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中的台海之战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梦中的台海之战

第40章

书籍名:《梦中的台海之战》    作者:吴琦


                                    

            杨国雄进京面见李思华之后,并没有急于返回南京,而是先留在北京。因为台海方向上最紧张的阶段已经结束,作战指挥问题交给参谋长等人处理就可以了,不需要他来操心,实际上,也真没有什么需要直接负责的工作,他在与不在都不会影响战局。

            现在朝鲜半岛才是重中之重。台湾之所以敢于与大陆对抗就是因为有美国人的支持,没有一个国家敢轻视美国,每一个中国军人心中都明白要实现海峡两岸统一,就必须消除美国人的影响,也就是说要与美国人决一胜负,现在这场决战马上要在朝鲜半岛开始。

            为确保取得朝鲜半岛决战的胜利,一切以“朝鲜优先”,这就不能不对台海战局构成影响。他已经由李思华那得到了可自由行动的保证,现在他必须想方设法将这一保证变成现实,与总参等部门协调一下,然后他好决定下一步作战计划。

            “将从攻台部队中至少抽调一个集团军,至于是那个集团军由你决定,太平洋舰队的主力舰一律北调,还有空3师以及大部分直升机。”参谋长徐新跃大将向杨国雄说明了一下抽调部队的情况。

            “抽调一个集团军,不成问题,反正不能马上登陆台湾,不过能不能给我留下几艘主力舰,我不能当敌人的舰队不存在。调空3师问题不大,可俞登要那么多直升机有什么用?”

            “主力舰一艘也不给你,不过可以给你几艘隐形导弹艇,是刚刚装备部队的,性能不错,相信一定会用的。至于要那么多直升机,俞登可是直升机战方面的专家。”

            “不给主力舰,给隐形导弹艇也行,陆军部队我足够了,不要了,过能不能再给我点飞机,最好是对地攻击机,战斗机我不缺。”

            “我把空10师给你,如何?”

            “空10师装备的可是轰-6,那可是大家伙!没有绝对的制空权我可不敢用!”

            “你不是已经掌握制空权了吗?还有那些轰-6刚经过改装,相信不会令人失望地!”

            “部队我不要了,能给我点弹药吗?一般的我不要,我要精确制导的。”

            “弹药是有,不过不多,北边也需要,不过我会给你研究一点的,数量不会太多。现在军工企业刚刚投入战时生产,产量还没提上来,过一段日子会好一点。”

            “有多少都行!我如果打下金门等几个小岛会不会影响北边的计划?”

            “不会!只要你有这个能力,尽管干!不过你不要希望得到太多的支持,明白吗?”

            “当然了!你们别限制我行动就可以了!”

            “放心吧!我不会约束你的手脚!”

            经过一天的奔波之后,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了,回顾当天的经历,他发现亲自出马要比派手下的参谋人员有效多了,凭借他的身份,直接就可以找到有关事项的负责人员,让对方当场决定,根本不给对方开会讨论研究的时间,更不要说让他先等候了,平时需要几天时间处理的问题,他只用了一天就解决了。前线取得胜利的消息,让他安心的在北京休息一个晚上之后,才乘飞机于15日早晨返回南京。

            返回南京当天下午,杨国雄再次招集人员开会,布置新的作战计划。

            “原定的台湾岛登陆计划无限期推迟,澎湖列岛的登陆计划也一样。集中力量解决大陆沿海岛屿。”杨国雄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新的作战计划,马上就听到有人说:“什么?推迟了澎湖列岛的登陆计划,那让我们干什么?”

            发言者是第1集团军军长慕容兵卒,原来按原计划,第31集团军负责金门,海军陆战队与陆军联合解放马祖,澎湖列岛则由第1集团军负责,现在作战计划推迟了,他当然不满!

            “放心!第1集团军不没事闲着,你们立即全军出发,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沈阳集结等命!具体任务到时会下达给你们。”

            “看样子,是不是要出兵朝鲜吗?朝鲜战争已经打起来了!”

            “由于涉及机密,我不会回答你的问题,不过你们最好快点行动!”

            “明白了!”听到这些慕容兵卒还不明白那可就是笨了,所以没等会议结束,他就回去指挥部队北上。

            接下来,第二航空兵指挥部总指挥陈诚介绍了一下情况。

            “……,我军实现了预定目标,如果导弹能再多一些,战果能更大一些。  ……

            由于朝鲜半岛的突发事件,空3师已受命北上,估计今后还要抽调一些部队,不过数量不会太大。对于我们的下一阶段行动影响不大。还有,接上级通知,空10师调归我们。”

            金门集群司令员叶知秋也在会议上介绍了情况:“……。应金门守军的要求,我军与其达成局部停火协议,让其将岛上的居民撤走,从目前的情况看,三天内完全可以撤完。金门虽已是我军手中之物,但这三天时间的浪费将影响今后的作战。不过这值得,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也是中国人,这有利于我军的宣传工作。……”

            …………

            “现在形势不容乐观!朝鲜半岛的局势突变,已迫使我们改变原定计划,我需要大家提高警惕,随时应对突发情况!”这是杨国雄在会议上的最后一句发言。

            会后不久,风玄被杨国雄叫到他的办公室谈话。“对于你们的工作,我非常满意,但你要我帮忙,可又不说明情况,让我在主席那受了一顿质问,还不知道是什么回来事。”

            “我不是故意的!”

            “事情过去了,我就不再计较什么!但下次可不行!你可知道这起打架件事有多少严重吗?”

            “好象这事影响很大!”

            “那不是好象,而是非常严重!打架事件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巨大反响!尤其是网络之中,抗议香港特区政府与要求修改特区基本法的声音很强,而且党内要求修改特区基本法的人也活动起来,听说正在起草有关的议案。”

            “修改特区基本法?不太可能吧!”

            “是的,已经有人向人大提出议案,估计人大要讨论一下修改特区基本法的问题。”

            “这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不会成功的!”

            “可惜现在是战时,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以目前的形势,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马上就要进北京了!”

            “事情不会那么糟的!”

            杨国雄接着问道:“这些不提了,我想知道,有关铁血之盟组织的情况,听说你们成立时间虽然不足2年时间,但发展速度很快,是吗?”
            “其实铁血之盟组织出现几乎是与中国网络的发展是同步的,成立这个组织的想法最早是在1998年提出的,当时网络刚刚在中国兴起不久,不过发展一直缓慢,而且分成好几个组织,直到1年前才由12个组织通过谈判达成合并,组成铁血之盟组织。因此成立之初,我们就是相当有实力的,成立之后发展快很正常。目前签署合作协议的组织已由12个增加到21个,拥有高级会员1万人,注册会员3万人,一般会员30万人。”

            “也就是说,你们是一个拥有几十万会员的组织!”

            “实际上,正式会员只有4万,一般会员不算数。”

            “4万人,也不是小组织!那几个参与打架的人现在如何?我没有看过他们合著的《中国的明天》一书,不过听说书很有名。”

            “他们几个昨天已经到了这里,至于《中国的明天》一书,如果你想看,我可以找一本来。”

            “他们不是在香港吗?”

            “他们可是麻烦人物,让他们继续留在香港,只能制造更多的麻烦,还是让他们到这来好一点。”

            “的确是一群麻烦人物,不要让他们留在香港的好,我想知道他们在你们的组织中属于什么身份?”

            “他们属于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负责会员的纪律工作,不过他们自称为思想理论工作者。”

            “什么叫思想理论工作者?”

            “说来话长,网络是一个完全自由与开放的世界,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点,网络也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宣传阵地。长斯以来,中国的各大网站,尤其是军事类网站上的论坛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的访问者,他们不断在网站论坛中发表某些“异论”,如:50年代中国出兵朝鲜错误论,台独言论等等。他们中的某些人可以是受聘于由某些敌视中国的组织或势力,专用利用网络从事针对中国的反动宣传工作。对于这些“异论”,我们当然应予以反击,不过发表“异论”者“死不悔改”,多属饱读诗书,能言善辩,又是有备而来者。反击者不过是出于“打抱不平”,几乎没什么准备,因此零散的反击收效不大,于是我们就将人们组织起来,形成以反击“异论”为目标的组织,思想理论工作者则从事反击“异论”活动的组织者。”

            “对于异论我们当然要反击,不能将网络这块宣传阵地让给敌人,你们的行动是正确的,希望你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

            “这是我们都是中国人,维护中国的利益中我们每个人不可推荐的责任!”

            这时风玄心中非常高兴,因为杨国雄没有反对将柴狼、王西民、西瓜、夏子寒继续留在攻台总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