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紫龙佩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紫龙佩

第45章

书籍名:《紫龙佩》    作者:向梦葵


                                    数十年来,昆仑派领袖武林,虽与崆峒遥遥对立,分庭抗礼,但声誉却在崆峒之上。八大弟子内有六男两女,僧道俗二方面可以说应有尽有,这八人可以擅收弟子,不过事后须禀明掌教。

            大弟子云龙剑方干城,儒生打扮,系三楚方氏世家子弟,以剑术著称武林,年龄不到卅岁,入门最早。二弟子元元僧文立,系陕西人氏,幼年因故出家,且得江湖异人传授,原习有达摩罡力,内功至为精纯,因慕昆仑名望,得苦行禅师特许,列入门墙。三弟子霓裳女方玉霞,系方干城之族妹,幼年聪慧嗜武,由方干城引荐,得紫阳夫人恩准,正式收录。四弟子水火童子朱志明,系姑苏人士,不但人生得异常清俊,水下功力可以说独步江湖,他还能打一手喷火暗器,独制癸水弹又擅破各种火器,故得着水火童子美名,他与三师姊方玉霞,可以说是璧人一对,两人情感至笃,百年好合,那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天龙剑徐瑶名列第五,年仅有十九岁,系山中弃婴,被餐霞客发现后抱回昆仑,由紫阳夫人设法养育,长大后清秀逾常,一身武功均由餐霞客与白云生亲自传授,功力极深,这孩子天生傲骨,除本门的人外,对于其他派别的人,根本不大理会,昆仑掌教为此也曾严加训斥,但他对于本门长辈却异常恭谨,小缺点,训斥几次后,也就不再深究。一阳生蔡楚翘,川中铁掌蔡珏之次子,因蔡珏与白云生交谊其笃,由白云生收归门下,他的个性与天龙剑适得其反,对人至为谦虚,年龄也与徐瑶相若,貌相尤有过之,深得昆仑五子喜爱,武功在八大弟子中,可以说是一枝独秀,与师妹云姬白玉娇过从至密,花前月下,嫁娶有期。第七系工虚道人裴庆,原系武林故人白鹤神君弟子,神君系紫阳旧友,在武林中独来独往,无门无派,武功莫测高深,因他性如野鹤闲云,玉虚道人得他绝传后,他将惟一至宝白鹤神剑,及随身带着的一只古瓶全部赠他,并修书一封,着他带往昆仑,面呈紫阳掌教,并告师徒缘份已尽,他年身有大难,如记及传艺之情,可恳请昆仑门下一武功至高弟子,赴南海水灵宫予以搭救,讲完话,撮口一啸,天空飞来一只大白鹤,他身于一纵,腾空而起,跨上鹤背,身入云端,霎时不见。玉虚道人年已卅,功力得神君真传,武功已臻化境,因奉师命驰赴昆仑,将书面呈掌教,紫阳看完了书信,叹息一声,也未说什么,随手将书送与玉虚道人,玉虚看完,热泪盈眶,即再拜真人为师,从此列入昆仑门下。第八位系云姬白玉娇,她是鄂中郑玉琴女侠之独生女儿,玉琴系华山门弟,为鄂中名士白世荣之娇妻,郑女侠与紫阳夫人原是武林旧友,把爱女荐到老友门下,自然是易如反掌的事情。紫阳夫人不但武功已臻化境,而且驻颜有术,永保青春,一身绝技自然是尽量传了这位爱徒。神童董练秋,出身来历,另有专章,此时暂且不提。

            除开八大弟子、两奇童及一爱女之外,现留洞中习技的还有四十八人,由云龙剑和元元僧分别率领,代师传授。师门中最爱护晚辈的要算紫阳夫人了,她仁慈异常,对人从不苛责,门徒犯了过失,掌教真人命令行罚,只要她出来,无一不一笑而解。真人夫妇情感至笃,相敬如宾,能列昆仑门墙的人,真可谓如坐春风化雨之中,极少遇到疾言厉色,但选材苛刻,得列门墙者,可称是人间宠儿,福缘深厚的了。

            乾元洞位于昆仑之中部,洞前植有各种名花异草,苍柏翠松,进了洞,就是一间很大的石室,石壁色作淡红,异常光滑,光线由顶部各岩石裂开处透入,夜间则有琉璃灯五台,青光四溢,其明如昼。由石室再入洞的第二进,就是门弟子修真之处,大小石室,不下百余处之多,有的系天然生成,略加人工修饰,有的则全用人力刻凿而成,洞外系一天然花园,也就是昆仑山的腹部,这里面有天然的池沼,有无数的石山,名花异果,采之不尽,虎犀糜鹿,珍奇禽羽,可以说应有尽有。后面一进,则系长辈修真之所,每人修真之处,各随所欲,布置得彼此不同,闭关入定之处,多深入地底,门弟子未经准许,绝对不得入内。闭关的长老传授门人技艺时,只以各种图解图说交付门人,令其自习。几位长老们在闭关时领悟出来的神技,都是武林中的绝顶奇功,按着各人天赋,彼此所得互不相同,但司马倩霞各种功力,可以说无所不习,也无所不精。

            洞府的后面有一高耸入云的古塔,有十二层,每层均装有清凉珠,塔内安放历代祖师遗体,有的已化为骨灰,有的则系肉体,骨灰一律用细磁坛子盛着,肉体则用一种白色石棺,或用红色大缸贮存,一律按层次排列,至为整齐有序。塔内各层,既安有清凉珠,故具防腐作用,所贮肉体,形状肤色,均无异于生前。每年盂蓝节日,昆仑掌教必须率同门弟子辈,举行致祭典礼,庄严穆肃,隆重非常。

            有一晚,天高气爽,月明如昼,青辉遍地,幽雅逾常,昆仑上空突然发出了几声枭叫,乾元洞口的广场上,降落两只四尺余长的双头怪枭,这东西有如夜鹰,全身羽毛其坚如铁,力道奇大,可生裂虎豹,独斗潜蛟,从两只双头夜鹰的背上,跳下四个人来,头一个是背负铁板、手拿折扇的道人,与道人一同下来的,是一个叫化打扮的中年人,左肩上挂着一只叫化袋,袋内装着两枝尺形兵刃。另一只鹰背上下来的两人,一系文生打扮,一系武生打扮,均背着长剑,此时守洞口的人,正是昆仑弟子黄邦义,一见洞外来人,忙纵身扑上前去想看个清楚。不料人还未到,那叫化打扮的人,冷冷地发出两声极为刺耳的笑声,紧跟着,右手骈食中二指轻轻对着黄邦义身上一指,黄邦义立即机伶伶地打了两个寒噤,一阵奇寒直透心田,全身立感麻木,四肢冰冷,自觉支持不住,立即倒卧场中。那乞丐又冷笑一声道:“米粒之珠也放光华,还不是自找死路?”他仰着头,异常自得,对地下被伤的人,也就不再管他。

            那文士打扮的人对道人建议,何不直闯洞中,袭击那长老们的闭关重地?将昆仑五子一网打尽,夺取领袖武林地位,岂不是易如反掌?

            道人点头应允,正待进入前洞,只闻洞内响了一下钟声,又发出一阵哈哈大笑,笑声未绝,一条灰影从洞中电射而出,在道人前面落下一个年约三十六七和尚来,这和尚生得面如满月,双目含神,一身灰布僧衣,显得雅洁异常,落地后,将来人看了一眼,即向道人合什为礼道:“请问道长,夜来昆仑何事?而且还出手伤我师弟,敬请明示,以便禀明师长们,迎接贵宾!”

            那道人板着一张面孔,显得冷峻异常,爱理不理地说道:“你进去告诉司马紫阳,就说为了三年前衡山的事,岷山冷残子特来此地会他,假如避不见面,那今晚昆仑山上会发生极严重的后果,那时我就恕不负责了。”

            那出来的灰衣和尚正是昆仑派八大弟子中的二弟子元元僧,他听了那道人老气横秋的口吻,不觉心中有气,正待反唇相讥,忽然从洞中发出银铃般的一阵笑声,紧跟着又走出三人,头一位是三弟子霓裳女方玉露,第二位是四弟子水火童子朱志明,第三位是五弟子天龙剑徐瑶。高声大笑的正是霓裳女与天龙剑两位。天龙剑徐瑶天生傲骨,除对本门的长辈及师兄们异常恭谨外,对旁门别派的人却是不在眼中,他听冷残子出言不逊,藐视掌门,更激发了他的傲骨,只见他秀眉一场道:“昆仑山乾元洞的大门经常是开着的,来昆仑山的人,我们不论他的身份高低,年龄大小,只要他指明拜访掌教,我们掌教没有不竭诚接待的,因为我们的一举一动莫不正大光明,掌门人领袖群伦,行止有如日月,自然没有避不见人的道理,请道长不要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不过,道长今晚来得颇不凑巧,家师外出云游末返,三年来即很少回山,不过师母师叔们却留在洞内,并未外出,你如要见,稍事等待,他们都会出来的!”

            文土打扮的人系岷山四奇中的老大归元生罗英,他听完徐瑶的话,蓦地哈哈大笑,那笑声震得山谷皆鸣,如春雷震耳,如怒马突围,四周树叶,纷纷而下,笑声历久不歇,声音却愈来愈大,使在场的昆仑弟子听得心惊异常,知道来人内功充沛,绝不能心存轻视,自取败征。元元僧蓦地长啸一声,有如龙吟凤哕,划空而起,与那笑声相合后,似有意,似无意,双方竟混斗起来,那笑音之宏亮,一阵紧接一阵,此起彼落,有高潮有低潮。高潮时,使你感到震耳欲聋,头目昏眩,低潮时,则使你觉得胸部异常受压,郁结难消,这原是内家功力之一种,如果内功远不及人,自然忍受不住,元元僧的啸声也分出抑扬顿挫,把有节奏地向那笑声拦击,笑声绵绵而来,啸音源源不绝,比划了一阵,似乎笑声技高一筹,元元僧的啸声竟拦截不住。

            忽然昆仑顶上又发生一种怪声,那声音异常尖锐,有如鬼哭神号,奇怪的是这种声音,并无任何回声,但人家听了,不期而然地产生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最奇的是乾元洞的对面,有一座小峰,峰头上竟发出一种奇异的哭声,那哭声似乎悲切逾常,真称得如巫峡猿啼,鲛人夜泣,哭到伤心之处,使人听了,怦然心动,但心动而后神摇,不知不觉间即陷身于麻木之境。

            昆仑山本是道家修真至境,古往今来,神仙发源之地均出于此,今夜被这一搅,把个洞天福地闹得鸡犬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