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馥香记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馥香记

第21章

书籍名:《馥香记》    作者:江湖夜雨


                                    可想而知,李清照和赵明诚抱着一大堆书画,提着一大包零食回家后,相对展玩咀嚼,边品尝美食,边评点书画,两人意兴盎然,确实其乐无穷。说来李清照也够幸运的,嫁了个志趣相投的夫婿,要是朱淑真听到了,肯定更要肠子断成好几截。

            当然,李清照夫妻俩也没有太多的钱尽情采购喜欢的古董,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中说:“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夫妇二人看到比较罕见的奇书文物,不惜脱衣典当后再购,有次看到一幅南唐徐熙画的牡丹图,要价二十万钱,没有钱买,只好看了一晚上又让人家拿走了,夫妻俩惋惜了好多天。

            但这些小小不快在夫妻的甜蜜生活中犹如咖啡中的一点苦涩,应该也算是他们幸福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断吧。李清照夫妻的小日子是十分甜蜜的,李清照有一首这样的词: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

            这首词写得妙趣横生,意境旖旎无限。以平常的口语入词,但词中的融融暖意,犹如吹面不寒之杨柳风,让人心旷神怡。活脱脱地道出一个娇媚无比的新娘子形象。后来风流才子唐伯虎有一首诗,就完全因袭了李清照的诗意:

            妒花歌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语;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唐伯虎诗中的佳人虽是在打情骂俏,但诗意中总有些戾气在其中,李清照的词中却是:“徒要教郎比并看”,她知道自己的郎君是一心一意爱着自己的,自信满满的神情溢于纸外。

            李清照还有一词,也应该是描绘两情相悦的幸福生活的:

            采桑子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

            呵呵,“今夜纱橱枕簟凉”(指带有纱帐的床)这句话从李清照的朱唇中轻吐出来,恐怕赵明诚身子早酥了半边。从词里可以看出,李清照绝不是那种二木头式的或者道学先生似的不懂情趣的女子,她和赵明诚两人的夫妻生活也是十分甜蜜和谐的。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赵明诚不久就为官出仕,一时不便带李清照同行,夫妻俩不免要暂时分离。这段日子里,李清照的心情是十分愁闷的,但这段离别却使她写下了不少极为精采的好词,如《怨王孙·帝里春晚》、怨王孙·帝里春晚》、《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点绛唇·寂寞深闺》、《浣溪沙·髻子伤春懒更梳》等等。当然最出名的还是这首《一剪梅》。

            元代伊世珍《琅嬛记》载:“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送之。”全词如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一剪梅》,历来为人喜爱和传颂。尤其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平白如话,但是从平淡中见神奇,妙不可言。

            总体来说,李清照和赵明诚在东京的七年婚姻生活是非常快乐的,虽然也有小别,但这时却不是生离死别,相见有期,重逢更胜新婚,自不待言。

            大观元年(1107年)三月,奸臣蔡京取代了赵明诚父亲赵挺之的相位,赵家失势,五日后赵挺之就病死了,多半是气死的吧。蔡京更加紧迫害赵家,赵明诚无法在京师立足,就移居青州故里。这对于明诚的仕途,无疑是一个大“利空”,但对于李清照来说,她却并不是太悲观,因为夫妻俩终于有更多的时间在一块儿,她曾写词说:“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小重山》)。对此,李清照反而有一些欢喜。

            赵明诚和李清照回到青州,他们把自己的宅院命名为“归来堂”,自然来源于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李清照这时自称为“易安居士”,也是来源于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可见,他们夫妻是安于归隐,乐于归隐的。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夫妻衣食自然无忧,闲居无事,还是从事他们的爱好。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中说:“……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这段文字广为人知,归来堂中,夫妻俩晚上整理古书,摩玩彝鼎,乐在其中。他们还玩背书的游戏,李清照看来远比赵明诚聪明,经常得胜,虽然规定谁得胜谁喝茶,但李清照却乐得将茶打翻了。也许俗人们觉得这种玩法一点也不有趣,但是李清照他俩却觉得“乐在声色狗马之上”。遥想归来堂中的红烛光影,笑语娇声,真是羡慕死普天下的夫妻们。千年以来,这样琴瑟偕好的夫妻也是难得一见。

            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秋,赵明诚为《易安居士画像》题道:“易安居士三十一岁之照。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政和甲午新秋,德父题于归来堂。”从以上题字中,可以看出赵明诚对李清照也是充满爱意的。在这屏居十年中,夫妇俩专心著《金石录》一书,过着神仙眷属一样的日子。正所谓“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鸳鸯不羡仙”。

            但世间不如意事,十者常七八。后来赵明诚又被起用,出任莱州。夫妇二人又开始离别。李清照此段时间又写了《凤凰台上忆吹箫》、《念奴娇·萧条庭院》等很有名的词。当然最富故事性的是这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以前是“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但如今却是“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同是一凉字,心境却大不相同,如何不教“人比黄花瘦”?

            据说这首词寄给赵明诚后,赵明诚既感动于清照的深情,又惊叹于清照的才华。虽然觉得自愧弗如,但还是不大服气,于是杜门谢客、废寝忘食地思索了三日夜,做了五十首,然后将李清照这首也混在里面,让友人陆德夫看哪一首最好。

            陆德夫也是个有水平的人,当时就说:“这三句绝佳。”赵明诚忙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是李清照所写的。其实,李清照的词功力之深,不惟纵横当世,而且压倒千古,赵明诚虽然不是粗俗庸碌之人,但是想在词章上压过这位空前绝后、冠绝古今的大才女,却也是痴心妄想。

            后来,李清照也去了莱州,和赵明诚相聚了。但是这时候的赵明诚由于公务繁忙,不能像归来堂时那样有好多的时间来和清照谈诗论画了。李清照也略有不快,她作了一首《感怀》诗。诗前有序:“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她在诗中说:“……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

            “青州从事”是指好酒,孔方兄是钱的代称,看来李清照对赵明诚整天忙于酒宴应酬是很反感的,她希望的是:“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当然这时候的赵明诚也并没有完全庸俗化,他对金石书画的爱好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他这段时间得到了白居易手书的《楞严经》,兴奋不已,赶快回家和李清照共赏。赵明诚写得到这个“宝贝”后“……因上马疾驱归,与细君(细君是妻子的代称)共赏。时已二鼓下矣,酒渴甚,烹小龙团,相对展玩,狂喜不支。两见烛跋,犹不欲寐,便下笔为之记。”两人相对狂喜,看了半夜,还不想睡,这种情景和归来堂上也约略相似。

            但是这种连上天也嫉妒的快乐时光,终于结束了,一场痛彻千古的浩劫即将到来,这就是“靖康之耻”。

            吹箫人去玉楼空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一举攻破了北宋都城汴京。金兵掳去徽钦二帝及后妃数千人,并掳走教坊乐工、技艺工匠、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等无数,北宋就此灭亡。这实在是千年以来难得一见的奇耻大辱。

            在风雨飘摇的动荡岁月,赵明诚的母亲也于这多事之秋逝去。靖康二年三月,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南下奔丧,他们收集的众多的书籍古董不便携带,只好“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