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读者2007合订本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读者2007合订本

第375章

书籍名:《读者2007合订本》    作者:读者


                                    他的伤势是如此的严重,妻子都不敢碰他.她说不出话,已经泣不成声.男子看到妻子悲怆的表情,就忍住疼痛,试图安慰妻子。

            "你瞧,会好的……"他重复了几遍.最后才问:"告诉我事情的经过,我可是什么都不记的了。"

            听到这些话后,妻子的手指神经质地紧握着那张报纸.报纸的头版写着:"罪过!罪过!一名醉酒司机在高速路上逆向行驶,撞死了一位年轻妇女和她的两个孩子,而他却得以生还!"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5期P58

              

        被冤枉的刽子手

        ●张晓红

            

        审判“恐怖伊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德军曾在波兰的特雷布林卡死亡集中营雇用了一位名叫伊万的乌克兰人。此人异常残暴,  身材肥硕,  他的工作就是在成批屠杀犹太人的毒气室外,  控制释放毒气的开关。集中营的难民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作“  恐怖伊万”。整个二战期间,  在这个集中营被屠杀的犹太人有85  万之多,“  恐怖伊万”  显然也是一名刽子手和帮凶。大战结束后,“  恐怖伊万”  也不知所踪。

            30  年多后,  也就是1975  年,当人们都已经渐渐遗忘死亡集中营的苦难之时,  一个名叫德米扬科的乌克兰裔美国汽车工人再次把人们的记忆拉回到那个年代。此人因为在移居美国时,  隐瞒了自己曾经在战争期间担任过集中营守卫的历史,  按照美国法律被剥夺了美国国籍,  并引渡到以色列。以色列人认为他就是那个臭名昭著的“  恐怖伊万”。

            5  名特雷布林卡死亡集中营的幸存者看了德米扬科的照片后,  认为照片上的人就是恐怖伊万。他们坚决和催人泪下的证词似乎消除了人们对德米扬科身份的疑虑。但是一位荷兰心理学教授瓦格纳却以专家证人的身份出庭为“  刽子手”  辩护,  他认为那些幸存者提供的证词并不可靠。

            这引起了很多人的攻击谩骂。人们觉得瓦格纳质问那些显然是积攒了全部勇气来和“  恐怖伊万”  对质的老人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在那些老人的脑海里、睡梦中仍然充满了对特雷布林卡那段恐怖经历的记忆,  所以“  证人提供的证词不可靠”这样的提法立即引起了公愤。

            于是1988  年,  以色列法院判处德米扬科死刑。当这家伙在牢房里等待上诉结果的时候,柏林墙倒塌了,  前苏联的一些档案文件也得以公诸于世,  这给了原本尘埃落定的案情一个意外的转机。原来德米扬科二战期间真的没有去过特雷布林卡死亡集中营,  肯定不是那个“  恐怖伊万”,  不过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曾经在别的集中营做过守卫。尽管以色列的检察官心有不甘,  但是原来指控德米扬科的罪名已经完全不成立了,  只好将他无罪释放。

            

        遗失了的记忆

            在这个案件中,  抛开法律问题不谈,  心理学家瓦格纳质疑那5  个幸存者提供的证词是一件很值得人玩味的事情。后来的事实证明,  幸存者的确弄错了,  德米扬科不是“  恐怖伊万”。是那些饱受摧残的老人有心冤枉德米扬科吗?  不是,  心理学家解释说,  是他们的记忆在那段惨痛的日子中受到了损害。

            著名的美籍奥地利心理学家贝特尔海姆曾经在德国的两个集中营里被囚禁了一年。他注意到自己的记忆力大有衰退,  过去曾经是不加思考、自然而然的东西,  现在回想起来也要费很大的力气。体力严重透支、精神萎靡不振,  以及营养和维生素b  缺乏(  缺乏维生素b  可导致思维意识不清)  可能是原因,  但问题还不止这么简单。

            在集中营恶劣的条件下,他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已经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观察。想要活着离开集中营的首要条件就是尽量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任何人,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只要让德国党卫军士兵留意到自己,就会命悬一线。第二条禁令是:不该看的东西千万不要看。

            有时犯人们看见党卫军士兵虐待别的犯人,便迅速把头扭转过去,撒腿就跑,装作什么也没看见。显然,他们的突然狂奔清清楚楚地说明他们已经“看到了”,不过只要他们很明确地表示自己会离不该知道的事情远一点就不要紧。

            贝特尔海姆认为,把囚犯变成聋子和瞎子是党卫军摧毁犯人意志的策略之一。许多从集中营里逃出来的人也曾抱怨记性差,有一个曾经在集中营给犯人看病的医生回忆说,一个曾经的朋友向他求救时,他居然根本认不出对方是谁了。

            “恐怖伊万”案件中的证人之一罗森堡也有同样的表现。1947年他发表声明说,伊万1943年在犯人起义中被几个犯人冲进宿舍用铁锹杀死了;1987年他又说采访者误解了他的意思,是别人告诉他伊万已经死了;可是后来公布的1944年的档案中,罗森堡声称他自己亲眼看见伊万死了。我们应该相信谁呢?是1944年的罗森堡,还是1947年或者1987年的罗森堡?

            我们的记忆并不那么可靠,尤其是我们处在极端的环境下。这就是心理学家瓦格纳要为德米扬辩护的原因。那么那些证人们说谎了吗?没有,他们只是犯了一个错误。真正的过错在于当时举证的程序组织得不尽合理。要克服证人记忆可能带来的误差,恐怕还要有一套精确、审慎、严谨的程序保障才行。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5期P30

              

        豹王之死

        ●陈俊

            如果说,这世界上还有一种动物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的话,那便是猎豹。

            

        一

            作为上古猛兽剑齿虎嫡传子孙,它们保留着一种桀骜的高傲,不屑像鬣狗般成群结党,懒的如狮子般使用群殴方式,自己便是自己,靠着笑傲草原的高速,在风驰电掣的奔跑中追逐着生命的延续。每一头猎豹,都是问心无愧的独行侠,哪怕饥肠辘辘,也永远不会和秃鹫争夺一丝腐肉和残渣。然而,饥饿和势单力薄,使得它们数目锐减,截至2003年,这群骄傲的完美主义者已不过1.5万头。

            而猎豹的死亡速度远远高于它们的繁殖速度——公猎豹精子率成活极低,每交配50次才能保证一枚卵子受精;母猎豹也总是眼高于顶地精心挑选着自己未来孩子的父亲——皮毛、体态、速度……从相识到成功交配需要长达6个月的熟悉过程。

            动物学家们焦虑万分,绝不能让这种凝聚速度与美感的生物灭亡。于是,南非德瓦内德猎豹研究中心成立了——这是全球唯一猎豹专业权威研究院。确切说它是一座猎豹繁殖基地。

            阿加西是德瓦尔德中心的第一位客人,也是独一无二的贵宾,因为它是一头纯种的国王猎豹——普通猎豹斑纹是斑点状,而国王猎豹的花纹则是和老虎一样的条纹状,这是典型的返祖现象--它们的祖先剑齿虎便是条纹状花纹。平均每1000头猎豹中才会有1头国王猎豹,全世界的国王猎豹数量不过15头而已。德瓦内德中心当务之急就是延续国王猎豹这一珍稀物种。

            然而,对于恭候在德瓦尔德中心人工喂养得毛皮光滑,整天呆在阳光下打盹,优雅地小口嚼食新鲜牛肉的准嫔妃们,阿加西表现出极大的冷漠。在它心中,只有在草原追星逐月,用风一般的速度获得鲜血滋润的母猎豹才有资格成为自己的“女人”。动物学家们试着将一头头精壮的母猎豹放进阿加西的笼子,结果让人瞠目结舌——凡是春情荡漾得去撩拨阿加西的母猎豹全都被撕咬得遍体鳞伤,哀叫着在笼子的角落里缩成一团。

            人们束手无策。阿加西独霸着一个宽敞的笼子,过着至尊无上而又清心寡欲的生活,直到莲娜的出现。

            

        二

            莲娜是一头被动物学家们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母猎豹。那天,莲娜刚刚飞奔着扑倒一只迅捷的羚羊,一群投机的鬣狗就围了上来——鬣狗就是草原上的强盗,最拿手就是夺取猎豹的猎物。面对鬣狗的围攻,别的猎豹早就放弃猎物逃之夭夭,可烈性如火的莲娜为了保护自己的成果和一群鬣狗“大打出手”。当动物学家们发现莲娜时,它已经奄奄一息了,可嘴里还死死叼着一条羚羊腿。

            由于伤势严重,莲娜被独自关在阿加西另外一边的单独的笼子里,她一动不动的静卧在地上。可是,阿加西的鼻子忽然抽搐了一下,它闻到了莲娜身上和鬣狗搏斗时沾染的鬣狗的味道。这种味道,只有大无畏的猎豹身上才会拥有,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骄傲!它慢慢踱到莲娜的笼边,就这样静静凝视着莲娜,眼中的坚冰开始一点一点融化。

            当中心终于将阿加西和莲娜合笼之后,两只猎豹很快缠绵到了一起,它们同起同宿,一起在中心宽广的活动场地奔驰、嬉戏……很快就度过了半个月的快乐时光。

            清晨,阿加西从睡梦中醒来,下意识去摩擦身边温暖的身躯的时候,却摸了个空……莲娜不在了!昨夜,工作人员已经悄悄麻醉了它们,将它们分笼了。莲娜已经怀孕,而阿加西还有别的母猎豹等着它交配。为了保证繁殖数量,动物学家决定对阿加西实行人工取精。很快,阿加西的精液使得中心的12头母猎豹怀孕了,加上莲娜,一共13头母猎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