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天下群英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天下群英

第22章

书籍名:《天下群英》    作者:鲁卫


                                    

            金顶婆婆牌睨视湖数十载,竟与一名大理青年刀手陷于苦战之局,虽则并未陷于下风,但凭着一手峨嵋中流神剑久久未能制胜,已可算是大大的丢脸。

            小段越战越勇,舞零刀如同金蛇乱舞,金顶婆婆心下恼怒,心想:“要是再给这小子缠斗下去,便是最终把他一剑毙了,老婆子的脸已大大挂不住!”蓦地剑势一变,招招疾走偏锋,使的不再是中流剑法,而是峨媚派另一种势逆辛辣的“小疯魔剑”。

            少林寺有‘二大神功“。第一大是”少林大疯魔杖“,第二大是”大疯魔剑法“。至于另一梯门派系峨嵋,则有”三小绝学“。第一小是”小念净心咒神功“,虽未完全失传,但十二卷功谱中仅余前三卷,至于后九卷,人人皆知仍在峨嵋山中,但峨媚山峰峦起伏,浩瀚如海,究竟这九卷功话被埋藏在那一峰那一洞,却是谁也说不上来。

            峨嵋“三小绝学”之二,是“小青灯金佛掌”,这套掌法,峨嵋派十人中最少有七人练过,但以苦月、苦星两大高手而言,也只能练至第二重境界,原因不明。

            至于第三小绝学,便是盛传与小林“大病魔划法”颇有渊源之“小疯魔到”。

            “小疯魔剑”,一招不是一招,一剑也不是一剑。观其剑势,恰恰与“大疯魔剑”背道而驰,但在这背道而驰的剑招中,却又互见关连,恰似长江与黄河,又似是峨嵋金顶与嵩山少室峰。

            “小疯魔剑”,一把杀出,一招如同千千万万招。剑飞舞!也是一剑变成千千万万剑。

            小段大笑:“峨嵋至尊,果然不同凡响!”刷刷刷一连三刀,刀挟劲风,倏地“一鹤冲天”身形直起,把金顶婆婆的长剑也引向半空。

            也就在这一霎间,萧博大袖飘飘,无声无息地一掌向霸王当胸击去。

            萧博一掌击出,内力充沛,如同在黑沉沉夜色之中,有千军万马一起自远方奔驰过来。

            楚江东早已防备,眼见敌人掌力沉雄,要是以“裂岳霸王拳”硬拼,未必便能占上丝毫便宜,只得当机立断,避重就轻,使出一手“避之则吉走为上着撤退掌”。

            这一手掌法,连名称也兀突无比。乃江东楚地子弟庙三百年前一名庙祝所创。

            这庙祝的祖先,据说是楚项羽身边一员猛将,跟随着霸王在战阵上屡屡出生人死。到最后,项羽固然是自刎乌江,这庙祝的祖先,也同样战死沙场,死状极修。

            这庙祝有感而发,在子弟庙门外的广场,不分日夜钻研出一套掌功,招式完全不志在伤敌,着着只求自保,因此命名为“避之则吉走为上着撤退掌”

            楚江东乃今之霸王,豪气干云绝不怕死。但他最倾慕的女子嫁了,她要嫁给司空覆手,再也不思念从前和自己如胶似漆般的一段深情。

            在那时候,他每晚都在子弟庙门前喝酒。酒越愁越多,愁越积越重。霸王楚江东,似是为了卓君婉一颓不起。

            但在这段愁苦伤痛的岁月,霸王在庙祝身上练成了这一套“避之则吉走为上着撤退掌”。其时,霸王要躲避的并不是什么强敌,而是一段再也无法重拾的情缘。

            霸王每在醉中练掌,一边练,一边大叫:“撤退吧!只有远远撤退开去,才有活路可走……”他要远远撤离,再也不见卓君婉,再也不见司空覆手这一个把自己重创的豪门公子哥儿。

            当时,霸王从没想过,自己真的有用上这套掌法的时候。

            萧博也想不到霸王使出的武功,竟然会是这种以“躲避”为主的掌法。

            萧博目露不屑之色,也没打算对霸王穷追猛打。在他眼中,只想掳走一人,那使是杨缺之子杨破天。

            霸王既已东闪西躲不成气候,萧博再不迟疑,一掌把霸王逼开逾丈,右手再探,已触及杨破天胸前衣襟。

            萧博要掳走杨缺之子,看情况,真似探囊取物,根本没有任何人能阻挡。

            孰料霸王虽然在掌法上“避之则吉”,但他还有一杆霸王神枪。

            神枪可以伸缩自如,在平时,长仅二尺。但正当萧博要掳走杨破天之际,这一杆霸王神枪倏地急剧暴伸,有如怒故般直扑萧老供奉。

            萧博冷笑,身子闪电般右转,掌势一错,以“捺”字快把霸王神枪直接下去,竟是劲道后发先至,直把霸王这一杆铁枪压得无法抬头。

            萧博冷冷一笑,道:“便是这孩子的父亲,当年也未能在萧某手下,保得住他最心爱的女子!”掌劲一吐,惊人内力自枪杆反逼,直涌向双手握枪的霸王。

            霸王虽然饶勇,但萧博魔功可怖,无穷魔劲自枪杆急袭而至,霸王双手虎口齐齐进裂,鲜血染红了霸王神枪,令人怵目惊心。

            但霸王不再避之则吉,更不再逃躲。一声想喝,霸王神枪一收一放,喘的一声响,再度疾刺萧博咽喉。

            萧博冷冷一笑,突然身随枪尖晃动,竟是有如陀螺般急迅地转动。

            在此同时,他一双手掌也不住的在圈转。

            他掌势急转,转得霸王眼前一花,在眨眼间,他全身已陷入掌影重重之中,可见萧博在掌法上之造诣,已达化境。

            敌人武功委实太强,霸王虽然战意充沛,但最终还是被逼得节节后退。

            萧博掌影如山,但到了最后关头,却是志不在伤敌。眼见霸王已被逼得退人江水之中,再无余力反击,候地身形急急倒退,仍是扑向杨破天,终于把这少年轻轻挟在胁下,翩然登上那片小舟。

            霸王阻截不了萧博,小段也未能击败金顶婆婆。

            萧博登上小舟,金顶婆婆也追上前。小舟之上,金顶婆婆与萧博两大高手,联袂把魔教少主杨破天掳走。霸王、小段虽然勇悍,但事已至此,也只能目送三人在江面顺势南下,渐渐消失了踪影。

            -------------

            坐拥书城  扫校

        第十章  午夜醉人间太报

          

            杨破天额前遭遇重创,时而清醒时而昏睡,境况殊为不妙。

            在朦朦胧胧之中,他曾听见萧博与金顶婆婆的声音。首先开腔的是金顶婆婆,她道:

            “东方岛主悬下重赏,只要有人能把这小子擒住送上圣岛,便把‘权门奇书’双手奉上。但奇书只有一本,咱们总共二人,嘿嘿,依萧老供奉之见,该当怎办?”萧博淡淡道!“峨嵋自从服难师太一代以后,境况一代不如一代!若有‘权门奇书’之助,说不定便可扭转干坤,这一本书,你是志在必得的,我又怎会插手争夺?”

            金顶婆婆道:“萧老供奉,明人面前不讲暗话,要是你不要奇书,又何必助老婆子一臂之力?”

            萧博道:“我要见一见东方岛主,一叙旧情,要是两手空空,又怎好意思踏足于圣岛?”

            金顶婆婆冷冷一笑,道:“你对她痴心一片,老婆子是心中有数的,但自始至终,都只是尊驾一厢情愿,说句真话,还是相见不如不见。”

            萧博默然良久,才叹了口气,道:“到了这把年纪,你还是醋劲十足,照我看,你前往圣岛,未必便是为了那本奇书。”

            金顶婆婆冷哼一声:“不错!我心里的想法,就算能够瞒得过全天下人,也绝对瞒不过你这一条契丹者拘!”

            萧博道:“别人骂我是契丹老贼、契丹老狗,我是麻木不仁的。但你知我甚深,怎么也讲出这样的说话?”

            金顶婆婆道:“辽帝把你服害得好惨,那是你们契丹人的胡涂帐,我不想知道,也不必理会。你痛恨辽帝,我也同样痛恨你这种见异思迁的薄幸男儿!”越往下说,怒意更甚。

            萧博道:“你要是把我恨之切骨!大可一剑把我杀了,我决不还手便是。”

            金顶婆婆恨恨的道:“你以为我不舍得杀你吗产‘霍的一声,剑尖已闪电般抵在萧博咽喉上。杨破天躺在小舟上,眼睛微张,只见萧博的颈项,已给长剑戮入,鲜血涔涔而下。

            但萧博毫不反抗,也不闪躲。金顶婆婆“哼”一声,终于把长剑撤回,更背负着萧博,道:“要是一剑把你杀了,又怎能消我心头之恨厂萧博道:”不错,以你很我之深,若不能把我千刀万剐,剥皮拆骨,确是难消心头之恨的。“金顶婆婆沉吟良久,忽然一剑刺向杨破天的左胸。这一剑,事前毫无半分征兆,剑势又是极狠极准,眼看杨破天立时就得尸横剑下,蓦地“叮”一声响,一把软剑在电光石火之间,从萧博碗中抖射而出,竟是后发先至,把金顶婆婆的长剑荡了开去。

            金顶婆婆怒道:“他又不是你和东方釜鱼的私生子,便是给我一剑杀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萧博手中软剑如同银蛇吐舌,在夜色中不住的在舞动,再听他的声音,更是说不出的震怒:“木玉,你年轻时任性胡闹,怎么到了鸡皮鹤发这把年纪,还是死性不改?你要恼我很我,大可以一剑把我杀了,但这姓杨的,你若敢再动他分毫,我决不挠你!”

            金顶婆婆给萧博厉言疾色喝骂,一时间作声不得,只是把满嘴牙齿挫得格格作响。

            以杨破天此刻境况,怎么说也逃不开去,只得任由命运安排,是生是死是祸是福,全皆操于他人之手。

            但他是不甘心的,他暗自誓言:“总有一天,我要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杨破天不是好欺负的。”便在这时,小舟之下忽然响起一阵巨响,更有一道水柱,自小舟底下激射起来。

            金顶婆婆大怒,一声暴喝:“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正待潜入江底,墓地江面四周火光熊熊,少说也有十几条木船围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