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国人读红楼:大话红楼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美国人读红楼:大话红楼

第55章

书籍名:《美国人读红楼:大话红楼》    作者:阿特


                                    自己变法,说是为国为民,也存了一份私心在里面,如果实行了君主立宪,皇帝的权力小了,别人也就不至于想方设法来谋害皇帝,都去竞争有实力的首相去了,这样才能保护子孙不受荼毒啊。

            可是变法就要触动八旗贵族和朝中大员们的既得利益,老十四也觉得是步步荆棘。这个时候派他去青海是不是不太合适?自己近来总觉得力不从心了,如果老十四走了,会不会有人趁机发难?江宁织造曹寅的密折中说:老四利用反腐败之机,结党营私,他杀程克和胡清都是为了灭口。老十四定于明天午时离京,不如让他哥俩换换,叫老四去青海带兵,留下老十四整顿吏治。

            迷蒙中,康熙忽然觉得眼前红光一闪,他睁开眼睛,一个红衣少女笑着坐在他的面前。“肖川,是你!”康熙又惊又喜。那女孩用手指在自己脸上划着说:“小气鬼!没羞,小气鬼!”康熙忙伸手去抓她,那女孩飘飘地向门外飞去。康熙急忙追到门外,门外是一片旷野。一个魁梧的汉子拎着自己的头发向他走来,忽然大叫:“还我头来!”康熙定睛一看,正是鳌拜。那鳌拜哈哈大笑着把自己的头从腔子里拔了出来,用力向康熙扔去。康熙猝不及防,不由得把那人头接在了手中。那人头忽地又变成了吴三桂,向康熙眨眨眼睛:“陛下为什么要撤藩呢?老臣不得不反。”康熙把人头一扔,转身就跑,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儿闪了过来,正是秦六皇上,奴才发现那元妃和十四阿哥有私情。”康熙大怒,一脚把秦六踢开。身后转出十四阿哥来,说:“父皇,儿臣这就要去青海了,向您辞行。”

            “康熙刚要伸手去拉十四阿哥,忽地闪出一个蒙面人,手持匕首向着十四阿哥的后心刺去。

            康熙大叫一声,醒了过来。心中依然狂跳不已。想想老十四的武艺,应该是没人能暗杀得了他。可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功本不是武功,而是阴谋诡计,老十四心地仁厚,怕是很容易中别人的圈套的。

            小太监过来帮康熙穿好衣服,宫女们打来水给他梳洗。康熙定了定神,对小太监说:“你到南书房说一声,我今天不上朝了。再叫张廷玉草拟一份诏书,叫老四去青海坐镇,老十四留下来整顿吏治。诏书写好以后,拿来长春宫给我看。”

            天色阴阴的,飘着小雪,地上已经积了薄薄的一层。康熙穿上紫貂大氅,踏着积雪向长春宫走去。

            贾妃凌晨才回来,刚刚入睡,听说康熙来了,也来不及梳妆打扮,慌忙起来接驾。看到贾妃慵懒迷糊,头发散乱的样子,康熙心里一动,元春不施脂粉的样子好像肖川,他忽然明白了,自己那么喜爱元春,原来是把她当成肖川的影子了。想到这里,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贾妃给康熙端上一杯普洱茶,问道:“皇上,您今天怎么起得这么早啊?”

            康熙笑了笑答道:“我想了想,朝中变法正在关键时刻,不如把老十四留下,让老四替他去青海。”

            贾妃大喜过望,扑上前一步,拉住康熙的手说:“皇上英明,那您就赶快下旨吧!”

            一股熟悉的香气冲进了康熙的鼻子。那是法国进贡来的龙涎香的气味,他只赏给过老十四,怎么会在元春身上闻到?莫非他们真的有了什么?他耳边又响起梦中秦六的话:“皇上,奴才发现那元妃和十四阿哥有私情。”

            康熙冷笑一声道:“你怎么那么关心十四阿哥呀?”

            贾妃吓了一跳,咕咚一声跪倒在地连说:“臣妾不敢!臣妾不敢!”

            康熙只觉得妒火中烧,太阳穴一跳一跳地疼。他眯起眼睛向外望去,雪地上一排脚印一直通向墙根。他知道这墙是根本挡不住老十四的,莫非他来过了?

            贾妃的丫头挑琴怯生生地走过来,禀报说:“万岁,大学士张廷玉求见。”

            康熙哼了一声说:“叫他进来。”接着又对贾妃说:“你先退下。”

            张廷玉听到太监传话,吓得不得了。自己老婆贪污的事已经被发现了,幸亏四阿哥给包庇住了。要是换成十四阿哥来审理,自己非身败名裂不可。想来想去,还是得劝皇上别变主意的好。

            张廷玉给康熙请过安,站起来说:“陛下,这青海战事失利举国震动,江南的天地会、红花会,北方的白莲教、烈马教都蠢蠢欲动。四阿哥从来没打过仗,您如果派他去青海,怕是很难有必胜的把握。要是前方有了大败,大江南北的刁民们再一起造反,我大清的江山就不妙了。”

            康熙一来自己的头疼得厉害,二来恼怒老十四勾引元春,三来听得张廷玉说得似乎也有道理,自己懒得多想了,就说:“那好吧,一切不变。我今天不舒服,你替我去送送老十四。”

            天安门前,金水桥畔。

            乌思道看见四阿哥从天安门里走出来,急忙牵着马迎了上去,问道:“王爷,您怎么这么早就出来了?”

            四阿哥嘿嘿一笑,说:“老头子今天又病了,不上朝了。”

            乌思道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说道:“李卫送来的消息,十四阿哥已经过了黄河了。”

            “好,好,”四阿哥高兴地点点头,他望着满天的阴云,慢慢念道,“夕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就要变天了。”

            乌思道当然听得出他话里有话,就抢上一步说:“您说得对。秦六刚才来报告,说他照您的吩咐办了,皇上这几天老给贾妃娘娘脸色看呢。”

            四阿哥笑着捋捋胡子。那是十几天前,一个印度来的和尚教给他一种催眠暗示法。于是他就命令秦六,每当康熙睡着了,就在他耳边反复念叨:“皇上,奴才发现那元妃和十四阿哥有私情。皇上,奴才发现那元妃和十四阿哥有私情。”希望康熙能接收暗示,对老十四和贾妃产生恶感。看来这番僧的招数还挺灵的。

            弘历匆匆跑了过来说:“父王,照您的吩咐,八旗总兵以上的武官都在丰泽园等着您训话呢。”

            四阿哥飞身上马,向乌思道一招手,说道:“我们走。”

        第四十八章  始作俑者是谁      

            丰泽园。

            屋子里摆了许多炭盆,八旗武官们三个一堆,五个一伙地围着炭盆聊天。武人们凑在一起,当然就是骂东骂西,聊打架,聊女人。

            一个黑瘦子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嘴里念念有辞:“破鞋老茅,你来看看我这块玉,是武则天用过的,才花了八百两银子。”

            老茅本名茅大华,是武将里最爱舞文弄墨的一个。他长得又高又胖,偏偏生了一张婆娘脸,一根胡子也不长。平时总是穿一双又破又旧的靴子,才得了个破鞋的外号。老茅本是湘西土匪的儿子,后来老爹被招安,平三藩时立了功。正要封官的时候,老爹忽然死去了。皇上怀念功臣,就批准他入了旗,封了总兵。有人讲是老茅和他爹的小老婆私通,被老爹发现了,大骂一场。他怀恨在心,送给了老爹一双精制皮靴,而且在靴底的夹层下了毒药。老爹刚穿的时候没事儿,天长日久,脚上的汗把靴子底浸湿了,毒药也就渗了上来,把老爹毒死了。从此,老茅自己也落下了心病,怕中毒,不敢穿新鞋。买来的新鞋都要仆人们穿旧了,自己才敢穿。

            老茅接过来仔细看着,嘴里念道:“嗯,则天大圣皇帝专用,大唐开元三年御制。”他忍不住大笑起来,说:“老付啊,你上当了,这是假货,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比武则天晚了好几十年呢。”

            众人哈哈大笑,老付脸上有点儿挂不住了,就说:“嘿嘿,你有什么好东西呀,拿出来让我们开开眼。”

            “哈哈,你们看看这个,”老茅从腰间掏出一把扇子,得意地打开,说道,“仇九洲画的春宫呢。”

            扇面上画了一座山头,白云渺渺,山上一个白胡子将军抱着一个赤裸的美人儿向山下高喊着什么。山下兵器、酒坛、碗筷、杯盏丢得横七竖八,每个兵丁抱着一个女人在做爱。扇子右面写着:飞将军李广大宴白云山。

            武官们看得心里热乎乎的,不住地喊好。老付疑惑地问:“你这有什么典故么?

            我怎么没听说过。”

            老茅笑着说:“这是我们湖南的传说,李广爱兵如子,在最后一次出征匈奴之前,倾尽全家财产,在白云山下招妓三千,款待自己的士兵。”

            乌思道走到怀仁堂门口,正要推门进去,四阿哥拉住了他说:“咱们先听听。”

            老付仔细看着扇面,问道:“老茅,你他妈的不是挺风雅么,怎么不题首诗在上面?”

            老茅嘿嘿一笑答道:“好啊,这还难得住我,拿笔墨来。”

            随从们搬过一张桌子,安排好笔墨。老茅用舌头舔一下笔尖一口气写出一首诗来。众人一看发出一阵笑声。虽然是武官,他们也都知道这诗是什么意思。

            大家正兴头上,一个红胖子挤了过来说道:“老付,你小子说好了去赎玉梨园的那个小生,怎么他妈的没下文了呢?”

            “呸!”老付一跺脚说,”奶奶的,老子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