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江山艳史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江山艳史

第55章

书籍名:《江山艳史》    作者:灵庆


                                    

        而号称大周军队战斗力之最的禁卫军,除了三十年前在秦国的战争中曾经亮过一次冰锋之外已经有近三十年没有踏出帝都中州,关起门来称大王,他们现在还剩下多少的战斗力,还有没有当年的万夫莫挡之势估计除了禁军自己,也没有人会知道。

        近几十年来虽然秦国和周国的战争不断,但是却从来没有发展到终极大战的程度,因为近些年来国际环境已经逐步的转向温和,没有一百年前开国时期的那么尖锐对立,各国之间也渐渐的走向和平,虽然小的战争仍然不时地发生,但是大型战争却是甚少发生。

        三十年前先帝登基之时秦、汉联军五十万大肆入侵大周西北,那个时候秦、周之间虽然也是尖锐的对立,双方之间的战争也是相当的激励,但是双方还是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还没有彻底的撕破脸皮。

        毕竟这是一个大国,大家相互之间又不能彻底的马上将对方灭国,总是需要留一点余地的,这样也可以在战后的谈判中多占据一点优势。

        但是这一次,比起前面几次,却是有着天壤之别,秦国皇帝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出了毛病,北汉都已经退兵了,只剩下秦国的那三十万大军是很难抗衡大周的五十万大军的,这个时候秦国皇帝不考虑秦国退兵,却反而下令增兵西昌,大有在西昌道狠狠地干上一场的意味。

        赵景谈了一口气,道:“成之,你没有听错,这个消息是真实的,我刚刚从锦衣卫手中得到,秦国武威皇帝在得知北汉军队撤退的消息之后一反常态的没有同步的退兵西北,反而大骂北汉皇帝不讲信用。

        并且下令让秦国皇太子秦政率禁军十万驰援西北,据说在秦国皇太子的这十万援军还只是先锋部队,秦国皇帝正在发布征兵令,预计在未来的一个月内秦国还可以征集五十万的大军,据闻秦国武威皇帝到时候还会亲自领兵,西北的局势堪忧啊。”

        李成之万万没有想到局势会是这样的发展,这样发展完全没有道理啊,秦国的实力虽说也是当世数一数二的,但是秦国强悍,大周比起秦国来,大周的国力更加的鼎盛,秦国和大周的战争只能用鹬蚌相争来形容,双方最终的争斗很有可能会导致两国的同时衰落,并且诱使第三国的乘势崛起。

        当然也会有另外一种完全不一样的可能,那就是秦国和大周彻底的一战,获胜的哪一个国家很有可能就会是当世之中最强大的存在,这样一来的话离天下统一的时间也就不远了。

        不管是秦国,还是周国,侵蚀都是有能力能够统一这个天下的,只是现在并不是最合适打破平静,拉开九州烽火的时候,秦国武威皇帝英明一世,他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那么究竟为什么让武威皇帝不惜以这么大的代价也要出兵大周西北呢?

        李成之疑惑的道:“王爷,没有道理啊,秦国没有理由这么做啊,现在天下太平,不是一个挑起战争的好时机啊,秦国固然好战,想要在皇上登基,我朝不稳的时候占些便宜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前面和北汉的联手应该已经足够让他们获得自己需要的一切了,沦落的西昌道已经让他们洗劫一空了,他们没有理由再继续增兵啊,我朝的援军已经到达西北,收复西昌道也是迟早的事情,秦国这样做难道说他们还想要长期的占据着我朝的领土不成?”

        赵景闭目养神,沉吟良久,他叹道:“也不排除这种可能,西昌道具大部分的领土都是上次西北战争的时候打下来的,秦国想要在这次西北战争中拿回去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我总觉得怪怪的,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这其中似乎有什么东西是我们所忽略的,成之你仔细想想,这件事情究竟哪里不对?”

        [一章三千三,争取在码一章,石章鱼大大的新书《三宫2》已经上传,三宫我相当的喜欢,相信二会更加得精彩]

        第五十七章【离前】

          赵景的话让房间内的气氛陷入了低潮,两个人都默不作声,静静的思考着秦国武威皇帝这一纸看似诡异的调兵命令,这一切绝对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这么简单,秦国武威皇帝不是昏君,他一心为了秦国的发展壮大付出了自己的一生,没有理由在晚年的时候作出让秦国蒙受巨大损失的事情。

        难不曾秦国武威皇帝也老眼昏花,开始出昏招了?如果真的是这样就好了,大周说不定就能够将这次机会好好的利用一下,也许能够乘机将秦国的精锐部队全数留在西北也不一定。

        但是赵景知道这种情况也仅仅是自己想想而已,这种明显就是硬碰硬的做法就算是赵景都不会去做,秦国皇帝英明神武,又怎么可能举国之精兵和大周作全面对抗呢?

        良久,李成之叹道:“王爷,或许现在我们不是应该考虑,而是应该先想想万一秦国皇帝的这个命令是真的话,大周应该怎么应对,秦国如果全部增兵的话,初步估计可以增加到八十万的军队,这可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啊。”

        李成之的话正说到了赵景的心头上,现在赵景最担心的也正是这件事情,秦、汉联军五十万入侵的时候大周就为了对抗这五十万联军而费尽头脑,现在秦国却疯狂似的举国征兵,兵力将会达到相当恐怖的一百万,这要大周如何抵挡?

        赵景无奈的苦笑道:“秦国如果真的不计一切后果发动增兵西北的话,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还真的是不好说啊,皇兄那里已经来信让本王今早回京了,看样子这一次秦帝的疯狂决定把皇兄也给吓住了,本王就纳闷了,秦帝好好的和平局面不保持着费那么大力气发动西北战争有意义吗?”

        李成之沉声道:“王爷,秦国皇帝不是昏君,他这么做一定由自己的道理存在,秦国现在领兵西北的乃是他们的名将秦剪,增兵西北的先锋部队是秦国的皇太子秦政,{  4020.cn  }]未来的主力部队将由武威皇帝自己率领,算起来秦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会在西北投入大量的兵力,武威皇帝这样做究竟是造势还是另有所图,在下绝对不相信武威皇帝会那么愚蠢的将这么多的兵力全部投入到西北和大周争夺一个小小的西昌道。”

        西昌道的地理位置虽然重要,但是他还没有重要到需要秦国皇帝率领百八十万举国之兵前来争夺,如果西昌道对于秦国而言震得那么重要的话,那么早在当年西北战争结束之后秦国就会想尽办法前来争夺,而不是现在等到现在这个时候。

        也就是说秦国挑选在这个非常时期举国之精兵发动这样一场非正常的战争背后一定隐藏着其他的因素,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利益,秦国皇帝是不会下定这样大的决心来进行这样一场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对秦国无益的战争的。

        忽然,赵景眼前一亮,他似乎想到什么,恰好李成之这个时候也想到了这点,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道:“是太子!”

        没错了,秦国皇帝能够下定这样大的决心,能够以近乎逆天的勇气发动全国征兵令,举国之精兵南犯,他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打算和利益,除了战争疯子,否则没有人喜欢战争,更加没有哪个统治者愿意随意的发动战争,战争通常情况下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的利益太大,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取,最终被逼无奈的选择。

        秦国武威皇帝不喜欢现在的太子秦政,反而宠爱四子秦王秦棣,几次想要废储另立,但是皇太子秦正却偏偏没有做错什么事情,以致谨小慎微,武威皇帝纵然有这个心思却也没有办法随意的罢黜太子,因此这件事情就这样一直在僵持着。

        此次秦国上下举国进犯大周,所有的人几乎全部都到齐了,不管是秦国皇帝自己还是皇太子秦政都在军中服役,他们都是要上战场厮杀的,都是在为了秦国的荣誉而战,但是偏偏这样重大的战争之中却没有秦王棣的身影,这完全不正常。

        皇太子秦正如果在与大周的战争中死亡的话那是为国捐躯,死的光荣,是秦国的烈士,死后也许还能够的得到武威皇帝的疼惜,风光大葬,秦政的死亡也能够加剧秦国和大周之间的矛盾,提高秦国士兵的士气,所谓衰兵必胜,西北战争秦国牺牲一个台资说不定就能够换取这样一场中大会战的胜利。

        不单是这样,如果勤政在战争中不幸死亡的话秦国皇帝另立皇太子的心思就能够实现了,秦政如果死亡的话秦国的皇太子肯定是那个有着“战王”之称的秦棣,赵景虽然不惧怕秦棣,但是在自己的国家旁边有这么一个好战分子当政,无论是谁都会心生不爽的。

        赵景皱眉道:“只是,就为了一个皇太子的废立有必要这般的动作吗?秦国的精锐部队可全部都投入到这场战争中来了啊,这代价未免也太大了一些吧?”

        李成之同样没有想明白这点,如果说紧紧只是为了废立皇太子的话,这代价可真的是太过巨大了一些,隐藏在这背后,秦国一定还有着其他的图谋,绝对不止这一点,不过因为现在手上掌握在他们手上的资料和信息有限,李成之夜想不出究竟还有着什么东西是秦国皇帝所能够图谋的。

        李成之道:“王爷,皇上催你回宫了?”

        赵景叹道:“是啊,秦国这次非正常的进攻已经让皇兄感受到秦国背后的隐藏的杀机,皇兄已经来信催我回京,看样子我想要在这江淮之地苟安的计划是不可能得到实现了,乱象已起,想避也比不开啊。”

        赵景这话道出了乱世之中的无奈,乱世本就不幸,根本就没有避开的可能,哪怕是你想要暂时性的逃避一段时间,别人也不给你这个时间,赵景来到这个世界没有多久,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本能的生存欲望让赵景选择了远离自己从小长大的中州,跑到扬州这个没有人熟悉自己的地方去落地生根,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