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杀手之剑

乐读窝 > 玄幻小说 > 杀手之剑

第54章

书籍名:《杀手之剑》    作者:玉翎燕


                                    

            郑冷翠一时心中一动,顿时大喜。

            她飘身下石,接连几个跃纵,来到那几丛毛竹之前。

            来到近前,才知道远看不如近观。

            这些毛竹真是粗得有些惊人,远看有饭碗粗细,可是来到近处才知道毛竹根部简直就有海碗一般粗。

            郑冷翠以前曾经听哥哥说起过,在西南边陲地带,土人用两根长得靠近的竹子,设下陷阱,无论是老虎或者是山猪、野熊,只要一踏进陷阱,触动机关,两根竹子同时弹起,可以将老虎这一类的大野兽,活生生的弹起,撕扯在半空中,动弹不得。郑冷翠总觉得难以令人相信,老虎野熊有多大的力量?即使是山猪,一旦发起飙来,可以将一棵饭碗粗细的树木,撞成两截,像这样凶猛的野兽,如何能用两根竹子制服得了?

            可是如今她亲眼目睹,居然世间有这么粗的竹子,凭着竹子本身弹性,慢说是老虎,就是一只犀牛也弹吊得起来。

            郑冷翠觉得自己的主意不错,满心欢喜,一刻也不敢稍停,挥动宝剑,将毛竹砍倒一根,削去上面的枝叶,再拖回到原先那处空地边来。

            她忖度了空地的距离,然后用宝剑在大石上击洞。

            剑是宝剑,人有功力,不消多久时间,便击了一个两尺深、海碗大的一个石洞。

            郑冷翠真的连汗也未揩,运足一股真力,将两丈多长的毛竹,竖起来插进石洞,仿佛在大石上竖了一根高高的旗杆。

            她解开身上的腰带,像猿猴一般,蹂竿而上,将腰带击在毛竹的尖端。试了试松紧,长吸一口气,突然一沉丹田,骤使千斤坠,那长长的毛竹立即弯垂而下。

            郑冷翠趁着毛竹下垂的瞬间,左手一松,右手抓住腰带,一悠而落,正好贴近空地两三尺的空中荡过。

            她的人就像是在荡秋千一样,荡回来时,她突然吐气出声,大“嘿”一声,那毛竹像是承受了更重的压力,这回弯得更多。

            郑冷翠双脚勾住毛竹,右手抓住腰带,随着那毛竹一悠而下,正好贴近那株黄杜鹃。

            她眼尖手快,左手一捞,以奇快无比的手法,将三朵肥硕的黄杜鹃花,摘在手中。

            几乎就在这同时,原先藏身在石隙中的蛤蟆,几乎是倾巢而出。少说也有百儿八十只以上。

            别看这些蛤蟆平时动作笨拙迟缓,此刻从石隙中跳出来的,个个敏捷异常,围在黄杜鹃的四周,鼓起巨大的肚皮,瞪起圆凸的眼睛,完全是一副伺机而动的模样。

            当郑冷翠二次悠身荡下的时候,所有的蛤蟆在同一时间,突然弹跳而起,扑向郑冷翠,就差那么一点,让郑冷翠一悠而过。

            郑冷翠随着竹子的弹动,她将自己贴紧竹子,拉远与空地的距离。借这个机会她将三朵黄杜鹃花,小心翼翼的藏进袋里,不让受到挤压。

            随着她从肩上拔出宝剑,并且用自己右脚缠住腰带,左脚蹬住竹竿,右手一松一送,毛竹再次猛然弹起,倏的向下一弯。

            郑冷翠使出一式“倒扯扬旗”,整个人与竹子成了直线,闪电而落。

            就在快要触及地面时,她左手发掌,震开那一堆正要跃起的蛤蟆,右手一挥宝剑,正好截断一段长约七八寸的绿芦荟,她的动作真快,左手发掌刚一震开,随着以分秒不差的空隙,用拇指食指拈住正要断落的绿芦荟,借势一荡而起,躲开二次聚集而来的蛤蟆。

            发掌、挥剑、拈物,完全是天衣无缝,一气呵成。

            就在这一瞬间,郑冷翠在心里很自然的兴起一阵欣喜。

            没有想到就在她一荡而开的时候,斜插在背上的另一柄宝剑,竟然因为拔出另一柄剑,松了绳扣,在荡动瞬间,一滑而落,掉在那一堆蛤蟆之中。

            郑冷翠当时一惊,几乎失手,赶紧一吸腹,贴紧毛竹,将绿芦荟藏在口袋里,宝剑纳入鞘中,人抱住晃动的毛竹,盯住空地里那一堆骚动的蛤蟆。

            毛竹仍然在晃动,郑冷翠的心就像是晃动的竹子一样,把持不定,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方寸为之大乱!

            杀手之剑凑成一对,是十分难得的机缘,虽然她没有为哥哥凑成一桩良缘,她还是要将这对剑还给哥哥。

            如今掉落在那一堆奇毒无比的蛤蟆之中,要如何才能将宝剑拾回到手里?

            如果郑冷翠没有看到蛤蟆吃蝎子那一幕,也许她还敢试一试,现在她不是不敢试着拾回宝剑,而是觉得这样贸然下去驱开蛤蟆拾宝剑,只怕宝剑不曾拾起,她已经被蛤蟆的毒液喷中,万一死在这里,余婆婆的黄杜鹃和绿芦荟无法送进京城,更重要的她对哥哥的承诺无法兑现,那样她恐怕就是死也难以瞑目的。

            舍弃那柄宝剑吧!

            郑冷翠又做不到,无论是雄剑或者是雌剑,丢掉任何一柄,她都是千古罪人!

            是冒着死的危险,荡下去驱开蛤蟆拾剑?

            还是带着黄杜鹃和绿芦荟离开百花谷?

            这个犹豫,让郑冷翠难下决心。

            当她抱着毛竹摇晃了十几下,渐渐停止下来的时候,她忽然自语说道:

            “人可以死,剑不能丢!如果真的不幸死了,死了!死了!一死百了,也就顾不了那么多身后之事了。”

            她再次从背上解下宝剑,这回是连鞘一起拿在手中,她才发现掉在下面的是哥哥交给她的雄剑,益发坚定了她要冒险一试的决心。

            余婆婆临走之前,曾经留给郑冷翠祛毒的药丸,但是,急切之间不在身边,而是在包裹里,如今也顾不得了!

            眼看着天色已经渐渐暗下来,她已经无法再等下去。

            当一个人决心已定的时候,一切其他的顾虑都成了多余。

            她再次用右脚勾缠住腰带,左脚抵住竹竿,借以平衡住身体。

            她长长的吸了一口气,猛然一沉身形,长长的毛竹,倏的一弯一垂,郑冷翠的人一悠而落,在快要接近地面时,她左手握剑,连同剑鞘就地一挑。

            就在那一堆蛤蟆之中,被她挑起掉在地上的宝剑,就在这样千钧一发之际,她的右手一伸,正要接住飞起来的宝剑。

            在这刹那间的同时,发生了两件事。

            一条人影以快如闪电般的速度,撑着一根竹竿,从半空中一掠而过,从郑冷翠的手边抢走了宝剑。

            另一件事,就在这时至少有几十只蛤蟆一齐向上跃起,喷出乳白色的汁。

            郑冷翠本来借着竹竿一悠的力道,可以抢先一瞬闪过这一群蛤蟆的攻击。

            但是,由于宝剑分明到手又被人抢走,心里一急,反而忘了借力送力的悠荡而去,就差那么一刹那间,等她正好荡过那一群蛤蟆时,她感到自己的右手一凉,心里暗叫:

            “不好!”

            等到她随着竹子荡回来时,双腿无力,勾缠不住,人向下坠落,摔在大石头上。

            就在她摔下来的时候,她似乎看到半空中抢走她宝剑的人,也突然像是风筝断了线一样,直接摔了下来。

            她想看清楚这人到底是谁。

            无奈她的眼睛已经无力睁开,她心里刚要想到:

            “我是中毒了!”

            人已经失去知觉什么都不知道了。

            不知道经过了多久,郑冷翠在悠悠中醒过来,首先让她感觉到的:

            “我没有死!”

            紧接着她立即想到这问题:

            “我现在人在那里?”

            郑冷翠又重新恢复了她惯常的冷静。

            她非但没有像一般人那样,昏睡后醒来就是一跃而起,甚至于她连眼睛都没有立即睁开。她开始用感觉、用心灵来体认自己身在何处?是祸?是福?

            她首先感觉到的,是睡在十分柔软的床上,十分的舒服。

            她鼻子呼吸到的是阵阵花香,是如此的似有若无,并不是那样浓郁,淡雅清新,让人感到无比的畅快。

            她忽然想到:

            “是百花谷主人救了我?是的!一定是他,除了他没有人能在百花谷边缘绝地及时伸出援手。”

            心里有了这个念头,郑冷翠这才缓缓睁开眼睛。

            她刚一睁开眼睛,看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她是睡在一间很宽敞的房间里。

            现在正是黄昏时刻,不知道是从何处透出灯光,是那么的柔和悦目。

            触目所及,四周墙壁,都是鲜花堆砌而成的,虽然花团锦簇,却又一点也不俗气。花与花之间,又是缀了许多绿叶,搭配得恰到好处。难怪人们都说“红花要绿叶陪衬”,果然是有道理的。

            灯光就是从这些鲜花绿叶之中,透泄而出,真是巧妙。

            郑冷翠这时候看到自己所睡的床,也是缀满了鲜花,人在花中,那种感觉真是难以用言语形容。

            郑冷翠正要起身,忽然门外有人说道:

            “主人说,姑娘受毒创很重,此刻还是要多休息,不宜移动。”

            随着声音,从门外进来一个人。

            郑冷翠一见,立即认出正是百花谷门口撵她出去的那位老人。片刻老人手里托着一个木盘,放着一只碗,正冒着热腾腾的热气。

            郑冷翠立即叫道:

            “老前辈,感谢你的救命之恩。”

            那老人已经不像是初见面时那样的冷酷拒人于千里之外,但是,脸上仍然是没有丝毫笑容。只是淡淡的说道:

            “我不是什么老前辈,更没有什么救命之恩。我只是为你送来一碗汤,你已经有三天没有吃东西,现在虽然毒是清除了,肠胃还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