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国8大名案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美国8大名案

第42章

书籍名:《美国8大名案》    作者:胡佳


                                    警署的头脑们更是斯卡克尔家的常客。据说由于这层关系,无论小斯卡克尔们闹出什么出格的事来,当地警方都会为他们“妥善解决”。人们不禁要问,这类事情是否也发生在玛莎·莫克利凶杀案的调查中?

            在警方调阅托尼的病历后不久,斯卡克尔家中断了与警方的合作,同时聘请资深刑事律师蒙尼·马格利在与警方的交涉中代表斯卡克尔家的所有家庭成员和工作人员。蒙尼·马格利要求斯卡克尔家族的任何人不得再与办案人员谈话,但他允许警方向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在斯卡克尔家众多的工作人员中,有一个人引起了警方特别的兴趣,他就是在玛莎·莫克利凶杀案发生的当天走马上任的家庭教师肯·利托顿。

            肯·利托顿毕业于名校威廉斯学院,在校期间他曾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和挺不错的运动员。在玛莎命案前后,肯就职于布朗维克男子私立中学,是该校的理科教师和橄榄球队教练。肯·利托顿聪明、硕健,在师生中都有很好的口碑。斯卡克尔家有三个孩子是他的学生,托尼、约翰和大卫。在此之前,肯曾受罗斯顿·斯卡克尔之托临时照管小斯卡克尔们。这次他刚与斯卡克尔家签订了长期的合同。罗斯顿需要的家庭教师不光能帮助孩子们的功课,还得身强力壮,能制服那帮野性十足的小衙内。

            因为肯·利托顿的房间还没有收拾出来,1975年10月30日,肯搬进斯卡克尔家的第一天,斯卡克尔先生让肯暂时住在他自己居住的主卧室里。这间卧室在二楼的东南角,有一个很大的阳台正对着威尔士街和莫克利家。

            据案发后肯·利托顿对警方的说法,那天晚上8点45分,他率领小斯卡克尔们从海滩俱乐部晚餐归来,即上二楼卧室开启行李,然后看电视。在这段时间里,大约有十几个少男少女,包括莫克利小姐,在斯卡克尔家里。9点30分,管家南妮·司韦尼听到狗叫后让肯·利托顿出去看看,几分钟后他回到屋里。10点左右,朱莉看见肯·利托顿在厨房。10点03分,据肯讲,托尼来到二楼主卧室和他一起看电视节目《现场追截》,10点32分节目结束后托尼离去。肯·利托顿说此后他在主卧室里一直呆到第二天早晨。

            在玛莎·莫克利凶杀案调查的前期,肯·利托顿与警方非常合作,但他始终拒绝指认托尼·斯卡克尔为作案人。多年后他对记者林·列韦特说:“我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我只是认为不可能是托尼。”1976年4月,根据布朗维克男子私立中学校方的要求,肯·利托顿为自己聘请了律师强恩·米尔勃京,以后不久便离开了斯卡克尔家。

            自侦破工作开展以来,格林尼奇警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斯卡克尔家的自愿合作,一旦这种合作中断,办案人员们便有些束手无策。其实人们心里都明白,这是因为斯卡克尔家是名门望族。如果警方面对的是平民百姓,一切都不是问题。

            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侦破工作毫无进展。直到1976年秋天,警方自认为有了重大突破。10月18日,肯·利托顿没有通过测谎实验,他说这是因为他被自己“最近的犯罪行为和被捕搞得心神不定”。1975年年底,格林尼奇警署曾去信肯·利托顿的老家马萨诸塞州作背景调查,当时的肯还没有任何犯罪记录。自玛莎·莫克利凶杀案以来,这位28岁的前威廉斯学院优秀毕业生、布朗维克私立中学的明星教员日渐堕落。

            1976年夏天,他因在南塔矶的三家商店和一条船上抢劫和偷窃价值总共4000美元的物品而被拘捕。南塔矶的几位证人告诉警方,肯终日酗酒,情绪低落,自暴自弃。

            由此而成为嫌疑人的肯·利托顿在其后的数年里又多次被捕,并因酗酒和神经错乱而长期住院。另一方面,紧盯着肯不放的办案人员们不管对他的调查多深入,工作多细致,却始终找不到任何足以指控肯·利托顿为凶犯的证据。侦破工作再次停滞,这一次,长达10多年。

            同时,由于玛莎·莫克利凶杀案引起的种种调查、怀疑、流言蜚语以及罗斯顿·斯卡克尔的无能,斯卡克尔家族的工业王朝迅速衰落。1983年,大湖矿业公司挂牌出售。两年后,被荷士赫芝公司以15亿美元的低廉价格买断。经过一代人的努力而创建的大湖矿业,断送在了第二代人的手里。1993年,罗斯顿·斯卡克尔以300万美元卖掉了贝尔赫文的豪宅后迁居佛罗里达。

            虽然玛莎·莫克利凶杀案被官方悬置起来了,玛莎的家人们却从未放弃过。戴维·莫克利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直与警方通力合作,甚至提供一些他的职权范围内所允许的帮助。在莫克利家从贝尔赫文岛搬到纽约之后,他们仍与格林尼奇警署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1988年,戴维·莫克利因心脏病去世,莫克利夫人杜丽丝搬到了安那波利,戴维生前曾在那里买下了一栋湖边的别墅。丈夫在世时,杜丽丝从未直接插手过女儿的案子。现在莫克利先生带着遗憾走了,杜丽丝觉得无论是为了女儿还是为了丈夫,她都必须做点什么。

            但是她能做什么呢?戴维·莫克利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在商界、政界和司法界都有不少的朋友同仁和广泛的联系,而杜丽丝呢,她只是一位贤妻良母、家庭妇女。不过有一点,她和所有的婆婆妈妈一样,喜欢唠叨。于是,莫克利夫人开始向所有乐意倾听的人讲述玛莎的故事,她不能让她“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被这个世界遗忘。

            就玛莎的性格而言,她不像是一个受害者。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受害者一般都是弱者,但玛莎却不是。她人缘极好,天生的领袖人物,不管到哪里都能入乡随俗,无论做什么都得心应手。杜丽丝说:“你不用告诉她,她知道她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玛莎自尊而自信,从来没有害怕过什么,也从来不为什么事发愁操心。“玛莎是个很厉害的姑娘,”杜丽丝说。玛莎很有主见,在这个世界上似乎没有任何事可以难倒她,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左右她。也许正因如此,她被杀害了。如果她软弱一点,随和一点,多少满足一点对方的要求或欲望,玛莎就不至于落得如此惨烈的下场。然而,那就不是玛莎·莫克利了。玛莎的自尊和倔强使任何人都不可能强迫她做她不愿意做的事。她的年轻漂亮,她的热情和轻佻,使玛莎吸引了不少男孩子,她也喜欢男孩子们追求她。但她懂得保持距离,懂得适可而止,没有人可以对她随心所欲。但也许正是玛莎这些令人永远怀念的性格特征最终铸成了她的悲剧。

            林·列韦特是第一个听杜丽丝·莫克利讲玛莎故事的记者。此前,在他为自己的文章收集素材的过程中,林发现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供公众查阅的关于玛莎命案的文件和档案。于是,他和《格林尼奇时报》联手起诉警方,要求公开有关本案调查侦破的原始记录。1983年5月,经康涅狄格州信息自由委员会裁决,格林尼奇警署被迫公开了某些材料。尽管不少内容被删除,但对记者和后来参与此案的有关人员而言,仍不失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不幸的是,因为没有报纸愿意发表,林·列韦特在1983年撰写的关于玛莎·莫克利凶杀案的文章被打入冷宫达八年之久。

            1991年春,威廉·肯尼迪·史密斯在佛罗里达州的棕榈海滩因强奸罪被起诉。威廉的母亲简·肯尼迪是已故肯尼迪总统和已故前联邦参议员罗勃特·肯尼迪的妹妹。此案顿时成了一场媒体的盛事,记者们趋之若鹜,惟恐落于人后。同时,具有异常嗅觉的记者们也敏锐地察觉到,历时16年而未决的玛莎·莫克利命案会不会是另一起肯尼迪家族利用金钱和权势对执法的干扰?当时甚至有谣传说,1975年10月30日,威廉·肯·史密斯也在斯卡克尔家里。尽管这在后来被证明纯属捕风捉影,但客观上却促使官方考虑重新调查玛莎一案。威廉·肯·史密斯最后被无罪开释。

            1991年6月21日,林·列韦特的文章终得发表,题为《玛莎命案凶手仍逍遥于格林尼奇》。

            1991年8月9日,康涅狄格州及格林尼奇市两级警署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对玛莎·莫克利凶杀案重新立案。在案发当天即赴现场的格林尼奇警署警探长弗兰克·伽尔和州司法特派员杰可·所罗门被指定主持有关工作,康涅狄格州警署刑事实验室负责重新审核检验所有的物证和资料。杜丽丝和乔恩·莫克利母子俩在会议上宣布,他们决定出资将州警署的两万美元悬赏提高到五万美元,并在警署的行政办公室开设免费举报电话热线。

            此后,莫克利夫人接受了不计其数的采访,来访者包括电视、报纸、杂志的记者和一些知名作者。有关的出版物中最为轰动的,是著名犯罪文学作家多米尼克·达恩1993年出版的、以此案为蓝本的小说《炼狱季节》及同名电视剧。另一位作者捷瑞·奥本赫摩在其所著有关依莎儿·斯卡克尔·肯尼迪的《另一位肯尼迪夫人》一书中也专有一章记叙玛莎·莫克利凶杀案。

            与媒体的热闹相比,警方的工作就逊色多了。1993年10月,经过两年多对所有资料,包括警方笔录、现场证据和验尸结果等的研究,州警署刑事实验室向格林尼奇警署提交了一份厚达六英寸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