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非常日记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非常日记

第58章

书籍名:《非常日记》    作者:徐兆寿


                                    他知道,这不是她的意思,肯定是她爸爸的意思。他答应了。下午把文章修改了一遍,打印出来。一切工作结束后,他就早早地向她家奔去。

            到她家时,才五点钟。老作家说他昨晚上一夜间看完了林风小说的上半部分,所写的内容让他震惊:

            “我不知道现在的大学校园里会成了这个样子。笑茵从来没给我说过。有时,我从报纸上看到一些现象,还以为只是个别现象呢。”

            “实际上,比这些更为严重。现在,这已经成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但是,余伟啊,我还是认为这种东西充其量只能是一篇报告文学式的东西,说的不好听一些,连报告文学都算不上。一个作家,一个真正的作家,他必须是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高屋建瓴地看问题,能够筛选素材,并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素材,为他的思想而服务。这个大学生有什么思想?他写的那些东西,说透了是要哗众取宠,说彻底一些,就是用黄色的东西来刺激读者。他这是别有用心。这样的东西现在社会上还少吗?现在不是有另类作家吗?那些用身体写作的女作家,不全写的就是这类玩意儿吗?有什么价值呢?当然啦,这些东西也需要写,但是禁止的,不能示众的。”

        《非常日记》六(2)

            余伟尽量用平缓的口气跟他说话:

            “实际上,我也很矛盾。虽然我对他小说里描述的内容已经见多不怪了,但把它形诸于小说却是第一次。在国外,有很多心理学家都在研究人类的性行为,在研究人类的精神病现象,后来都成了哲学家,成了影响人类思想发展的重要的思想家,比如弗洛伊德,比如荣格,等等。为什么在我们国家却一直没有人重视这一点呢?非但不重视,还要让人们蒙上眼睛,说从来没有发生过。这岂不是掩耳盗铃?还有,一旦这些东西被社会重视,就马上说是道德出了问题,要立法,很少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问题,这不是指鹿为马吗?虽然他的思想境界不高,但他有一颗向上的心灵;虽然他的文学修养不高,但他写的很真实,没有虚假的成份。现在作家都有一种普遍的认识,就是以高尚的东西来抹掉原本真实的人性,使小说中的描述都有了虚假的成份。我认为这种现象更可怕。”

            他们争得面红耳赤,都斜眼看着电视,等着对方先说话。笑茵妈妈出来,笑着对余伟说:

            “他呀,一辈子就死认一个理,谁都说不过他,即使说过了,他也不承认。你别理他。”

            “不,姨姨,实际上我是不懂这些的,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些的,没有发言权。”

            “但我听着你说的就很有道理,他是蛮不讲理。”

            老作家这时转过头来,点了一支烟,终于说:

            “去去去,谁说我蛮不讲理?我这个人就是好争论,但谁讲的有道理,我事后不是认真考虑了?”

            “事后才考虑,当面还犟的很。他就这德性。”

            “我也一样。我爸活着的时候和叔叔一个脾气,我和他老为一些事争,我妈老骂我们俩。可是我爸那个人,如果没个人和他争,他倒觉得没意思了。人就这么怪。”

            他们都笑起来,气氛也总算活了起来。老作家也笑了,他说:

            “男人之间的事,女人不懂。男人是不打不相识。”

            在吃饭的当儿,老作家问余伟:

            “70后是什么意思?”

            “就是这两年说的七十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作家和诗人。”

            “我真是越来越不明白了。你说那里面的那个叫什么程一涛,把诗社的名字叫什么不好,非要叫光屁股?我虽然不会写诗,还是会看诗吧。你说这是怎么会事?”

            “这我就有发言权了。我也是七十年代出生的。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反传统,过去你们不敢做的,我们就敢做。你们认为越是正统的,我们越是烦。”笑茵说。

            第二天,余伟坐车去了上海。

            十天以后,他又去了趟深圳。余伟在美国的导师来中国讲学,第一站就在深圳大学,说要在那里见他。这一去又是十天。在这二十天时间里,他一直探讨和了解的就是心理学方面的事。中国青年的心理疾病已经犹如正在出土的荆棘,而大学生又是这些疾病的主要对象。他还跟一家出版社的编辑重点地介绍过林风的小说,答应尽快让林风把小说寄给他。同时,中国青年心理研究会在那次大会上换届,因为他在国外的学位和导师的名气,被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他乐意承担这一重任。更让他高兴的是,他的导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争取了一项资助金额巨大的项目,要他做主要立项人之一。

            短短的二十天,他的事业发生了巨变。

        《非常日记》七(1)

            也在这短短的二十天里,发生了两桩让余伟难以置信的事件。

            先说第一桩。他走的时候,把房子里的钥匙给笑茵留了一把。笑茵第二天到他住处去时发现了林风的后半部分小说,她翻了一下,刚开始觉得写得有些恶心,但她很好奇,觉得写得很细腻,尤其是写那些大学生生活的部分很有意思,便看了下去。谁知,她就在那儿把后半部分整个地看完了。过了一天,她把这后半部小说带回了家,让她父亲看。父女俩看完后心情都不好,觉得有些还是写得挺好的,但他的那些变态的心理实在太恶心。这种事情也能写出来?老作家觉得这个作者很是可惜,因为除了他性心理的变态外,他几乎是个非常优秀的人。

            笑茵把这件事同宿舍的女研究生聊着,因为她们宿舍遇到过“性骚扰”,她想让她们知道那些“作案”的男人的心态是什么,她告诉她们宿舍的同学不能外传。可是,那些女生用同样的心态和要求给她们的朋友说了。

            就在他们一传十,十传百地谈着这件事,并且把这件事谈得离原来的事实非常遥远的时候,医学院的女生宿舍发生了一件事。一个女生在晚上两点钟去方便,朦胧中发现还有一个人也在卫生间里方便。起初她没有怎么注意,因为她的睡意太浓,似乎在方便时仍然在睡觉。突然,她觉得不对,只见那个人站在不远处一直看着她。她抬头仔细一看,发现那是个男的。她吓坏了,大喊一声“救命啊”,裤子都没提起来就往外跑,结果被绊倒了。那个男人过来了,她吓得惨叫起来。那个男人赶紧往楼下跑了。那个女生一直大叫着,直到她们宿舍的同学来要拉她,她好像仍然觉得是那个男人,一个劲地往后缩,叫得更凄惨。楼道里挤满了人,也有大胆的女生往楼底下冲去,但那个男人的影子早就没了。

            谁也没想到的是那个女生神经失常了。同学为她把裤子提起来,把她扶到宿舍里,可她还是缩在床上的角落里,指着一个女生说:“别过来……救命啊!”

            第二天早上,医学院武保处的人来查问了半天,她仍然说的是那句话。武保处的人断定,这与前几次在其他高校发生的“性骚扰”事件相同,肯定是同一个人,而且作案时间仍然是星期六晚上。学校立即把那个女生送到精神病院,并通知其家属。

            这件事在医学院里传得沸沸扬扬,一时间人心不稳。女生不敢在晚上去卫生间,甚至不敢去上自习。女生楼的值勤也格外严肃,还增设了保安人员。后来,这件事在其他学校也传开了,传得越来越可怕。省教育厅专门为此开了次会,一方面要求各校加强防范,另一方面要求医学院和各个学校联合起来尽快查清这个案子。医学院还与当地派出所联系,和他们一道对此案件进行侦查。

            这件事在北方大学也引起了轩然大波。校方加强了这方面的防范措施,并警告女生要在晚上特别是周末晚上加强防备。消息一传出,女生们非常恐惧,一到周末,就和男朋友到外面租房子去住,或者去上网吧和看通宵电影,或者干脆把男朋友带到宿舍里,把床上的帘子一拉,自成一统,不管别人了。

            晚上两点钟时,学校突然带人来查看女生宿舍,竟发现很多女生不知去向,还逮住了几个在宿舍里同居的学生。这使校方大为恼火,给好几个学生给了处分。紧接着,学生处联同宣传部又给学校上交了一份《大学生同居现象及性心理调查报告》,调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女生都表示有性体验,而男生则只有百分之二十多。据周围的小药店反映,经常有女生来进行人流和药流,而在这些行为中,几乎所有女生都缺乏必要的性教育和性知识,后遗症很大。最让学校震惊的是,在进行这样一次调查时,大部分女生对此处以坦然的态度,而且表示,这种性行为与爱情有关,但不一定与婚姻有关。报告的结尾是对当前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忧虑。

            就在校方做这些事的时候,各种媒体也把目光聚焦到这里。一时间,电视上有大学生同居现象的曝光节目,连中央电视台也在黄金时间播出有关大学生同居现象的谈话类节目,报纸上则更不必说,既有相关的调查报告,又有相关专家的观点。半个月之内,这一现象成了社会的中心话题。

            笑茵的父亲自从看了林风的小说后,就对大学里的这种现象表示了极大的关注,现在再看看各大媒体的报道与分析,再联系到自己的女儿也在大学里,就更加关注这种现象。

            周末,笑茵也不敢在学校住,早早地回家了。她便和父亲谈了起来。老作家还是认为这是社会道德的败坏,是西方思潮对青年人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