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宫斗·青蔷天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宫斗·青蔷天

第46章

书籍名:《宫斗·青蔷天》    作者:柳如烟


                                    

            沈青蔷听得一个“旨”字,猛然睁大眼,直视着吴良佐的面孔,吴统领一愣,还未反应,却已见她倾倒玉衫翩然下拜,冲自己三跪九叩,口称:“陛下在上:婢妾身为沈氏余孽,无才无德,无行无状;却幸得陛下皇恩浩荡,恕婢妾万死之罪—婢妾在此叩谢皇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暗夜寂寂,那几下叩首重且响,沈青蔷抬起头来,额上已是一片殷红。

            吴良佐大梦初醒,忙道:“娘娘快请起,微臣今夜,并不是来宣旨的……”

            那沈青蔷不待他说完,已忽然柳眉倒竖、一声断喝:“吴良佐,你既不是来宣旨的,却为何口口声声‘陛下’?你矫诏欺我,该当何罪?”

            吴统领咬牙,这女子说退便退,说进便进,看似反复无常强词夺理;可你稍有不慎,却又不免反叫她抓住话脚一番攻讦。“矫诏”二字若真追究起来,那可是灭族的大罪。他早知沈青蔷不是个省事的,虽没有沈莲心的城府沈紫薇的狠辣,但那一份执拗,也的确令人生畏—何况,他始终忘不了四年之前万寿节的夜里,那只诡异的金镯,忘不了大皇子奇怪的态度,还有太子殿下颈上的伤痕……皇上……为何不索性斩草除根?

            但想归想,他此时只有赔笑道:“……娘娘说笑了。”

            沈青蔷站起身来,随手拍拍膝头的灰土,面上的怒色转瞬消失不见,竟又一笑:“我的确是在说笑,多好的节日,是该说笑的,不是吗?可吴大人,像您今夜排出的这般拙劣‘玩笑’,我希望今后莫再听到了。您若真想我死,便去请三尺白绫一个罪名来,青蔷束手就戮,如何?”

            吴良佐尴尬万分,踌躇道:“娘娘多虑。皇上是圣明天子,怎会无故处死后宫妃嫔?只要娘娘谨慎行事,必然能够安稳度日,衣食无忧。”

            青蔷站在那里,双眼微眯,一言不发。身旁的点翠忽然跪下,脆生生说道:“统领大人好意,奴婢替主子谢过了。既有统领大人这句话,但愿从今往后,平澜殿上下这些可怜巴巴的钱米,莫再有人故意‘忘记’了。”

            吴良佐登时语塞,脸上又红又白,沈青蔷却暗地里笑了,这丫头,真是……

            她撇过头去,勉强保持那冷冰冰的样子,说道:“谢吴大人吉言—您要说的可都说完了吧?我累了,想要安歇了。”

            吴良佐忙一躬身,答:“微臣这便告退……只是,这两个宫女触犯宫规、私游内苑,按律当杖责八十,娘娘觉得如何?”

            沈青蔷转过头来,百无聊赖地扫了一眼,回答:“吴大人,她们碰见我是前世不修,我也顾不得—连自己的命都握在别人手里,还能说什么?”说着转身,拾阶而上,径直向屋内去了。一个侍卫似想拦住她的去路,才迎上去一伸手,将要触到青蔷的衣衫,忽觉不妥,又缩了回来。

            沈青蔷上上下下打量那侍卫一眼,见他深深垂着头,屏息静立,不声不响,便冷哼一声,抬脚进了门。

            八十杖……哪里还有命在?杏儿和金音早给吓得傻了,搂在一起嘤嘤哭泣。吴良佐满脸不甘,怒瞪着这两个小丫头。他见平澜殿的宫女太监们都进去了,方低声道:“她已舍了你们,眼睁睁看着你们两个赴死,你们还要为她隐瞒不成?”

            杏儿道:“回统领大人,奴婢真的不知道啊……”

            第三十九章  牢笼(3)

            金音更哀哭不休,连“奴婢”都忘了讲,只说:“我冤枉……我是冤枉的……”

            吴良佐审视良久,见已到了如此地步这两个宫女还只是哭,心下顿时泄气,知道这次是真的抓错了人,白白折堕了自己的脸面。愤愤然一挥手,喝道:“押回去!着昭华宫的总管来领人。”

            一行人押着那两个魂不附体的小丫头,鱼贯去了。

            这边才走,便见平澜殿小院的窗子轻轻一响,窗缝中绿衣一闪,原来适才点翠一直站在那里偷听。她待吴统领去远,径直穿过厅堂,来到内室,青蔷已坐在镜前,玲珑手持一柄玉白牙梳,正在为她梳发。

            “回主子,已去了……隐约听着要找东偏宫的公公领回去呢。”点翠禀道。

            青蔷明明在镜中颔首一笑,却又实在说不上有多少喜色,只道:“别让我带累了就好,不会有大碍的。”

            点翠点了点头,却又忍不住道:“主子,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您躲得过今日躲不过一世,总该作些打算才是……”

            青蔷苦笑:“我能作什么打算?四年前我们没给先‘悼淑皇后’殉葬,四年后也没有落到昭媛娘娘和兰香的处境,已算是有福的了……”

            一旁侍候的玲珑手上一顿,忽道:“主子,总有办法。”

            青蔷转过头来,却问:“这么些年来你一直跟着我,我知道你心中定有计较的。我没问过,你更不曾明说—但你的办法,便真能保我们这里的五个人五条命吗?”

            玲珑哑然,眼圈微红,很快地摇了摇头。

            沈青蔷一笑,说道:“那你便答应我,若保不住我们五个的命,就什么都别做……活着,只要我们活着,总会有办法,总会有转机。”

            点翠忙道:“是啊!说不定哪天皇上就……就……那时候太子殿下可是和主子亲厚的,熬到了那一天,我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玲珑听她的“打算”竟然是这样,只冷笑一声,却也并没有出言反驳。

            沈青蔷虽一样垂首摇头,这次却是不折不扣地笑了起来,眉眼顷刻间生动,美艳照人,口中缓缓说道:“他还是个孩子,能做得了什么?何况……四年不见,早忘了我吧?莫要指望旁人,能救自己的,终究只有自己,只是……只是……”

            两个宫女望着她,都不敢插嘴,青蔷的话音突然顿住,似乎陷入了沉思。玲珑和点翠,只是一个静静地为她梳着头,另一个满面狐疑,屋内静悄悄的。

            许久,点翠终于忍不住接口道:“主子宽心,许是点翠庸人自扰。只要我们从此愈加谨慎,凡事小心在意,决不犯在吴老头子手里,也就是了。这四年不也平平静静过来了吗?虽然不能离开锦粹宫,也常短这个少那个的,但总有办法可想……”

            沈青蔷却忽而一笑,对她说道:“你说得是。但我方才正想说,这四年平静的日子怕是的确要到头了……只怕我们无论再怎样小心,麻烦也已经自己找了上来……”

            —说着,自袖中取出一物,圆溜溜沉甸甸比鸽蛋略小些,却是个白色的蜡丸。

            第四十章  相约(1)

            两个宫女面面相觑,见青蔷用指尖拈着那蜡丸,缓缓道:“真是丈八的灯台,只顾得照别人了。若他不是兴师动众走一遭,这东西,不知道几时才能传到我手上……自然,也说不定吴统领忽然开了窍,今日是在唱大戏,要使那连环计了,也未可知……”

            玲珑道:“主子,这是今夜来的侍卫给的?”

            青蔷一笑:“就是我方才进门时,做了个架势欲拦我那人,趁人不备丢进我袖中—你可识得他?”

            玲珑摇头,轻声答:“只吴良佐和他身边的齐黑子,奴婢是认识的;至于其他……许是我们四年没出去了,早已换了新人。”

            沈青蔷低头沉吟,将蜡丸握在掌心,忽然问玲珑:“那依你看,今日的事情,究竟是又一个圈套,还是转机?”

            玲珑老实摇头,回答:“奴婢不知。”

            一旁的点翠却道:“依我看,那吴大胡子是个棒槌,若要使这样的手段,早用了,还会等到今天?”

            玲珑依然道:“也难说……总之无论是谁,主子都不要冒险才好。”

            青蔷道:“瞧你们两个紧张得……许是寻常消息呢?”嘴里虽这样说,心中却一点都不相信:若是寻常消息,断不会冒如此大的风险。她手上加力,已将蜡丸捏开,一件东西骨碌碌滚落在地,而她手中,只剩下了破碎的蜡壳以及一张叠起来的薄纸。

            点翠早追过去将那东西捡起,托在手心递了上来,青蔷手里捏着那张纸,望着那物事,微微一笑—竟是颗小小的金色锞子,上面刻着“诸事顺遂”四个吉利字眼。

            青蔷将那小锞子用两指夹起,向天上一抛,纤手一翻,金锞子已稳稳停在手背上—果然是他!真难为了,竟还记得。

            她放下锞子,展开字条,只见满纸凌乱、歪歪扭扭,勉强能分辨出上面写着:“朔、望,子时三刻,紫泉殿后松林内。”

            沈青蔷望向玲珑,玲珑点了点头,道:“怕是真的。”

            —若是真的,那赫然便是当朝太子殿下折节相约了。经过了那么长的岁月,那么多的变故,他已不是黄口孺子,她也已身居牢笼无法脱身,此时竟然要约定相见?他究竟想说什么?还是想做什么?难不成时隔四年了,方才想到该当面谢救命之恩?笑话!

            玲珑说得是:虽说她送了董天启一袋金银锞子玩意儿并不是什么秘密,但以此为记认,却不是局外人容易想到的。再说了,若是假的,定然一笔一画将时间地点写得清楚明白,说不定还要附上伪造的印信花押,只恐抓到的时候不能以假乱真。也只有不确定这东西什么时候能送到她手里的人,才会写上含含糊糊的“朔”、“望”二字—只是……难道每一个朔日每一个望日,他都等在那里吗?不、不,想来送信的人送到了,才会去通知太子殿下准备赴约吧?

            青蔷将那薄纸反反复复仔仔细细察看了一遍,卷起、又展开,然后移尽烛台,凑上去,烧了个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