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医圣艳遇记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医圣艳遇记

第10章

书籍名:《医圣艳遇记》    作者:孤心书生


                                    

        “呵呵,不是什么医科大学,我还在读高中呢!”彭天翎老实地回答。

        “什么!”陈林大惊失色,连李木也是一副惊愕的样子。

        彭天翎早就猜到他们会有这样的反应,解释道:“我呢,学的是祖传的医术,因为对医药特别感兴趣,学了十多年,因此也算是很熟悉了吧,特别是中医,也算深入研究过。”其实关武华也有问过他从哪学的医术,彭天翎当然不会说实话,只说是祖传的。

        “哦!”陈林恍然点头。

        彭天翎又道:“我来这里是做学习实践的,因为我没怎么医过人,因此关院长叫我做了一个医药顾问,不是主治医师,说实话,对于医药,我还是蛮有信心的!”

        陈林是外科医生,对中药不怎么熟悉,因此对彭天翎这话也没多大抵触,只点点头而已;但李木就不同了,他本是内科的,对中医也算是熟悉了,听彭天翎这句算是自负的话有点抵触心理,忍不住问道:“那彭医生认为中药应该怎么用?”

        一旁的关玉琼闻言也看向彭天翎,看他怎么回答。

        彭天翎微笑着道:“这个嘛,很难说的,中医里把药分为上中下三等,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疗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彭天翎照着古书背了一大通,唬得屋里的三人一楞一楞的,都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彭天翎见别人那么专注,更得意了,更是信口侃侃而谈,从《黄帝内经》到《神农本草经》,从《伤寒杂病论》到《千金方》等等医学名著,出入古今,引用论证,信手拈来,显示出他超强的记忆能力。

        旁边听着的三人连嘴都张得大大的,估计可以塞下几个鸡蛋,他们从没见过如此博闻强记的人,你说他们能不惊讶吗?

        李木算是彻底佩服这个同行了,激动地道:“彭兄弟果然是一个天才呀,我从没见过你这样的医药天才,就是我大学的导师教授也有所不及,至少他们不会强记到这种境界,李木算是服了!”

        彭天翎也不谦虚道:“我也是因为兴趣才学来的,呵呵!”内心对白风可真是感激得要死,要不是他给自己输灌功力,开发了自己的脑域,使自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也不会有今天的拉风表现。赞美你呀,真主!

        关玉琼看向彭天翎的眼里也有了一股崇拜之意,还有丝丝莫名柔情。

        彭天翎笑了笑,知道自己在三位医生心里树立了一代医药大师的形象,这是让他们信服自己的第一步,当然,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只是医药方面的而已,自己今后还要让他们看看自己的医术,那《神农经》上神乎奇技的医术!

        彭天翎也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又从三人桌子上拿来一些病例与医书,当作是学习。大家也知道,急诊室除非是病人的病情非常严重,要不一般是不大会来的,因此此时的三人还算是比较清闲,说说笑笑,时间很快飞逝,一个小时眨眼就过去了。

        正当办公室里的四人谈笑风声的时候,一个护士急急忙忙推门进来,气喘吁吁地说:“医生,有急诊,病人已经送到急诊手术室去了,请你们快去看看。”

        关玉琼三人惊跳起来,瞬间冲出门去,彭天翎也跟着跑了出去。手术室就在急诊办公室旁边不远,因此急步就到了。

        彭天翎跑进手术室之前看见门口旁边有两个大汉在着急地搓着手,显来病人应该是他们送来的,关系应该不浅吧。

        手术室里有很多现代机械,这时候一个七十多岁的老者正躺在手术床上,彭天翎只听到这病人发出一种奇怪的喘息声。

        他脑中瞬间作出反应,大声道:“病人是支气管哮喘,而且还是严重型的,快给他抢救!”

        这时候手术室里就急诊除去彭天翎还有五个人,有急诊室的三位医生,还有两名护士。

        关玉琼道:“不错,他是这病,他也是老病人啦,以前也来过,这不过这次是最严重的,我们一定要救回他,不然我们医院会够呛,因为这人可不简单呀!”

        陈林李木两人也神情严肃地点点头,彭天翎虽然奇怪,但现在也不好多问。

        这时候护士已经给病人装上了氧气罩,但病人的胸口依然上下起伏不定,这是一例严重的哮喘病发!病人危在旦夕!

        但陈林他们想不出一个好的办法,只得给病人注射了一些控制哮喘的药液,可这个用在如此严重的哮喘病人上,显不出什么效果来。

        关玉琼也束手无策,她毕竟还年轻,经验也不是很多,只好一脸热忱地看向彭天翎,不知道为什么,此时她只对彭天翎抱以希望而已,她记得,彭天翎好象和她父亲是讨论过这种病例的。

        第十四章  救人(下)

        彭天翎昨天是和关武华讨论哮喘病,但也是第一次遇到,何况又是如此严重的类型,也有点着急,搓着手,脑海中闪过很多有关支气管哮喘的记载:

        在中医学中,本病归属于哮喘或哮病。早在《黄帝内经》即有记载,如《素问·;通评虚实论》云:“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描述了小儿哮鸣的病因与症候。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阐述了喉间哮鸣有声、不能平卧的发病特点,所制小青龙汤,越婢加半夏汤等,迄今仍为临床所常用。唐宋时期,无论对本病的临床症候及方药治疗都有进一步的认识。至金元时期,自《丹溪心法》一书开始,将哮喘独立成篇,并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观点,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明代戴原礼就本病病因,明确提出宿根之说。清代对哮病的认识有更大进展,在病因上,李用粹将其概括为:内有壅塞只气,外有非时之感,隔有胶固之痰。在辨证论上,《医宗金鉴》将其分为寒、热、虚、实四类。

        中医防治哮喘的机理研究,始于60年代。当时曾观察施行气功治疗患者的尿17一酮类固醇含量的变化,认为其疗效的产生可能与增加肾上腺皮质的血流有关。80年代以来,广泛开展了内分泌学、免疫学、血液流变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发现应用补肾法,能调节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的功能,提高受外源性激素抑制的垂体——肾上腺轴的兴奋性,由此而获得哮喘的远期疗效。另外,通过血液流变学测定,发现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和临床所见的瘀血证表现,与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有关。

        想到这里,彭天翎又想起了《神农经》上治喘先治肾的理论,再想起和肾有关的脉络,对,用针灸!彭天翎一拍手,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让我来,我给他针灸!”彭天翎坚定地对其余诸人道。
        “你?”陈林不敢置信,虽然彭天翎对医药是很熟悉,但不代表他就会治病情如此严重的病人呀!

        “对,是针灸,再不做就来不及了!”彭天翎焦急地道。

        “可是……”陈林还是怀疑,询问式地看向李木与关玉琼。

        倒是李木不发表意见,他隐隐地觉得应该相信彭天翎。

        这时候关玉琼站了出来,道:“我们也是没办法了,就让小天试一下吧,不过,小天,你有信心么?”说完看向彭天翎。

        彭天翎坚定地点头道:“琼姐,谢谢你的信任,你放心,我相信我会控制好他的病情的。”

        “那好,你来做!”关玉琼拍板道。

        关玉琼这样说,加上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了,陈林也只好同意让彭天翎一试。

        彭天翎从怀里摸出白风留给他的针,来到病人跟前,解开他的一些衣服,手指捏出一根体针,摸了一下病人的穴位,其中有鱼际、孔最、大椎、定喘;配穴:肺俞、风门、膻中、内关等穴。

        接着小心地在鱼际、孔最两穴上下针,那1~1.5寸毫针快速刺入穴内,进针约3分多钟后,才接着对其余的穴位下针,经过十多分钟,针终于下完了,彭天翎也累得全身是汗,他也够辛苦的,每次下针,体内的内力都凝聚到手指上,透过几根小小的针输入病人体内,灌通他淤塞的脉络,这份苦,还真不是外人可以知道的。

        “好了!”彭天翎擦擦脸上的汗水,笑着对围观的几人道。

        陈林等人疑惑地看向病人,他的胸口基本平伏下来,气也不怎么喘了,再看心电图,竟然正常了,也就是说,病人已经脱离危险了!

        三位见多识广的医生平生都没见过如此神奇的针灸之技,惊得很久也说不出话来。

        最后才是关玉琼吁了一口气,佩服地道:“小天,你真是太神奇了,病竟然还可以这样治!我真是太佩服你啦!”

        “呵呵,没什么,我就是施针给他泄气而已。”彭天翎话虽然这样说,心里却也是万分高兴的,这个可算是他的第一个病人呀,无疑,今天自己是成功的,怎么也得感谢病人肯做白老鼠的无私奉献吧。

        陈林一拍彭天翎的肩膀,道:“没什么?大哥,你知道你做了什么吗?不知道,我……靠,你差不多是做了一项奇迹呀,只用几根针就把一个濒临死亡的哮喘病人可救了回来呀,这简直是医学史上的奇迹!不行,我得宣传一下而已,为你大大的宣传,到时候大哥你可不要忘了兄弟俺呀!”显然,陈林是激动不已的,连话也语无伦次起来。

        再看李木的表情,对陈林的话也是深以为然的样子,关玉琼也一个模样。

        “别!”彭天翎急了,“你们可不要乱说呀,我还要读书呢,我可不想被别人骚扰,你也知道,有些事,别人会大肆炒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