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中的台海之战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梦中的台海之战

第65章

书籍名:《梦中的台海之战》    作者:吴琦


                                    小赵是他的炮长,一个非常优秀的炮手。

            “放心吧!我保证一发一个。”

            “好,那几个家伙就归你了,我来招待他们!”刘晓光说着已将手中的机枪瞄准正在列队的人群,全部美军人员正在一处空地上集合,好象他们的上官要发表什么讲演。

            “开火!”99A坦克的车体随之一动,接着一辆M1A1坦克发生了爆炸,并燃起大火,数秒钟后第2辆M1A1坦克也被击中起火。刘晓光手中的机枪也几乎同时开火,将毫无准备的美国人放倒了一片。

            接着人民军的T-55坦克也开火了,T-55是以步兵战车等防护力弱的目标,T-55坦克的100毫米炮对付M1A1坦克的效果等于零,然而对付M2/3步兵战车则可以保证一发即毁。M1A1被击中燃起的火光也为T-55能够击中目标提供了不少帮助,否则依赖T-55的火控系统很难击中目标。

            小赵的射击技术的确不错,发发命中,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摧毁了全部M1A1,当然这与坦克安装了自动装填机是分不开的,人工装填决对保证不了这么快的射速。

            其实使用人工装填并不是M1A1的大缺点,真正的麻烦是99A坦克是从美军坦克后方开火,要想还击,M1A1的炮塔要转180度,而且此时全部M1A1坦克正排成一排,坦克之间的间隔很小,炮塔无法回转180度,除非将炮管去掉,这是不可能的。因此M1A1坦克根本没有开火还击的机会。

            “够了!撤退!”刘晓光命令道,“什么?撤退?”小赵不解的问道,“见好就收吧!弹药用的差不多了,再不走一会就麻烦了!”于是他们先撤了,人民军的那4辆坦克也撤了一下,等被打得晕头转向的美军清楚过来时,他们已经走远追不上了。

            这一仗打的可谓“漂亮”,被许多战史学者被列为经典战例,解放军装甲部队则将此战编入了教科书。至于此战美军的损失情况,美军自己一直没有公布过,刘晓光等人当时没有仔细统计过战果,所以数字有好几个,几乎成了一个不解之迷。不过己方的损失相当准确,参战的5辆坦克全部被击中,好在都是轻伤,多是被机枪或25毫米机关炮击中,无一人员伤亡。

            撤出战斗之后,他们与4辆T-55会和之后,立即北返,因为他们的弹药都所剩无几,没法再打了。这时刘晓光又做出了一项大胆的决定:“把大灯打开!”结果一走上畅通无阻,因为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会如此大胆,不过在他们超过火线,就要顺利返回已方防线之时,出了“麻烦”。他们被当成敌坦克遭到射击,令人庆幸的是这个误会很快被更正,不幸中的万幸是误会没有造成什么损失。

            除了正面战场上的失利之外,让威斯特感到头痛的问题还有许多,首先空中支援减少了,由于志愿军空军战机积极活动,已将美韩空军主力拖入无休止的空战中,无力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被寄予厚望的航空母舰舰载机的表现也让人失望,因为要留下相当数量的战机来保证航空母舰自身的安全,尤其是在解放军战机不时“光顾”的情况下。解放军突然登上金门岛和马祖岛,台海局势进一步紧张,将美国舰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去了,能来派出支援朝鲜战场的战机数量很少,可谓“杯水车薪”。

            另一个让他感到头痛的问题是补给不足,所谓的补给不足不是补给物资数量不足,而是物资无法及时足额运交一线作战部队。美军空军正忙于向韩国运送部队,没空为一线部队运送补给;人民军在撤退前对港口、铁路、公路等都进行了破坏,使北朝鲜境内的海运与铁路运输系统无法使用,只有公路系统还能供部队使用,不过公路系统在战斗中的损坏也很严重,再加上游击队的不断袭扰与破坏,所以运输效率很低。

            美国人从不在乎除己方人员生命之外的一切物资消耗,不知道什么叫节约,韩国军人也多少受到了这种习惯的影响,有时甚至好象在与美国人比消耗速度。战斗开始不久,各部队手中的弹药即消耗光了,新运到的弹药也会很快消耗光,根本无法建立储备。

            就在这个时候,韩美联军的补给线上又被插上一把刀--朝鲜西部集群于23日下午5点发动了进攻,进攻开始不久,威斯特即从各种情况报告中判明,朝鲜西部集群的攻击目标是处于韩军控制下的顺安。如果顺安被攻占,那么韩美联军的一条重要补给线将被切断,数万部队将陷入志愿军的包围之中。他非常清楚这一点,一边严令顺安守军死守,一边调动大军增援。他的判断是正确的,有关的决定也不存在问题,遗憾的是他再次错估了形势。以为所谓的朝鲜西部集群不过是一支拥有最多不超过2万名已失去战斗力的人民军残兵组成的队伍,仅派出一个韩国步兵师增援,认为一个师的增援部队足够了。实际上,这点增援远远不够,朝鲜西部集群的兵力达7万,其中作战部队5万,等他发现情况不巧,再增派部队已经晚了,最先派去增援顺安的那个韩国步兵师已被击退,顺安守军则于当晚8点放下武器投降。

            顺安的失守对于韩美联军是一个沉重打击,这意谓着运交一线部队的补给品将大量减少,而且数万部队有可能陷入包围之中。夺回顺安、打通补给线成为最优先解决的问题,于是数万韩美联军部队直指顺安,可惜这些部队不能同时到达,而朝鲜西部集群的目标并非仅仅是顺安,待顺安守军一投降,他们立即挥师南下。此举可谓“大胆”,北面的敌人还拥有强大力量,如果此时调集大军回援,再与南部的敌军配合,必将对朝鲜西部集群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力,那时情况就不妙了!其实北面的韩美联军部队确有回援之意,但其正面受到志愿军的强大压力,指挥官们不想、也无法从激战中的一线抽调出部队回援,仅能派少量部队回援,自然无力突破人民军阻击部队的拦截。

            没有后顾之忧的朝鲜西部集群集中力量向南发起了强大攻势,立即让韩美联军阵角大乱,这个攻势出现的太突然,也太强大了,韩美联军怎么也不会相信在占领区的后方竟存在着一支强大的敌军,也没有想到他们会主动出机,奉命夺回顺安的韩美联部队完全以进攻者的角度去准备,等战斗开始了,意识到自已已经成为防御者,这才想起自己没有进行防御的准备工作。更重要的是,美韩部队是刚从各处临时抽调来的,没等各部队到齐,战斗就开始了,各部队是随到随投入战斗,无法集结成“拳头”。

            朝鲜西部集群的攻势进展很顺利,可是中朝混编旅的人根本高兴不起来,因为该旅被编入预备队,准备在最关键的时候投入到最关键的地方,然而进攻太顺利了,让该旅一直没有机会投入战斗。看着别人“大吃大喝”,自已连“喝口汤”的机会都没有,这感觉的确很难受。不过情况很快有了改变,韩美联军必竟不是乌合之众,很快就从最初的混乱中恢复过来,开始组织反击。投入中朝混编旅的时候终于到了!

            中朝混编旅一赶到战场即与韩军的第34步兵师遭遇,这个师的战斗力确实不弱,投入不久即在人民军的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口子,正快速向人民军纵深突进。然而中朝混编旅也不是“软的”,于是发生了一场遭遇战,双方的队伍都是在行进间直接投入战斗的,这可是一场不讲究战术、硬碰硬的战斗。

            中朝混编旅的投入立即阻止住了韩第34师的攻势,避免了人民军防线的崩溃。狄青龙职务为中朝混编旅的参谋长,他原来指挥的步兵营已交给薛一卒指挥,他不喜欢呆在后方的指挥所内,战斗开始不久就以:“指挥员下一线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为借口,亲自带着队伍上了一线。结果旅指挥所内的高级指挥员只剩下卢顿与蓝语烟,卢顿自认缺乏军事指挥能力把指挥权交给了蓝语烟。这下好可,指挥全旅的重任一下子全落到了她的肩上,这让她感到负责重大,不过她现在最关心薛一卒的情况,甚至多少有些担心。几个小时前薛一卒率领全营秘密的出发了,计划渗透到敌后去活动,可是出发了这么久了竟一点消息也没有传回。

            别看狄青龙下到了一线,但还是不时“干涉”她的指挥,这不很快打来电话命令道:“敌人太多了,不能硬拼,研究一下来个侧冀迂回,如果我们的兵力不足,请求上级支援!”

            面对“干涉”,蓝语烟不但不“反抗”,反而回答道:“明白!这个问题我也想到了,上级也同意,目前正在研究具体的方案,很快就可以实施!”

            “还有,薛一卒那边有消息吗?”

            “他们出发之后,一直没有消息。”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一定是过去了!”

            就在韩军认为损失太大,感觉有点支持不住时,发觉人民军已支持不住开始后退了,于是韩军士气大振,想都不想的就展开猛攻,人民军也随之失去抵抗的信心,很快败退而去。正当韩国人高高兴兴地追击之时,竟受到了美国飞机投下的炸弹“欢迎”,原来美国人出于好意,特意出动大批飞机,准备实施一次饱合轰炸,为韩国地面部队开路,可是当美机赶到时,韩军正好冲到了原订的目标区内,等美机投完全部炸弹才接到有关空袭目标区变更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