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读者2007合订本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读者2007合订本

第336章

书籍名:《读者2007合订本》    作者:读者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4期P51

              

        伞在哪里

        ○廖  恒编译

            一个夏天,干旱威胁着小镇上所有农作物的生命。在一个炎热的星期六,镇里的牧师告诉所有来做礼拜的群众:“除了祈求下雨外,没有任何办法能救我们。现在请大家都回家起到,下周末回到教堂做礼拜时,做好感谢上天为我们普降甘霖的准备。”

            所有的人都按牧师说的做了。周末他们来到教堂,牧师一看到他们就勃然大怒:“今天我们都不能做礼拜了。你们根本就不相信今天会下雨。”

            所有人都反驳道:“我们都祈求上帝了,我们相信今天会下雨。”

            “你们相信?”牧师回答,“那你们的伞在哪里?”

            很多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但他们都不为自己的梦想的实现作任何准备,更不用说为之奋斗了!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4期P27

              

        仁慈的忽视

        ●  柴  静

            一

            在杭州,我们去做艺校学生陪酒的事件,杭州文化局的局长是个四十多岁的人,不防范,也不殷勤,就说句让手下人安排,要联络谁,采访就是。

            做媒体时间长了底线很低,能这样就已经很好。

            采访完聊几句。

            座上有人说:“杭州这么有优势,应该弄点新的政策,吸引点儿有名的文化人到杭州来”

            他说“贾平凹在西安,池莉在武汉,王安忆在上海…搬到这儿来根都断了”

            “在哪儿不是写啊?”

            他一笑,说:“我对文化人有个看法,就是让人家休养生息”

            “总得干点什么吧?”

            他说“不要去打扰他们,文化自己会长出来的”    

            二

            温家宝去看钱学森,谈到科研创新。

            钱学森说:“你说的我都很赞成,但有一点,我们的大学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然后他说了句很含蓄的话,“应该让学科学的学点艺术,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应该有艺术素养。”

            其实也就是说,不要工具型人格。

            问题是-----学点艺术是不是就能解决问题?

            陈丹青说过“艺术是什么?艺术在一些官员看来就是唱歌跳舞,而不是真正的思想,精神和价值观,所以即使是一些人文艺术类的知识分子也很容易自甘为工具”

            工具是只会服从,而不会创新的。

            所以,"艺术素养的背后,其实是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

            这样的人格,需要的不是刻意培养,而是不去干预。

            温总理在与文艺界的座谈会上谈到了与钱学森之间这个故事,说了这段话,

            “无论是提高学术水平和艺术表现力,还是判断学术上的是非得失和艺术的优劣高下,都不能靠行政命令,而要靠艰苦的学术探索、艺术实践和民主讨论,最终由实践、历史和人民来检验和评判。”    

            三

            法国大革命前夜的时候,路易十六问一个自然法则决定论者“我要做什么才能让我的国家繁荣?”

            “LAISSEZ  FAIRE  ,LAISSEZ  PASSER."

            这句话被译作"自由放任”。

            我把它叫做“仁慈的忽视”。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4期P37

              

        让恨像花儿一样

        ●汤红霞

            她曾经是一个美丽健康的小女孩。她有一双灵巧的手,会画画,会弹钢琴,人人都说她是个小天使。

            11岁的时候,她的父母离异了,她分给了父亲。继母是个恶毒的女人,对她非打即骂。她吃不饱穿不暖,满身伤痕,还要担负粗重的家务。即便是这样忍气吞声,她的灾难还是来了。一天夜里,丧心病狂的继母挥刀砍下了她的右手。她的人生从此残缺不全。

            小小的她,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仇恨。继母被关进牢中服刑,母亲流着泪将她接到了自己身边。

            从一个正常人到残疾人,其中所经历的身心痛苦不言而喻。她的右臂成了一根**,只能一切重新从左手学起。穿衣,吃饭,写字,游泳,骑自行车,每学一样都像在刀尖上舞蹈,是血与泪的交织。而每一次血泪和疼痛,都会让她对继母的仇恨更深一层。

            有些戏剧化的是,不久花心的父亲又离婚再娶了,那个恶毒女人和父亲所生的小男孩,也和当初的她一样有了同样恶毒的继母。小男孩不仅受到她所受过的苦,还遭尽外人歧视,甚至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他成长得比她更为凄惨。

            报应,这就是报应。母亲咬着牙说。

            她却沉默了,显得心事重重。让她的母亲所不能理解的是,从那后她竟然经常往小男孩那儿跑,偷偷给他送去好吃的,还把自己的零用钱给他。母亲拦都拦不住。

            时光飞逝。高考的时候她以609分的高分考入大学,学费无着。但因为她的特殊身份以及自强自立,引起了电视台的关注,电视台为她募得了两万元。念四年大学,两万元已算拮据,她却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将募款拿出一半分给了小男孩。

            媒体一片哗然。记者采访她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她说,一报还一报,那年他才一岁多,一切都不关他的事,他是无辜的。她还说,以后自己辛苦一点没关系,但他8岁了,应该上学了。她最后的一句话更是掷地有声,她说她大学毕业后,如果那个恶毒女人还没出狱,她将会全力供他上学。

            这个善良的女孩名叫左小萃,来自四川双流县。她的事迹使牢狱中的女人愧疚忏悔,也使千千万万的电视观众感动和反思。她的深明大义,让我们在这个残酷的故事里,突然间峰回路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美好。

            很多时候,面对仇恨我们总是把它当种子一样种在心里,一代一代,无休无止,报复他人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其实应该一人做事一人当,不牵连,不波及,让仇恨像花儿一样开在哪里便谢在哪里。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4期P11

              

        穷人

        ●〔美〕威廉-T.沃尔曼  ○谭瀛洲  编注

            当今英语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中,1959年出生的美国作家沃尔曼是比较有分量的一位。他长期以来一直在关注社会的边缘人群,从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在圣弗朗西斯科追踪调查城市的风月场,到后来从阿富汗和萨拉热窝战火中的报道,以数十年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写出了多部小说及纪实作品,都以充满现实隐喻的厚重叙述著称。其作品曾多次获得美国各种文学奖包括1989的怀丁作家奖和1998年的西瓦·顿波尔奖。尤其是反映了俄罗斯与德国的20世纪史的小说《欧洲中心》,更为他赢得了美国2005年的国家图书奖。

            在完成了研究暴力史的一部巨著、长达7卷的《起伏》之后,沃尔虽的关注点转移到了"贫困"上。从2001年9月开始,他环游世界各地,采访了数百名贫困者,问了他们同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贫穷呢?"答案是各种各样的:

            "我想这和爱钱有很大关系。这并不是要责怪任何人,我认为很多人之所以贫闲,是因为他们愿意那样。"

            "穷人没有足够的钱上学。"

            "金钱自有金钱的归宿。"

            "我命中注定要贫穷。"最后一种答案是他得到最多的答案。因为前世造了孽,今生今世要遭报应;因为过

            去做过坏事,这是命运的惩罚……

            说是宗教信仰也好,说是荒诞迷信也罢,这就是贫困人群对自身处境的认知。有一位乞丐甚至回答说自己并不穷,因为还有足够买醉的几文钱。

            该如何形容这种状况呢?麻木?愚昧?不思进取?自甘堕落?令人震撼的不仅是贫困这种物质状态,更是贫困者看待贫困的态度。有评论者回顾沃尔曼对暴力的研究,说了一句话:"穷人的存在,被沃尔曼视为另外一种暴力,贫困会把人折磨得痛不欲生……"

            要回答"你为什么贫困"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应该是:如何判定一个人是"贫穷"还是"富有",或者居于二者之间,按沃尔曼的形容,算是"中等"。

            每个国家和地区对于贫困的划分标准不尽相同,可以想见,非洲难民区和欧美大都市对于"贫困"的判定标准相差甚远。联合国对于"贫困"是这样定义的:

            "贫困:由于持续或者长时间缺乏资源、能力、机遇、安全和必要的权利,无法享用到适当标准的生活和其他民事、文化、经济、政治、社会权益的人类生活状况。"

            这个定义还是比较笼统的。什么样的状态称得上"适当的"?其他的那些"权益"具体又是指什么呢?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联合国也试图进一步描述贫困的具体表现形式:寿命短、文盲、受排斥、缺乏物资财产等。

            只是这些描述,给人留下的印象难免是泛泛的,不过,"中等富有的人"和"富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愿多想"贫困"究竟是怎样一种境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