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三国随章侃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三国随章侃

第89章

书籍名:《三国随章侃》    作者:沉睡的天空


                                    川中之民风更不用说,若真是南方人软弱无能,也不会多次形成这个南北对峙的局面了。而战斗力的方面,更是如此,所谓的军队战斗力是完全可以训练出来的,南北对峙时双方都出现过极强战斗力的军队,但是这些军队并没有出现在固定的一方,这其中将领的训练与实战经验比地域性更为重要。前者我们已经说过,这对于双方都是公平的,至于后者,在常年的情形之下,实战经验不存在差别。

        其实这也是经常会谈到的一个话题,总会谈到所谓民风战力如何的问题,或感慨今不如古,或感慨中原不如草原,还要引进什么血统来的可笑说法。其实所谓民风,和血统草原地域都没有关系,纯粹和环境有关,春秋战国中原民风强悍,那是自然,天天打仗,不强悍活得下去吗?草原游牧民族民风强悍,那也是自然,天天要和野兽与相互之间的游牧部落作战,不强悍也活不下去,前者是农耕,后者是游牧,但是实际上没有区别,这民风完全是看环境,日后中原一统,天下和平,需要民风强悍作甚?那游牧民族若是也和平安逸下来,没几年也就不见那强悍民风了,蒙元满清的例子就不用多说了。至于战斗力也是一样的,边境的军队不是说素质血统民风比中原好,完全是仗打的多的缘故。

        再说说这经济力的问题,这经济决定战争胜负的说法,表面上倒是也有道理,但是也很难解释一个事实,便是南北对峙也有千年了,南方经济是越来越好,但是成就也没见得和经济一般发展上去,也就朱元璋北伐成功一次而已。所以要说这个经济决定论,我看至少在工业革命之前还是大有问题,古代经济的话,南方只需要一定的规模再加上天险便可以保证自身部分的安全,这种规模不说遥远的楚国,就说三国时期的蜀汉孙吴就可以保证了。但是这之后经济在量的增加并不能使得他能从实力上占据超过北方的决定性优势。

        其实单就三国时的情况来看,之所以曹魏在两面进攻的情况下没有削弱更应该归功于以下两个因素。

        其一:曹魏的重心地区没有遭遇到进攻,蜀汉面对的关中,孙吴面对的荆北,两淮固然在东汉时期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但是在汉末战乱之后,这些地方经济,人口都大幅度的锐减,已经不复当年盛况,经济重心已经转到了河北。蜀汉孙吴的骚扰不能影响到曹魏的根本。当然,经济的削弱也使得对抗地方的力量受到了影响,这种情况在荆淮地区尚好,身后便是开始渐渐恢复元气的中原腹地。但是在关中一侧则并有些糟糕了,关中在大乱之后人口凋零,虽然说这使得诸葛亮不能就地取食,但是也使得当地力量薄弱,而且一旦关中被夺,马上便对洛阳产生威胁。于是司马懿等先后奏请迁徙百姓到关中,以益其民,使得能抵御蜀汉的力量渐渐壮大起来,在东边长期也进行着屯田的政策。随着时间的发展,曹魏在原本的重心地区尚可的情况下,原来那些遭到战乱破坏的地区经济人口也开始发展起来。

        当然,这种经济数量的增加并不能使曹魏有决定性的优势,但是相比曹魏来说,蜀汉与孙吴的经济重心地带太过薄弱了,尤其是孙吴,实际上他的经济重心就在于长江流域这一块,表面上还拥有广阔的南方,但是那都是一些没有开发的蛮荒之地,即便到了唐宋都不愿意去的地方。这就等于孙吴的真正控制地区就是那狭长的长江而已,远没有如曹魏那样广阔的回旋余地,一旦被攻破一点,就有可能全局瓦解。孙吴一直想夺取荆北与两淮,但是都没有成功。相比于孙吴来说,蜀汉反而还要好些,群山的险峻比大江天险难以逾越多了,尤其是在刘备得到汉中之后,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但是也有糟糕的地方,在刘备东征失败后,扩张的唯一一条路就剩下北出汉中,但是汉中的经济一直没有好好的恢复过来,不能对蜀汉北伐提供大的帮助,而且汉中的天险现在成为了一大问题,这也就我们要说的第二个,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其二,后勤与天险。蜀汉与孙吴能与曹魏鼎足三分,长江与群山这两大天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长江天险自不用说,蜀汉的山险使得别人后勤补给严重困难,这比长江天险还要可怕,便如张鲁之辈,也能凭借天险使得曹操萌生退意,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正如我们所要说的,所依仗的东西,也往往成为限制你发展的因素,这一点在诸葛亮北伐中就很好的表现了出来,诸葛亮兵不可谓不精,战力不可谓不强,便是与曹魏正面对抗,也不逊色,但是在面对后勤保障这一大问题上,也遭遇了麻烦。蜀汉之兵少,这一来是蜀汉人口本就少,二来也是因为这蜀道实在太过险峻,给予了后勤补给很大的麻烦,即便诸葛亮制造出木牛流马,也不能解决问题。(当然,假如这蜀道不是如此,只怕诸葛亮也不会制造这东西了。)诸葛亮出兵,往往不是战败,而是耗粮耗不过曹魏才不得不撤兵。实在是痛苦不已,这关中对付川中,此招是屡试不爽,也只有如韩信当年那般才能成功,但是当年韩信偷袭之时的局势又和现在三国局势不同,韩信只需要解决三秦王,强大的项羽在另外一边耗着,管不过来,可是诸葛亮没有这么多时间,所以这也是他拒绝魏延一策的很大因素了。

        后勤成为了蜀汉的瓶颈,对于孙吴其实也是一样的,孙吴与曹魏的作战互有胜负,但是往往失败的一方是主动进攻的一方,这固然是因为古代攻城甚难,但是实际上与后勤也大有干系。不过这里与蜀汉的后勤困难有一些相似,又有一些不同。其实用孙吴做例子不算太典型,我们还是说东晋之后的几次北伐。东晋之后如桓温等人的北伐,往往前期十分之顺利,但是后期惨败,而且往往北伐军在战力上不逊色甚至远远超过,但是战败却常不是战力而是后勤的问题。这点上与诸葛亮北伐惊人的相似,但是与诸葛亮受制于山不同,江南军队是受制于水,诸葛亮是山太多了,江南军队是水太少了。究其原因,北伐大军行进,后勤物质众多,前期常可由水路进军,畅通无阻,但是一旦遇到没有水陆运输物质,后勤被断,又不能就地取食的话,别说取胜,就连能否安全撤退都成问题。我们看一下在朱元璋之前最成功的刘裕北伐,他的部署先取山东,一开始走水路,后来走陆路,在取山东的时候他也很得益于慕容超的白痴,在刘裕弃舟步行的情况下不守天险,不坚壁清野,居然要和刘裕正面作战,结果可想而知,后勤不愁的刘裕军大胜之,其实这种白痴别说刘裕,就是桓温都能灭之,刘裕真是生在好时代了。(所以说这运气很重要,但是我们总不能把运气当作决定性的因素吧。)之后刘裕入关中,也是从水路进军,此外还得益于王镇恶是王猛孙子,在当地颇有名望,拉到了一批粮草的关系。

        由此可见,南方政权要北伐的话,后勤成为了大问题,南方军队从水路运输十分便利,但是到了北方平原,没有河流的情况之下,如何保障军队的后勤呢?征收当地物质是个好办法,但是这是饮鸠止渴,日后毕竟还要靠这些当地人守着呢。三国鼎立的时期毕竟不是当年群雄争霸的时候了,可以做强盗抢了一把就走。孙吴的北征就出现了这样的毛病。

        要不,就一次性把北方全部征服,但是那肯定是不可能的,除非北方政权把精锐全部自己送上门找死,就这样要指望一下控制地域广阔的北方,那也是不可能办到的,占了中原还有河北一大片等着呢。(反之南方只要突破长江,就很危险了。)

        要不,就只有蚂蚁啃骨头一般,一点点啃,把那些有水路但是也有平原的地方如两淮荆北山东一步步啃上去,这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了。啃下来要占得住,在守的时候还要注意不受到太大的破坏,因为日后这里要作为再出征的后勤补给的一环,这是相当艰难的事了。尤其是在这些地区实际上也是属于曹魏强力控制的地区,调兵遣将十分方便,又十分容易受到攻击的情况下。这些地方北方政权比南方政权要获取的容易得多,也比较容易守,而南方政权取守都难得多了。

        其实,与隆中对都是一样的,虽然都强调了天险的重要,但是都要求了占据不单拥有天险,也拥有出击据点便利交通的地方,比如隆中对说到的关中,两者都谈到的荆州都是如此。但是终孙吴蜀汉灭亡,前者没能在两淮荆北再进一步,后者未能得关中。如此一来,便是有天险,也不能得进了。

        正文  第九十七章  后出师表

        三国随章侃第九十七章后出师表

        第九十七回讨魏国武侯再上表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本回演义中说的是诸葛亮二出祁山的故事,但是实际上在历史中这次二出祁山很成问题,一来这次出征实际上是攻打陈仓,算不得出祁山。二来是这次出征没什么结果,围城打了几日,没粮了就回来了,不过回军途中斩杀了追击而来的王双,这只是一场小规模战役而已。不过演义中为了凑合六出祁山之数,硬将之改了一番,我们也就姑且看之吧,毕竟演义小说和正史不一样是正常。

        但是关于这二出之事,倒也颇有可说之处,其一则在他出征前写下了这个《后出师表》,文中就有日后出名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可是三国史学上的一大真伪问题,因为这《后出师表》没有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出现,在《诸葛亮集》也没有记载,而是在《汉晋春秋》中出现,裴松之在注释中引用此段时称这是出自张俨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