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我经历的战争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我经历的战争

第28章

书籍名:《我经历的战争》    作者:ayooyoo


                                    但是巴比伦全民战争的优势开始显现——他们的部队源源不绝的补充他们同样源源不绝被我们消灭的部队。而我们的部队战线过长,在连续了3个月的攻势作战后,我们推进了将近1100公里,部队疲惫不堪,装备损耗也十分严重,最需要的就是休整,但是敌人又怎么会给我们喘息的机会?

            凯尔特山脉一带希腊人逐渐加强了攻势,他们集中了10~15个师轮番攻击我们在山上险要地带设置的阵地。而美国则改进了他们飞机的技术,开始生产轰炸机和战斗机,并向巴比伦和希腊无偿转让了这项至关重要的军事技术。于是,敌人的飞机开始出现在我们的头顶上,重磅炸弹在我们部队的行列中爆炸,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虽然我们的空军立即出动战斗机予以压制,但是效果不大。巴比伦人则在东部紧急调来了几十个师对我军进行反突击,说实话,巴比伦人的拙劣战术毫无改变,即使他们放弃了自己的装备体系,开始全面转用希腊的装备(据说还出现了完全按希腊部队编制装备的“希装师”),但是打仗并不是使用谁的装备就可以达到谁的作战水平的问题。巴比伦军队虽然由希腊教官加以训练和指挥,但是战斗力提高很有限,只有很少的几个部队显现出了一定的战斗力,其余的用钱隆的话说“垃圾依然是垃圾”。比如22主战坦克师曾在一天内歼灭了敌人三个步兵师,根据前方部队的说法,是“用坦克追赶巴比伦兵”。不过也有例外,在北线,敌人有三个主战步兵师十分顽强的进行了有效的抵抗,成功的将我们的四个师阻止在祖鲁山地一带长达2周之久,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10月底,补给到了极限,从国内运来的部队远远无法满足作战的需要。根据统计,自“热风行动”开始以来,我军伤亡31.7万人,歼灭巴比伦军队110万,俘虏25万,歼灭希腊在巴比伦的军队7万人,没有接触到美军。但是补给问题突出的浮现在其他各项问题之上,大部分处于前线的部队只能得到半补给或者是四分之一补给,缺少弹药、食品和药品,这对士气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而被我们攻陷的巴比伦城市则几乎全部处于混乱状态,当地居民都不肯与我军合作,反抗组织造成的破坏事件更是层出不穷,各地的部队都在追剿反抗组织的行动中疲于奔命。而国内传来的消息更加不妙:反战的声音越来越大,不少城市出现了暴动和混乱,这些思潮也反映到我军内部:不少士兵放下武器拒绝作战,甚至有人为此被就地枪决。

            11月和12月在一场混乱中过去了,巴比伦人投入了他们所有的后备师,通过铁路网加入前线作战,于是前线我们的兵力对比变成了1:6甚至于更高,部队伤亡立即随之上升。巴比伦军队在多打了几仗之后,可能吸取了不少经验教训,战斗力有所上升。而我军则在久战之后已成疲师,战斗力开始下降,原定在年底前攻陷巴比伦城的目标已经不可能实现,所有的预备队都已投入了战斗,希腊人在总动员以后军事力量扩张了不少,发现难以突破凯尔特山防线以后,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巴比伦战场上,很多希腊的精锐部队开始出现,到年底,希腊人宣布他们已经投入了四十个师“帮助盟邦作战”,这对战场态势有很大的影响。而我们的国防部却在这个时候告诉钱隆国内已经无兵可调。钱隆非常生气,立刻飞回北京,去和“那些大人们”扯皮。

            直到12月底,我们在前线的态势仍然是不胜不败:我们深入巴比伦本土600~800公里,占领了他们的几乎全部工业重镇,但是已经无力推进,巴比伦在之前吹嘘的“巴比伦军队无比强大,完全有能力击败中国入侵”的牛皮已经吹破,对他们的民心士气有一个很大的打击,但是他们又重新树起一面“全面民族战争”,把这场战争渲染成西大陆文明对东大陆文明的一次“意图消灭东大陆民族”的“全面入侵”。于是巴比伦国内的民族主义浪潮腾腾而起,直到今天,还有些巴比伦民族分子经常会发表一些极端民族主义的言论,就是从那时开始的余波。

            1875年1月,钱隆还在北京没有回来,各地的战线仍然是胶着状态,这时戚继光元帅作出了一个后来证明是非常错误的决定,终于引起了雪崩般的溃退和混乱。

        第二十章      

            戚继光元帅无疑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著名的将军,但是在1875年的东大陆,他却大失水准。在钱隆不在,前线全部委托给他的时候,可能是急于事功,这位年届七十的老将集中了他手头掌握的所有主力部队,在乌尔发起了一次大的攻势,试图打开整个战线上的僵持局面。

            乌尔城在巴比伦沙漠的最东端,背后就是巴比伦的大片肥沃土地,它是巴比伦的门户,凭借着沙漠的掩护和坚固的城防,历史上除了凯尔特王比利斯以外,没有其他人攻下过它。据说古代祖鲁人曾在公元前60年围攻该城三年之久,死伤数万人,终于为它的坚固所折服,认为它是“不可能被攻破的永恒之城”,这段话被记载在巴比伦的史书《王国史》里面,一直流传至今。如今乌尔被看作是“巴比伦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整个东大陆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是我从巴比伦的宣传广播里听来的),被委以重兵把守。戚继光元帅的第二集团军在1874年9月曾短暂占领过该城,但是不久就在巴比伦军队的猛烈反扑下不得不退出该城。而这次的攻势就是为了要攻破这个“永恒之城”,直接打击巴比伦的心脏巴比伦城。

            1月10日,戚继光元帅发布了攻击令,他集中了北部战线几乎所有的主力部队共30万人,对乌尔发起猛烈的进攻。我当时也接到了命令,要我带同特务团,前往前线“参谋作战”,其实是执行特种任务——在乌尔南方破坏巴比伦人在那里设置的一个补给站,并破坏由巴比伦到乌尔的交通线,使敌人的援军无法迅速到达乌尔。

            开始的时候一切进展顺利,部队推进到乌尔城郊外30公里,随即遇到了巴比伦军队的猛烈抵抗,在付出了重大牺牲之后,第27主战坦克师第一个突破巴比伦人的防线,攻入乌尔市区。

            我是在1月16日到达前线的,这时的前线一切正常,第二集团军的部队已经投入战斗,正在乌尔西边的郊外扫荡敌人的残余力量,而参与突破防线的22、24、27三个主战坦克师则退回修整,于是我带着特务团到达22主战坦克师的驻地。

            22师驻扎在沙漠边的一个小村庄,村子里的居民早就已经逃光了,于是部队就住了进去。村子并不大,被这一个师住得满满的。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1月里的白天短,太阳已经西斜了,我于是让蒋宾达先安排部队在村西的空地上休息,我自己则去师部询问是否可以为我们团腾出点房子来。

            刚进师部驻扎的村公所,就看到小晴正从一个房间里出来,她穿着一身沙漠迷彩,正拿着一叠文件,一看到我就很高兴的迎了上来。

            “老大,你也来了!”

            “是啊,小晴,你好吗?”看起来她的气色不错,就是晒得黑了点,脸被沙漠里的风吹得绯红,其他一切都不错,也没有受伤,看来金立刚对她还是关照了的,我先放了心。

            我让她先等我一下,就先进了师长办公室,跟金立刚谈我部队驻地的事。他倒很热情,马上找来了一个可能是事务长的中校,让他给我们安排些房子。然后就挽留我在他的师部吃饭,我婉言谢绝,就告辞出来。

            出来以后就请小晴上了我的车,跟我们一起去我们团,也正好去见见她在凯尔特小队里的熟人们。我们一路走一路谈。我告诉她我给小屿的安排,她于是猛一通感谢,我倒有点不好意思。接下来就听她讲前线作战的情况,这些实际的情况作战报告上不会有,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会知道。

            小晴说的跟我猜想的也差不多:部队伤亡很大,补给不足,经历了连续作战之后部队十分疲惫,士气低落,急需休整。她讲起突破敌人防线时遇到敌人十分猛烈的炮击,巴比伦士兵疯狂的冒着我们的密集火力冲锋,美国飞机在空中俯冲轰炸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不愧是记者,绘声绘色,讲得我这久历战场的老兵也一阵阵发寒。

            “对了,昨天跟着补给一起来了个慰问团,今天晚上有个慰问演出,你们去看吗?”

            “这个么……我们刚到,师里也没有安排,过去不一定有地方安置我们,而且部队经过长距离的行军,首先需要休息,还是让他们先好好睡一觉吧!”

            “也对,我和慰问团的团长说说,看她能不能为你们加演一场。”

            “哦?你和她认识?”

            “她现在和我一屋住啊,老大……”小晴爽朗的笑起来,我忽然发现她变了,眼前的小晴已经不是那个在上海的酒吧里腼腆的笑着的女孩子,她已经是一个真正的战地记者,一个勇敢的战士。我忽然感到时光如梭,被一种强烈的物是人非的感觉所笼罩了。微黑的天色下,一瞬间慧的脸在小晴的脸上叠映出来,我一阵心悸,眼前立刻模糊起来。

            “老大,你怎么了?”小晴有点奇怪的望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