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江山万里情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江山万里情

第43章

书籍名:《江山万里情》    作者:南宫子俊


而根源在内不在外,内毒不除,外伤难愈,此为治标不治本。因此,诸位万不可操之过急,须知欲速则不达,我们还是耐心等待为好。今天承蒙圣上隆恩,特赐婚于小孙女,并无他事商议。”

#奇#崔长山有些不相信,问道:“仅仅为了赐婚才召见丞相?不可思议,天威难测呀!如山的政事不关心,结得哪门子亲吗!哦!对不起,下官失言,恕罪!恭喜丞相,贺喜丞相。”话越说越来气,最后差点失了礼数,文彦博也不怪罪他,明白他的心思。

#书#都御使吴良宇有些着急,说道:“丞相,如今圣上陷溺太深,拒不纳柬,吴某多次进言,不是被挡于殿外,就是轰出朝堂。庞贼祸国殃民,卖官鬻爵,贪赃枉法,结党营私;魏大有排斥异己,独揽御林军,欺上瞒下,内外勾结。如果我等再不采取措施,庙堂上不但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就连整个国家都会被这些乱臣贼子毁掉。将来新君继位,也是臣强君弱,受制于人,政令不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不了抛弃这大好的头颅,也要把这些奸佞小人碎尸万段。”

其他几人也跟附和道:“是呀!言之有理!”

文彦博道:“吴大人一片忠心,老朽自愧不如,但是不能逞匹夫之勇,如今依附奸贼庞太师的党羽遍布朝野。魏大有掌控了宫内所有的侍卫,皇上如同被软禁,此两贼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经营了这么多年,根深蒂固,不易撼动。万一狗急跳墙,那将是毁天灭地之灾,再加上三藩虎视眈眈,等待时机,到时候可真要回天无力,求救无门了。我们的一举一动关乎天子安危,涉及国家存亡,且不可轻举妄动,白白丢了性命不说,还连累天下百姓。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保持朝局稳定,确保太子安稳继位,静待时机,消危机于无形,以毒攻毒,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总之,不可硬碰硬,只需以柔克刚,周璇迂回,保留有用之身。”

吴良宇恍然大悟,谢道:“听老丞相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受益菲浅。但是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还需及早做好准备,以免发生意外,闹我们一个措手不及,空留遗憾,不知丞相可有什么良策?”

文彦博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老夫也没有什么好的良策,首先,必须保证太子的安全,今天从庞太师的举动来看,他很有可能要对太子不利,这方面老夫已有安排;其次,我希望大家虚与委蛇,尽量保持朝局的清明,万一造成地方骚乱,发生内乱得不偿失;最后,藩王的军队都是矫勇善战之辈,兵多将广,不容忽视,因此需要知会忠诚可靠的武将加强训练,增强实力,防止不测。还是那一句话,大家切不可过于急躁,硬碰硬撞,对待任何事情,都需要三思而后行,循序渐进,讲究策略,否则,事情没有办好,反而白白丢失了性命,得不偿失。”

众人均感此言有理,替朝廷忠心办差,绝不可盲目从事,把好事办成坏事。大家也都知道,庞太师势力盘根错结,三藩兵多将广,想要一夕歼灭,那是登天幻想。智者当须积蓄力量,剪其羽毛,不断削减其实力,以期最后一击奏效。大臣们纷纷拜别丞相,谨记良言,各自回府去了。

文彦博总算松了一口气,这一群人忠心可嘉,就是行事太过直接了。有时候根本就不考虑后果,明知道不可为,偏要以死表忠心,往往是好心办坏事。但可喜的是圣上并不糊涂,也明白自己的过错,只是朝廷一片散沙,尾大不掉,想要扭转过来,绝非易事。不但需要时间,更需要君臣一心,同心协力,只是谈何容易呀。

燕云国第二代君主,为了表彰有功的将领,进行了封赏。开国功臣刘基官拜太师,赐封鲁国公,享太庙;大将徐达官拜大将军,赐封英武侯,享太庙;秦家和任家是降将,被封为异姓郡王,在各自的封地享受特别权力;亲儿子燕云河加封为肃亲王,封地河南省,成为最大的藩王。一共封了二十多位功臣,享太庙的就有十多位。

藩王制度弊大于利,本来不愿意执行,但迫于当时的局势,只好以大局为重。

第三章  一石千层浪(三)

翌日,顺通帝破天荒的叫大起,弄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这样的举动已经久违十多年了,文武百官还有些不习惯,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群臣跪在大殿上,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接着分列左右,垂听圣训。

顺通帝也被这样的气氛所感染,这才记起自己还是九五之尊,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伸手一摆,道:“众卿平身!今天叫大起,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很长时间没见众位了,有些想念。这么多年来,朕做了不少糊涂事,让大家受委屈了。朕多日不理政务,也不知道天下怎么样了,百姓生活可好?地方官员是否衷心体国?庞太师和文丞相,你们是百官之首,可要把这重任担起来呀。这江山不是朕一个人的,是我们所有人共有的,真要是灭国了,不但是朕,就是你们自己也将尸骨无存。因此,朕希望众卿家精诚团结,共同把这个国家治理好。”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有些喘不上气来,岁月不饶人,顺通帝身体十分虚弱了。再加上夜夜笙歌,酒色无度,早就把身子掏空了,今天能坚持上早朝已经十分可贵了。环视了一下群臣,接着说道:“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姓就歌功颂德,就说朕是个明君圣主;民不聊生,饿殍千里,百姓就怨天骂地,就骂朕是个无道昏君。反正好坏都是朕的,全没有做臣子的责任,这些贪官污吏之所以肆无忌惮,祸国殃民,是因为他们顶着朕的名义,无论犯了多大罪过,都会算到朕的头上,斯人可诛,其心更可诛。”

群臣见皇上越说越激动,吓得跪在地上,以头抢地,高呼道:“皇上圣明,臣等罪该万死!”

顺通帝不耐烦的说道:“好了,朕不是在怪罪你们,只是有感而发,和你们唠唠。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宣布,储君是国之根本,也是朝局稳定的重要因素,朕只有一子,今天正式册立燕云少俊为皇太子,等朕百年后传位于他,另外加封文丞相为太子太傅,庞太师进爵一级;加封文丞相、庞太师和瑞亲王为辅政大臣,由你们四人共同辅佐新君处理朝政。”接着让身旁的太监宣读圣旨,意思都差不多。

庞太师没想到这皇帝老儿会来这么一下子,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这么多年的功夫算是白费了。当然,这种事情谁也挡不住,早晚也会提出来,除非他们起兵造反,谋权篡位,否则只能坦然以对。既然宣布了圣旨,只能接受安排,谁敢当面驳斥皇上的圣旨呀,那只能找死。不过,还真有一位不怕死的,走出行列,开口叫道:“皇上圣明,只是把政事交给我们,皇上您去哪里?还回去睡你的糊涂觉吗?人家常说我糊涂,怎么你比我还糊涂呀,这朝堂上少了你这个主心骨,能行吗?”

顺通帝对这个老皇叔一点辙都没有,能避则避,避不开就硬着头皮不搭理他。这位老祖宗没事都要缠上一缠,谁碰上谁倒霉,是个十分头痛的人物。平时就逗逗鸟,养养花,或者去钓个鱼,反正什么事都要插上一杠子。这瑞亲王想当年也是响当当的人物,走南闯北,领兵打仗,是立下汗马功劳的,侄儿当政后,再也不理会朝廷这些烂事。这些年燕云涛昏聩透顶,许多老臣请他出来劝阻,结果他根本就不屑一顾,反正不是他做皇帝,爱怎么着就怎么着,你糊涂我还糊涂呢。今天若不是叫大起,有祖宗规矩管着,他早就出去遛鸟了。

都御使吴良宇也忍不住了,早就把丞相的交代忘到脑后了,特别是听了皇上的一番话,感到圣君重生,时机到了,立刻走出行列喊道:“陛下,臣有本要奏!”这是令顺通帝发怵的第二号人物,忠心无可挑剔,就是太过耿直,甚至太爱钻牛角尖儿,不知变通,得罪的人不少。特别是太师一派的大小官员,几乎让他参了一个遍,要不是有一批忠臣保护他,早就被罢官入狱了,甚至砍掉脑袋。

顺通帝眯着眼,心里知道他要奏什么,这不是第一次了,多年来只要一有机会就参人,实在拿他没办法,无可奈何的道:“吴爱卿,又有何事呀,就不能让朕清静一些吗?好了,一会儿你去找三位辅政大臣商量吧,让他们做主,退朝!”说完丢下一帮子大臣,急忙朝后宫走去。

吏部尚书崔长山在殿外等着吴良宇,摇头晃脑的走过来,靠近道:“吴大人,你怎么就没长记性,昨日在丞相府不是说好了吗,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不要那么着急。今天皇上能说出这么一番话,已经十分难得了,你怎么就改不了那个臭毛病,这不是引火烧身吗?唉!你呀!

吴良宇事后也有点后悔,处在这样的环境下,皇上自担责任,陈述利弊,说明圣上心知肚明,洞察秋毫,否则不会有今天的一系列安排,双手一抱,对崔长山致歉道:“崔大人请谅解,是吴某唐突了,一时控制不住,才有这荒唐之举。今日皇上头脑清晰,条理分明,如同回到昔日政治清明,歌舞升平的岁月,这才乱了方寸,习惯性的上表参奏。”

崔长山何尝没有这样的想法,可惜往日的辉煌不再重现,今日的盛景还没来临,也许是黎明前的黑暗,就像老丞相说的,耐心等待时机吧。劝解道:“吴大人不必如此,崔某了解你的秉性,难得你没发现皇上今天的安排含有深意吗?以诏书的形式把太子的身份定下来,杜绝了日后庞太师骄诏的可能;加封丞相太子太傅头衔,确立了新朝顾命大臣,而只是给庞太师进一级空爵,相应的削弱了奸佞的势力;任命辅政大臣,保持当前朝廷稳定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