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杀手之剑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杀手之剑

第3章

书籍名:《杀手之剑》    作者:玉翎燕


                                    

            古三老爹想道:

            “八成是逃走了!”

            一想到这里,他就生气。自己一把年纪了,还那么容易被别人骗!强盗就是强盗,贼就是贼,还能指望他有什么补偿。

            古三老爹挣扎着起来,到隔壁房里去看。

            包裹着钟少爷的尸体还在,另外有两个大包,他一看就知道,那是两千五百两银子,一百多斤,提也提不动。

            古三老爹怔了。

            银子没动,这表示什么?

            他一再问店伙计。

            店伙计回答说道:

            “郑爷交代过,请古三老爹安心休养,他出去办事,三五天就会回来。”

            出去办事?办什么事?店伙计当然不会知道。这样的大雪天,他会办什么事?

            到了第六天,古三老爹感觉到自己的剑伤已经好了差不多,再也忍不住,交代店伙计将驴车准备妥当,要结账离开。

            店伙计说得好:

            “备车没问题,房钱饭钱用不着算,郑爷早已付了银子,再住十天半月,也用不完。不过,郑爷说,请三老爹务必等他回来,再走。”

            古三老爹说道:

            “我已经等了六天了,再过一天,就是我家少爷的‘头七’,我要是再这样等下去,对不起死去的少爷,让他一直躺棉被包里。”

            店伙计一听,人可吓坏了。

            原来郑爷房里那个长长的棉被卷,里面包的是死人,幸亏天下大雪,气候酷寒,要不然那可不得了。

            店伙计再也拦不住了。匆匆忙忙去准备驴车。

            古三老爹一点也不假手别人,自己将棉被卷和那两大包两千五百两银子,一件一件搬上车。

            雪已经停了,呼啸的北风,像是凌厉的刀子,吹得脸上生痛!

            古三老爹爬上车座,心里充满了难以形容的滋味,有一分悲凄,也有一分惶然。

            悲凄的是小主人已经好端端的成了别人剑下亡魂。惶然的是,此去京城,就凭他一个孤老头子,不要说去走门路、运人情,恐怕连看门的家院都会撵他,那里还能替老爷分辩申冤?京城之行,他是什么也不能做。

            他不去京城去那里?一个孤单老头子,带着两大包银子,到那里都是充满危机。

            古三老爹坐上车,思前想后,一时没有主意,竟唏哩哗啦的哭了起来。

            这时候忽然有人在他身后说道:

            “古三!你哭什么?”

            古三老爹一听声音很熟,顿时仿佛在大海漂流中发现了一块大木头,有一阵喜悦,但是他立即又充满了悲愤,转过身来骂道:

            “都是你,害得我如今不知到那里去才是!当初你为什么要救我?还不如让我跟少爷一起死了反倒是好!”

            身后站的是店伙计口中所称的“郑爷”。

            郑爷脸上红红的,头上还是那顶斗笠,此刻除下来,掸掉上面的残雪,上半身衣服是湿的,想必是从下雪的地方赶来。

            他缓缓的又问道:

            “古三!你不必去京城了!”

            古三老爹不解问道:

            “为什么?”

            那人说道:

            “你回家吧!当你驾着驴车慢慢到家以后,钟正心已经在家等着你了!”

            古三老爹一怔,立即回道:

            “你说什么?你是说我老爷已经……已经……”

            那人点点头说道:

            “不错!你家老爷已经没有事了,他是获得无罪开释,他现在是在回家的路上,因为他坐马车,而且走的是京道,要比你早到家。”

            古三老爹一时难以相信,变得结结巴巴说道:

            “这怎么可能!我是说,怎么会无罪开释!这怎么会变得……你说的是真的吗?”

            那人说道:

            “骗你取乐吗?我现在最讨厌的是骗人的人,怎么会骗你?”

            古三老爹睁着眼睛问道:

            “是你!是你吗?郑爷?是你到京城为我家老爷分解伸冤的?是不是?”

            那人平静的说道:

            “只要你相信我的话就好,其他你不必多问。走!我送你一程。”

            他跳上车,接过缰绳。

            店伙计已经将郑爷的马,系在车后。

            一声吆喝,一个鞭花,小毛驴掉转回头,得得的上路。

            雪停路面积雪未溶,驴车走得十分慢。

            走了大半天,来到一处叫做龙脊岭的地方,有二三十户人家。

            郑爷把车停住,他从车上抱下棉被卷,不知何时他在车上准备了一把铁锹。迳自朝路旁山坡地上走去。

            古三老爹一惊问道:

            “郑爷!你这是做什么?”

            郑爷一面走,一面说道:

            “死者入土为安。”

            他忽然停了脚步,对古三老爹说道:

            “你家老爷受如此重大挫折,捡一条命回家再遭此丧子之痛,也太惨了!所以……”

            他又迈开脚步,朝着山坡走去。

            “把你家少爷暂时葬在此地,至于何时告诉你家老爷?用什么方式告诉他,那就看你古三老爹了!”

            古三老爹连忙说道:

            “可是……可是……”

            郑爷连头也不回,边走边说道:

            “那两千五百两银子,回去把祖产再买回来,剩下的好好伺候你家老爷过日子。至于……”

            至于什么?他没再说下去。

            来到一处平缓的山坡地,他挥动铁锹,努力的挖土掘坑,他一刻也不休息,连古三老爹也看不过去,在一旁说道:

            “郑爷,你且歇一会儿。”

            他并没有抬头,一直很用力的挖下去。

            挖了顿饭光景,坑深三尺,他将钟少爷的尸体,连同棉被,一齐放到坑里去,用土掩埋妥当。

            他四下一望,找到一方大石头,搬来竖在坟前,他拿出自己的宝剑,削平石头,并且刻了一行字:“清官钟正心之子葬于此。”

            他刻完最后一个字,仿佛松了一口气。

            收剑入鞘,对古三老爹说道:

            “人死不能复生,我能做的也只好如此,往后……”

            他摇摇头,露出一丝苦笑。

            “还讲什么往后,谁能料到明天的事是如何。古三!你走吧!我已经交代过了,好好处理那两千五百两银子。”

            他走到马的旁边,认蹬上马,刚一带马缰,他又停下来,从马鞍的旁边打开一个小小的皮囊,里面取出一面小小的三角旗,黑色,当中用黄色丝线绣了一只栩栩如生的飞鹰。

            他将三角旗丢给古三老爹,说道:

            “你孤身一人,带着两千五百两银子,路上是一个风险,将这面旗子,放在包裹上,多少可以帮你一点忙,你多保重吧!”

            古三老爹双手接过这面小小的三角旗,叫道:

            “郑爷!请留下你的大名,古三也好向我家老爷禀报,感念郑爷!”

            郑爷笑笑说道:

            “感念?感念什么?感念我杀死他的儿子吗?再说,一个职业杀手,也没有什么可留名的,你已经知道我姓郑,那是足够了!”

            他说着话,一抖缰,坐下马泼开四蹄,迎着阳光飞奔而去,霎时间,消失在路的尽头。

            古三老爹怔在那里半晌,趴在坟前磕了三个头,坐上驴车,百感交集,无限孤栖地走上归途。

            潇湘书院图档,kevin-liuningOCR

        一      

            白马潭是一条山河汇集的水潭,岸边有白石峥嵘,状如奔腾的白马。潭水深不见底,作深绿色。乡人传说:白马潭通海,也就是直通龙宫。究道如何?没有人到白马潭去探究过。不过,乡人有一个传统的习俗,一旦遇到干旱不雨,大家便挑着淹泡竹子的石灰碴,往潭里倾倒,称之为“药闹龙宫”,闹得龙王不能安宁,自会出来布云行雨。是不是灵验,没有人会去计较,但是每次“药闹龙宫”之后,白马潭里的鱼都被石灰药翻了白,漂浮一大片,乡人家家都有一顿鲜鱼大餐。

            白马潭对岸,也就是隔了一条河,就是砧山,山顶平坦,像是一座打铁的铁砧。

            砧山种满了松树,当中夹杂了不少毛竹林。这里的毛竹都有饭碗粗细,挺拔两三丈高,砧山四季常青,尤其风起时,竹林沙沙有如潮涌,所以,砧山又名日潮山。

            紧挨着山脚下,一溜有五七间朴茅为顶的草屋。

            编竹为篱,内有几株梅花,现正是开花的时节,冷香盈园,十分幽雅。

            草屋里面当间是堂屋,竹凳子上坐着一位清瘦的中年人,看年龄不过四十出头,但是,面容憔悴,让人看上去已经是五十老翁。

            在他的面前,正跪着一个人,此人身材瘦小,花白胡须,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瘦小老人。

            坐着的人一再伸手拉地下的人起来,跪在地上的老头却死也不肯起身,一再说道:

            “老爷!古三罪该万死,真是罪该万死!古三斗胆隐瞒了老爷……”

            坐在竹凳子上的就是卸任的清河县正堂钟正心,他松下手叹了一口气说道:

            “古三哥!你请起吧!说实在的,你是我钟正心的大恩人。你看……”

            他站起来,屈着手指数点着说道:

            “你替我到清河县还了百姓一千两银子。”

            古三膝行了两步说道:

            “可是他们没有收。”

            钟正心说道:

            “虽然他们没有收,你却能将这一千两银子捐给善堂,是积了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