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林肯传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林肯传

第66章

书籍名:《林肯传》    作者:戴尔·卡耐基


                                    

        晚上  10  点  10  分左右,布思溜进了戏院。  那天上演的是一曲老戏《我们的美国表兄》,总统看戏总是很投入,这

        次也一样,他兴致勃勃,而不知危险在悄悄临近。  布思按事先的计划顶住通道门,通道上空无一人,警卫帕克大概不喜看

        戏溜出去喝酒去了,布思走进包厢门,贴进窥视孔,一会儿之后推开门,悄  悄走到林肯背后,用手枪对准总统的后脑勺,扣响了板机。

        拉什伯恩少校听到枪声回过头,发现不远处烟雾迷濛,并看见一个人站  在包厢门与总统之间,立即猛扑过去。布什挥起一把猎刀砍伤了他,并趁机

        跳下舞台,在舞台上他大叫了一声,似乎说的是“暴君的下场总是这样。”  随即溜向剧院后门,有人认出他是演员布什,并看着他一瘸一拐地逃了出去,

        因为他跳下来时跌断了腿。

        玛丽听到枪声后回头,发现丈夫耷拉着脑袋一动不动,当意识到发生了  什么时,她发出了令人毛骨耸然的尖叫。

        那时是拉什伯恩正喊着抓住那人,布思也刚逃出剧院后门不久,反应过  来的观众立刻乱作一团。

        一个叫李尔的医生迅速来到总统包厢,检查总统的伤口,他是部队助理  外科医生。不久又来了两位医生。检查结果证明子弹是从头的左侧进入,到

        达靠近右眼的地方,没有出口。总统被一致认定是受了致命伤。

        ①    巴尔锡格等著《林肯被刺内幕》证明斯坦顿与布思刺杀总统有密切关系。

        这一夜是美国历史上最为可耻的一夜,总统受了致命伤,国务卿家里也  出了事。西沃德家里至少有  7  人受伤,其中至少  1  人已伤重无救,西沃德本

        人正躺在病床上,头上戴着固定钢架,他被刀刺成重伤,然而大概由于钢架  的保护作用,他幸免于一死。

        奄奄一息的总统被抬到威廉·彼德森的家中,放在一张木床上。斯坦顿  和韦尔斯已来到现场。斯坦顿忙进忙出,发号施令,使混乱状态逐步得到控  制。

        总统的呼吸却无法控制,它一直显得艰难而微弱。这位坚强不屈的人生  命力正在失去,但也极为顽强,他将最后的呼吸保持到了  1865  年  4  月  15  日

        上午  7  时  22  分。

        ★  入土为安

        玛丽在总统死去之前有一次叫道:“你不能死,你必须活下去。”而当  他最终没能摆脱死神,斯坦顿说道“他现在是属于一切时代的人物了”时,

        玛丽似乎也随总统一起到各个时代漫游去了,她受到严重刺激,长期陷入失  神状态。6  年后,幼子泰德于  18  岁之际突然死亡,他曾陪她到欧洲散心,这

        一打击使玛丽几乎完全精神失常,一段时间里不得不住进疯人院。她死于

        1882  年。

        布思拖着断腿逃命,4  月  26  日被击毙。

        在布思被击毙之前的  4  月  21  日,林肯的灵柩被安置进一辆黑色护罩的灵  车里,离开华盛顿,一路经过巴尔的摩、哈里斯堡、费城、纽约、??逆着

        4  年前他前往白宫就职时的路线而行,直至斯普林菲尔德。在  4  年前并不怎  么欢迎他的地方,现在差不多是人人含泪。

        1865  年  5  月  4  日,在斯普林菲尔德,数千名群众前来观看了他的葬礼,  他们含悲忍痛听取了他的第二次就职演说。

        他生前最喜欢诵读并在死前一周还念念不忘的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  中的一段台词现在再适合于他不过了:

        邓肯现已入土为安;  纷繁动荡的人生已经结束,如今他在安眠九泉;  弑上毒谋业已得逞,什么钢刀、什么毒丸,  什么内乱、外祸,无论什么,

        再也不能对他适成灾患。

        生前,他常感到疲倦,有人劝他休息,但他知道短暂的休息是没有用处  的。“令我疲乏的是我心中无法对付的东西”,现在他不用去对付了。

        后 记

        对林肯生平研究在美国成果很多,相对来说,我国翻译介绍得并不多。  四十年代,杨刚翻译了鲁德威夷所著《林肯传》之战争年代部分,取名《解

        放者》。曾干著有《林肯》小册子,是中国人所著第一本林肯传记。该书较  简略,由三联书店于  1949  年出版。此后,据笔者有限的见闻,在中国大陆,

        似乎迟至七十年代才由三联书店和云南人民出版社共同组织翻译了美国桑德  堡所著《林肯传》,九十年代由商务印书馆又出了另一本较为翔实的《林肯  传》,美国

        B.托马斯著。此外,还翻译出版了小说性质的《林肯的母亲》及

        《林肯被刺内幕》等著作。  台湾八十年代初出版了林怀卿译《林肯》(世界传记文库  11)、张心漪

        译美国卡内基著《林肯外传》,随后黄正清也翻译了该书(张译未见)、汤  新楣译魏韦尔著《林肯父子》。香港  1975  年出版了谢叔斐译桑德堡著《草原

        时代的林肯》。

        本书除了参考以上图书外,还利用了朱曾汶译《林肯选集》及黄雨石等  译《林肯集》,同时并参考利用了刘祚昌《美国内战史》、陈文娟等译美国

        麦克弗森著《火的考验》、胡曙中等译威尔逊著《爱国者之血》及杨生茂主  编《美国南北战争资料选辑》等著作,另外,在写作过程中,    Edgar    Lee

        Masters  所著  Lincoln,    the    Man  一书也给予了笔者相当大的帮助。这里,  特向以上著译者致谢。

        王心裁

        1995.12.18  于珞珈山

        林肯生平

        林肯是美国资产阶级政治家,第十六位总统,生于  1809  年,被刺杀于

        1865  年。  他能当上总统是极为不易的,因为他既非名门贵胄,亦非军功卓著,而

        是生于一个拓荒者家庭。他出生的时候,美国正掀起向西部迁移的热潮,从  其家族早期踏上北美大陆的马萨诸塞,到后来至弗吉尼亚,到至肯塔基(在

        那里某个僻荒之处,林肯出生了),到至印第安纳,再至伊利诺伊,林肯一  家可以说是美国西迁潮的典型代表。

        西部也在这种情况下变得逐渐重要起来,其政治势力因西部经济的发展  而逐渐上升。当林肯还只有十九岁的时候,杰克逊任总统,他是美国第一位  西部总统。

        林肯受教育的时间很短,全部加在一起也还不到一年,但他与一般西部  农民不同的是,他勤于读写,努力吸取知识养分。因此,尽管他种过地、劈

        过栅栏木条、驾驶过平底船、做过小店雇工,如此等等,这些却都只是丰富  了他的阅历。只要有机会,对于一个不择手段获取知识的人,就能脱颖而出,

        而这种机会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时刻都会出现。故而当他最终与法结缘之  后,机会对于他就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了。

        他从二十一岁开始发表政治演说,至二十五岁竞选州议员成功,从此在  政治舞台上摸爬滚打,至五十二岁而就任总统。从社会的最底层而爬到社会

        的最高位置,林肯的一生可以说是美国自由劳动制度优越性的典型象征。

        林肯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的矛盾突出表现在他对待奴隶制的态度  上。作为主张自由劳动的美国,奴隶制是其体内的一个毒瘤,在美开国之初

        制定宪法之际,这个问题被巧妙地掩盖着,而越到后来,美国人就越难于回  避这个问题,先是因密苏里  1819  年作为州加入联邦而打破自由州和蓄奴州各

        一半的平衡,达致次年的妥协,随后,废奴势头日益高涨而蓄奴势力亦日益  顽固,从而导致了“一场无法避免的冲突”。

        林肯当时一方面认为奴隶制是罪恶的,一方面却不主张立即废除,他希  望通过法律手段逐步解决,并特别对购买奴隶并使之迁出美国从而消灭美国

        的奴隶制情有独钟。他当选为美国总统后,南部各蓄奴州开始宣布脱离联邦,  它们不愿发展资本主义工业,而宁愿坚守其奴隶种植业,因而南北战争实际

        上是美国资本主义与奴隶制的一次较量。林肯内心是希望废除奴隶制的,他  的当选就表明了人心所向,但他必须尊重宪法,尊重有四个边界蓄奴州留在

        联邦这一事实,因而他迟迟没有触及奴隶制,他的《解放宣言》所解放的也  是叛乱各州的奴隶,那些奴隶那时不在他的控制之下。林肯关于奴隶制问题

        的矛盾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美国的矛盾,他也就是那个时代美国的象征,他  最终引导美国缓慢然而却是坚定地走向了资本主义。

        林肯还有一个人性上的矛盾,那就是除恶与宽容。当奴隶制这个毒瘤必  须切除的时候,林肯果断地最终完成了这次手术。他不惜代价获得了通过宪

        法第十三条修正案的票数。对于代表奴隶主势力的政府与军队,林肯希望打  垮它们,而当一些蓄奴州被占领后,他却不想采取严厉的政策惩罚它们,尽

        管多数北方人因南部挑起了战争而希望给以严惩。林肯不欲看见人们痛苦,  当毒瘤被切除后,需要的是包扎伤口,而不是扩大伤口,林肯的宽容也就成

        为一种政策的需要。因此,他不断指示部队要取得军事上的优势,同时也坚

        持他的宽容的重建计划。  林肯是一个忧郁的人,他的忧郁是由生活所给予他的不幸,如丧母、丧

        姊、丧子等,以及在前进的路上所不断出现的坎坷而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