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中的台海之战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梦中的台海之战

第145章

书籍名:《梦中的台海之战》    作者:吴琦


                                    美国也保证不让日本人踏上中国大陆,日军第6师团已被派到基隆,同时美军也不会再主动进攻,因此我们要同意无限期推迟反攻行动。”

            接着俞登陷入了沉默,他已无话可说,最后还是李思华打破了沉默,“我知道你的心情不好受,其实我也和你一样不好受,最后我保证,如果十天之内,谈判不能取得成功,那么你可以自由行动!这可不是戏言,它很快会成为一道命令由我的特使亲手交给你。”

            “那么好吧,我再等十天,注意只有十天,多一秒钟也不等!”

            “我会把你的这句话转告美国,因为这也是我的态度!”

            当这句话被转告给美国人时,美国人马上意识到这是最后通牒,可是这个时候谈判尚没有结束,中美两国政府都有结束战争的意思,可是在公开场合之下,双方表现的都相当强硬,都不希望在各自的国民面前表现的过于软弱,也不想让对手以为是自已主动求和的。只有非公开的情况下,双方才表示出对和谈的积极态度,实际上中美两国的秘密接触一直没有中止,只不过中间有段时间是经过中间人进行。这个中间人自然是法国人,法国现在可是中美之间的调停人与中间人。

            自第二次台海战争开始,中美两国的秘书代表团就开始在法国人的调解下进行会谈,美国派特使汉斯鲁德尔下最后通牒不过是走走形势,为其出兵创造条件。美国人本以为中国不会相信美国会出兵,也许等美国出兵之后,中国的立场会有所变化的。

            所以美国代表团一接到开战的消息后,立即要求与中国代表团举行会谈,然后不待答复就带着文件,高高兴兴兴的冲到会场去了,可是等了半天,不见中国人前来会谈,最后一打听才知道,中国代表团放假了,全体人员去巴黎参观。待中国代表团从巴黎回来后,又通知美国人,由于旅途劳累,他们需要休息几天,然后才能考虑会谈的问题。

            等了几天之后,美国代表团又得知美军已于中国大陆沿海登陆,这下子他们以为是中国人会主动上门的,可是等来的结果是中国代表团全体人员失踪,后来一问法国人才知道,他们又去瑞士滑雪了,而且走时说,要等元旦的时候才能回来。令美国人不知是哭,还是笑好。

            等中国代表团全体人员回来时,中美两军正在上海附近大战,然而这依然没有让中国人下定开始谈判的决心,因为他们要过元旦的长假期,这下子美国代表团可真着急了,美国国内正催着他们开始谈判,那边正等着结果哪!

            等到中国代表团同意进行会谈时,美国代表团已经急的要发疯了!别看中国代表团给人以一点也不急的样子,其实也与美国代表团一样着急,然而没有团长苏青阳的命令不行,苏青阳则要听命于国内的,他没有权利决定何时开始谈判。

            当正式的谈判开始之时,美国人脸上的兴奋劲早就没影了,相反一脸急切的表情。相比之下,中国人的脸上依然带有笑容,不过从其高效率的工作态度之中也可以感觉到其急切的心情。由于双方都非常急切,因此双方很快进入正题,而没有在次要问题上进行过多的讨论。

            当然谈判桌上的你争我夺依旧不可避免,要取得成果尚需时间,战场上双方依然要继续打下去。不过这个时候双方都已经清楚战争很快要结束,有限的时间之内,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令战局发生大的变化了,今后真正重要的是谈判桌上的得失,因此现在的战斗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而是更多的配合谈判活动,战势也随之缓和下来。

            虽然分歧多已解决,主要的几个基本点上已达成一致,但具体的实施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主要问题是谁主动。美国人不想给人以主动求和的表现,因为那会给人以美国认输的感觉,这对于其超级大国的形象是不利的。中国也不愿意表现出主动的形象,否则政府的形象将受影响。

            最终中国同意让步,不过让步非常有限,确切的说是利用中西方语法的不同,中国国家主席李思华于1月8日上午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一个演说,其措词相当怪,其中引用了一些古汉语,也就是文言文,不仅令外国记者听的糊涂,也令中国记者头痛,以至于一位中国记者说:“这是谁给他写的稿子?只有文言文专家才能写出的东西,引经据典的,是怕别人看懂吗?”

            对于西方记者来说要想将其翻译成英文可不容易,他们之中能认全中国字的没几个,说几句中国话也许可以,但要翻译文言文可麻烦,然而不翻译也不行,这可是重大新闻。

            也许是理解错误,李思华的话竟被人翻译成:“中国表现求和了!”而实际上只是表达其希望和平的心愿,不过没关系,没有人会听他的解释。因为美国总统库比勒马上招集记者招待会,宣称:“太平洋对岸的家伙,今天终于认输了,向我们请和了,对此我很想说‘不’,然而我更不喜欢战争,更不喜欢美国人的血继续流下去,因此我不会吝啬和平,我要说:让我们停战吧!”

            美国总统库比勒的话等到了中国记者手中意思又被改动了一番,变成“为不让美国人的血继续流下去,我要求停战!”这一翻译也没有被更正,因为李思华也同样没有给对手以机会,他令外交部长宣布,“中国将应美国的请求,与美国讨论停火一事!”美国人的答复:“对于中国的要求,我们的答复是谈判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

            仅仅2天时间,中美双方就达成进行谈判的共识,问题是这仅仅是愿望,而不是实际行动,实际上自从开战,双方政府都有谋求和平的心愿,只是光说不做。不过这次可是动真格的,当然要真正开始还要麻烦一点。这个关键时刻有人出面为中美举行谈判扫清了一切障碍--由非政治组织牵头,法、德领导人积极支持,后来俄罗斯又大力参予,现在联合国又参加进来,最终形成声势浩大的半官方的民间反战组织--国际和平大会组织。很自然的中美两国给了国际社会一个“面子”,1月12日,中美两国先后表示同意参加由国际和平大会主持下的会谈,然后又以形势紧急为由,立即派出代表团前往谈判地点--国际和平大会组织总部所在地瑞士日内瓦城,参加谈判的不仅有中国与美国,还有其它参战国--日本、朝鲜、韩国,英、法、德、俄等国的代表则作为协调员参加谈判。

            随着外交上开始进行谈判,军人之间的战斗不再重要了,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已的任务,接下来的事情要由政治家们来完成。当然表面上,战斗依然在激烈的进行,至少各类新闻报道之中是这样的,实际上交战双方事实上已经实现有限停火,你不开火,那我决不动手,如果你敢动手,那我一定加倍奉还,也许有时这会引起恶性循环,不过规模不大,最终会被将军们所制止。双方交战次数的减少,并没等于双方停战了,事实上双方正利用这个战事赴缓的机会积极备战,大量增援部队与物资正源源不断的到达,各项进攻准备正在有序的进行,只要谈判失败,那么战斗马上继续,而且比以前规模更大、更激烈。万幸的是,双方早已达成基本的共识,只要这些共识不被破坏,那么谈判就不会失败,可以说这场谈判的目的,不过是将秘密协定变成公开协定,同时迫使自已的盟友接受,因为某些内容对于这些盟友非常不利。可是在由中美主导的谈判中,其它参战国的利益并不予优先考虑,他们只能接受事实,而无权提出异意。

        第2节      

            美国代表一直希望能够与中国签定一个停火协议,可是中国提出除非签定停火协议的同时,美军立即迅速从中国领土撤走,否则中国绝不签署停火协议,仅口头答应实行有限停火,即不主动开火!理由是担心美军利用停火协议在谈判中采取久拖之计,长期占领中国领土。

            美国人虽然没有打算长期占领中国的任何一寸国土,但是要让他们为了停火立即撤军,那可不行。他们正想利用占领着部分中国领土的事实,在谈判中向中国方面施加压力。然而不签署正式的停火协议也不行,那让美国人受不了。交战双方要结束战争状态,不首先停火怎么行?这可有违常规,那有直接签署和平条约,后停火的?再说,不签署正式的停火协议,仅以口头的方式停火是无法实现真正的停火的。双方的小规模战斗依然无法制止,即便是小规模战斗,也会伤亡的,中国军队中美军所遇到的对手之中最强大的。现在美国人不希望再有什么伤亡,战争马上要结束了,已经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继续流血,更不要说美国民众人员对伤亡的敏感性。

            不仅美国人,其它国家也纷纷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签署正式停火协议,这可是结束战争的第一步。最后经过多次讨价还价,中国在取得多项保证,也就是在双方的多个基本原则上达成协议,美国又私下许诺数点之后,终于同意签署正式停火协议,于是双方马上投入到停火协议的起草之中。

            其实中国迟迟不愿签署停火协议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担心正式停火协议会约束自已的手脚,尤其是“登台”行动会受到不必要的影响。现在之所以答应签署,是因为尤其是“登台”行动可以实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