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科学成就健康

乐读窝 > 科幻小说 > 科学成就健康

第17章

书籍名:《科学成就健康》    作者:


                                    

            第三,一般人不存在食用核酸太少的问题。即使食用的核酸太少,也不会影响人体细胞中核酸的合成,因为核苷酸有别的合成途径。可以用别的分子从头合成,也可以回收利用体内核酸的降解物。因此在医学上不存在“核酸缺乏症”。如果饮食不平衡或消化不正常,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缺乏的必需营养物,比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但是无需特地去补充核酸,因为核酸不是必需营养物。

            第四,服用的核酸太多,反而有可能导致血液、尿中尿酸太多,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那么为什么有人说他们吃了“核酸营养品”后觉得效果不错呢?我们在广告上见到的“核酸营养品”如何如何让服用者恢复健康、焕发青春的故事,往往是编造出来骗人的。不过,也可能有些人在吃了“核酸营养品”后的确觉得有一定效果,这是心理作用导致的。人体的机能很容易受心理暗示的影响。在试验一种新药是否真正有效时,按医学惯例必须把病人分成两组做试验,一组服用新药,一组服用做成药片样子的糖片(叫做“安慰剂”),但是告诉病人吃的是药物。结果在那些吃没有药效的安慰剂的病人中,往往有一部分病情会减轻甚至痊愈,这就是心理暗示导致的。只有在服用新药的效果明显好于安慰剂时,我们才能认为新药的确是有效的。因此现代医学认为病人的证词不能作为科学依据。一种营养品或药物是否有效,必须有可靠的生理、药理基础和严格的临床测试才能认定。“核酸营养”没能通过这样的认定。

            “核酸营养品”的广告还经常提到基因疗法和核酸类药物,实际上它们和“核酸营养品”毫无关系。基因疗法是指让病毒等载体携带特定的基因序列,打入人体细胞中修补特定的基因序列。这和“核酸营养”完全不是一回事。目前开发的核酸类药物中有一类属于核苷酸类似物,比如用于治疗乙肝的拉米呋啶就是一种化学结构类似于嘧啶核苷酸的药物。乙肝病毒在繁殖时,需要合成自己的核酸,如果遇到拉米呋啶,就会误把它当成核苷酸加以利用,结果核酸的合成反而被抑制住了,这样就达到了抑制乙肝病毒繁殖的目的。这和“核酸营养”也完全不是一回事。

            顺便说一下,在市场上除了用来吃的“核酸营养品”,还有“核酸化妆品”,号称在皮肤上涂上含有核酸的化妆品能够营养皮肤细胞的基因,达到美容的效果。涂在皮肤上的核酸会被皮肤分泌的酶分解成小片段核酸或核苷酸。皮肤细胞无法也不能吸收核酸、核苷酸。因此化妆品中的核酸没有任何用处。

            揭露“核酸营养”商业骗局纲要

            “核酸营养”是骗局

            “核酸营养”和“疗法”是由美国纽约一名普通医生本杰明·富兰克在上世纪70年代一手炮制出来的。美国法庭曾经在1981年2月5日、4月10日、7月20日、10月22日连续四次判决所谓“核酸营养”和“疗法”是通过虚假广告诱惑、骗取消费者钱财的商业骗局,违反了美国法典第39编第3005条。在中国兴起的“核酸营养”热也是奉富兰克为祖师爷,其理论依据、产品和宣传手法都和20多年前的美国“核酸营养”骗局没有什么不同。

            国际权威机构、权威人士否认“核酸营养”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有关文件确认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物中不包括核酸。世界卫生组织营养部的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否认人体需要额外补充核酸。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在1999年发表的关于营养品工业的报告中指出口服核酸无效,核酸缺乏症不存在。

            人类基因组计划领导人、美国著名分子生物学家弗兰西斯·柯林斯在2000年5月的一次演讲中指出“核酸营养”是一个荒唐可笑的骗局。

            四位其名字和肖像被中国厂家用于做“核酸营养”广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澄清他们的名字和肖像被盗用,他们不认为核酸有营养。

        ------------

        第三章  常见保健品真相(4)

        ------------

            核酸是什么?

            核酸是一类生物大分子,分为核糖核酸(简称RNA)和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两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遗传物质。核酸对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性,主要是通过它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而体现出来的。每个人的遗传信息都是独特的,必须被忠实地复制、表达。如果让外来的核酸参与进去,人体的遗传信息就会混乱,人就会生病乃至死亡。

            人体不能直接吸收核酸

            核酸是分子量很大的生物大分子,细胞膜在正常状态下不能吸收生物大分子,这是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如果生物大分子进入了细胞,细胞机能将会紊乱乃至死亡。病毒感染的机理就是打破了细胞膜,而把核酸注入了细胞中,使人体得病。人体细胞中的核酸全都是利用细胞中已有的小分子一步一步自我合成的。

            食品中的核酸在肠道中被分解

            食品中的核酸在肠道中将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小分子核苷酸、核苷,而被吸收进细胞中,在细胞中进一步被分解成更小的分子碱基(包括嘧啶和嘌呤两类)。碱基或者用于合成核苷酸(联起来就成了核酸),或者参与其他代谢途径,或者降解排出体外。

            不存在核酸缺乏症

            核酸、核苷酸存在于几乎所有的食物之中,一般人不存在食用核酸太少的问题。即使食用的核酸太少,也不会影响人体细胞中核酸的合成,因为核苷酸有别的合成途径,可以用别的分子从头合成,也可以回收利用体内核酸的降解物。因此在医学上不存在“核酸缺乏症”。

            老年人无需特别补充核酸

            没有任何可靠的资料表明老年人的核苷酸的吸收能力和合成能力会降低,因此老年人无需特别补充核酸。

            食用核酸过多有害无益

            外源核酸降解后产生的嘌呤碱基很少被吸收,如果吸收了,大部分也在肝脏被降解为尿酸排出。因此食品中核酸过多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如果血液中尿酸过多,会在关节滑液中析出,引起关节炎,即所谓“痛风”;也可能产生肾结石或对肾脏造成伤害。

            如果饮食不平衡、消化不正常也不需要补充核酸

            如果饮食不平衡或消化不正常,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缺乏的必需营养物,比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但是无需特地去补充核酸,因为核酸不是必需营养物。

            有人吃了“核酸营养品”后觉得效果不错乃是心理作用

            人体的机能很容易受心理暗示的影响,因此现代医学认为病人的证词不能做为科学依据。一种营养品或药物是否有效,必须有可靠的生理、药理基础和严格的临床测试才能认定。“核酸营养”没能通过这样的认定。

            核酸化妆品没有用处

            涂在皮肤上的核酸会被皮肤分泌的酶分解成小片段核酸或核苷酸。皮肤细胞无法也不能吸收核酸、核苷酸。因此化妆品中的核酸没有任何用处。

            添加核苷酸的配方奶粉和“核酸营养”无关

            人乳中含有核苷酸。有一些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表明,食物中的嘌呤和嘧啶似乎对细胞免疫反应的最佳功能有重要作用。因此有专家认为应把核苷酸当成“半必需营养物”,在给婴儿和特殊病人吃的配方奶粉中添加适量的核苷酸。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美国的配方奶粉中不添加核苷酸。在断绝了其他所有食物来源靠配方奶粉维生时,也许不应完全排除外源核苷酸。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额外的核苷酸能够增强人的免疫能力或别的什么奇妙功能,更没有可信赖的研究认为人在正常饮食的条件下,需要特地去补充核苷酸。

            基因疗法和“核酸营养”无关

            基因疗法是指让病毒等载体携带特定的基因序列,打入人体细胞中修补特定的基因序列。这和“核酸营养”完全不是一回事。

            核酸类药物和“核酸营养”无关

            目前开发的一类核酸类药物属于核苷酸类似物,其药理是用核苷酸类似物阻碍肿瘤细胞中核酸的合成,达到抑制肿瘤增长的目的。由于核苷酸类似物也会阻碍正常细胞中核酸的合成,因此这种药物有很大的副作用。还有一类是反义核酸,用于阻碍蛋白质的合成。这些和“核酸营养”都完全不是一回事。

            “核酸营养”不是科学新成果

            一项科学新成果是可重复的、可独立测试的试验。试验结果要经过同行鉴定,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越是重大的成果,越要经过更严格的测试,并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引起各国同行的重视、检验。“核酸营养”如果成立的话,是一项能够改写生物化学教科书的重大成果,对它的检测、认定必须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上才符合常规。但是“核酸营养”鼓吹者所依赖的文献都发表在不入流的、不被承认的期刊上,经不起推敲。“核酸营养”不是科学新成果,而是旧骗局。

            那些支持“核酸营养”的中国专家向公众做伪证

            他们都是“核酸营养”骗局的既得利益者,是“核酸营养”骗局的同谋,因此昧着良心向公众做伪证。他们试图把商业骗局转变成学术争论。这是中国学术界腐败的一大例证。

            “核酸营养”已在美国销声匿迹

            笔者和一些朋友检查了美国各地的商店,未能发现任何“核酸营养品”,只在华人开的商店中见到从中国进口的这类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