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奔波在战争前线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奔波在战争前线

第33章

书籍名:《奔波在战争前线》    作者:刘卫兵


                                            当我告诉他我是中国记者时,司机先是一脸的疑惑,紧接着说:“阿富汗人喜欢日本人和中国人,讨厌美国人和英国人。”

        问他原因,他直率地回答:“日本经常帮助我们,中国人对我们友好,而美国人和英国人总是侵略我们。”

        他还高兴地告诉我,我是坐他出租车的第一个中国人。

        采访中,无论是巴基斯坦人,还是阿富汗人,包括政府工作人员、生意人、出租司机、旅馆服务员,开始时经常把我误认为是日本人。

        想当年到日本访问时,  日本人先猜我是日本人,接着猜我是韩国人,就是不猜我是中国人,令我心里很不舒服。

        “为什么总把我误认为是日本人?”

        我想可能是因为自己头发不多,也许是长相和日本人相似,要么就是因为我手里拿着日本相机。

        其实,我错了。

        原因很简单:日本在当地的影响比我们大。

        日本人很早就开始到这里投资做生意,他们财大气粗,经常给当地一些经济援助,所以日本和日本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这里来的日本人多于中国人,加上当地人分不清中国人和日本人的长相,就简单地把我当成了日本人。

        我在当地不仅经常见到日本人的身影,就连街上跑的汽车、商店里摆的电器等,都是日本造的。

        当然,各国记者们使用的相机也大多是清一色的“日本造”

        。

        在巴阿边境采访期间,我印象中见到最多的不是美国、英国记者,而是日本记者。

        据日本“共同社”

        国际局海外部记者平野惠嗣介绍,仅战争爆发后的1  个月之内,共同社就有大约近百名记者来到前线地区。

        据他说,要统计到前线来的 173  /  185  日本记者人数很困难,因为除了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还有很多是自由撰稿人和自由摄影师。

        他推测,截止到11  月底,来前线采访的日本记者不少于三四百人。

        我们偶尔在九龙餐馆吃饭时,曾几次遇到日本记者。

        据说,他们是专程从城里跑到这里来解馋的。

        日本人觉得“中国饭好吃”

        。

        采访中,我仿佛随时都能感受到日本人的存在,一不小心就会和日本记者站到一起。

        在伊斯兰堡举行的万人大游行中,我爬上一辆救护车拍摄时,身边站的是日本记者;在白沙瓦爆发的示威冲突中,在阿富汗民族团结大会上,以至于当我结束前线采访,坐上飞机返回香港时,同行的竟然还是日本人。

        我心里不禁有些诧异:“怎么到处都是日本人!”

        虽然,我整天抱着日本的相机采访,但心里不愿接受这样的事实:日本人在这里的影响比我们大。

        日本人印象说到和日本记者打交道,我不由得想说几句日本和日本人。

        1997  年10  月至11  月,我曾作为中国青年访日考察团的成员,对日本进行过一个月的访问交流,和日本人有过一些交往。

        遗憾的是,无论是在访问之中还是访问之后,我发现中日两国之间、青年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

        记得在日本枥木县访问时,根据访问行程的安排,我们每位代表团成员都有机会“民宿交流”

        ,到一位普通的日本家庭住上两三天,实地感受日本人的生活,  我被安排在一位名叫柏村惠子的女士家居住。

        惠子女士和先生都在政府部门任职。

        他们有两个女儿,小女儿在国外读书。

        我见到的是大女儿真弓,当时她22  岁,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初次见面时,我问真弓是否了解一些中国和北京的情况。

        这样简单的问题, 174  /  185  如果是问中国学生,他们肯定会倒背如流地把地理、历史课上学到的知识一股脑地端出来。

        真弓却说她只知道北京烤鸭和长城,此外就是香港的武打明星李小龙。

        我们在日本接触的许多青年包括大学生、中学生,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是自愿申请和我们进行交流的,但是他们大多和真弓一样,对中国和中国人几乎一无所知。

        1972  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

        80  年代初,两国青年之间的交往有了重大的进展。

        1984  年秋天,中国政府邀请3000  名日本青年访华。

        访华期间,日本青年参观了中国2000  多个工厂和学校,并同中国10  多万青年组织了各种友好交流和联欢活动。

        此后中日青年交流活动逐渐增多。

        记得1985  年我刚进人大新闻系不久,在学生食堂参加了与日本青年的交流活动。

        那时和日本人面对面坐在一起交谈觉得很新鲜。

        此后,作为对中方盛情邀请的回应,日本从1987  年开始,  每年邀请部分中国青年到日本考察学习。

        我是作为中国青年访日考察团的第十一批成员,对日本进行访问的。

        访问期间,我们通过学日语、听讲座、中日青年合宿交流(彼此同吃、同住,一同举办各种座谈和文娱活动)、民宿交流、参观访问等各种活动,亲身感受和了解日本和日本人的真实生活。

        实话实说,通过多种多样的接触和了解,我们大家普遍认为,日本人做事认真、严谨,讲究团队精神,具有较强的危机意识和拼搏精神,  但有时有的地方又令人感到心地较为狭窄,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似乎不大一致,  令人难以琢磨。

        从日本回来后,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支持下,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赞助我出版了个人摄影集《日本人印象》。

        作为当时国内摄影记者拍摄的第一本反映现代日本人生活状态的摄影集,我的画册受到中日双方的高度评价,被列为中日青年交流的重要成果。

        当年,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和一名中国青年访问团的成员,我 175  /  185  只有一个愿望,要通过自己的画册,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日本和日本人。

        我们也需要客观地去了解日本和日本人。

        多了解中国因为日本人的话题,我和孙浩聊天时曾多次发出这样的感慨:外国人太不了解中国,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有待提高。

        每当我想起哈里说的:“香港和台湾是独立的国家”

        、“东京是中国的首都”

        时,想起他回答问题时的那副认真的样子,我心里真是又气又恨。

        气的是他竟然连起码的国际常识都不知道;恨的是连我们友好国家的朋友都这么不了解中国。

        当我义正辞严地纠正他的错误时,哈里曾不好意思地说:“在电视或因特网中很少知道中国的事情。”

        我观察到,当地的主流新闻媒体报道中国的内容较少,  而这些报道绝大部分都是外国新闻通讯社等媒体提供的新闻,直接来自中国媒体发布的新闻几乎寥寥无几。

        外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有些比较客观,但有些存在失实甚至歪曲的成分。

        在采访中,我们抓住各种机会向当地人介绍有关中国和中国人的情况,告诉他们应该多了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

        如中国人不仅不梳清朝的大辫子,而且生活已基本进入“小康”

        。

        有时,我怕对方不明白,就干脆说:“美国人、西方人有的,  我们中国差不多都有了。”

        后来我和孙浩开玩笑说,我们不仅担负着新闻采访的任务,还担负着当年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的重任。

        当年毛主席说过:“长征是播种机,是宣传队。”

        世界对中国和中国人缺乏了解。

        作为从事新闻宣传的记者,我们不仅脸上无光,同时也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在当今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对外舆论宣传的作用,在不断宣传、推销自己。

        哪个国家宣传的力度大,哪个国家的影响也 176  /  185  就大,在整体竞争中就会占据有利的位置。

        美国注意推销自己,日本也注意推销自己,中国更需要推销自己。

        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我一直有个美好的愿望,希望我们的政府多花一些时间,  多想一些办法,向世界宣传中国、推销中国。

        比如,到国外去搞一些有关中国经济文化成就的宣传推广活动,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活动,让更多的外国人知道,  中国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同时还是一个正在改革开放中的充满希望的国家。

        第二十六章:看得见的战线阿富汗战争打到现在,真正有幸亲眼目睹战火纷飞场面的记者寥寥无几。

        这并非是因为现代社会缺少像罗伯特·卡帕那样的英雄,而是因为现代高科技战争给记者施展本领的空间越来越小,战场也由过去的“硝烟弥漫”

        变得“悄无声息”

        、神秘难测。

        曾有位美国的大学教授,研制了一种“记者机器人”

        ,准备派它进入战场实地采访拍摄。

        在这种不分前方、后方的战争中,如果我们把军事作战本身比做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那么由此而引发的一场关于战争的国际新闻竞争,就演变成一条看得见的战线。

        新华社记者围攻阿富汗2001  年10  月,《参考消息》报曾以“新华社五路记者紧贴前线,本报独家实地聚焦阿富汗”

        两版通栏标题,报道新华社记者采访阿富汗战争的情况。

        这份原本就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日报,由于在阿富汗战争期间大量采用了本社记者亲历前线的采访报道,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177  /  185  在阿富汗战争报道中,新华社的稿件在国内各大新闻媒体上频频落地开花,  使读者再一次感受到国家通讯社在国际新闻报道方面的巨大影响力。

        即使国外一些过去较少采用我们稿件的媒体,有时也不得不采用新华社的“独家报道”

        。

        白沙瓦当地主流媒体的报纸就多次采用新华社对于战争的独家文字和摄影报道。

        此前这些报纸一般较少采用我们的稿件,基本选用本报及外通社的稿子。

        美国“9·11”

        事件后,新华社立刻成立了“9·11”

        事件报道策划小组,研究制订报道方案,指挥协调整体报道。

        随着美国宣布对阿富汗塔利班进行军事打击,报道重点迅速转移到阿富汗及其周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