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三国随章侃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三国随章侃

第29章

书籍名:《三国随章侃》    作者:沉睡的天空


                                    尤其不久前张绣还率众投降并加入了这次战役。另外,袁绍与曹操对峙后期发展是分营屯兵,袁绍连营数十里曹操与之相当。假如以十分之一的兵力,肯定无法办到,而且曹操在官渡接连用兵或者分兵,比如遣徐晃偷袭袁绍粮车,自己率军击败文丑,于禁就曾经率五千人出击,还要包括派遣曹仁攻打刘辟等人,尤其曹操最后率五千步骑偷袭乌巢,这必然是优中选优出的精兵,而同时剩余的兵力能抵挡袁绍军主力的冲击,也不至于太少,曹军在官渡战区动用的兵力肯定不止一万。

        那“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是指什么呢?我认为这或许是某一个阶段曹操防御的兵力,曹操常常会分兵袭击,甚或如攻打刘备时那般快速行军来回,而且考虑到伤者如此之多,也可能是一次作战后紧接着便来防御袁军,而防御的袁军也是先头部队,并非全部部队,而到了筑营对峙后,双方的部队渐渐聚集到官渡,这才出现了袁绍被坑杀七万这样的数字。而与之对峙的曹操在官渡的兵力绝对不会太少,虽然战史上不乏以一对十的防御或者进攻的战例,但是那更多的是因为被迫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将领都希望带兵多多益善,曹操再托大也不至于就以这么少的军队来应付袁绍。

        曹军在官渡期间三国志虽然没有总兵力的详细描述,但是对于部分兵力却有着记载,其中于禁便记载至两次,一次是作为先锋。带二千人在延津防御,而曹操率主力至官渡,并于此时东征刘备,另一次是和乐进一起率领五千人主动出击,攻破袁绍的别营多处,之后回到官渡,而另外便是曹操两次用兵,一次延津不满六百骑破文丑,一次便是乌巢五千众。

        先说曹操,陈寿在武帝本纪中写到破文丑时曹军“时骑不满六百”,但是这不满的六百骑并非指曹军只有六百人,而是指只有六百骑兵,正如所谓文丑所率的五六千兵也并非全是骑兵,如曹军探子所言:“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可知文丑所率的也是以步兵为主,只是骑兵在前而已。

        而乌巢的五千人我们已经分析过,这是曹军大致选出的精兵,因为是偷袭,重质不重量,不能太多,过多一来易被袁军看出问题,二来也妨碍机动性,正如李靖偷袭突厥只用三千骑兵,但是唐军主力为十几万之多,所以这五千人只能说是曹军的精干,但是绝非曹军的大部分主力,这样一来曹军的总数还是不得而知,只能得出绝对超过五千人这样的估计。

        反倒是于禁的记载中更有价值,第一次于禁守延津,率众两千,而此后曹操率主力东征刘备,也就是此时袁绍拒绝了田丰的攻打许都计划,如此可知,此时袁军主力并没有对于禁展开进攻,记载中对于禁的进攻应该是袁绍部分部队的进攻而已,于禁的这两千部队更象一种牵制性的部队。

        重点在于,第二次于禁攻打袁绍别营时,和乐进合兵有五千人之多,这是曹操攻打乌巢的兵力了,当时用兵的最大特点便是部将独立率军的人数绝对不可能带领超过主公的部队,换一种通俗的话说,主力是不可能由部将统领的,于禁虽然是曹操的心腹大将,但是也不可能率主力出击,这样来看,曹操能分出五千人给于禁,那自身至少在一万军以上,于禁随后便率军回到官渡和曹操合兵,这样来看,曹军总数至少在二万左右,这已经是相当保守的估计了。

        正文  第三十一章  曹操与汉相

        三国随章侃第三十一章曹操与汉相

        (演义第三十一回曹操仓亭破本初玄德荆州依刘表)

        官渡之战我们只能称之为决定性的转折,而不能称为决定性的战役,因为官渡袁绍虽败,但是依旧保留了相当雄厚的实力,曹操只是扭转了之前被动的局势而已,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进攻,但离彻底击溃袁绍还差的很远,扫平袁家势力吞并四州那是建安十二年的事了,离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有七年之久。

        官渡虽胜,但是曹操也到了极限,粮草依旧不足,后方刘备在汝南再起,在第二年乘官渡大胜余勇在仓亭击败袁绍后,便回军击败刘备,刘备不得不投奔刘表,这就是本章的剧情了。

        这一章有一句话挺有意思,是刘备与曹操在战前叫阵的时候说的。

        “汝托名汉相,实为国贼!吾乃汉室宗亲,奉天子密诏,来讨反贼!”

        这以后被周瑜也说了一次,在孙权问周瑜战和之事时,周瑜便说:“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不过嘛,周瑜或许真说过这句话,但是刘备八成是没说过,为什么呢,因为曹操在建安六年还没当丞相呢。曹操在建安十三年,也就是袁尚等人被杀,袁家势力被彻底歼灭的第二年,才正式当上丞相,而且在之前,连丞相一职都没。不过这点在演义里已经被忽略了,在第十四回曹操迎献帝那章便许褚便称曹操为丞相,可就在同一章,演义还说到操自封为大将军武平侯(史上起初也确实如此,不过后来袁绍不高兴,曹操便把大将军称号送给袁绍,自己领司空一职),这才几个字,就把丞相一职送给曹操了。

        这一来是小说行文方便,你想那读者谁知道东汉时期的大将军是干吗的,但是都知道这丞相是管实权的,曹大将军或者曹司空这一说出来,这读者谁知道是干吗的,可曹丞相这名号一说,大家都明白,所以作者便将曹操当丞相的时间提前了。二来也是因为曹操虽然没有丞相的称号,但是却掌握着丞相的权力,称之为相到也不为过。不过我们读史可不能忽略这点,在建安十三年前丞相这一职业在全中国地区都没有,你在那时说曹丞相是没人明白的。

        宰相这一职业的历史变迁与遭遇,前人已有无数著作,在下也有写过《痛并快乐的宰相们》,在此便不多说了,只着重说说三国演义这段时期的情况。

        我们常说三国,但其实三国演义在曹丕篡位之前,各方势力除了袁术这位被谶纬害了的伪帝外,其他势力都是尊奉汉帝,便是以东汉为正统,没人自封一国称帝,在献帝退位之前,我们说的都是东汉年间,所以关羽曹操这些三国演义的主角们,虽然三国的建立有他们的一分力,但是他们都是汉臣。所以曹操这个丞相,便要从汉朝的制度说起。

        我们知秦始皇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职,协助皇帝处理政事,这三职极其重要,其中以丞相最有实权,对皇权产生,所以西汉后期便开始不设丞相一职,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的官号也改称为司徒司空司马(司马后来改称太尉),这便是所谓的三公,位高而无权,到了东汉。汉光武帝乃是中兴汉朝的名君,他为了加强皇权,也并没有设立丞相这一职位(所以说丞相这一职位并不是到了朱元璋才废弃的,实际上很多朝代便没有丞相这一职位,)而代以三公,三公也是摆设,尚书台这个皇帝秘书处才是重要的。

        所以东汉一直没有丞相,而掌握权力的要点是掌握尚书台,所以在曹操迎献帝后他想得到什么职位呢?

        大将军!这是东汉末年名义上的最高职务,外戚掌权时常常占有这个位置行使丞相的权力,在三公之上,百官之首啊,但是曹操得到这个位置没多久,袁绍不满了,曹操不想得罪袁绍,便让位给袁绍,自己做了司空。所以在袁绍死之前,真正的百官之首还是袁绍而不是曹操。但是曹操掌握了一个法宝,便是录尚书事。

        我们说过东汉时期尚书台最为重要,曹操录尚书事,实际上就得到了如同丞相甚至皇帝一般的权力,同时,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任职侍中,守尚书令,在曹操离开许都时,便是荀彧掌握朝中大权。(荀彧掌握了如此大的权力,曹操对其也颇有忌惮,所以在曹操受九锡一事上受到荀彧反对时,曹操便借故将其遣出许都,荀彧不久便死。)

        不过即便曹操掌握了如此大的权力,但是还是不方便,尚书台毕竟在法理上还只是皇帝的秘书处啊,所以在他扫平北方,解决了袁家的残余势力之后,重新设立了丞相一职,并自己做上了其职,这样一来,他将名义上和实际上的权力终于合而为一,也就是这时,我们认为曹操成为了东汉的独裁者。

        为什么丞相一职这么重要呢?因为丞相这一职位可以说实际上掌握着比皇帝还要大的权力,丞相是可以开府的,就是自己设立一套班子,所谓相府十三曹,这里的曹是部门的意思,十三曹就是十三个政府部门,这些政府部门就象日后的工部吏部等六部,掌管着全国的种种方面,而皇帝名义上可以掌握所有的权力,但是实际上常设能参与政事的班子就是尚书而已。(这也是日后尚书权重的缘故。)远远不及丞相的班子完善,这样就意味着法理上丞相完全可以抛开同僚甚至皇帝,在自己的府内解决所有政务,所谓政出其门也,而曹操看中的就是这点。

        曹操任职丞相时设立东曹西曹法曹,将原来在尚书的权力转移到丞相之下,后来干脆将尚书变为丞相的属官,另外利用中领军四征将军的设立,将军权也划归之下,如此一来丞相便将全国的权力都统一在自己手中,曹操属下的官员才是掌握实权的的官员。所谓的三公和皇帝则是一个空架子而已。曹操这样做,不单是将皇帝架空,而且等于是在法理上把东汉自光武帝以来的政治制度做了一个大大的改变,为的便是能够独裁,从这点上来说,说曹操是汉贼一点没错,因为在曹操的丞相光环之下,汉帝的光环是显得那么的暗淡无光,汉朝已经从姓刘转为姓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