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两宋王朝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两宋王朝

第19章

书籍名:《两宋王朝》    作者:陈舜臣


                                    

            军方长老韩世忠也表示不满。他以“你有证据吗”之语诘问秦桧。对此,秦桧以尴尬的表情回答:“听说,岳飞和其子岳云有过以文书致张宪之事。只是这封文书还没有被发现。不过,他们起叛意是很有可能的。”

            “听说?……有可能?……只凭这些,你就可以办人吗?”韩世忠以此对秦桧怒喝。

            同样为军方首脑、盗贼出身的张俊,早已投靠和议派。而韩世忠则依然不放弃主战论。只是,部下已经被改编为中央军的他,目前并没有可以指挥的军队。这样的人,危险的程度当然没有部下不肯离去的岳飞高。这大概是韩世忠之所以没有遇害的原因吧!

            韩世忠意图弹劾秦桧,却因此被左迁为醴泉观使这个闲职。他从此闭门谢绝会客。据说,一些人偶尔看见他骑着驴子到西湖之畔,手提酒壶的样子。他后来还活了十多年,但绝口不提往年的军功。

            投靠和议派的张俊由于有蓄财之能,后来成为大富翁,包括族人在内都享受富贵荣华。

            以秦桧这等人,对处刑岳飞之事仍始终拿不定主意。即使在家里,他也为这件事情而眉头深锁。一天,他的妻子用火筷子在火炉中的灰上写了“捉虎易,纵虎难”这六个字。

            “好!这句话说得一点没错!”秦桧下定决心了。

            常胜名将岳飞遂遭缢杀,其子岳云则被处斩。岳飞享年三十九岁,养子岳云则为二十三岁。据说,岳飞被处刑的消息传至金国时,该国要人莫不欣喜雀跃,干杯互祝。

            岳飞被处刑是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的事。和议于同月成立。这是屈辱性和议,南宋以“臣”对金自称。以和议使节身份被派遣金国的,正是当初奉命对岳飞进行调查、后来被更换的何铸。

            翌年,金将徽宗、郑太后、邢皇后等人的遗骸以及韦氏送还南宋。郑太后系徽宗的正后,却非高宗的生母,高宗的妻子邢氏也在北地殁故,三具灵柩无声无息地抵达杭州。高宗生母韦氏则得以活着与儿子重逢。

            最可怜的是钦宗。他的回国会使高宗为难,而金国也想把他留下作为最后的王牌。

            你回去后,请转告大家设法把我弄回去,千万不要辜负我的这个期待。——韦氏临归国前,钦宗流着眼泪向她恳求。

            钦宗早已没有回国后重登帝位的念头。他只期盼依靠弟弟的好意,能活着重新踏上南方的土地。而他却连这小小的愿望都没能实现。

            南宋固然困难重重,而金也正面临许多问题。原本过着狩猎生活的女真族社会,因膨胀而变质是当然的事情。

        屈辱的和议(3)

            继承太祖之后的,不是太祖之子,而是弟弟太宗;太宗死后,继位的不是太宗之子,而是太祖之孙。这都是类似长老会议的组织推戴的结果。为首的嫡子不见得能成为继位者,这是女真族社会的老规矩。

            不选择擅长指挥狩猎的人为首长,族民将无法生存;但由于首长是长老们所推荐的,所以不具备绝对性权威,重要事宜非与长老们商量不可。

            金于推倒辽、压制宋而来到黄河流域后,第一次接触到中原的绝对专制君主体制。同样为首长,中华帝国首长具备的是绝对性的权力,地位更是世袭制的。

            太宗死后,太祖之孙熙宗在宗翰的辅佐之下就首长之位。对太宗而言,这是由侄子继位。然长老合议制这个老规矩在女真族社会中依旧根深蒂固。熙宗为了要成为中华之皇帝,非得和这个老规矩战斗不可。

            与秦桧进行和议的挞懒之所以被肃清,就是这个缘故。熙宗逐一诛杀了皇族以及宗族——也就是一族中的有力者。他这么做,为的是想成为中国式的绝对专制君主。

            熙宗很有可能是个虐待狂。此外,嗜酒如命的他,每次喝醉酒就杀死皇族重臣,甚至自己的皇后也包括在内。

            居宰相职、拥立熙宗的完颜亮,是宗翰之子、熙宗的堂弟。他由于担心随时有被杀的可能,因而先下手为强,在杀死熙宗后自己就帝位,是为海陵王。

            海陵王的作为较熙宗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他即位后约百日内杀死的人,有太宗之孙三十余人、宗翰系子孙三十余人以及以外的诸宗室五十余人。而且他把杀死的对象(绝大部分为亲族)的妻子一律纳入后宫,他因此被视为历史上极为罕见的荒淫君主。

            杀死皇族和宗室,为的是要确立皇帝独裁制。为了要推翻同族长老合议制这个旧体制,最好的方法是把参加合议的人员悉数杀掉。

            海陵王以燕京(北京)为首都。这样做也是以成为中华皇帝为目的。接着,他开始南征,金称此为“伐宋军”。

            海陵王于正隆六年(1161年)命令伐宋军出发,时间是在与南宋和议成立的二十年后。一些史家视这次南征为海陵王的异常性格所致,但对以“中华帝国”为目标的他而言,这么做该是无可避免的行动吧?

            依据和议,南宋以二十五万两银及二十五万匹绸作为岁贡,致赠金国。此外,设名为“榷场”的场所以进行南北交易。淮河之线约略为南宋与金的国界,数所榷场被设在这一带。

            南宋向金购买的是皮货、人参及珍珠等物品,但这些都不是生活必需品。金向南宋购买的东西则有茶叶、药材、香料、食料等,其中的茶叶是北方人非常需要的维他命之主要补给来源,输入的金额相当巨大。

            金把由南宋拿到的岁贡,直接用以支付入超的款项;这还不够,因而必须以现银支付不足的部分。

            中国必须南北成为一体,才能发挥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机能。分裂为南北,不能谓为完整的中华帝国。汉、唐等中华帝国全盛期,是南北结合得甚为紧密的时代。

            期盼成为中华帝国之主的海陵王,认为非合并南方不可,甚至以此为自己的使命。海陵王被描写成历史上的大坏蛋,实际上他却是醉心中华文明的人,具备极为浓厚的汉文化素养。

            女真族的生活变得非常富裕,但这一方面也表示对南方物资的依赖度日渐增加。在海陵王时代,入超问题越来越严峻,甚至已到得严厉限制茶叶之输入的程度。

            禁止七品官以下人员喝茶。——政府甚至公布依身份而规定的《禁茶令》。

            奖励栽培茶树,更足以证明与南方的贸易摩擦何等严重。

            统合南北,建立真正的中华帝国。——这是海陵王的抱负。

        敌友翻脸间(1)

            对游牧国家蒙古而言,一旦占领而置统治官员的土地,就是自己的地盘。因此,南宋派遣大军到这个地方,是明显地违反盟约之举。——这批军队必须消灭!

            出现在杭州南宋朝廷的,不是只有蒙古使节,金国也派来一个名叫完颜阿虎的人,要求援助军粮。

            这不是单纯地要求军粮,其奏语是:

            蒙古灭亡他国达四十之多,及至西夏。西夏亡后及我(金),我亡后必将及宋。唇亡齿寒乃自然之理……

            金灭亡后,下面将轮到南宋——这句话暗示的是,两国必须结盟,合力抵抗蒙古。

            唇亡齿寒。——这是多次在《春秋左氏传》以及《墨子》等古代经典中出现的谚语,其字义全中国人都知道。

            但迄今为止,这对“唇齿”关系并不和睦。金向对方要求岁币,并且时而派遣远征军南下。对南宋而言,对方是侵占了一半本国版图的敌对政权,恢复失地是优先于一切的国是。

            南宋认为金陷于苦境,正是收复国土千载难逢的良机。南宋过去交战的对象是金,而与蒙古军不但无冤无仇,连接触都没有过。由于无冤无仇的对象提议合力夹击夙敌金,南宋怦然心动之余,接受了这个提议。

            南宋派军队北上,与蒙古军联手包围金哀宗逃抵的蔡州。蔡州被攻陷,金哀宗自杀是1234年正月的事,金王朝至此宣告灭亡。金王朝自太祖阿骨打建国后共历经一百二十年,其间更迭的君主有十位。至此,南宋算是为被带至北地、愤死五国城的徽宗和钦宗两帝报仇了。

            “现在该着手复兴大宋帝国了!”杭州南宋朝廷当然意气风发,一百二十年来的夙愿终于达成了。攻打蔡州的军司令官是孟珙。他是带着两万兵马和三十万石粮食北上的。实际上,蒙古军欢迎的与其说是两万兵马,毋宁说是三十万石军粮。

            “河南故地已经收复了。”

            “听说,不久就要迁都汴京(开封)……”

            “不,那个地方已被蒙古人破坏殆尽,建盖新宫殿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不管怎样,我们迟早会回到北方。其实,临安也是相当不错的城市啊!”

            临安就是杭州。南宋在金的压迫之下南迁,因此,杭州毕竟只是临时国都而已,人们心目中的国都仍是开封。皇帝临时驻在的地方叫作“行在”,地方上的方言说成“Kim-sai”。在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中出现以Kim-sai为名的大都市,指的当然是杭州。

            “不管怎样,我们先派遣谒陵使(以参拜并且祭祀先皇陵墓为目的使者)吧!”南宋理宗道。祭祀祖先陵墓之事荒废一百多年了。

            “现在既然已经收复失地,我们当然有这个自由。”这是每一个人的想法。

            然而蒙古虽然向南宋要求援兵和军粮,却不曾答允要把河南之地还给南宋。这只是南宋一厢情愿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