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国民党下台内幕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国民党下台内幕

第24章

书籍名:《国民党下台内幕》    作者:王建民


                                    

            李登辉的重点是如何实现权力中心的大转移。把权力中心由蒋家阵地转移到李家阵地。为此,他一是严把党代表关,出席会议的大部分代表必须是切断蒋家脐带、能够支持李登辉的人;二是严把中央委员关,李登辉通过对半数中央委员候选人的提名及操控选举,控制中央委员会的目的已经达到;三是严把中常委关,亲蒋的中常委中有12人被换掉,中常会完成自第七次代表大会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改组。上述一切,都是在发扬“党内民主”的旗帜下进行的。

            在以上人事结构调整中,可以看出国民党的政治和政权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首先,李登辉的最高领导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他继任“总统”是靠接收蒋经国的政治遗产,代理党主席险遭封杀,但此次却是以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形式选举为党主席并且主导会议,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得到肯定。其次,亲蒋势力出现分化。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变化最大的是蒋经国原设计的政治组合出现重大裂变。最有代表性的是,“接班四人组”中最为关键的中央党部秘书长李焕倒向李登辉,蒋经国信任的宋楚瑜更是充当倒蒋与拥李的先锋。第三,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本土化”趋势十分明显,首次由本省籍人担任党主席,首次在中常委中本省籍成员超过半数,首次中央委员中本省籍成员超过1/3、由上届的近20%上升到383%。“本土化”开始于蒋经国上任之初,当时是为了缓和已经相当激烈的省籍矛盾。李登辉的“本土化”,着眼点是把国民党视为“外来政权”,为了改造“外来政权”,必须以本土势力来取代外省籍,巩固权力基础,同时为推行“两岸分裂分治”、建立“台湾中华民国体制”做准备。

            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后,李登辉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得到巩固,他开始全方位、多层次打压党内的所谓非主流派势力,国民党内从此不得安宁,台湾政坛从此不得安宁。

            李登辉需要冲破的第一层扩权障碍,是打破“接班四人帮”。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完,配合中央党部换届,于7月20日完成“行政院”改组。李登辉决定改组“行政院”,以便把党政系统纳入新的轨道,“行政院长”由俞国华留任。李登辉留用俞国华的用意非常明确,利用不强势的俞国华的“空头院长”以减少对“总统”权力的牵制,把“内阁”成员尽可能换成亲李派,一是实现对“内阁”的控制;二是向“本土化”转化,在新“内阁”中,有“行政院副院长”施启扬等9位本省籍“阁员”。并且以此为基础,加快了党务、政治、军事及意识形态各个领域的全面“本土化”的步伐。

            李登辉的目的是要逐渐清除“接班四人帮”。他在顺利主导中央党部换届和“行政院”改组后,认为逐渐清除亲蒋派的时机已经成熟。第一个削权对象,是“接班四人帮”中当时处境最不乐观的俞国华。一年多来,亲李派不断出面制造“俞国华是国民党的负债,而非资产”的假象,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俞国华不得不于1989年5月17日向李登辉提出辞职报告。5月26日,李登辉顺水推舟,提名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李焕继任“行政院长”。5月31日,国民党方面宣布李焕“内阁”成立,6月1日,李焕转任“行政院长”,登上仕途又一高峰。李登辉主导的第二次“内阁”改组,以同意俞国华辞职、提升同为“接班四人帮”成员的李焕的形式,不露声色地“冷冻”俞国华,使得蒋经国安排的“接班四人帮”先失一将,这为李登辉从更深层次考虑权力基础和人事组合创造了条件。

            李登辉更深的考虑是,在打压“接班四人帮”的同时,完成党政军系统的改造,扩大自己掌权的政治基础。他之所以拿出“行政院长”职位,作为调整重大人事的“中转站”,是因为“行政院长”是官场重臣、“顾命大臣”们求而难得的职位,可以以此为诱饵,进行调虎离山,实现巩固权力计划,调升李焕就是如此。如今,身为国民党主席的李登辉收回了李焕控制的党务系统,接替李焕“中央党部秘书长”职务的是宋楚瑜,宋楚瑜对党务系统进行了彻底改革,全面清除亲蒋势力,推行“本土化”。

            被蒋经国当做“镇岛大将军”的郝柏村,已成为李登辉不得不防的人物。郝柏村于1981年12月调任“参谋总长”,1986年3月进入国民党中常会,成为中常会中惟一的职业军人。按照岛内军界的规定,“参谋总长”任期2年,可郝柏村竟然连任4届8年。李登辉担心的就是郝任职“参谋总长”时间过长、积累人脉资源过多。更让李登辉不放心的是,在蒋经国去世后,蒋家成员、特别是宋美龄女士对郝柏村分外信任,来往甚多,颇有把郝柏村当成减缓“非蒋化”进程保护神的涵义。郝柏村成为李登辉整治的“接班四人帮”中第三个被重新安置的对象。

            重组权力核心(2)

            1989年11月22日,郝柏村的“参谋总长”任期再次到期,李登辉用国民党中常会的名义决定郝柏村出任“国防部长”,遗缺由“空军总司令”陈龄接任。正在东南亚访问的郝柏村,接到此消息时,只有无可奈何。为保住郝柏村的兵权,宋美龄女士曾特意邀请李登辉到士林官邸会谈,此后还给李登辉写过两封信。郝柏村和宋美龄,显然高估了自己在国民党上层的影响力。李登辉决心未变,还是把郝柏村从具有调动、指挥军队权力的最高军令长官“参谋总长”的职位上拉了下来。

            削除郝柏村的兵权,李登辉用的是调虎离山、明升暗降法。明升暗降指的是,“参谋总长”只是最高军令长官,而“国防部长”则“入阁”为政府系统最高军事负责当局,似乎是官升一级。正如李焕由“中央党部秘书长”调升“行政院长”一样,以提升职务来堵住你的嘴。调虎离山指的是,郝柏村在军队中起家,政治基础在军界,亲信党羽在军内,只要离开军令系统,已无调动一连一排、指挥一兵一卒的权力,对这位“一级上将”来说,等于削除兵权。“国防部长”只是主持当局政府的日常军事事务,其重要性远不及直接指挥军事行动的“参谋总部”。李登辉再次得手,与掌握党务系统、主导“行政院”改组相比,削除郝柏村兵权更有特殊意义,这就是“军中强人”离去,军中存在的、一直被人议论的“郝家班”失去台柱,这为李登辉在军中推行“本土化”、在中高级将领中实施“大换血”、推行以彻底改造“军队蒋家化”为目标的“十年建军计划”提供了前提。

            李登辉全方位、多层次的清理异己、巩固权力行为,激化了党内矛盾,逼得一再遭到排挤的亲蒋势力起身反扑。1990年2月21日,又是国民党临时中央全会提名新一届正、副“总统”的日子。“总统”换届,成为亲蒋势力反扑的极好时机,当然会以“民主选举”、“参选竞争”为名进行拼死一搏。

            在整个“总统”选举过程中,李登辉很有章法,步步为营,将亲蒋势力的进攻一一击溃。李登辉先是在1990年元月2日放风要让李焕出任“副总统”,在遭到痛恨李焕投靠李登辉的亲蒋派的激烈反对后立即终止。再是阻止蒋纬国竞选“副总统”。亲蒋派利用此次机会准备把蒋纬国扶上台,以限制李登辉的权力,在拥蒋一方为蒋纬国大造声势、广泛活动的喧闹声中,李登辉宣布将与“总统府秘书长”李元簇搭档参选正、副“总统”。

            对此,亲蒋派决定公开抗争,这就是在国民党演变史上影响深远的权力斗争——“二月政争”。在政争热潮中,亲蒋派被称为非主流派,李登辉的亲信势力被称为“主流派”。在2月11日举行的国民党第十三届临时中央全会上,非主流派提出要以“不记名投票方式”决定候选人,主流派提出依照惯例“起立、举手方式”决定候选人,最后主流派的意见获得通过,“双李配”获得党内通过。这次会议是国民党逃台40年来党内爆发的一场最大的公开权力斗争。以这次会议为标志,国民党内部分裂成“主流派”与“非主流派”两大政治派别。

            非主流派并没有罢休,决定改行他道,走连署之路。非主流派在郝柏村和李焕的策划下,打出的“总统牌”是省籍政治势力另一龙头老大——林洋港,“副总统”人选先是陈履安,后是蒋纬国。林洋港,大学毕业后即从政,1967年当选为南投县县长,在国民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与李登辉同时进入中央委员会,在十一届四中全会上与李登辉同时进入中常会。以后,林洋港在换任重要职务时,他的遗缺都是由李登辉接任,只是李登辉当上“副总统”则远远走在林的前面。林洋港与李登辉一起被称为“台籍双雄”。非主流派打出林氏牌,用以对付李登辉的本省籍优势。“林蒋”出场,对“双李”构成很大威胁。

            主流派一是尽力拉票,二是分化非主流派,三是请出政坛“八大老”斡旋,四是动员各种力量谴责非主流派。在“八大老”的“协调”下,非主流派虽然一度提出“有条件撤退”,即更换“总统”身边的“两宋一苏”(中央党部秘书长宋楚瑜、“国安局长”宋心濂、“总统府办公室主任”苏志诚),后又要求李登辉明确表示在当选“总统”后放弃执政党主席职位。李登辉看到非主流派已经开始退却,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全面予以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