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

第82章

书籍名:《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    作者: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编写组


                                    这说明了他装作一个“不结盟的和平人士”的后面的真象。印度尼西亚《独立报》批评印度已没有权利以奉行独立政策的国家的名义说话。一些西方有识之上也认为:“边境战争的直接后果,看来是印度不加掩饰地向美国靠拢”,印度“离原来的立场的确已经走得很远。”缅甸联邦妇女联合会甚至发表声明,号召印度人民抗议印度政府破坏和平谈判和接受帝国主义的军事援助。国际社会舆论的强烈不满和谴责,使印度尼赫鲁政府陷入窘境。对于印度的孤立,《印度斯坦报》大发怒气他说:“在当前危急中,印度的传统朋友没有几个表示声援这个国家。有些甚至发表了令人讨厌的声明。”尼赫鲁则指责不结盟国家对印度“总是理解不了。”但是,这是尼赫鲁悍然发动边境战争而结成的苦果,又能怪谁呢?

            当印度军队在战场上狼狈败退、中国边防部队胜利推进和完全掌握战场主动权的形势下,美国总统肯尼迪在11月20日23时(北京时间21日上午7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美国仍然要派遣一个由助理国务卿哈里曼率领的代表团去印度,以向印度提供各种援助,支持和鼓励尼赫鲁政府继续进攻中国。肯尼迪在声明中说:我们向印度提供的一切援助都是为了击败中国共产党的颠覆的。他还透露说英国“也可能”派遣一个同美国代表团“类似的代表团”到新德里去。实际上美国总统肯尼迪和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11月20日举行的会谈中,已经策划了进一步帮助印度反华的问题。据白宫新闻秘书塞林格和麦克米伦的发言人伊凡斯在会谈后发表的一个联合声明说,两国政府首脑在这一天讨论了中印边境冲突问题,他们特别讨论了两国政府“如何帮助印度政府反击”所谓“中国侵略”的问题。据会议发言人说,他们关于印度的“需要”问题的讨论还没有结束,特别是要开列一张美英两国认为印度政府为“击退中国的侵略”所需要的物品“清单”。与此同时,美国宣传舆论极力煽动印度继续同中国作战。《纽约镜报》21日发表评论毫不掩饰他说:我们必须帮助尼赫鲁——不是为了他的利益,他的利益是无关紧要的——而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美国及其伙伴继续支持、援助印度并为其出谋划策,欲把印度推向战争的深渊和给中国制造更大的困难和压力,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和坐收渔人之利的企图。这也是美国利用亚洲人打亚洲人政策的继续。苏联总理赫鲁晓夫,在中国政府11月21日主动停火后撤的声明发表后的第三天,在接见印度驻苏大使时除表示对印度的同情和支持外,还就援建米格飞机制造厂将在年底前动工作了明确无疑的答复,并应允在12月即起运一批米格-21型战斗机。12月12日,赫鲁晓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说:中印争议地区人烟稀少,对人的生活没有很大价值。我们完全没有这种想法,即印度想同中国打仗。关于边界争端的问题,我们遵循列宁的观点。苏联45年的经验证明,没有什么边界争端不可以在不使用武器的情况下加以解决。中国单方面停火、后撤,当然很好,但是,中国部队当时不从原有阵地前进,岂不更好?苏联领导人又恢复了原来的腔调。苏联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公开支持、偏袒印度,除大国沙文主义急剧膨胀,要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事务外,包藏着鼓励和支持印度继续扩大边界战争来压中国就范的祸心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中国政府声明的发表,对美苏反华的部署和在亚洲的战略企图是个沉重的打击,同时也粉碎了美苏妄图从中印边境冲突中渔利的企图。正如中国边防部队的战士们所说:这一次打在尼赫鲁的身上,疼在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的心上。

            尼赫鲁在中国政府声明发表后,不仅迟迟不作答复,反而在22日、23日和27日的三次公众集会上不断地发出战争叫嚣,宣称要对中国作长期战争准备,叫嚷“要在两条战线上同中国战斗”,甚至要印度儿童准备在长大成人后还同中国作战,妄图将中印边境武装冲突长期地拖下去。印度内政部长夏斯待里在26日公然宣布不准印度公民谈论中国的建议,警告印度人民“要不因为中国实行停火和前线随之沉寂而放松战争努力”。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还在25~27日连续发表声明,诬蔑中国政府的声明是“欺骗性的”。据西方通讯社和报刊透露,印度政府在美国的怂恿支持下,正在对中国政府的声明采取“拖延策略”,并在拖延中得到美英等国家的援助和派出要员游说亚非国家,以摆脱窘境,并继续进行战争准备。中国政府声明的发表,使印度继续扩大中印边境事态的图谋遭到破产,为力避中印边境斗争长期尖锐化和复杂化、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创造了条件,是符合中印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

            中国政府和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冲突中的正义之举,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它是中国政府坚持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立场和言行一致的铁证。它震动了世界,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中国既赢得了军事上的重大胜利,又赢得了政治上的伟大胜利。使印度政府虽不愿停火,又不好反对停火;虽不愿和谈,又不能再打下去;既不能谈什么胜利,又不敢公开承认失败;既挨了打,又输了理。

            第二节  中国边防部队奉命全线主动停火后撤

            一.中央军委关于边防部队全线主动停火后撤的部署

            中央军委为配合、贯彻中国政府的声明,扭转中印边境冲突造成的严重局势,迅速结束中印边境冲突,创造重开和平谈判与和平解决边界争端的条件,作出部署,命令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全线单方面主动停火、主动后撤。1962年11月20日21时30分,总参谋部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出了《停止反击作战的命令》。命令指出:中共中央决定自22日零时起,我军停止反击作战。不打不迫,以便进一步开展政治攻势,剥夺印度、帝国主义……的一切欺骗人民的政治资本,以利于中印边界的和平谈判解决。命令决定:

            一、第十一师、第一五四团到达比里山口、鹰窠山口、打拢宗、吉莫山口一线后即停止,不再派部队进占贾明和到传统习惯线侦察活动。

            二、丁指部队取消到前门里进击的行动。

            三、东线的中端各部队在占领梅楚卡、里米金、都登等地后即停止前进,原地打扫战场。

            四、藏字第四一九部队和第五十五师、郭指部队就地清剿。

            五、康指部队在占领印5、6、7、16号据点后即在班公湖和日土宗地区集结。

            11月21日23时50分,总参谋部又下达了《关于停止追击,原地集结》的指示,明确规定:第一线追击部队在21日24时前进至何地,即停止在何地,不准再继续前进。如果有的部队在21日24时前得不到停止前进的指示而仍在继续前进,则在得到命令后立即返回21日24时所到达的位置。

            为做好部队的停火和后撤工作,21日24时,总参谋部下达了《关于部队部署调整的命令》。命令说:为进一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中央决定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为了促成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我军决定于11月22日零时起,主动停火,并且于12月1日开始,主动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的本侧20公里地区。

            第一三○师,第一三四师、第五十五师、第十一师各工兵营和军区工兵团、铁道兵第二十四团、现参加修筑达旺公路的两个营,应继续修通改善错拉至棒山口、雄纠至沙马段公路,尔后准备参加修筑中尼公路。

            康指部队除按原定计划留在山上守点的部队外,其余部队下山休整。

            总参谋部在《关于部队部署调整的命令》中还同时规定了部队调整部署的步骤:

            1、除搜山打扫战场的部队外,其余没有任务的部队如各炮兵团、第一六四团、第一三○师主力可提前后撤。

            2、康指部队除留下在山上过冬的部队外,其余可提前下山,有困难的哨卡可以立即后撤。

            与此同时,总参谋部还规定了在停火后撤期间对印军进行军事挑衅行动的处理原则。处理原则规定:“为了争取政治上的更大主动,在我军主动停火期间和后撤过程中,如果印军向我挑衅,我军在军事上应区别情况,按如下原则处理:

            一、印军在其阵地内的人员车辆来往,构筑工事,运输物资或向我阵地附近侦察、巡逻,对我无直接危害时,我可不予置理。

            二、印军在我阵地前进行挑衅性的零星射击,对我无直接危害时,我也不予置理。

            三、印军飞机侵入我境在我阵地上空进行侦察时,我也不要置理。

            四、印军向我挑起进攻,我不还击就会遭到损失时,则应坚决自卫还击,但应适可而止;敌若撤退,不要追击。

            五、各部队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注意隐蔽,加强侦察警戒,做好工事和自卫准备工作。但绝不要主动开枪和出击。如发现印军有上述挑衅情况时,应迅速地、详细地、准确地上报以便揭露和进行政治斗争。我第一线部队或哨卡,若有条件(如有翻译、扩音器时)亦可对当面挑衅印军提出警告和劝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