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山河策

乐读窝 > 武侠小说 > 山河策

41第四十章 棋局

书籍名:《山河策》    作者:江一雪


        晋愍帝元熙十二年,二月初十。

        又是三日相安无事。

        但无论虎贲卫抑或五胡联军,谁都能感觉到在平静的表面之下暗潮的汹涌。云渊一举夺取震慑三国,虎贲卫新任左参将白璧晖接掌三国兵权,朔方城更是调兵遣将、守备愈加严密,几乎被围成铜墙铁壁,虎贲卫似乎打定主意静观其变,不给左贤王一丝一毫抓住纰漏的机会。

        两头雄狮严密地紧紧盯住对方,各自暗中蓄势待发,等待一个一击必杀、可以一举扼住对手咽喉的时机。

        夜色深沉,军队驻地上的灯火依次点燃。羌胡武士们三班轮值、日夜不休,挎刀亲卫每百人一队来回游弋,在这大战一触即发的紧绷时刻,任何纰漏都不能发生。

        一阵狂风吹起满地沙石乱走,风渗进大帐,扯得帐壁上的火炬一阵摇曳。

        中军大帐之内,依然灯火通明。

        “夫败军丧师,多轻敌而致祸者,故师出以律,失律则凶。律有十五焉,一曰虑,间谍明也;二曰诘,谇候谨也;三曰勇,敌众不挠也;四曰廉,见利思义也;五曰平,赏罚均也;六曰忍,善含耻也;七曰宽,能客众也;八曰信,重然诺也;九曰敬,礼贤能也;十曰明,不纳谗也;十一曰谨,不违礼也;十二日仁,善养士卒也;十三曰忠,以身徇国也;十四曰分,知止足也,十五曰谋,自料知他也……”

        大帐之中,两个身影对案而坐,一身中州武士打扮的人屈膝跪坐案边,手捧一卷竹简曼声吟诵。他念完一段,放下竹简,对对面的人拱手一礼:“今日在下为王爷讲述的,是《九州武备志》第三十六卷四章,《谨候》。”

        胡人骁勇,运筹帷幄之术却稍稍逊色。所以,左贤王虽然是胡人,但对中州兵法将略却十分推崇。《武备志》是晋室开国皇帝晋武烈王晚年亲自撰述,这位皇帝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即使不是因为天子手笔而格外受推崇,这部总结武烈王一生兵法大略的著述也足以被视为兵家杰作。

        晏仲玄娓娓道:“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自古战争中战败丧师者,多因轻敌。是以军队出师,必须严格法令。军律有十五项:一是虑,要详加谋划,明确敌情;二是诘,严密盘查,搜集情报;三是勇,敌人阵势强大而不退怯;四是廉,以义为重,不为私利所惑;五是平,须得赏罚公正;六是忍,忍人所不能忍,方成大器;七是宽,宽以量刑,方得军心;八是信,出令则行,严守诺言;九是敬,礼贤下士,以礼得贤;十是明,明白是非,不听信搀言;十一是谨,严谨慎重,不违礼悖法;十二是仁,爱兵如子,武士拥戴;十三是忠……”

        他讲到此处,顿了一顿,垂了垂眸:“十三是忠,忠诚报国,为家国大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十四是分,行为有分寸,守本分,做事情量力而行;十五是谋,足智多谋,能知己知彼。能做到这十五之律,我已未战先胜了。”

        他对面的左贤王以中州士大夫礼贤下士的礼节与他遮袖对坐,凝神倾听。晏仲玄讲完一章,左贤王玩味再三,拈着上唇微翘的短髭,慨然叹道:“晋武烈王,果然是一代帝王之才。你们中州人的运筹帷幄之术,我羌胡远远不及。”

        晏仲玄慢慢道:“晋武烈王固然堪称兵法大家,却未必是一位杰出的皇帝。开国之初国力衰弱,应该休养生息,武烈王却接连对西北强胡——西戎出兵,结果连吃败仗,西戎单于曾挥师大破函谷关,直逼帝都长安。直到后来简帝之时,国力渐盛,天子集结北陆诸侯联军,率带甲之士十万、战车八千,与西戎战于葵丘之野,一战全胜,斩首三万,从此西戎式微,远遁大漠,近二百年间诸胡不敢进犯中州。后来我羌胡崛起,也曾饮马黄河、血洗凉州,踏破河西屏障,而中州诸侯四起,九州分裂,再不复当日荣光。”

        他眼睛里闪过一丝神往和怅惘,不知是不是在追忆帝国当日的强盛?

        左贤王拈着短髭,眼中暗光闪烁:“十三是忠,以身徇国也,即忠诚报国,为家国大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晏将军,读到此处,可是心有所感?”

        晏仲玄怔了一怔,突然俯身拜倒:“王爷!”

        左贤王突然大笑道:“晏将军若是毫无家国风骨之念,那便是真正不忠不义之人,本王也不会看重了。”

        “在下有家国之思,但是家在哪里?国在哪里?”晏仲玄怆然一笑:“我云梦破国、族人涂炭;追随王爷、报我国恨家仇,便是在下毕生所求。在下的忠义二字,只系在王爷一身而已!”

        左贤王将他双手扶起:“晏将军快请起,将军追随我八年,将军昭昭丹心,本王何尝不明白?”

        “我与将军,目的不同,却殊途同归;共同的对手,便是嬴怀璧。”左贤王轻轻叹了口气:“今早传到的单于急令,我此次东征,消耗甚巨,其余四部的首领借口东征无果,鼓动单于一再催促我班师回王庭。”

        他眼睛里飞快闪过一丝暗光,低声道:“‘左贤王老当益壮,可惜日已西沉、锐气减退,比起雁翎关时也不如了’——这是当日跑虎原之战,奚子楚与我对阵之时的一番话,固然是激我发怒,但也不无道理。”

        这次左贤王集结五胡,可谓是破釜沉舟之举。羌胡五部争斗日烈的情况下,这一战的成败,也恰好是伏日部盛衰的一大转折。

        一旦胜了,五胡联军踏破河西挥师南下,饮马黄河、挥鞭北陆,锋芒直指帝都长安,左贤王这一世彪炳功业,终可成就。而一旦败了,就是全盘皆输。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王爷多虑了!”

        左贤王微微一笑,并未答话,反问道:“听说这几日朔方城的虎贲阵营有所变动?”

        “似乎是云渊对三国联军下手了。”

        “这三国联军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若是云渊,要为这群各怀异志的诸侯们头疼了。”左贤王微笑着摇摇头,突然问道:“晏将军,今日是二月初几了?”

        “二月初十。”

        左贤王轻轻敲了敲桌案,沉思不语。五胡联军这场东征,本来预计趁公子怀璧伐梁、凉州空虚,可以速战速决,拖到今日,已是数月。

        “王爷礼贤下士,对异族之人如在下,从不另眼相看;王爷虚怀若谷,知晓自己拙于兵法,更昼读经卷、夜听武策,八年来除万不得已,未尝一日间断。”晏仲玄突然诚心实意地深深一拜:“王爷少年起兵于伏日部内乱之时,半生戎马倥偬、力挽狂澜,二十年来力压五部、一统大漠,是真正的雄主之才,必将在这乱世中建立一番功业!这个时侯,王爷要做的,只须沉住气。半世功业已然触手可及,何必急于数日之功?”

        左贤王大笑道:“晏将军从来只是弹劾,很少称赞啊。”

        晏仲玄突然拜倒:“王爷踏破河西、饮马黄河之时,在下不求功勋,只求王爷赐在下回到中州,从此不问世事、泛舟云梦,在故国土地上了此余生!”

        “将军已经看到此战必胜了?”

        “在下不看结局,只看布局!”

        左贤王微笑了。他抬起幽深的眼眸,目光越过晏仲玄,看向前方。

        映着明亮的火炬,顺着左贤王眼睛的方向,前方帐壁之上,巨大的羊皮地图被卷起,露出下面整整齐齐并列钉着的八块素白的绢帛。

        每一块素绢,都只被裁剪成方方正正的掌心大小;虽然很小,上面却用极细的、交错曲折的墨线标示出各种符号,密密麻麻、极尽清晰。每一幅绢帛绘制的内容,都各不相同。

        它们被细心地抚平,就用铜钉钉在朔方战图的后面,组成一幅完整的图案,巨细靡遗。

        朔方城攻防图!

        朔方地势、兵力分布、驻军布置、险要驻地乃至虎贲卫兵力多少,标识得清清楚楚、明白可见。

        这本是虎贲卫绝密!

        左贤王站起身,细细看着那幅攻防图,眼中暗芒闪动,慢慢道:“云渊与王览联手,几乎万无一失啊!”

        “二月初十了……”左贤王踱出帐外,天际一弯弦月,已经渐渐沉了下去:“再有十天,我与王妃成婚,就整整十年了。不知道,这一次我还能不能活着回去见她?”

        弦月下,一只青隼凄厉的鸣叫划破夜色,它扇动翅膀,向着漠北的方向远去。

        “王爷布局,显然更胜一筹。”晏仲玄慢慢道:“这一局,云渊和王览已经棋差一着了。”

        半生功业,已触手可及!

        左贤王微笑道:“是啊,现在我们只用等,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