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三国随章侃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三国随章侃

第69章

书籍名:《三国随章侃》    作者:沉睡的天空


                                    (毕竟道佛两家还不能直接控制政权。)

        再说回南朝,南朝佛道之争还算温和,北朝可野蛮得多了,北魏太武帝时期,道士寇谦之系统的整顿道教,将道教更加的规范化,称为北天师道,并在太武帝支持下成为北魏国教,之后太武帝更是兴起了废佛运动,先是令佛教徒还俗,后疑佛教起义,下令杀尽佛教信徒,焚毁经像,后来北周武帝时期又发生了废佛事件。(此事件北周武帝和北魏太武帝做的有所不同,在废佛前还下令道佛的辩论,不过虽然佛教辩论获胜,还是下令废佛,不过道教也跟着一起废了,道教与佛教的辩论斗法总是落在下风。)佛教的屡次被废与佛教出家信徒太多,不事生产,占用大量土地,建造佛像寺舍,影响国家经济民生有着极大的关系,不过此时佛教势力已广,屡次被废,又屡次再兴起。

        佛教备受打击,道教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梁武帝时期道士在梁朝便过的艰难,在北齐文宣帝时,在僧人煽动下,就下令道士剃发为僧。

        唐代皇帝虽然以老子为先祖,并定下道教为国教的政策,但是实际上佛教依然兴盛,不说武则天时期佛教又成为国教,就说宪宗便搞过迎佛骨之事,还受到了韩愈的指责,这在历史上也是著名事件了。

        不过此后的唐武宗信仰道教,进行了废佛事件,这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大的废佛行动。一般认为这次之后,佛教由盛转衰,这次事件,和刚才说到的北魏太武帝废佛北周武帝废佛还有之后五代的后周世宗废佛称之为三武一宗法难。

        其实虽然佛道两家相互争斗不止,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两家都相互承认了对方存在的现实。道教吸收了不少佛教思想,佛教也不断的本土化,吸收了不少道教思想,与原本的佛教大不相同,形成了中土佛教。在发展过程中,两家的流派也日渐增多,佛教的净土宗,禅宗,道教的正一道,上清道,全真道。(也就是武侠小说中常提到的那个流派,不过与小说中反金反元的全真道不同,现实中的全真道与金元统治者的关系都很好,兴盛一时,但是在日后对佛教的斗法中失败,之后大为衰败。)

        宗教的流派极其众多,我们现在熟知的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其实都只是一个统称,之下分为无数个教派,这些教派都是因为对经书的理解不同,就说基督教吧,天主教基督新教还有东正教就是因为对一本圣经的解读不同而分裂,(其实说起来犹太教的圣经和基督教的圣经也是同出一脉,当然基督教圣经做了极大的改动。)相互之间的斗争比对真正的异教徒还厉害。他们只有一本圣经尚且分为诸多教派,佛教经典诸多。(不过其中的经典也多是后人撰写,其实有趣的是,现在的大多数宗教经书包括儒家的经书大都非创始人亲笔所书。)那更可想而知,没闹成基督教那样的宗教战争已经很不错了。

        佛道两家在之后的日子虽然依旧互有争斗,但是已经日渐和缓,不过同时两家也日渐衰败下去了,到了清朝,已无复当年盛况了。不过在民间依然保持着诸多的影响,许多的宗教习惯仪式融于民间习俗之中,此时的佛道已经融入了世俗生活,在演义小说中,佛道的出现已经成为了必然的一部分,这或许也是一种三教合一吧。

        正文  第七十八章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三国随章侃第七十八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演义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汉末大文学家,他出生官宦子弟,自幼便擅长文乐,上文这几句便是他所作的《短歌行》,曹操才华横溢,善作乐府诗,在他的带动与影响之下,形成了建安文学盛极一时的局面,甚至影响到魏晋与之后的文学发展。他不单自身文学造诣极高,而且还养育出了两个同样富有才华的文学家——曹丕与曹植,尤其后者,有才高八斗之称,他们父子三人后世称为“三曹”,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曹操,汉末著名军事家,名将,曹操一生征战无数,屡屡上演以少胜多的名局,是汉末时期最出色的将领之一,他在征战的同时,还整理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对孙子兵法注释。

        曹操,汉末著名政治家,年轻时以五色棒棒杀大宦官蹇硕叔父,任官时用法治人,威慑地方,董卓入洛阳后,他随起义兵,参与关东联军与董卓对抗,之后关东大乱,各路诸侯自立,在众多诸侯中,曹操运筹帷幄,广纳人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汉末群雄混战中脱颖而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大的袁绍,扫平各路诸侯,扫平北方,成为三分鼎立中最强的势力。

        曹操,满腹才华,观其诗歌便能感受到他满腔的热情,然而满腹才华的他的另一面却是无数人的鲜血与恐惧。曹操自幼便骄滑放荡,贪色好夺人妻,为军资发人坟墓,屠徐州数万百姓,杀袁绍官渡几万降兵,杀皇后挟天子为玩偶。

        曹操,在政略上多谋善断,善于从各种不同的谋略中选择最佳方案为自己所用,然而另一方面他却生性多疑,好为刑杀,梦中杀人,杀吕氏一家。

        曹操,重视人才,为许攸而跣出迎之,引荀彧为子房而信由之,为关羽而礼厚之,即便降将也能信用之,手下人才多能各显其才,曹魏中人才济济,可是另一方面,曹操却屡屡杀害自己前度还重用之的才子能臣,许攸为其少友,官渡立下大功,然对曹操言语不敬,曹操嫌之,而杀;荀彧为曹操手下第一谋臣,王佐之才,多引人才,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然对曹操求九锡有微词,曹操愤之,使荀彧忧之而死。其他如孔融崔琰毛玠等,皆都为曹操初敬重而杀之者。

        曹操,初时试为汉室一忠臣,洛阳北都尉时敢执法,董卓作乱时起义兵,其忠不下于孙坚;然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杀皇后,视汉帝为无物,其状近乎于董卓。

        为何如此矛盾的两面能出现于同一个人的身上?曹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

        曹操,他是一个天才,名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并不少见,曹操在军事上才华出众,但是终比不上韩信刘裕这样的名将,军事家在中国也不少见,曹操的注解孙子兵法自然比不上原版的孙武,也比不上李靖,而政治家在中国几千年中更是无数,曹操在其中自然算不上数一数二的人物,即便同是名将和政治家的,曹操之上也有李世民朱元璋刘裕这些不世出的人物。然而若要说又是名将军事家政治家还是诗人的,历史中曹操绝对能排进前五。名将,政治家,诗人,这几种之中任凭一种都需要天才一般的才能,而曹操三种都具备了,怎么还能不说其是天才呢。

        曹操,他是一个名利心极重的天才,曹操初年的忠臣表现,晚年的挟天子,疑愤荀彧,都是一个原因,便是他要向上爬。当初汉室犹存时,他匡扶汉室,那是为了日后能建功立业,名存青史,日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受九锡,得王爵,也是为了建功立业,名存青史,当初的曹操与日后的曹操,本质上并没有变化,都是一个求功名的曹操,正是因为求功名,所以曹操时常会显出软弱的一面,当初对峙强大的袁绍,他几度欲归袁绍之下,官渡犹豫退兵,幸被荀彧等人制止,便是因为他是要求功名,而不是搏性命,他并没有极强到要捍卫的政治理念,只有极强的政治手腕,他能为人之上,但是若人上有人,他也能甘为之下,若汉朝强盛,他能为之下,若汉朝衰弱,他能欲之上,这便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并没有变化,只是时局变化,使得他心态产生了变化,既然能获得更大的名利,他绝不会甘于小的名利,而无论谁阻止他,即便是手下能臣,无双才子,都要驱除之。曹操当年意在曹植,后转曹丕,也是因为时局变化,当年尚欲为汉臣时,曹植是最好的继承对象,那时的曹植就象少时的曹操,年少轻狂意气风发,欲匡扶汉室;而之后欲篡汉时,曹丕是最好的继承对象,那时的曹丕就象晚年的曹操,多疑又野心勃勃,欲取上位而代之。

        曹操,他是一个名利心极重为之不惜手段却尚有心的天才。曹操名利心极重,又多疑,谁站在他的对立面,谁对之有威胁便要除去,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多妻屠杀发墓。尊天子收人才,对他来说只是为达到目的而采用的手段而已,然而这并非他不知道手段的好坏,尽管嘴里说出了“宁人负我,毋我负人”的话,做出的也是“宁人负我,毋我负人”的事,但是他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事,是对是错,原本的价值观并未在心中抹除,正因为如此,他才选择了做文王而不是武王,正因为如此他才对一些所不喜的人网开一面,因为他知道这些人做的是对的事,尽管他做不到,但是他渴望着做,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对刘备关羽他们才另眼相看,尽管得不到他们的支持,但是渴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因为他们有着曹操所没有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