈指可数,绝大部分的孩子在拳脚棍棒下走向了厌学和逆反的无底深渊。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从京都返乡,我自言自语,“今后我有了孙子辈,一定珍爱善待,一定精心设计多套素质教育方案……”

            “如果我有儿子决不给你们带!”已去广州的儿子在电话中斩钉截铁。

            母亲问“还信不过我们?”

            “隔代亲,不娇惯才怪。”

            “哪你咋教?”

            “打呗,不打咋成才?!”

            父亲握着另一个听筒,愕然!

            本文摘自《读者》2007第12期P63

              

        玻璃改变世界

        ●刘  震

            

        一种玻璃,  两样遭遇

            3000多年前,  腓尼基商人偶然发现,  灶上的硝石与海滩上的沙子混熔后就会出现一种清澈的液体,  于是玻璃便来到了人间。大约2000年前,  叙利亚的工匠发明了玻璃吹制术。很快,  古罗马人也学会了这种方法,  并在征服过程中把它传播到了整个西欧。用这种透明又脆弱的物质制成的装饰品、玻璃窗、瓶瓶罐罐,还有眼镜在西方世界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奇怪的是,  古代东亚和印度等地区的人们尽管也很早就掌握了玻璃的制造技术,  却并没有拿它当一回事,  这是为什么呢?

            据说西欧人热衷于使用玻璃器皿是可能跟普遍喝上等饮料葡萄酒有关。而在中国和日本,  人们普遍喝热茶,  当然最好是用陶器或瓷器来盛了。有了优美的中国瓷器,  谁还要玻璃呢?  在印度和伊斯兰地区,  陶器用得比较多,也许兼有宗教和经济的原因。

            在欧洲阿尔卑斯山以北,  人们喜欢在建筑物上安装玻璃窗,一是因为气候寒冷,  二是因为基督教建筑已经将哥特式彩色玻璃窗融为自己的特有风格。但是在中国,  用玻璃窗往往太热,  用类似宣纸那样的窗户纸当然再好不过,  又便宜又实用。在日本呢,频繁的地震使玻璃得到青睐的希望甚微。在炎热的伊斯兰教地区,在窗户上安玻璃恐怕也不会让人舒服。
            玻璃镜子是威尼斯人在16世纪发明的,  它很快传遍了整个西欧,  但在伊斯兰教地区,  可能是由于宗教原因,  难觅镜子的踪影。在中国、日本、印度,  玻璃镜子也没得到发展,  这可能有亚洲人性格的原因,  也可能是因为已经有上好的铜镜。

            以上种种都能从某一方面说明玻璃在东西方为什么具有不同的命运,  不过最合理的解释可能是这样:  古代中国人虽然也发明了玻璃,  但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铅钡,  烧成温度较低,  所以轻脆易碎、不耐高温、不适应骤冷骤热,  不适合制作饮食器皿,  只适合加工成各种装饰品、礼器和随葬品等。西方古玻璃一直以钠钙玻璃为主,  耐温性能较好,  对骤冷骤热的适应性较强,  因此西方古玻璃的用途和生产量都远大于中国古玻璃。

            总之,  玻璃在西欧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  成为一种特有的产品,  而且对西欧的文化和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玻璃创造了科学

            公元13世纪,  崛起的威尼斯成了西方世界的玻璃制造中心。随着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玻璃生产技术得到改进,  玻璃科学仪器、玻璃瓶、窗户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玻璃器具的大规模生产变成了现实。

            玻璃为人们提供了显微镜、望远镜、气压计、温度计、真空瓶、曲颈甑等多种科学仪器,  由此推动了人们对自然及物质世界的探求。它实实在在地开启了人们的眼睛和心灵,  让人们看到了新的可能性,  并使西方文明阐释世界的方法由听觉模式转为了视觉模式。英国学者举出了20个改变世界的著名实验来做例子——比如汤姆逊发现电子的实验、法拉第的电磁实验以及牛顿用棱镜分解阳光的实验——结果发现其中15个都离不了玻璃。

            化学家对玻璃仪器非常依赖。借助玻璃,人们才了解到了氮的化学性质,研发出了生产氮肥的技术,这对19世纪及20世纪的农业来说是关键的一步。天文学家们也得感谢玻璃,有了天文望远镜,他们才有可能了解太阳系的结构、测量恒星的视差,否则哥白尼和伽利略的猜想将永远得不到证明。假如没有玻璃,生物学家就不能了解细胞的分裂现象,不能在遗传学上取得进步,更发现不了DNA。

            没有玻璃的帮助,物理学、矿物学、工程学、古生物学、火山学、地质学的发展速度也会大大减慢甚至走上不同的道路。举例来说,没有高清晰度的玻璃,我们就发现不了气体定律,而蒸汽机、内燃机、电力、电灯、照相机和电视机的发明也就都成了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