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中的台海之战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梦中的台海之战

第62章

书籍名:《梦中的台海之战》    作者:吴琦


                                    

            炮兵已退出了战斗,双方的坦克登场了。论数量,双方投入的坦克数量相当,论性能,99A坦克并不比M1A2坦克差,论坦克手的素质,双方都是老兵,谁也不比谁强什么,这场战斗真可谓一场高手对决。

            美军装甲纵队中的M3A2步兵战车已经由前排退到了后排,M3A2本来是用于侦察的,对付步兵还可以,要对付坦克还不行,对付坦克的任务还是要由坦克来负责,原来后排的M1A2坦克已经冲到了前排。M1A2坦克内的坦克手可是都是老兵,而且战斗经验丰富。

            当美军坦克兵看到了99A坦克那显得有点与众不同的身影时,双方相离2000米,“开火!”随着指挥官的命令,一辆辆M1A2坦克开炮了,射击结果让美国人吃惊,M1A2坦克精良的火控系统确保大部分炮弹击中了目标,然而120毫米贫铀穿甲弹竟无法击穿99A坦克的装甲。没等美国人想明白是怎么回事,99A坦克还击的炮弹就击中了M1A2坦克,这回又轮到中国人吃惊了,99A坦克的125毫米滑膛炮发射的贫铀穿甲弹也同样无法击穿M1A2坦克的装甲。

            “等再近一些再开火!我就不信打不穿它!”诸葛子龙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也非常吃惊,必竟上次上偷袭,打的是近距格斗,然而他对国产坦克还是有信心的。当距离由于2000米变为1200米之后,99A坦克的确可以击穿M1A2坦克了,然而M1A2坦克此时也可以击穿99A坦克了。最终99A坦克依靠其装有自动装填机,发射速度较快的优势,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损失也不小,以至于诸葛子龙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如果当时配发了炮射导弹,就可以在4000米外击毁M1A2,那样我军损失就会少许多,可惜当时还没有!”

            当大部分M1A2坦克被击毁之后,美军第2师师长马德纳西意识到该师的进攻已成强弩之未,M3A2步兵战车等根本不是坦克的对手,继续进攻下去,除了无意义的牺牲之外毫无价值,于是下令停止进攻,实施防御,以待后继部队赶到,再组织进攻。马德纳西的计划并无问题,该师也在他的指挥下,顺利后退到一处适于防御之地,建立了新的防线顶住了志愿军的攻势,实际上,志愿军损失也不小,一时间也无力进攻。问题是此时整个防线已经漏洞百出,韩国第5师被第3装甲旅的击退之后,已成惊弓之鸟,受到志愿军190师的猛烈攻击后,很快就溃退下去。190师借机快速推进,对美第2师形成了右翼迂回,与此同时,第40集团军的118师也在美第2师西面实现了突破,击退了其正面的韩国部队,对美第2师形成了左翼迂回。这样190师与118师就对美第2师形成了一个钳形攻势,可惜这非作战计划的内容,这两个师能顺利切入敌纵深本属意外,显然是由于志愿军对韩国部队的战斗力估计过高。

            如果这个时候美第2师立即撤退,那么完全可以在志愿军反应过来之前摆脱困境,然而美第2师并没有撤退。实际上,马德纳西已意识到危险,也提出撤退的要求,威斯特也同意他的分析,但他拒绝了有关撤退的请求。因为他心中还存在着乐观的想法,认为中国已入朝的兵力不多,志愿军攻势势头很快就会过去,战局很快就会发生变化。总统库比勒的话依然围绕着他,“一定要坚持住!绝对不能后退一步!”保持超级大国的声誉是绝对优先考虑的问题,所以他不能轻易下令撤退,希望能再坚持一下。然而形势并非他想象的那样,韩美联军兵力不足,尤其是地面部队,一线的地面部队仅有20万,后继部队的数量是不少,但大部分是刚刚征召的韩国后备役人员,无论是装备还是素质都无法与志愿军相比,能够马上投入战斗的很少。美国好不容易从其地区它抽调了一些部队,包括驻欧洲的第1装甲师和第1机械化师等部队虽已奉命增援,然而这些部队到达韩国还需要一些时间,是真正的远水解不了近渴。相比之下,志愿军已投入的兵力则超过30万,还有大量增援部队正在路上,而且多为精锐部队,如第15、38、54集团军。

            直到美第2师陷入了合围,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之时,威斯特才被迫下令该师撤退,该师在第25轻步师的配合下成功的突出重围,不过该师人员与装备损失较大,师长马德纳西在突围时中弹身亡,成为阵亡者中军衔最高的人。

            地面部队的指挥官抱怨空中支援不力,让威斯特非常生气,为此在与空军部队指挥官科尔的电话中大吼到:“你的飞机都到哪里去了!你一定给我解释明白!”

            “并非我们不想实施空中支援,而是我们无能为力,部队的损失太大了!”“中国人根本不在乎损失了多少飞机,他们有足够的后备军,可是我军的损失补充太困难了。”“原来我们在东亚地区只部署了200多架飞机,现在得到了许多飞机,但是得到的武器弹药与零配件很少,只能依靠原有的库存,又消耗的很快,已经所余无几了。”科尔对于所处的困境,做出了无可指责的解释。

            “我承认这些的确是困难,可是我需要你们!”

            “我们会尽力的!”

            尽管科尔进行了许多努力,可惜情况并没有多少好转,志愿军空军的存在,让韩美联军的飞机再也不能在朝鲜的上空为所欲为了。

            志愿军的攻势发动仅几个小时,韩美联军就支持不住了,韩国军队首先撤退,为此美国人大骂韩国人是“猪”,将战败的原因归纳为“由于韩国人的首先撤退,使整个战斗陷入困境。”这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美国人并没有留下来坚持战斗,与韩国人一样撤退了。

            当战斗进行到上午9点时,整个形势已经明朗化,联合国军已开始撤退,不过威斯特并没有失去信心,他下令撤退的目的是:一、消耗志愿军的力量,二、重新调整己方部署,以等待时机实施反击。

            对于对手全线退却,俞登并没有象其他人那样乐观,他认为对手并没有受到重创,这只是有计划的退却,于是决定投入陆航师。虽然为组建陆航师,俞登几乎收编了陆军航空兵,可直升机的数量依然无法与对手相比,不过俞登将有限的兵力集中起来使用,形成了局部优势。俞登是中国直升机军用应用的权威人士,他提出了直升机集中使用的理论,认为直升机也应该象坦克一样,集中使用,并用于突破。这样的理论实际上早已出现,可惜还没有被接受,直升机的使用依然处于分散使用的状态之下。今天他终于有机会将自己的理论实用于实践之中。

            美军的第25轻步师可谓是一支生力军,一投入战斗就在190师与118师结合部上打开口子,将第2师救出,这让该师官兵心中有了一般“傲气”。布莱尔上尉和他的连没能赶上为第2师解围的战斗,他们所乘的飞机晚点了,不过做为第25师的人,他们也是有这股“傲气”。布莱尔上尉的连正奉命坚守一个高地,这个高地虽非兵家必争之地,但也不是可以随便放弃之地。远处还在激战,志愿军已向这里推进,已经能够清楚的听到炮声,在他上尉看来,坚守这个阵地很容易。士兵们正忙着修好工事,做为军官他没有必要参与体力劳动的,所以他正四周检查。菲斯特与其他人正忙着修筑掩体,菲斯特可以说是一名标准的美国青年,刚刚结束新兵训练,二周前才加入这个连,担负机枪手一职。

            菲斯特向走到这里的连长问道:“中国人什么时候能来?”

            “还早着那,你怕了吗?”

            “我一点也不怕,正急着好好教训一下他们。”

            这时,突然一阵直升机螺旋桨发出的巨大噪音传来,而且声音越来越大,显然有直升机正向这里飞来,不久一架涂着绿色原野迷彩的直升机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之中,这架直升机几乎是贴着地面飞行,而且很快就消失了。

            “那是什么飞机?我怎么想不起来是什么型号了?”当这架直升机从眼前消失之后,出生于直升机飞行员之家,从小就喜欢航空的菲斯特这时竟提出了疑问。

            “是敌人的飞机,加强警戒!”这时布莱尔-说道,刚才他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虽然看的不是很清楚,但也足以确定那架飞机上的标志并非他们所熟悉的,凭借军人的感觉他确信那是敌机,并预感到危险。是的,一架担任侦察任务的直11C型直升机,中国最新装备的侦察直升机。

            布莱尔一边下令加强警戒,一边将有关情况上报,可惜他的上级并没有把这当大事,仅仅做了记录了事,然而重大的变化就由此开始。

            还没等布莱尔返回他的指挥所(一个刚刚修好的小型掩体),远处就再次传来直升机螺旋桨发出的巨大噪音。他急忙走出掩体,举起手中的望远镜观望,可是那些直升机几乎贴着地面飞行,只能听到声音,而看到不到,因此他无法确定正在接近的直升机是敌机还是友机,但出于军人的直觉,他还是大喊:“准备战斗!”士兵们急忙放下手中的工作,奔向各自的战位。随着距离的接近,直升机的影子出现了,这时布莱尔心中不禁犯疑,从声音判断,这次出现的直升机不是一架二架,可能有几十架,无论是北朝鲜人,还是中国军人好象不大可能一次出动如此之多的直升机,然而如此之多的直升机突然出现在这里并不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