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菊花香终结篇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菊花香终结篇

第10章

书籍名:《菊花香终结篇》    作者:金河仁


                                    

            这孩子,在说什么呢!

            坐在旁边听承宇说话的妈妈实在忍不住了,伸手来夺儿子手里的电话听筒。

            “妈妈……”

            “你别管,给我!”

            承宇摇了摇头,对英恩说:“妈妈想跟你通话,叫我把听筒给她呢。”接着把听筒递给母亲。

            “妈妈,拜托!”

            “你别管!———英恩?”

            “哎呀,伯母!您好吗?您怎么跟承宇哥在一起呢?是承宇哥去了春川吗?”

            “没有,是我来汉城儿子家了。你的声音总是那么脆生生的,让人听着就高兴!”

            “瞧您说的!谢谢!您身体好吗?伯父也好吧?”

            两个人寒暄了几句。

            “英恩!”

            “哎,伯母!”

            “你……能不能回来?”

            “嗯?您这是……”

            “我也不跟你兜圈子,一句话,你能当我的儿媳妇吗?”

            “伯母!”

            英恩的声音听上去惊惶失措。承宇母亲接着诉起苦来,劝英恩尽快回韩国来,叫她回来跟承宇结婚,好好过日子。英恩一时间无言以对,在这样的情况下,既不能贸然答应,也不好断然拒绝。

            “明白了吗?可能的话下个月就收拾好了回来!我等你!”

            “……是,是……伯母,请让承宇哥跟我说话好吗?”

            “好。”

            母亲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就把听筒递给儿子,自己走向厨房,似乎是去冰箱里拿东西润润嗓子。

            “承宇哥……真的吗?伯母的话……真的……是承宇哥希望的吗?”

            “这个嘛……嗯……”

            “啊哈!果然是这样,是伯母一相情愿吧?现在,我……嗯,说实话,既觉得难过,又有点儿轻松。真的,如果你真的叫我现在回去……我,真的会很苦恼的。你想想!刚上任的院长大张旗鼓地铺开了摊子,结果却……突然因为个人原因退出……有点儿不合适吧?不只是不合适,根本就不行!”

            郑庆恩(4)

            “是啊,我也这么想。英恩……”

            “所以,承宇哥,你好好跟伯母解释清楚吧!别的话也不必多说了,我都明白,打这个电话完全是伯母的意思。”

            “不,不是那样的!”

            “呵呵!不然的话,承宇哥又不是小孩子,怎么会在伯母在的时候打电话给我呢?不管怎么说,我也没时间多说了,现在忙得不可开交。”

            “嗯,英恩,多保重!”

            “这明明是我想对承宇哥说的嘛!多保重,哥哥!以后经常联系,记住了吗?”

            “好。”

            “哥哥,替我问姝美好。再见!”

            挂断电话,承宇心里百感交集,有点儿如释重负,却又十分羞愧。英恩好不容易集中精力去做一件大好事,自己居然轻率地打电话搅扰她,太不应该了。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英恩将会抛开个人的感情,去实践更宽广更深沉的爱,将过上最有意义的生活,而且,她已不再受爱情的束缚,明确的人生目标解救了她,在她的心里,承宇将成为一生珍藏的回忆。

            又过了一个月,承宇依然无法平静下来,生活需要一个转机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要不要去做一直想做的事呢?那样的话,时机就是现在了。下定决心后,他把辞职信放到了电台制作部主任的桌子上,以此作为新生活的起点。那是2002年5月9日的事。

            随后不久,承宇在汉城江南区清潭洞伽山画廊附近创办了这个叫M-JM的音乐公司。选择这个地址,主要是为了姝美。当初跟电台同事郑在国住在同一栋楼时,可以放心地把姝美托付给郑在国的妻子。郑在国一家移民加拿大后,承宇为姝美在汝矣岛上找了家很有名气的幼儿园,那里有现代化的育儿设施,接受孩子全托。但不知为什么,姝美很不适应那所幼儿园的生活,老师把承宇找去,告诉他姝美经常一个人孤零零地坐着,不跟别的孩子一起玩。承宇总是挂念姝美,经常一整天什么事都做不好,这促使他下定决心要创造一个随时可以见到姝美的环境。

            看了不少地方后,他选择了这栋被郁郁葱葱的绿树掩映的二层小楼,既能容得下公司又能容得下家。

            他创办的M-JM公司,简单地说,就是为需要音乐的客户选择适当的音乐,并负责混音和后期制作等工作。当今的社会,影像浪潮如洪水般汹涌,因此烘托影像的音乐也就具有了广阔得惊人的市场,如耗资巨大的电影或电视剧,必须有与主题相配的主题音乐和与画面相配的背景音乐,又如广告、电台节目等,都需要音乐来渲染气氛。此外,不计其数的形形色色的企业在制作公司宣传片时,也会选择适当的音乐来传播和强化自身的形象和商品的知名度。

            “这是个很有前途的领域,什么时候我一定要试试这方面的工作。”承宇过去经常这么想,而帮助他真正下定决心并付诸行动的却是那名奇女子———郑庆恩。

            承宇与庆恩初次见面是在2002年1月末,准确地说,是2002年1月27日。时年28岁的旅美侨胞郑庆恩带着当时韩国音乐界还很陌生的“流行歌剧(Popera)”回到韩国,接着又在韩国鼎力推出世界著名女高音C演唱的流行歌曲,在韩国乐坛掀起了一阵旋风。C这位全球歌剧界的王牌女高音怎么会演唱历来为古典音乐界所不齿的流行歌曲呢?策划这件事并使之成功的到底是什么人?为了解开广大音乐爱好者心中的谜团,那一天,郑庆恩成了承宇负责的MBC第1调频招牌栏目《午夜流行世界》的特邀嘉宾。

            庆恩是移民美国的韩国人后代,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主修现代音乐。她的父亲是一位国际律师,在曼哈顿拥有自己的事务所,是在美韩国人公认的成功人士,她的母亲是纽约交响乐团的大提琴手,父母都是懂得尊重女儿的人格和选择的人。庆恩在优越的生活环境和自由的艺术氛围中长大,小时候曾显露出芭蕾舞方面的才华,但自从上了位于哈德逊江边的贵族中学,对流行音乐的兴趣便渐渐超过了对芭蕾舞的兴趣,而上大学后,她又沉醉于爵士乐中。纽约是新世纪(New  Age)音乐等世界先锋音乐和历史悠久的古典音乐共存的地方,纵横交错的街道旁有无数的酒吧,不管哪种类型的音乐,纽约都有世界级的大师在演奏或演唱。身为纽约人,庆恩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这个城市的各种音乐的洗礼。

            被邀请到《午夜流行世界》的庆恩,感谢父母为自己提供了通向成功的成长环境,也感谢自己的祖国为自己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天地。

            节目结束后,承宇以导播的身份邀请庆恩喝茶。身高一米六七、一头短发的庆恩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充满自信,这使她整个人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她的韩国语虽然在语调和语气方面带有异国味,但交流起来完全是母语的水平。

            寒暄了几句后,庆恩向承宇敞开了心扉:

            “其实我一直都想找个机会跟您见面呢!您不知道吧?我是《午夜流行世界》的忠实听众。”

            “嗬!真的吗?听您这么说我可真高兴。哈哈哈!”

            “真的,除非我不在国内,只要能听到,我一次也没落过。您知道为什么吗?”

            “嗯?”

            “我觉得播放的听众来信与歌曲配合得简直天衣无缝。由于工作需要,我每天都要听七八个音乐专题节目,其中多数是欧美的,而我对《午夜流行世界》的评价,坦率地说……呵呵!真的棒极了!您选择音乐不是用耳朵,而是用心……哎呀,您可千万别生我的气呀!别怪我年纪轻轻居然不知天高地厚地对您的节目妄加评论。”

            郑庆恩(5)

            “哈哈!不会的,身为专家的庆恩小姐这么夸奖,我觉得不好意思才是真的。刚才您说到‘坦率地说’的时候,我心里不知多紧张呢,还以为接下去的会是‘坦率地说,选择音乐的范围太窄了’或‘配乐太生硬了’。”

            “不,正相反。举个例子吧,大约是上上个周初吧,您的节目中宣读了一位束草听众的来信,是关于冬日大海的。在介绍那封信的时候,背景音乐您用了Honey  Dippers,这首歌汇集了Jimmy  Page、Jeff  Beck、Nile  Rodgers、Robert  Plant等摇滚音乐界的巨匠,在表现大海的歌中属于首屈一指的,但看得出这一点的人在音乐圈中并不多见,尤其是主持人读到信里描述的白色沙滩上的大红凉鞋时,Honey  Dippers的前奏骤然响起,我的脑海中顿时一片空白,仿佛后脑勺挨了一下:那段音乐分明就是影像本身啊!当时正在开车的我赶忙把车停到临时停车带上,把音量放到最大,闭上眼睛欣赏。音乐与画面的搭配、插入音乐的时机、音的高低控制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如果不具备演奏小提琴的乐感是根本不可能的。当时我就想:哇!这个节目的导播真是个了不起的人!韩国居然也有这样的人啊!我真的很好奇,非常想见您,所以接到《午夜流行世界》的邀请电话后,我毫不犹豫地取消了原来安排的两个约会。”

            “是吗?真让我受宠若惊呀!哈哈哈!这是我此生得到的最高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