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大话西游剧本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大话西游剧本

第26章

书籍名:《大话西游剧本》    作者:


                                    

            《百变星君》是当年周星驰影片票房最好的一部,但里面掺杂王晶的成分,属《整蛊专家》的延续,无厘头+电脑特技1996

            《大内密探零零发》重复无厘头形式

            《食神》非常一般,但颇得好莱坞口碑,也是周星驰执导的第一部电影1997

            《1997家有喜事》与《家有喜事》相比,周星驰在喜剧表现上优势不明显《算死草》无厘头表演进入死胡同,带出葛民辉的喜剧才华1998

            《行运一条龙》痛苦的无厘头,但在导演手法上有不少进步,退格成配角1999

            《喜剧之王》第三次转型,深入喜剧表演形式,自编自导自演《千王之王2000》抛开无厘头,深入细致的喜剧表演完全盖过主角张家辉

        周星驰现象研究

            作者:谭亚明

            一.引言:周星驰与无厘头影片

            以适应商业机制为目的的香港电影真是包罗万象。其中,由周星驰推出的无厘头电影,其覆盖面和影响力相当大。从1988年第一部无厘头影片产生,至1998年十年间共有47部。这与成龙、吴宇森所拍摄的英雄世界相持未决,鼎足而立。票房纪录自1990年始,除4部影片外,其余全部突破千万港元。1990年的《赌圣》、1991年的《逃学威龙》、1992年的《审死官》、1993年的《唐伯虎点秋香》、均一再突破票房纪录,高居本年度票房榜首。周星驰式的演技在香港蔚然成风,甚至在香港无线电视的预告表演中我们也能看到仿周的痕迹,而专家的首肯更令其增色:1988年周星驰在《霹雳先锋》中以独特的表演,获得第25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又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与最有前途新人提名;1992年他主演《审死官》,荣获亚太影帝称号;1995年他主演《西游记》,获香港影评人协会主办的第一届金紫荊奖影帝。而新近兴起的古惑仔影片,更与周星驰此呼彼应。风靡一时的无厘头文化自然而然形成90年代香港通俗文化的一重要成员,它折射出香港人集体无意识心理特殊区域。

            何谓“无厘头”?无厘头原是广东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话,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的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并非没有道理。“无厘头”的语言或行为实质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透过其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最初,周星驰在电视剧《盖世豪侠》中就是这样的演绎,竟被观众看好,一些制片商也看中他这一点,为适合他的戏路专门请编剧写剧本,接连拍了好几部,竟然都成功了。这些电影全部说粤语对白──尤其是近年流行的厘语,迅速在社会上(尤其在青少年中)形成一股风潮,电影界也因为周星驰独特的演绎风格和个人魅力涌出一股潮流,社会上就称此类影片为无厘头影片。无厘头影片的产生自有它的文化土壤,一百多年的殖民制度造成香港文化“雨打浮萍”的飘零状态。无厘头影片也在“有根”与“无根”的夹缝中生长,令世人众说纷纭  。反映在无厘头影片中对传统文化的颠覆与批判表现得尤为突出。无厘头文化应属于后现代文化之一脉,是后现代的一种文本,自然蕴涵着后现代思潮的特质。后现代主义深藏的悲观厌世、即时行乐,无深度表现、肆意狂欢、破坏秩序、离析正统等等,无不在无厘头电影中读出。无厘头意识作为香港人集体潜意识的积淀物,充分体现出通俗性、颠覆性、市俗性、多元性、反智性等特点。同时,新生代消费的需要和影片自身求新求变的结果使无厘头影片在人们不期然中诞生了。它表达了香港人的社会生活模式、心态和行为取向,展示了他们的迷茫和彷徨,并通过周星驰的电影宣泄了这种困惑。

            作为通俗文化的无厘头喜剧电影,仍然符合喜剧电影的两大阅读模式。一是“社会阅读模式”,即通过对客观现实的描写使观众对社会现实获得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二是“娱乐模式”,即强调为处与紧张生活节奏中的观众提供消遣的功能。无厘头系列影片充分体现了喜剧的两大功能。

            二.社会阅读模式:无厘头意识透视

            周星驰无厘头电影中社会阅读模式主要运用一种对立冲突的方式,让人们在游离状态中把握影片的文化内涵。周星驰的《西游记》(上、下)可说是其代表作。影片借《西游记》的故事,使无厘头意识作了一次反躬自问,进行了一次神奇而荒诞的旅行。影片中孙悟空的形象是香港时下青年的写照,或者说是一种象征,是香港集体无意识心理的反映。影片通过孙悟空在对大事业(或者说大命运、生存方向)、感情、旧有传统文化的肯定与拆解中展示了这一主旨。片中有很明显的二元对立模式  :现代/传统、世俗/超凡、中国/西方,这种对立造成冲突,冲突间又形成碰撞,观众的感受也处于一种游离状态,一会儿把握了自己(在传统价值中对“我”的认定),一会儿又失去了自己(片中的拆解效果所致)。

            在具体分析此片之前,有必要回顾小说原著《西游记》中各个人物形象塑造的心理学构成。以文学批评方法看,原著《西游记》是一个关于“自我”的故事,唐僧、猪八戒、沙和尚这一师三徒,西天取经,完成大任,普渡众生,是佛教破我立我的修炼过程,即是一个复杂的意识过程。矛盾冲突的最终结果是排除一切恶念,修成正果。

            小说中的唐僧是位金禅子转世的虔诚取经师傅,是西去取经中人物形象的最高层次,也是西天路上心理运动过程中的“超我”,他是道德的化身,是佛教精神的精灵;孙悟空属于“伊德”层次,他代表着“伊德”中的“人性的绝对自由本能”,追求着“生命的无限”、“行为的无限”、“自我个体在群体关系中地位的无限”;猪八戒在“伊德”层次中代表着性欲本能、食欲本能、懒欲本能,遵循“快乐原则”;卷帘大将沙和尚是“伊德”中的死本能,是“意气的自由与满足”及“死本能”的实现。在西去取经路上,唐僧的“超我”是一种保护社会的因素,含有社会的、集体的性质,它遵循“道德原则”,就是限制“伊德”的本能冲动,以完成取经大业。在小说中孙悟空是一个心灵活跃的的具体形象,它并不具有“伊德”中的性欲本能,小说更着力于孙悟空从“伊德”经“自我”达“超我”的过程在取经前花果山的孙悟空完全是动物的写真,是人性的原始动物性表述。经灵台学法获72变,从而扩大实现自由本能的能力,使之获得时空的自由本能。后成为唐僧徒弟是“自我”的认定过程,并在九九八十一难中经过考验,完成取经大业,也最终修炼成佛。

            影片《西游记》远非是佛的“自我”修炼过程,它有着浓烈之现代气息的自我观,它借孙悟空原型进行了一些香港化的改装。影片在现代与传统的穿梭中经历了一次无厘头意识反思,也是世纪末香港人对自己心灵的一次回顾和调整,而且我们也可以从此片导演的谈话中略知一二。刘镇伟说:“常觉得孙悟空其实不想去取经,是被人逼去的。一个被逼的人想法必定很有趣,所以我把孙悟空塑造得更加坏,把它的角色扭转一下”。因此,刘镇伟对“伊德”层次孙悟空的再塑造,必定烙上时代的印迹。

            影片讲述的是:五百年后孙悟空投胎做人,成为五指山大盗至尊宝。至尊宝爱上前来吃唐僧肉的白骨精白晶晶。白晶晶后来自杀身亡,至尊宝借月光宝盒穿越时空救白晶晶,不想却回到五百年前的盘丝洞,遇见紫霞仙子,并被紫霞于脚板烙下三颗痣,变成孙悟空。但至尊宝却不承认自己是孙悟空,仍然寻找着白晶晶,甚至放弃紫霞对他的一片真情挚爱。经过一番变故,至尊宝和菩提大祖回到盘丝洞,找到白晶晶却发现这是一场错爱,最后,至尊宝被蜘蛛精所杀,至尊宝肉身死去,换来的是对人生的领悟。于是,他皈依了佛教,放弃了对紫霞的爱,战胜牛魔王,踏上护送唐僧西去取经之路。孙悟空是此片的核心人物,他身兼现代人自我观中的“伊德”意识各种本能,借现代自我认定即从“伊德”到“自我”的修炼这一结构模式来传达现代人的生存、情感感受。从整部影片来看,孙悟空意识历程分两个阶段,一是死前的孙悟空即孙悟空做为至尊宝时的阶段,这是“伊德”阶段;二是孙悟空死后的阶段,即“自我”的阶段。孙悟空面对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如何对待唐僧的的“超我”形象,二是牛魔王这样的“敌手”,三是涉及感情的紫霞、白晶晶等女性系列形象。我们可从孙悟空的行动分析中察知本片的主旨。

            影片中的唐僧是一个真正的悟道者。不管是孙悟空死前的罗嗦形象,还是孙悟空死后的简洁形象,他都代表着“超我”,具有正义、理性、逻辑、秩序、目标、社会性(集体性)等属性。  孙悟空在前阶段对唐僧的态度是否定的,将之视为“苍蝇”。孙悟空死后悟出真理,承认是唐僧的徒弟,并战胜牛魔王,保唐取经。唐僧形象含着人的生存大业特点,孙悟空死前是一个反理性、反道德的“自由”者,影片着力于孙悟空的转换过程。孙悟空最后的服从结果表明了孙悟空从“伊德”到“自我”的结果,即从反理性、反秩序到服从理性、秩序、逻辑的结果,表明了无厘头意识中颠覆性的消解,这种结果暗示了香港人无厘头意识的过程性和短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