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中的台海之战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梦中的台海之战

第13章

书籍名:《梦中的台海之战》    作者:吴琦


                                    

            直到敌机返航,第210防空旅才完成准备好。

            “搜索雷达开机!”

            “发现目标!”

            “锁定目标!”

            早已等不急的刘海峰想下命令发射导弹,然而导弹还无法发射。

            “导弹发射车准备好了没有?”不等通信器中传回报告,他又问道:“还需要多长时间?”

            “马上就好!”十几秒钟后,“导弹发射车准备完毕!”

            别看仅是十几秒钟,可是刘海峰感觉如同一年,因此还没等听完报告,就下令道:“发射!”

            “不能发射!”这时任令羽报告道,

            “什么?”此时刘海峰的眼中显出一丝“杀气”,仿佛对方的回答如果不能令人接受,就要吃了对方。

            “敌机已飞出导弹的杀伤半径!”

            这样的回答当场让刘海峰的脸上表情象泄气的皮球,可是他马上又恢复充满“杀气”,“等!敌还会进行第二波的!”这样的想法不仅刘海峰,其他人也有!对目标进行反复攻击几乎是一种“常识”,几乎所有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并为此准备着。

            可惜敌机再没有在机场上空出现,最后刘海峰等人空等一场!原来敌机一次即将全部弹药投下,然后马上返航,没有在大陆上空停留。

            属于南京战区管辖的34号机场是一大型空军基地,因距离前线较远没有被做为作战基地,但许多作战部队常经过这里转场到前线机场,空1师特遣队也是众多路过这里的部队之一,他们昨天才飞抵这里,准备今天转场到前线机场。

            由于转场的时间被安装在下午,因此地勤人员已提前进行准备,飞行员们也提前吃过午餐,在队长刘逸夫的率领下来到机场,开始飞行前的准备。刘逸夫第一个来到停机坪,他想借检查飞机准备情况之机找机会与特遣队机务队女队长蓝语烟聊一聊,她今年29岁,是中国空军作战部队中仅有的一名女机务队队长。她因长的太美又是未婚加无男朋友,成为众人追求的“目标”,自从与相交多年的女朋友弃他而去后,刘逸夫也加入到追求者之列。

            “可以随时起飞吗?”刘逸夫问道,其实他问的多余,蓝语烟的表现一直很好,工作从出现问题,不过他又不能不问,否则如何开始谈论?

            “没有问题!”回答与预料中的一样,

            “很好,如果再加挂上武器就好了!”他有点感慨的说道,由于是转场飞行,战机没有加挂武器。

            “武器会有的,战争还没有开始,你不用急的。”

            “是的,上级会调拨的。这些不必谈了,我想问一下,你认为我们发展歼-8F正确吗?以我的观点看,歼-8F确实是好飞机,可是歼-8的性能并不适合于对地攻击。”这是困扰着刘逸夫的问题,歼-8F是歼-8的最新改进型,可以说是歼-8系统中的对地攻击型,此次组建空1师特遣队,并派遣到台海前线的目的就是想在实战中检验一下歼-8F的性能。之所以要与她谈论这个问题是因为她不仅仅是一名技术军官,也是一名军事专家。如果不是空军方面不想放人,她早被其它部门调走。

            面对问题,她竟反问道:“你有没有考虑过现实问题吗?”

            “什么现实问题?”刘逸夫不解的问道,他不知她想问什么。

            “与苏-27、歼-10相比,歼-8如同‘鸡肋’,因此必须进行改装,开发出F型很正常。”

            “全改装为E型不行吗?为什么非要发展F型?”E型是以提高空战能力为目标发展的歼-8改进型。

            “中国缺少攻击机,轰-6不敢用,歼轰-7的产量太少,强-5性能不佳,数量又不多。可是今后对攻击机需求又不小,因此只能改装战斗机,歼-7载重太少没法改,最后一剩下歼-8。你说中国能不发展F型吗?”

            “是的,不过我对F型还是信心的,至少不比台湾的任何一种战斗机差。”

            “从技术角色上看确实如此,不过武器再好也要由人操作,你行吗?”

            “我,空一师第一王牌飞行员,会有什么问题?”

            “你不用吹牛,让事实证明一切吧!”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马上就有机会证明这一点,谈话刚刚结束,战斗警报声突然响起,同时机场广播中也传来指挥员急促的声音:“全体注意!全体注意!我前线机场遇受敌机大规模空袭,我们要立即增援,这不是演习!”增援的命令其实是对刘逸夫下的,此时整个34号机场能很快起飞的飞机仅有空1师特遣队的8架歼-8F。

            他急忙跳入座舱,可是她阻止道:“你不能起飞!飞机还没有加挂武器。”

            “那你还等什么?快不把导弹装上。”

            “是!”

            说完,她立即跳上飞机牵拖车,“快,去导弹库。”还没等她赶到导弹库,一辆牵拖车正拉开着一列装满导弹的拖车赶来,指挥员已令人将导弹送来。

            一切手续与过程简化,导弹运到后立即被装上飞机,当人们正在手忙脚乱的加挂导弹时,飞行员们已进入座舱、放下座舱盖,并发动发动机,严重违反规定!

            当蓝语烟举起手示意导弹加挂完毕,刘逸夫随即以手式示意“大家离开!”然后提升发动机功率,他的座机第一个滑出停机区,冲向起飞路道,其他飞行员则紧随其后。

            刘逸夫一直试图与地面指挥员建立联系,以获得地面引导,可是通信联络时断时续,联系非常困难,好不容易与一架空中预警机联系上,联络总算畅通一些,可是很快又发现没有多大帮助,预警机上指挥人员都是一些新手,没有什么指挥经验。况且空中需要引导的战斗机又太多,空中预警机上的指挥员忙不过。实际上,整个空中指挥已陷入混乱,飞行员接受不到指挥,指挥员也指挥不了飞行员。飞行员能得到的信息少的可怜,令人非常不适应,因为以前的训练中,指挥员会不断提供各种信息。

            刘逸夫非常想与敌人交手,欲以战果证明自已的价值,然而他的希望破灭了,当他赶到战场时,敌人已经开始返航,“追!”他不仅是心中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歼-8的速度很快,很快追上敌机群,机上的雷达已捕捉到敌机的信号,不过还不能开火。与敌机的距离越来越近,只要再过一会就可以开火,然而就在这时传来指挥员的命令:“停止追击,返航!”于是他不得不放弃追击。

            攻台总指挥部的自动化指挥系统逐步恢复正常,杨国雄得以越来越清楚的了解情况,不过此时战斗已接近尾声,台军战机正退出大陆上空。

            杨国雄发现大家一付愁眉苦脸的样子,似乎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于是他将周围的人召集到一起说道:“我提醒大家一下,敌人取得的只是战术上的胜利,在战略上则是一大失误。”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有人问道:“为什么?战略上的失误?”

            “偷袭行动是成功了,但挑起战争的责任也随之由台湾当局承担,今后我军出师有名,国内国际舆论对我有利,其它国家的干涉也少一个借口。还有助于消除全军上下的轻敌思想,从盲目乐观中走到现实中来,正确地对待敌人。”大家听了之后,表情多少显得轻松了点,接着他又说到:“偷袭行动也不是完全成功的,我军主力并没有被摧毁,我们还有还手之力。”

            这时陈诚报告道:“空三师有一个团马上就到,是不是要他们追击敌机?”

            考虑了一下后,他作出了决定:“不,命令部队停止追击。”

            陈诚追问道:“为什么不马上组织反击?”

            他反问道:“现在是反击的时候吗?现在我们还有许多事要做,去执行命令吧!先稳住阵角,然后再研究反击的问题。让部队做好随时出动的准备。”

            接着他又处理了一些事情,然后他发现自已已“无事可作”,作为最高指挥官细节问题不用他来决定,也不用他参与,于是他与也是“同样无事”的陈诚聊了起来。

            “敌人的计划太周密了,保密工作做的太好了,而我们也太轻敌了!”杨国雄是怀着一种对手的敬佩之心说出这些话的。

            “是的,我们太轻敌了!”对此陈诚也深表同意,“对手的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成功的保密让我们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还有,”杨国雄又补充道,“时间选择的很好,充分利用了午休时防备松懈之机。今天还是周六,法定休息日。”

            “不过,最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对我通信指挥系统的破坏。”

            “是的,一下子就让我们陷入瘫痪,让我们很被动。”说到这里,杨国雄象是突然想到什么,于是令人将找颜琳找来,颜琳是解放军信息战部队的女指挥官。

            一见面他就迫不及待的发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听说我们的指挥系统是最先进的,可整个系统依然瘫痪了一个小时。是我们的系统不行吗?还是什么其它原因?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敌人不会再有机会了”颜琳非常自信的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