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三国随章侃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三国随章侃

第15章

书籍名:《三国随章侃》    作者:沉睡的天空


                                    这还没完,这只是演义中所说的,演义下面还另有故事。三国志中记载:“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太祖军败,二子没。”这里面说的明白,张绣恨之,这应该是有怨言流出了,而曹操心中不快,密谋杀张绣,而张绣先下手为强攻打曹操。而曹操密谋的是什么呢呢?这演义中有一个胡车儿,说是献计偷典韦双戟之人,其实这便是曹操试图拉拢的人,三国志的注引里说他“绣有所亲胡车儿,勇冠其军。太祖爱其骁健,手以金与之。绣闻而疑太祖欲因左右刺之,遂反。”曹操拉拢人心确实有其办法,其主要手段便是给予重金,官位,张绣也是因此担心曹操的阴谋而最终造反,演义中则将内容变了许多,将胡车儿的角色改了,凸现因张济妻导致的张绣叛乱,这也是演义里常用的手段,之前在貂禅里就用过了,只是此段起因是曹操对张济妻通奸所致,到也不错。

        这第二件是曹操祭奠典韦,这史书上确实有曹操哭典韦之事,曹操对典韦感情确实很好,但是却没有曹操说的那句话,“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这话也就是作者加上去的,就象刘备摔阿斗那样,子虚乌有,是为了显示英雄人物爱才之心而写,但是结果却不相同,两段都是不合常理,曹操哭典韦这段话大家都不觉得如何,这刘备没摔阿斗却挨了这收买人心的骂名,真是冤哉。

        附章之二刘备

        这章中刘备甚苦,一开始就遭到袁术攻打,此时应该是刘备驻扎小沛没多久,吕布不可能让其带多少兵,原先损失的兵也不能得到补充,正是元气大伤的时候,根本无力抵御袁术,所以不得不求助于吕布,而后或许是得到了糜竺的资助又重新招募人马时,又遭到吕布的攻打,流离失所。不可谓不苦也。

        而且当他到了曹操所处,又在不明情况的状态下险遭不测,程昱劝说曹操杀刘备,而曹操没有听从,(史书上并没有荀参与此事。)假如这听从的话,刘备还真是入了虎穴。

        说起此事,便是最奇怪的,这投入曹操手下的人多了,怎么就刘备遭到这等的待遇,想来要不是刘备的气质太好,程昱又懂相术的话;那就是刘备在外的名气的关系,正如曹操所说的:“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这杀刘备和失天下之心都挂起了钩,这说明刘备当时有了相当的好名声,程昱要杀刘备是因为刘备得民心,正如前文所说,文人对于民心名声这种事看得很重,而曹操也因为刘备的名声而不杀他,(或许曹操也是因为刘备与自己相同的遭遇的关系?)也很有可能是因为拉拢刘备对于安定徐州有很好的作用,假如杀了刘备,徐州当地的势力可能和吕布一起将矛头对准曹操了,而不杀刘备则可以分化徐州势力,这是为了下一步棋。

        正文  第十七章  伪帝和谶纬

        三国随章侃第十七章伪帝和谶纬

        (演义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

        本回说到袁术称帝,袁术在早期的群雄割据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正如前文所说,他和袁绍的兄弟之争是早期群雄争霸中的一大焦点,他们两兄弟各自形成了相互对抗的两大集团。在前期,袁术势力一度极盛,即便在遭到袁绍和曹操的连番打击之下,也保有相当的实力,但是在称帝之后,就遭到天下诸侯的群起攻击,演义这章说到的曹操组织的联军便是一个典型代表。(虽然演义中称联军,又称会合三将,但是实际上主攻袁术的只有曹操一军,刘备当时在曹操支持下重新驻扎小沛,但并不见有明文记载他参与曹操此次对袁术的讨伐,而吕布是在迎击袁术的进攻,孙策更是远在江东,而且只是和袁术断绝从属关系,远在江东的他怎么和曹军会合。)曹操迎汉帝入许都,已经是汉天子的代表,所以袁术称帝,自然要由他组织联军,而刘备素来和袁术不和,袁术几番攻打刘备而且刘备自认汉室宗亲,袁术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刘备自然要讨伐之,这两人就不说了。但是,联军的另两支,吕布虽然在袁术手下时受到轻慢,但是在入主徐州后一直和袁术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是在袁术称帝后也反对,站在了汉帝一边,和袁术闹翻以至于兵戎相见,至于孙坚更是一度为袁术麾下将领,奉袁术之命攻伐江东,也乘袁术称帝之时与其决裂。

        袁术的此次称帝可以说成为了众矢之的,以至于后来成为人人喊打的逆贼,再也没能缓过气来,可见这称帝之事并不好做。假如说象一些土匪称什么“阳明皇帝”那样的土皇帝就罢了,其他的群雄要想称帝就要称称自己的分量,这正统的名分,中央政权可不是那么好挑战的,天下共主也不是那么好当的,那乱世之中,你称王称侯还就罢了,那称帝就成了众矢之的,原来内部争斗还可以说是不和,现在称帝就是谋反啊,且不说那正统皇朝,就说那其他割据势力,也肯定是以此为借口来攻打你,所以说就算有再大的势力,对这称帝也要慎之又慎,后来袁绍何其强盛,也没敢自己称帝。后来三国割据已经很是明显,但是在汉帝禅位之前,也就是刘备借着自己刘姓的优势可以称王(之前还是当着早期汉帝给予的左将军之职呢),那时孙权也还是做着侯爷而已,吴王一位还是曹丕这位做了皇帝后头脑一发热授予的。所以说,这帝可是万万不能所以乱称的。

        但是袁术这位怎么就敢称帝了?这里我们要说一下袁术这位老兄比较傲气,他是袁家这个大族的一分子,而且因为袁绍那个身份的关系(袁绍本来和袁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是袁绍大概是婢女所生,后来被伯父收养,反成了族中长子代表了),对袁绍一直不屑之,公然称袁绍不是袁家子。对自己的哥哥都如此,其他人还用说吗?他是这个看不起,那个也看不起,刘备就被他称做“术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刘备”(前面说袁绍是在给公孙瓒的信里,这次说刘备是在给吕布的信里,这袁术有写信说坏话的习惯。)

        当然,要是真只是傲气一点,倒也不一定想做皇帝,问题就是袁术同志还有一个大毛病,就是相信谶纬。

        谶纬是什么?这个比较复杂,专业上说,谶是一种宗教性的神秘预言,又称谶语,以之预测吉凶,因通常配有图,故又叫图谶。纬呢,是相对於经而言,指用图谶等神秘含意解释儒家经典。当然,这是专业上说,简单的说,就是童谣预言等语言文字图画迷信。比如说,陈胜吴广造反时搞什么鱼肚藏书,篝火狐鸣就是一种,再比如李自成搞出来的十八子,元末韩山童搞的石人一只眼,都可以说是这样的东西。这些东西还是人特意做出来的,还比较直露,应该说是一种宣传方式,但是有一些就比较含蓄了,要配合一点如《易经》《河图》等比较专业的知识,甚至是高深的知识才能解释的传说,这些比较有名的如“推背图”,“烧饼歌”,西方的诺查丹玛斯预言也可以说是西方的谶纬。这些就是需要读书的知识分子来用传说预言的内容对照现实来解释了,其中还涉及什么阴阳五行,都是秦汉时期方士和一些阴阳家搞出来的东西。

        这些预言其实都很牵强,其内容大都含糊不清,正反解释都可以,所以这大都是解释者的牵强附会,故作神秘,或者为了某种目的,刻意的将其与现实联系起来,这也是算命相士常用的手段之一。其实其中的很多内容大都和现实对不上号,但是大多数人都是抱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态度,那些对不上的失败的预言就被淡忘在脑后,只记得那些对得上号的预言了。这是人的一种迷信心理,古代时天灾不是人力可以阻挡甚至预测的,所以古人更加迷信。而古代统治者都认为自己有天命,如刘邦以一亭长而得天下,其间多少艰难转折,好几次命在旦夕,我们现在称之为运气好,或者说是强者淘汰赛的幸存者,而古人便认为他有天命所在,是真龙天子,而刘邦那些斩白蛇的说法更加是迎合了这些看法。再如东晋时期刘裕要想篡位,但是就是相信东晋还有二代皇帝之运的说法,刻意先换了一个皇帝,再将其害死,这样迎合了预言。(够无聊的)而隋朝杀李姓的大臣,唐朝李世民杀武姓之人,以防其夺天下这些传说在历史上也确实有其真实的对照。而其中也有利用谶纬迷信为其统治捞取政治资本的情况,尤其在汉之后,也有宗教势力的介入,如李唐重道,武则天称帝就有崇佛的倾向,甚至还有和尚称其为弥勒佛转世。

        而在东汉的时期,这种情况最是严重,东汉是谶纬最盛行的时刻,其汉光武帝能夺得天下就有利用谶纬,并颁布图谶于天下,而之后的各代皇帝也对谶纬情有独钟,大力扶植,很多士人参与,将其更加的神秘化,将其与孔子的经结合起来,就是谶纬中的纬了。(谶纬的盛行也促进了宗教的兴起,东汉也是宗教兴起的时候,佛教已经传入,而道教也开始兴起,其典型就是太平道,太平道的十六字也可说是一种谶纬,东汉利用谶纬来稳定自己的统治,结果也是谶纬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不能不说是讽刺。)

        而袁术显然也是谶纬爱好者,当时有一个谶文流传很久,演义中也说到了,“代汉者,当涂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