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国人读红楼:大话红楼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美国人读红楼:大话红楼

第25章

书籍名:《美国人读红楼:大话红楼》    作者:阿特


                                    五儿说。

            “喂,喂,你们听说了吗?”麝月兴冲冲地跑了进来说,“后面的庵里新来了个尼姑,可漂亮了,留着好长的头发……”

            “尼姑还留头发?”五儿奇怪地问。

            “那叫带发修行。听说祖上还是当大官的呢,只是这位姑娘从小就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都不管用,最后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还是你们苏州人呢。”麝月说,“想不想去瞧瞧?”

            “真的呀,去瞧瞧,去瞧瞧。”五儿拉着麝月,嘻嘻哈哈地走了。

            贾五走进里屋,晴雯从帐子里伸出头来道:“喂,漂亮尼姑啊,你怎么不去看啊?”

            “尼姑哪里有什么漂亮的,”贾五笑着说,“除非有一天你当了尼姑。”

            “呸,当尼姑怎么啦?”晴雯笑着说,“你舍得吗?”

            “当然舍不得,”贾五拉起晴雯的手,“你猜猜,今天我碰见谁了?”

            “哼,”晴雯把手一甩,“又看见谁家的漂亮小妞了吧?”

            “才不是呢,一个黑大汉,握锡熔汁!”

            “甘师兄?你碰见他了?”

            “可不是,还要我给你带封信呢。”贾五说着把信掏出来递给晴雯,又把和甘凤池见面的事情讲了一遍。

            晴雯把信封撕开看了看,说:“是师傅写的信。”她看着看着,面色变得凝重起来,“师傅病了,要我马上回山一次。”

            “你师傅都有一百多岁了吧?”

            “可不是,真替她担心。我得马上走了。唉,师傅可千万别叫我继承掌门。”

            “掌门还不好?”

            “笨,做掌门就非得当尼姑了,快帮我收拾东西。”晴雯脸一红,推了贾五一把。

            “可是,你的伤还没有全好呢。”贾五着急地说。

            “已经好了八成了,我雇辆车,在车上再运运功,到师傅那里就好得差不多了。倒是你这里,”晴雯想了想,说:“你的武功也算入了门了,能练成什么样儿就看你自己了。甘师兄在这里,也会时常照应着你点儿。不过,我要不要和琏二奶奶请假呢?要是不说一声就走了,以后想回来就麻烦了。”晴雯看了贾五一眼,低下头去。

            “哇,那个尼姑是好漂亮啊,像根水葱儿似的。”五儿笑着跑了进来说,“不但会念经,诗文也做得好呢。咱们苏州的老乡,因听见说北京广济寺有观音遗迹和贝叶遗文,去年随了师父上北京来,她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想扶灵回乡的,她师父临寂遗言,说她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她才没有回苏州,被咱们老太太请来了。”

            “过来,过来。”晴雯向五儿招招手。五儿走过去,晴雯把她的头发拢上去,梳成和自己一样的样式。又把五儿拉到镜子前面,用小镊子给她拔去几根弯弯的眉毛,照着自己的眉毛给她画上。

            “咦,这是干什么,我和你变得一样啦!”五儿笑着问。

            晴雯和五儿比一下,说:“还差一点,我比你高。”她从床下拖出一双高腰小皮靴,剪了一块毡子垫在皮靴里,叫五儿穿上。

            “好厉害呀,我都分不出来了!”贾五笑着说。

            晴雯把自己要走的事情和五儿说了一遍。”记住,从现在起,你就是我了,直到我回来。”又转向贾五说:“喂,好好照顾我妹妹啊!”说完拿起衣服包儿就从后门走了。

            “五儿,五儿。”麝月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看看五儿,“晴雯,五儿到哪里去了?”

            五儿嘻嘻一笑,说道:“她呀,有事回苏州去了,你有什么事啊,跟我说也是一样。”贾五听了几乎笑了出来,要是麝月都认不出来,其他人肯定就更认不出了。

        第二十一章  赵姨娘的情人      

            雍王府西厢房。

            四阿哥斜靠在炕上,弘历站在下首给他捶着腿。四阿哥慢条斯理地问:“了因和尚的伤好了没有?”

            “回王爷,伤势没有大碍了,可是武功要三个月才能恢复。”乌思道恭恭敬敬地说。

            “老十四带兵走到哪里了?”

            “过了开封了。”乌思道拿出一封信,“这是河南来的快报,估计十四阿哥至少要两个月才能到西宁。”

            “嗯,河南河北是老十四的地盘,他的消息灵通得很。你通知血滴子们,一切暗杀活动暂停,别让老十四找个借口,一个回马枪再杀回北京来。”四阿哥从玉盘里拿起一个鲜桃,递给乌思道说:“你尝尝,是山东进贡来的。”

            “谢王爷!”乌思道感激地说。

            四阿哥摆摆手,说:“只要老十四一进陕西、四川,我们就能封锁他的消息。再有年羹尧处处牵制,哪怕老十四再能,也是龙困浅水,虎落平阳了。北京城里么,可就由得我们下手了。”

            “不过,十四阿哥从小就善于杀伐决断,年军们如果和他作对,他会不会杀了年军们呢?”

            “要是别人嘛,老十四也许会杀了他;至于年羹尧么,我叫他假造了一封年小妹的信,给老十四的。老十四自命风流,处处留情,肯定下不了这个手,哈哈哈。

            “四阿哥仰天大笑起来。

            乌思道不由得打了个哆嗦,雍王爷对亲弟弟都这么机关算尽,宁可让人家说自己戴绿帽子也要给老十四下绊儿,这心可真够黑的。

            四阿哥转过头来问道:“说服王公大臣的事情进行得怎么样了?”

            “八旗王公们都反对变法,大臣们是一半对一半,那一半死心塌地忠于皇上的,只要皇上同意变法,他们就肯定跟着起哄。”

            “嘿嘿,敢不跟我保持一致,你把他们的名单列下来,让咱们的血滴子查查他们的阴私劣迹,不怕他们不低头!”四阿哥冷笑着说。

            “父王说的是,”弘历插嘴说,“现在哪家官儿没有违法乱纪的事儿呢。我听老百姓说了,把所有的官儿排成一队,如果都砍头,肯定有误杀的。如果隔一个砍一个,就肯定有漏网的。”

            “可不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乌思道说,“听说有军机处某家大官的衙内看上了一家小姐,可是那小姐已经订亲了,于是就仗势逼婚。人家不服,告到总督那里。那官儿自己不好意思直接出面,就出了三千两银子送给荣国府的王熙凤,贿赂总督,结果逼出了两条人命。那小姐和她订下的未婚夫都殉情死了。”

            “你是听荣国府的赵姨娘说的吧?”四阿哥哈哈大笑起来。

            乌思道又惊又羞,涨得满面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雍亲王的血滴子竟然如此厉害,把自己和赵姨娘的私情也调查得清清楚楚的。

            弘历也不由得打了个哆嗦,雍亲王能把乌师爷的隐私调查得这么清楚,自己的身世还能瞒得了他多久呢?虽然说是“灯下黑”,眼前可能没人敢告诉他这件事,但也总是夜长梦多,还是得想办法把林黛玉作个了结。

            “好,好,以后我就让你儿子贾环继承荣国府那个世袭如何?”四阿哥调侃地说。

            “谢王爷金口玉言!”乌思道忙跪下磕头。这件事儿有关环儿的一生,可马虎不得。

            “呵呵,好说,好说。”四阿哥捋捋胡子说,“我总怀疑那贾府有什么名堂。昨天听人讲: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刚一听,好像是说他家有钱。再一想,白玉,似乎是个皇字么,只多一点。金,是我们爱新觉罗,金做马,难道是要我们给姓贾的当牛做马么?”

            “是啊,我也有疑心。”弘历说,“那天在街上听小儿唱歌儿呢。”说着就唱了起来:

            真真假假不稀奇,黄袍嘴里含着玉,真的祸事多,假的把国坐。

            “含着玉?”四阿哥一下子又想起蒋玉函来了,又妒又气地说,“说的就是贾宝玉了?那贾妃和老十四的孩子?”

            “小儿谣言乃是上天之兆,不可不防啊。”乌思道献媚地说,“我看这就是应在贾宝玉身上。王爷,您是真龙天子,他是假的,又姓贾,所以说真真假假不稀奇。黄袍,只有皇上能穿,他贾宝玉又是含玉而生,明明是说他想造反当皇上啊。”

            “哦?”四阿哥双眉紧锁,眼中透出一道杀气,“再让他活几天,等老十四一进川陕,就把那个贾宝玉给我干掉!”

            自从晴雯走了,贾五总觉得心里有点空荡荡的。早上起来坐在窗前发呆。日子就是这么过着,每天练一阵武功,然后就去看林妹妹。他把晴雯教的功夫和十四阿哥的秘笈对照起来,只觉得一天天身轻体壮,武功倒是见长了不少。如果现在再碰上弘历,肯定能打他个落花流水。不过武功再高,以后碰见了枪子儿也没用。

            现在的枪还用的是黑色火药,一硫二硝三木炭,威力也不怎么大。要是会造TNT就好了,一杆枪就能改变历史。唉,怎么就想不起炸药是怎么配的呢?只记得有个诺贝尔是靠造炸药发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