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紫龙佩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紫龙佩

第13章

书籍名:《紫龙佩》    作者:向梦葵


                                    “旋向上人道了一声再见,即飞上树梢,几个起落,人即不见。麟儿也对上人言及,为遵奉师命,阅历江湖,以寻访本门失传武功应付未来事变,打算即日离寺,上人含笑道:

            “贤侄责繁任重,一举一动,关系武林安危,既有师命在身,贫僧也不留你。“麟儿忙入内收拾行囊,整理就绪,上人命寺僧给他准备了很多精制的干粮,装了一个布袋,麟儿谢了,负在右肩,辞了上人,上山而去。

            这一去:有分教:

            漫道妾似明珠郎似玉

            怎奈三生石上两无缘

            麟儿离开了上峰寺,本无一定的处所是他游历的目标,他想,蜀之峨嵋青城,为川中武术发扬之地,奇人异士早已盛传江湖,脍炙人口者,多得不可数计,我何不先向川中,游历游历,以广见闻,主意打定,即下山向西而行,即系新身游历江湖,自然不必施展凌虚飞渡,他凭着两腿,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一面欣赏沿途风景,一面领略各种民情风俗,他既带了不少的干粮,更准备了足够的银两,饮食起居,自无问题,湖南西部,地瘠民贪,吃的多是杂粮,居民穿的,尽是钨衣百结,但是大多生性纯朴,对人极为和善可亲,使麟儿产生了不少好感,于是继续西行,不久即入湘黔交界之地。

            黔境遍地皆山、住民多系苗族,语言不通,间有一二习汉语者,但为数极少,百余里内,难得一遇,这使我们美少年大大感到不方便了。他暗想,反正干粮准备得很充足,饮食投宿,干脆不人民家,领略领略晚行露宿的味道也好,主意打定,理得心安,继续往前行进,人也精神百倍。

            他漫无目的,信步所之,殊不知既打算入川,早应折转方向,向东北而行,如今他却一直往西,自然走了不少的冤枉路。夏日炎炎,久行口喝,四围都是山地,哪里可找清泉?找不到水,却也无可奈何,只好运气凝神,生津止渴。

            美男子天天吃的是干粮,虽然味美异常,久吃却也倒胃,心想:打个把鸟儿,猎一只野兔,弄点野味尝尝,岂不是妙事一件?想到就做,于是拾了几块石头,拿在手中,作为打猎之用,古云“深山大泽,实生龙蛇”,你想,既然龙蛇都有,要个把鸟兔,那还用说?

            不一会儿,他就打了一只山兔,两只斑鸠,费了很大的劲,弄了一点清泉,剐皮去毛,耗了不少工夫,任何饮食,吃起来很容易,有时你还不免挑精选肥,但是做起来却不太简单,我们美少年这一次可算知道了聚枝生火,用树枝挂着乌兔,放在火上,慢慢儿烤,又从口袋中,取了点盐。洒在肉上,不一会儿,把肉色已烤得成为深黄色,脂肪已从肉的内部渗透出来,一股香味,使人食欲大增。

            麟儿从口袋中拿出一瓶酒,这是上峰寺百年佳酿,一路饮来,此瓶已剩余不多,倒了一杯。顺手撕着鸠儿,吃了起来,其味无比,他食量不大,只吃了一只斑鸠,半边兔肉,将瓶中酒用尽,即觉得酒醉饭饱,用纸包着未吃过的东西,藏在于粮袋中,净了手,继续赶路。

            走了一会儿,只见前面有高山一座,层峰起伏,雾漠云迷,最奇的是那云彩美艳无匹,一片淡红,朵朵如桃花,从山中一阵一阵地往上冒。

            麟儿心想道,这样的云儿,还真少见,很奇特。附近百里内渺无人烟,山境虽佳,却使人有一种荒凉空虚的感觉,他沿着崎岖的山路,朝着那山行进,到了路的尽头,却是一条很宽的山谷,白云漠漠,不知深有几许。这个深谷,似乎把那座山峰整个包围了,除了一座看来年代很久用藤条制成的吊桥可以直达外,似乎无路可通。

            麟儿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跨上吊桥就走,心想,游完了这山峰,我倒要落下山谷察看察看。

            进入山境,只见这山林木特多,稠密得不见天日,一股湿气霉味,进入鼻中,使人极不好受。

            此时天色已晚,无人无烟,只好露宿,麟儿拣了一株大树,跃上树枝,运功调息,只闻山间远处,好似有人招呼自己的名字一样,美少年因为运功之时,调息要紧,并且初出江湖不久,很少有人知道自己名字,对这种叫声倒也懒于理会,夜间很安静,连蚊蚋毒蚁也没有,使麟儿很安静地过了一晚。

            翌晨东方已经微明,一抹霞光,照在麟儿脸上,他跳下树,吃过昨天未吃完的兔脯鸠肉,精神饱满,继续游山,因为这山的树木大多了,也分不出什么道路,只好到处乱钻,行了一阵,跑到一座悬崖前面,麟儿抬头一看,可吓一大跳,原来这岩石高得出奇,看起来,好像人的模佯,岩石上,有三个大字,好似什么人用金刚指写的:

            “菩萨岩”,假如无凌虚飞渡的功夫,要凭轻身提纵术或壁虎功等绝技爬上岩顶,那是一件绝不可能的事,因先这座岩,起码也有两百多丈高,四处毫无着足之地,用壁虎功或提纵木,上十余丈高的绝壁,已算是功夫精深,要上百余丈的绝壁悬岩,那就只有望岩兴叹了。

            麟儿一式潜龙升天,人已腾空而起,凌虚飞渡,身入高空,这岩石是一座天然弥勒佛像,左手下垂,右手却半伸着,似乎手挽法诀,麟儿落在它手上,停了一会儿,心想何不再往上面看看。人复飞身而起,只见它头部圆圆的,大有十丈左右,笑口大开,里面却是一个很大的石洞,钻人洞中一看,只见洞内洁净异常,洞的中央,好似一只水盆,盆中却有碧色的水一小半盆,用手指一探、奇冷无比。

            麟儿心想,古书常载有奇岩异石中,有所谓灵石仙乳,千古难逢,莫非就是这东西,待我尝它一尝,于是从袋中取出磁碗一只,舀了半碗,一气饮下,只觉其凉震齿,此外也毫无异味。

            他摸出袋中空酒瓶,那是上峰寺一尘上人储酒之物,系玉质雕刻而成,因为百年陈酿,如盛酒器皿不佳,再好的酒,也必变坏,上人心爱麟儿,故拣最好的陈酿,给了他三瓶,如今酒已喝完,瓶子正好用上。

            盆内的水装满一瓶后,已所余无几,麟儿因为深山得水不易,弄得满脸风沙,尚未涤除,余下的一点水,用手捧了,正好将脸部洗了一洗,说也奇怪,这凉水对眼睛似有特殊效用,洗后觉得舒适异常,麟儿人实天真,干脆用碗舀了水,仰卧着,慢慢地倒入眼中,这样洗了半个时辰,直到把水用完为止,然后闭眼休息。

            麟儿心想:今晚何不在这儿过一夜再说?

            一抹微风吹过,带来一阵兰香,石洞生幽兰,原非异事,麟儿站起身来,向四周瞧了一瞧,洞的后面裂开一条石缝,缝内生有一株极大的朱兰,上有紫果三十六颗,每颗约有金钱橘那么大,幽香扑鼻,麟儿摘了一颗,尝了一尝,味略带苦,但芬芳之气沁人心脾,他一连吃了三颗,将余下的摘了下来,心想,这东西最好把它装在水瓶内、但水瓶己满,酒瓶也满装陈酿,只好另想他法。

            他拔下轩辕剑,取了一块细质岩石,用宝剑将石头雕成一只酒瓶,又刻成瓶塞一个,这样费了不少工夫,才算大功告成。他把酒倒在石瓶内将水分作两瓶,每一瓶里放了兰实十六枚,盛天蜈的瓶子内,也摆了一枚,并倒了一点点水,算是天蜈的饲料,诸事完毕,于是就在洞中打坐,运功调神。

            很奇特,这次打坐,感到功行百脉,似乎较往日特别畅快,自身体重,似乎也减轻了不少,麟儿,乙想,这大约是兰实与石乳的效用吧。

            因为岩高,所以晚上风也特别大,风对着洞口吹人,因为洞中还有很多的小孔,所以发出很奇异的节奏,风有大小不同,吹的方向也随时改变,故洞内发出的声音也随着改变,这样继续不停,在麟儿听来,深觉似一曲很妙的天然音乐。

            他记忆力特强,悟性更佳,这样一面听,一面记,居然全部记住,他把它编成曲谱九首,这曲谱可合可分,可长可短,如有一乐器,吹奏起来,应该是绝好的歌曲。

            不但如此,他还把这套音乐,悟成一套剑术,为了试验它是否合于实用,于是拿着宝剑,在洞中锻炼起来,他愈练愈起劲,觉得新的招术异常奇特,自创剑法,毕竟与众不同,练到熟悉异常才停!

            纳剑还鞘,从革囊中又取出天狼钉三只,以锻炼阴阳掌力,这一次,他左手拿着一钉,右手两钉,双掌微扬,三钉齐出,只见三道乌光,直向三方奔去,麟儿忘了这东西可穿山裂石,一时也未在意,只听得轰的一声,碎石纷飞,那个天然石像的头部,已被打得粉碎,麟儿忙将手一招,把钉收回,怔了一怔,也无话说,只好飞落地面,大大地自怨自艾不提。

            时已近午,尚未吃过东西,想打点野兽烧吃,可是这山的情况很特殊,不但无鸟兽,简直连一只飞虫也没有,没办法,只好吃点干粮,然后继续游山。

            这时山上彩云又起,依然是桃花朵朵,满天红露,麟儿的目力己自觉不同,他已透视云霞,洞烛深幽,已看出此山群壑沼泽之处正是桃花云彩发生之地,林木中,桃树极多,花至茂盛,愈是山壑沼泽,愈是桃树密集之地,大抵久而入之,落下的桃花越聚越多,经过腐烂后,遂产生一种瘴气,附近的毒蛇虫蚁恶兽之类,尽被毒死,这些死去的恶毒东西,又与桃花湿在一起腐烂,于是这种瘴气遂越来越厉害,弄得附近人烟绝迹,鸟兽无踪,古书曾记载金钱瘴与桃花瘴为毒瘴中最厉害的两种,也是看起来最美丽的两种,如不是亲眼所见,还真令人难以信实。麟儿对此山已存戒心,故发动紫龙珮护身宝光,那桃花毒瘴遇着宝光,即纷纷消减,实际上,此时的麟儿,因为食了仙兰紫果,早已不怕桃花毒瘴,那紫果真是天地真品,世间奇物,有驻颜益寿之妙,更有培元固本解瘴除毒之功;麟儿所饮的石乳,实际上不是石乳,而是一种石露,也是一种千载难逢之物,功能轻身益气,却病延年,如用以点眼,还能使眼暗中见物,透雾穿去,他无意中食此两宝,占尽人间仙福,却还不知,岂不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