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黄埔军校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黄埔军校

第49章

书籍名:《黄埔军校》    作者:陈宇


                                    

            危拱之(1905~1973),又名危玉辰,化名林淑英、魏晨,河南信阳人。她7岁入私塾,9岁进教会小学。禀性刚强,为了学好体操课,毅然扯去裹脚布,争得一双“解放脚”。1922年到汝阳道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1924年夏,考上私立河南第一女子中学。1926年11月到武汉,加入共青团,后考取武汉分校女生队。广州起义时,她和女生队随叶剑英率领的教导团参加攻坚战斗。在红4师政治部当宣传员时,参与创办《红军生活》报和《造反》杂志。1929年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回国,在闽粤赣军区司令部宣传科工作,后任红军学校俱乐部主任、八一剧团委员会委员、工农剧社总社副社长,组训了几十个红军剧团,培养了一批文艺人才。中央红军长征时,她跟随干部团行动。1936年在延安任人民抗日剧社社长兼导演。在延安时期与叶剑英结婚。“西安事变”时,她作为中共代表团内务成员驰往西安。后任中共陕西省委妇女部长,河南省委秘书长、组织部长,赤峰市委副书记、书记。1949年初,因过本书作者1991年与黄杰老人在北京柳阴街寓中合影度劳累,积劳成疾,她的肺结核病很严重,不能坚持工作而休息。1973年2月8日在北京病逝。

            巾帼英雄千古流芳(3)

            此外,后到第4军教导团中的曾宪植、张瑞华、黄杰、黄静汶等10多位女生队学生,参加了广州起义、海陆丰起义,有的后来还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她们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从事了军事、政治、妇运等各方面的工作,成绩卓著。她们中有不少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走上了一些部委和全国妇联、中纪委的领导岗位。其中,曾宪植曾任邓颖超的秘书、全国妇联副主席,徐向前元帅的夫人黄杰、聂荣臻元帅的夫人张瑞华后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和委员等职,黄静汶任上海市妇联副主席、国家卫生部妇幼卫生局局长等职。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培养出这样一支优秀的女生队,首先是当时风起云涌的时代召唤和锻炼了军校女学生,当年“打倒列强,除军阀”这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形势,使得她们从一些普通的女青年,在短时间内迅速锻炼成长为时代的精英;其次,中国共产党的培养和重视是她们迅速成长的重要原因。女生队的许多战士,在各自的战斗岗位上,为革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如同圣洁的革命花,开遍祖国的大地。她们无论在当时或者是在后来,多是大有建树,为当年黄埔军校的盛誉美名,增添了更加夺目的光彩。她们敢为天下先、英勇无畏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敬仰。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开办女生队,是“破天荒的大事,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创举”,这一历史功绩,是值得千秋颂扬的。原武汉分校女生队一些女学生自豪地说:女生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批女兵”,是“20年代青年妇女的骄傲”。黄埔军校前几期毕业的老大哥评价说:“女生队的出现,的确在中国妇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那时封建保守的社会风气,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旧址无疑是一个有力的冲击”,“这不仅是震惊中国的大事,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也是创举”。

            自黄埔军校《中国军人》杂志掀起“女同志军”的争论,中国20世纪初的女兵思想起源于黄埔岛后,其浪涌就像那珠江入海口岸边的大潮,唤起了无数中华女性,以勇于捐躯的壮举,向世俗观念展开了挑战。黄埔女生们考入军校时,正是风华正茂、年轻有为之时,她们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由衷的报国之心,毅然投笔从戎。其情其行,令人可敬可佩。

            黄埔军校从1924年成立至1949年迁往台湾,军校在大陆招收的23期学生中包括4届女生,毕业的女学生总数约为800人。她们分别是1926年北伐战争时期的黄埔武汉分校(第6期),1938年抗战时期的黄埔第7分校(第15期),1939年黄埔第3分校(第16期),1940年黄埔成都本校第18期第2总队(驻苏干部培训班)。第15期的女生,于1938年2月、3月间分两批考入,共200多人,编入黄埔军校(时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7分校第2总队特科大队女生队,在陕西凤翔县受训,1939年4月全队奉命转入西安战时工作干训团第4团,同年5月毕业后分配到各部队工作。第16期的女生,于1939年初在江西吉安入伍,随第3分校辗转迁移到后方正式开学,男女合校共3000人,其中女生300多人,经过短期培训后于1939年冬毕业。第18期的女生,于1940年初招收,共60余人,编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18期第2总队,1940年2月在江苏东台县入学,由第3分校第16期毕业的张祖年担任女生队长,1940年毕业时还剩有24人。抗战时期入校的这3期女学生,宣布毕业后即马上开赴前线与日军作战。

            黄埔军校在20世纪初首倡女同志军、招收女学生的伟大功绩永垂史册。

            第八章  校军东征北伐(1)

            第八章  校军东征北伐

            黄埔军校孕育的校军“黄埔军”,是国民革命时期的新型军队,是国民革命军的核心和主要部分。国民革命军正是以第1期黄埔生600余人为骨干,不到两年即由两个团扩充为旅,进而扩展为两个师,以此作为基本部队,建立起庞大的国民党中央军,削除盘踞各省的军阀部队,奠定了国民政府统一中国的基础,成为维系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的军事支柱。

            校军的组成

            黄埔军校校军,有两个范围上的不同概念:在东征之前,通常是指黄埔军校教导团;在第一次东征中,是对参加作战的黄埔军校教导第1团、教导第2团、第2期在校学生的1个步兵总队、1个炮兵营、1个工兵队、1个辎重兵队、第3期入伍生营的总称。本书所说的“校军”,指的是由黄埔军校师生组成的成建制的大概念的革命军。

            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黄埔军校是培养革命军干部的学校。在成立黄埔军校时,孙中山即考虑到,有了革命军之干部,还要成立军队,以树立党军之楷模。1924年9月,孙中山把大本营由广州移至韶关,准备再次北伐。平定商团叛乱后,孙中山更加感到建立革命军的必要,于是他又筹划编练新军。他由韶关写信给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说:“练兵(即编练新军)一事,为今日根本之图,枪支处理当以此事为准。”蒋当即复信孙中山,告之两个月内就可练成一支劲旅。孙中山原准备在韶关编练新军,接蒋信后遂决定在军校编练,故又复蒋一信称:“兄言两月内可练一支劲旅,如现实已经开始训练,则不必移训练地到韶,因迁移费时,则两月断难成就,果期两月可用,则就现地加工便可。”又说:“兄之新军两月练好之后,立调来韶,听我差遣。若西南局面日有发展,当先巩固西南,然后再图西北。”

            接孙中山的信后,蒋介石、廖仲恺等立即筹办成立教导团,派人到上海、江苏北部、浙江东部、安徽、山东、河南等地招募士兵。并决定,新军的高级干部由黄埔军校教官担任,下级干部由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生担任。新军的武器,长短枪、轻重机枪、山炮、野炮、弹药等,一部缴自商团,一部由苏联运来。在兵员与武器基本具备后,1924年11月11日,首先组成了第1营。9天后,又成立第2、第3营。何应钦任团长,沈应时、陈继承、王俊分任3个营的营长。12月3日,再成立第2团,以王伯龄任团长,3个营长为顾祝同、林鼎祺、金佛庄,独立营营长杨天樗。新军仿效苏联红军建制,团、营、连3级都设有国民党党代表。两个团的中级军官,多数由黄埔军校的军事教官和学生队原有官长担任,所急需的下级军官多数由刚毕业的黄埔军校学生担任。第1团党代表为王登云,后为缪斌;第2团党代表为张静愚。第1期毕业生大部分分配在教导团中任党代表、排长、副排长等下级军官职务。

            因孙中山应冯玉祥等之邀请,迅速北上,新军在编组训练完成后,没有能按原计划北调韶关,即留在黄埔军校内,用来教导毕业生和在校学生练习带兵技术,故称“教导团”。教导团是按照孙中山的指示与意志,建立起来的第一支名副其实的中国国民党党军,因其隶属于黄埔军校,因而常称之为“校军”。

            教导团建立后,虽然没有先用于北伐,但适逢其时地用在了广东境内的东征作战中。这一时期,军校第1期毕业生和第2期学生、第3期入伍生大部随军校教导团参加了第一次东征,他们从最基层的排长、连长干起,东征成为他们军事指挥生涯的起点。

            第一次东征

            广东革命政府的第一次东征,是中国近代战争史上重要战役之一,它对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北伐战争,以及国民革命军的成立与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黄埔军校校军是这次战役的主力军之一,由于这支军队充分发扬黄埔精神,全体官兵英勇顽强,不避艰险,不怕牺牲,纪律严明,与许崇智的粤军相互配合,取得了这次决定广东革命政府命运的胜利。这次胜利,在黄埔军校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第八章  校军东征北伐(2)

            1925年1月,盘踞在惠州、潮州、汕头一带的军阀陈炯明所部,在英帝国主义分子和北洋军阀段褀瑞的支持下,趁孙中山北上商定国是的机会,自命为“救粤军总司令”,在汕头召集军事会议,以其7个军6万余人进攻革命根据地广州,把防线布置到石龙、东莞附近,准备随时由博罗、石龙、石滩一线向广州进攻,妄图摧毁革命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