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中的台海之战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梦中的台海之战

第51章

书籍名:《梦中的台海之战》    作者:吴琦


                                    当刘逸夫俯冲投弹之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机场上停放着大量飞机,而且非常密集的排列着,在此情况下,闭着眼睛投弹也能击中目标。因此当刘逸夫率领自已的手下返航之前,整个机场已经被他们用火焰将“装璜”一番,包括福格蒂的座机在内的数十架战斗机再也不能飞了。

            由于美军将大部分飞机部署到韩国,而且大部分集中有限的几个机场,不要说机库放不下,就是停机坪也停满了。因此志愿军发动的几次规模很小的空袭,竟取得巨大的战果。以至于李克坚等人看过战果统计时怀疑飞行员说谎。

            面对志愿军的空袭,美军自认轻敌,而且显得无可奈何,依据中美间的“君子协定”,美军不能攻击中国境内的目标,志愿军空军可全部基地设在中国境内从而避免受到攻击,而美军在韩国基地则可以被志愿军“合法”的攻击。

            经过一天的激战后,美国人不得不承认,他们在空中遇到了真正的对手。如果再加上在空战中损失的28架飞机,交手第一天,美空军损失的飞机超过60架,这点损失按美军的实力是能承受的,可惜他们在心理上受不了这样的损失,一天的损失比整个海湾战争时期的损失还大,这对士气的打击是严重的,也在国内引发惊慌,美国总统库比勒下令:“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出现!”驻韩美军总司令威斯特则下令,限制在清川江以北地区的飞行,轰炸机也不得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可是美军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对手损失也不小,当天志愿军在空战中损失飞机多达24架,只比对手在空战中的损失少一点,如果不是利用空袭将摧毁大量敌机,那么双方的损失相差不大。正如李克坚说道所说:“以如此快的速度损失下去,我们可是支持不了几天的!”

            如果拼消耗,那么美国人一定是胜利者,可惜他们不知道!结果是自己约束自己的行动。

            韩美联军虽已发现大量志愿军部队正在南下,但因双方空军已展开大规模空战,一时间无力抽调大量空中力量对志愿军南下部队实施空中打击。

            虽然没有受到敌空军的大规模空袭,但志愿军部队南下速度依然无法加快。朝鲜交通系统状况不佳,再说中国出兵数十万,远远超过了道路的通过能力。不过各路大军正千方百计的加快行军速度,争先恐后的南下,准备与敌决一死战。

        第1节      

            经过几天的接触,蓝语烟喜欢上这支部队,并开始溶入这个集体,她也被大家接受。这是一支很特殊的部队,组建这个营的目的,是做为建立新式预备役部队的一种尝试,既是一块试验田,自然有许多不同之处。不过给蓝语烟最初的感觉中这里不象是军队,而是一群正在渡假的人们,缺少正规部队的气势。这里的人们虽有严格的时间观念,但他们没有严格的时间表,如: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休息等没有固定的时间。部队的训练方法也与众不同,训练计划简单的没法再简单,除了题目之外,几乎没有内容。训练的内容完全在训练时,依据领导们的想法进行,想到什么训练,训练什么,训练评比完全是印象分,只有优与劣之分。他们对军容的要求简单,也不注重内务,在这里看不到标准备的方块被,至于营区的卫生环境也达不到优良的水平。原来他们原属预备役部队,训练时间有限,因此训练多在野外进行的,强调部队处于实战状态。无法过多的强调个人内务等,而且他们将个人内务之类的东西视为华而不实的东西,从没有下过大力气注意。

            他们强调下级对上级的服从,可上下级之间缺少等级观念,仿佛没有上级与下级的区别,人家之间的关系是好朋友。最初双方不熟悉的时间,他们会向你敬标准的军礼,等双方相互熟悉之后,他们见到你,会与普通人一样说:“你们”,一般不敬军礼,或者随便敬一个非常不标准的军礼。开会时,大家也显得过于随便,仿佛公司职员的联欢会。

            蓝语烟到来之后,她认为部队的状态不佳,出于营教导员的责任,她试图改变这一切,然而她失败了。除了她的想法不合众人的习惯之外,她的权威性也有待认可。别看她担任营教导员一职,身份应算是全营的第二把手,可是这支部队的习惯是想让别人服从你,你必须证明你值得别人服从。她要想成为真正的营教导员就必须先证明自已的能力,让大家能接受她的权威。这对于她来说不过是时间问题,她已经学着适应这支特殊的部队,现在她的能力已经得到狄青龙的承认,狄青龙已开始将部分工作交给她负责。

            最令她感兴趣的事是这支部队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外号,外号可谓“五花八门”,至于这些外号是谁起的,就无从查找了,可人们还是很乐意使用的,即将有人不喜欢自己的外号。2连1排排长苟烈,原特种部队狙击手,因为平时不爱笑,总给人一种“冷”的感觉,所以他的外号是“冷血”。炊事班班长的外号叫“甘蔗林”,大饭店的大厨,最初的外号叫“甘蔗”,可他不喜欢,因为他姓林,所以他的外号就被改为“甘蔗林”。侦察排排长肖壁的外号叫“屋顶上的骑兵”,这是他自己取的,因为他当年为了追求情人而爬上屋顶,又自认英俊有骑士风度,所以取此外号,可惜他的情人最后放弃了他。蓝语烟刚到没几天,可外号也有了,只是这个外号她不喜欢,因为叫“麻雀”,这与她美丽的外表不相配的。当然也有没有外号,如迫击炮指挥员翔风,因为他以“强有力的手段”制止了给他加外号的行动。还有一个就是3连2排2班长项少龙,因为他的名子本身就与黄易的小说中的人物同名,没有再起外号的必要。最让她感兴趣的是,营长狄青龙与薛一卒的外号,可大家都不想告诉她,只告诉她,他们不仅有外号,而且很特别。她只打听出他们与的外号都只有一个字,至于是什么大家说什么也不说,这不仅让她感到很“神秘”,最后“甘蔗林”承受不起她的追问,说出了实话,原来薛一卒的外号是“鬼”,狄青龙的外号是“贼”,这个结果是她如何也想不出来的,怪不得谁也不想说出来。

            几天来,部队一直进行野外训练,以求在最短的时间让新加入的人员熟悉环境,使他们溶入这个集体,算上新加入的蓝语烟及导弹操作手们等人,全营官兵已达700多人,现在他们已经准备好投入战斗了。

            18日,全营官兵正在训练间隙休息时,突然接到上级通知:一支运输车队将接送他们,要求他们准备好出发。不久,一支车队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中,看样子是接他们来的,在此时他们已经整装待发。不过让人想不到的,俞登竟随着这支车队来到这里。

            当俞登看到狄青龙率领着全营数百名官兵排着整齐的队等待着时,心情非常高兴,该营的表现令他非常满意。他没有下车,只是让身边的参谋下车向狄青龙等人传达命令,因此狄青龙等人根本不知道俞登来过。他并非专程来此,而是路过此地,顺路看一下。志愿军总部正由沈阳转移到丹东,准备入朝,狄青龙这次是南下丹东。

            参谋传达的命令内容为:狄青龙所指挥的步兵营、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番号变更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18部队;命令他们立即出发,准备做为先遣部队之一部入朝。
            能成为入朝的先遣部队,没有人不为之高兴,这可是足以让其它部队“眼红”的任务,不过狄青龙感觉这多少与蓝语烟与俞登的师生关系有关。靠一个女人才得来的这个任务,让他多少有点不痛快,不过这总比当后继部队强。

            接受任务之后,狄青龙立即率队登车出发,18日晚,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18部队等7支部队做为先遣队,第一批越过中朝边境,从此中国军人开始第二次“抗美援朝”!

            第5018部队临过鸭绿江之前,除补充规定一些作战地图等物资外,一个先遣联络小组也加入队伍。联络小组的任务是负责与朝鲜人民军的联络等工作,为大部队入朝作战进行准备。

            先期到达的先遣人员已经与北朝鲜方面联系好,因此第5018部队越过边境之后,立即登上一支由临时征用的公共汽车组成的车队,车队随即运载着他们出发。

            一路之上,除几次必须停下来,以便与总部联系之后,全营官兵顾不上休息,几乎没有一刻停留,正所谓“救兵如救火!”然而部队的推进并不理想,原来北朝鲜地区的公路状态不太好,基本条件本来与中国差不多,再经过韩美空军的不继轰炸之后,道路的通过能力已经很低。除路不好走外,还时常遇到敌机,幸好清川江以北地区,敌机活动较少,他们又注意隐蔽。虽然受到过敌机的轰炸,但他们基本没有什么损失。

            即便如此,他们的行军速度也不慢,19日下午,第5018部队到达定州,当晚越过清川江。他们越过清川江后才算真正到达战区,遭遇敌机的次数明显增加,敌机也开始对这支车队产生兴趣,好在夜幕很快降临,夜幕很好的掩护了他们。

            天亮前,狄青龙等人因担心整个车队规模较大,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而且前面公路被破坏的情况越来越严,决定大部分车辆返回,只留少量车辆运送物资,部队弃车步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