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毁人一生的99个坏习惯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毁人一生的99个坏习惯

第12章

书籍名:《毁人一生的99个坏习惯》    作者:


                                    思而不学"则会使人自命不凡,容易胡思乱想。

            No.24

            缺乏怀疑精神

            学贵有疑,早在古代就有人提出了怀疑精神的重要性。苏格拉底也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同样重视疑问的还有培根: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

            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思考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当感到需要问"为什么"、"是什么"、"该怎么办"时,思维才是主动的,才能真正深入思考。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诗人屈原曾面对长空,发出著名的《天问》,他问天地变化,问世间冷暖。这些问题促使科学家、哲学家们深入思考,唐代柳宗元则专门写了一篇《天对》来回答。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为什么可以如此出色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他说:"在科学研究中,发现问题要比解决问题难得多,意义也大。解决问题只是实验手段的问题,提出问题则需要改变思维方法,有创造能力才行。"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我们大部分伟大发现应归功于为什么,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喜欢质疑的人总是能够取得成就的。著名的数学家希尔伯特就是这样。希尔伯特是一个想象力异常丰富、善于提出问题的人。在1900年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他作了题为《数学的问题》的报告,一举提出了当时数学领域中的23个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后来被称为"希尔伯特问题"。它们的提出,有力地促进了数学的发展。为此,希尔伯特总结道:"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中止。"

            李政道先生在与中国科大少年班师生谈话时说:"同学们在一些观念问题上有没有提出疑问?比如对牛顿软科学会不会问,我为什么要学习它?为什么它不可能是错的呢?……你的老师讲牛顿软科学,为什么是对的呢?根据是什么?这样的年纪还没有这样的态度,将来就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

            事实上,质疑是创新思维的源泉。对于一切总是不经思考而继承,让大脑成为装知识的篓子,这样的人是没有什么大的作为的。

            因此,从现在开始,做任何事都应有怀疑精神,多思考、多提问,不断创造辉煌的人生。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我们大部分伟大发现应归功于"为什么",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No.25

            贪多务广

            小时候,我们都听说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小猫由于太贪心,既想钓到大鱼,又想得到蜻蜓,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由于过分贪心,结果却失去了一些唾手可得的机会。

            陈琛是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刚刚考上研究生的时候,他就为自己作好了三年研究生学习的计划。英语是求职的一大硬件,陈琛的英语水平也还可以,加上研究生已经具备了报考英语专业八级的资格,因此,他首先就为自己定了一个英语专业八级的硬性指标。专业水平在求职过程中很重要,所以专业课的学习也不能忽视,因此,除了完成学校和导师布置的各项任务以外,陈琛的目标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论文。找工作,实践经验也很重要,因此,陈琛为自己制订了一年的实习计划,积累工作经验,锻炼自己的能力。除此以外,陈琛家境不好,考虑到自己都这么大了,不应该再向家里要钱了,于是,陈琛打算利用业余时间做兼职,将研究生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赚出来。

        第28节:缺乏怀疑精神(2)

            无可否认,陈琛是一个有责任心、有计划的人,但是,同样不可否认,他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三年研究生下来,他不仅感觉很疲惫,而且所定的目标也没有能够实现,英语专业八级没能通过,论文也没有能够在核心期刊上面发表,自己的身体却垮下来了,有一次竟然晕倒了。以他的水平,本来能够将毕业论文写得很好的,但最后也没有达到导师的期望。

            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陈琛给自己定的目标范围太广了,如果集中精力专攻一两个目标也许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可是他的精力过于分散,压力还很大,这就会影响到身体,甚至还会增加挫折感,最终失去自信。

            现代人之所以活得很累,心里很容易产生挫折感和种种焦虑、不快,是迷失和被淹没在各种目标中的结果,而且很少有人进行必要的自我调节。人一旦处于这种混乱中,内心就会失去平衡,变得没有条理,生活的目的也跟着盲目起来。今天想这,明天想那,甚至会出现深层次的心理问题,还会影响到健康。

            如果你也喜欢给自己制定过多的目标,不防每天早上花一点点时间,心平气和地问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才是我人生中最主要的?大概不会是那些将来的名利和种种的担心,而是一种平静中的快乐与现实中的宁静。是你身边那些最近的事物,而不是那些遥远的目标。这能使你的人生停留在正确的轨道上,不再因为胡思乱想而偏离轨道,也能够静下心来专注于学习了。

            人对生活的迷失,一般来讲都是所要或所想的太多,而一时又达不到目标造成的。这种想法使大多数人失去耐心,反而错过了许多近在眼前的景色,丢掉了一些可以马上把握的机会,使人无法专注。往往总是做着这件事,又想着那件事,结果什么都做不好。

            只要沉静下来,一心一意地去学习,你就会变得快乐而有成就感,不会被那么多的目标所淹没。

            人对生活所要或所想的太多,但一时又达不到目标,便会失去耐心,容易错过许多近在眼前的景色,丢掉一些可以把握的机会。

        第29节:过度施压

            No.26

            过度施压

            俗话说,没有压力就不会有动力,但是,在现代社会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人所面临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度,压力就不再是动力,而变成沉重的负担了。如何应付这些压力,保持个体的情绪健康,更好地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挑战,是现代人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大问题。

            曾涯是一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他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一直是老师和家长心里的最佳学生。正因为如此,一直在团体中表现优秀的他认为自己在大学里也应该是一个佼佼者。但众所周知,大学里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并且都是经过了激烈的竞争,在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的,多才多艺、聪慧优秀的学生大有人在。在这样的环境中,曾涯的压力越来越大,而某些方面的挫折也给他的压力增加了一些砝码。最后,曾涯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失眠、烦躁、郁闷、敏感与他如影随行,生活一天比一天紧张,最终不得不选择休学回家休养。

            现代社会中,像曾涯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屡见不鲜,还有不少的人由于压力过大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可见,及时给自己减压在学习生活中是十分必要的。

            产生学习压力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来自于社会,如升学、择业等的压力;有来自于教育体制、应试教育的压力;有来自于环境压力,如学校、家庭、同学间互比等;也有来自于自身的压力,如考试成绩不好,缺乏自信,苦闷自卑等。其实大家的思想压力主要是来源于对学习现状的不满和不恰当的比较,过分注重结果,而体会不到学习的兴趣。而这些压力又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如:感到前途不明朗、情绪不稳定、仪表不出众、自卑、失落;父母期望过高、与父母缺乏沟通;功课繁多、成绩不理想、师生缺乏了解和关怀;同学关系不好、缺乏知心朋友等等。

            那么,怎么样才能正确地面对压力,使它成为学习的动力而不是绊脚石呢?

            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自信心,进一步发展情绪调控、挫折应付能力,进一步发展学习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美国成功人士卡耐基说过:"一个对自己的内心有完全支配能力的人,对他自己有权获得的任何其他东西也会有支配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情绪对人的感知、记忆和思维等认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实践证明,中学生的情绪对学习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愉快的情绪能维持稳定的注意力,使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他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上。再如,人在情绪高涨时,思维敏捷,思路清晰,解决问题速度比较快。相反,消极而不稳定的情绪就会干扰、阻碍学生的学习,降低学习效率,起反向推动作用。

            另外,从压力来源的角度看,正确地认识自己也是减少不必要的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某个角度上讲,压力实际上来源于你的期望值和你实实在在的能力两者之间的差距,期望值减去你的能力就是压力。如果说我的能力很强,但我的期望值不高,那就没有压力;如果实际能力比较低,期望值却比较高,压力自然就大;如果我们的目标定得太高,脱离我们的能力范围,那我们就无法体验成功的喜悦,甚至会因为挫折感而导致压力过大,并由平时的焦虑发展到考试特别紧张,成绩不理想,渐渐地,在烦恼与绝望中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