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蛮妃三嫁

乐读窝 > 武侠小说 > 蛮妃三嫁

第76章

书籍名:《蛮妃三嫁》    作者:翩翩qq




情感上的隔阂,当也造成交往上的隔阂,蜀府各地至康巴的道路,几乎都是崎岖山路,是以对“关外”与“关内”民众的交往,更是一大障碍。这也使得康巴地区,通关贸易的长期落后状况得不到改善。

更甚的,便是文化,胡人聚居区,由于诸多隔阂,难以接受汉文化的薰陶,汉人对胡人文化,亦是不屑。缺少文化的交流,康巴胡人对魏国的情感,也颇有离心。

康巴以外的地方,便是以突厥人为主的北辽国,魏国与北辽国,自“五胡乱华”后,虽未有大的战事,但小股局部冲突,却是连绵不断。康巴的不稳乃至动荡,着实对魏国有百害而无一利。

“小丫头,瞧,那边,便是康巴,那边居住的民众,大多来自你的母亲的国度。我魏国自父皇开国三十年以来,康巴民众的局部动荡乃至叛乱,便不下十多次。那边,也是我魏国比较动荡的地方。那边的胡人民众,习俗与汉人迥异,由于山高皇帝远,他们与关内民众的交往也少,从来都是一群令朝庭头疼的人。”登上了帐边的一个山腰,席君睿指着西侧的折多峰,对晨曦说道,“是以,肃整军纪,平叛,不能有一丝闪失,若引致康巴异动或北辽国趁火打劫,更是得不偿失。这番让本皇子与将军声誉受损,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了!

“不,夫君,晨曦已经有了一个万全之策,既不耽误平叛大计,也让爹爹和夫君,免陷是非之局。”

静静地望着眼前的小姑娘,席君睿腹诽着,自己与她,性情相类,他倨傲,她倔强,是以才有这许多的争执。但心思却迥异,他稳重,她跳脱。忆及此,他剑眉不觉挑了挑。

一四九  万全之策

太阳,在密密的云朵中喷薄而出,万丈光芒,霎那间让大地流泻一片金光。

眼前的女子,微仰着一张俏脸,脂白的肌肤隐隐泛着桃花般的粉红,高高的鼻子微翘,如扇的长睫覆着一双深邃的紫蓝色眼眸,眸光中,少了几许沉稳和冷静,却多了几分的俏皮和灵动,粉色衣袂和额前几缕栗色的头,在秋风中轻舞,与当年头顶金色小圆帽,梳着满头小辫,忧郁地立于他身前的身影,重叠了!

这便是当年艳冠天下的突厥公主吗?

这便是当年突厥军队里叱咤风云的突厥公主吗?

果然是,有其母,必有其女!

此女,颇有乃母当年之遗风!

“夫君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大可籍此惊天大案之机,来个一不做二不休,奏请皇上,大刀阔斧,改革军中弊端。若一举成功,夫君此举,当可为我国,缔造一支能征善战,纪律严明之军队,立下汗马功劳。”晨曦举眸向远方凝视,远在天边的群山,笼罩在仍未散尽的一片淡淡的雾蔼之中,在阳光的金色光华之中,雾气在升腾。

“韩信当年将台点兵,何等的风度凛然,有谁又曾忆起他曾受胯下之辱?司马迁一卷浩瀚史记,千古长留芳,又有谁常忆起他曾受宫刑之耻?夫君,要掩悠悠众口,别无他法,唯有推陈出新,敢为天下之先。此乃万全之策!”晨曦从天边的群山中收回眸光,转向身旁的席君睿。

眼前的男子,眸光凛然的由不远处的树林,犹疑着投向晨曦。显是,他又在神游了!他在想些甚么?

这个男子,心中隐藏无数秘密,近段时日,许是触景生情,常勾起无尽之思绪。

他便经常思绪漫无际涯的神游,可他责怪起她来,却又是大言不惭。忆及此,晨曦蹙了眉,“夫君,好没道理哩!你在听吗?要不想听,那请便!还别浪费了晨曦的口舌!”晨曦说着,用袖笼在他眼前拂了一下,转开眸光,掀起了唇角,很是不满。

愣怔了一下的席君睿,赶忙走前一步,伸臂搂住晨曦的腰,柔声道,“小丫头,为夫当然是边在听边在思忖,只是又想起了点事情,没法子,近来事情也太多了些。嗯,把你方才说的,再说一遍,为夫还要再听一遍,再细细斟酌。”

听罢,晨曦心里也明白,他在强词夺理地辩解。要非爹爹也身陷此是非局中,晨曦早便拂袖而去了,可此刻只得忍隐着,将方才之话重复一遍,之后,她又正色道,“夫君须改革军中弊端,要之举,当是破除军中的用人陋习,以贤能和军功为先,不拘一格降人才。此虽乃军中常提及的口号,但又何曾真正做到了?此番军饷亏空,便是用人陋习再现的典型案例,军中总管之位,竟致十多年不易人!于今之计,夫君大可与沈将军商议,将此番肃整军纪立功之人,破格提拔几个!”

“其次便是,夫君可让各军营,开展生产自救,如种粮食,养禽畜。这是过去所没有的推陈出新之举。因军营离市集遥远,采购回来的粮饷菜蔬,因天灾或行路不便之缘故,损失者无法计数,与此同时也给有心之人制造了短斤少两亏空银两之机。军中兵士因粮饷不足而产生哗变,也不是危言耸听。若能开展生产自救,当可及时补充粮饷菜蔬的不足,兵士多来自农家,让兵士在操练之闲暇,也能体会到军中与家中无二致之乐趣,可聊解兵士思乡之苦。”

言罢,晨曦眼眸朝着席君睿半晌,方才说道,“夫君,还有第三个,不知夫君爱不爱听?”

“还请说!”此刻的席君睿,是难得的轻松,他不住的思忖着,小丫头方才所提,当可避开二皇兄的锋芒,符合他一贯的策略。此外,还可一举在军中提高威望,稳住军心。

实是一举两得之计!他一贯优雅的,云淡风轻的微笑,若隐若现的,又浮现于唇畔。

一五零  又笼阴霾

“这一条,是有关营女的,夫君还要听吗?”晨曦说着,避开了席君睿的目光,她对于男女间的事情,向来便不大方。

“还请说!”席君睿眸光掠过晨曦的脸,勾唇微笑。

这小姑娘今天还算放得开!居然还能与他一起畅所欲言了!

“历朝均对军中营女,讳莫如深,甚或史书上也绝不提及。但营女是军中的一分子,或者说,是军中不可或缺一分子,这却是无可辩驳之事实!但毋庸置疑,军中之人对于营女,只有无度的索取!”晨曦说着,抬眸望向山下,脑海中浮现的,是那个雨天悲怆逝去的营女,那座孤零零的坟,还有周遭几个营女兔死狐悲的哀哭,历历在目,“若索取过度,引致军中骚乱,也非不可能。可否,如同官伎乐坊的作法,让营女在军中闲暇时,或作技艺表演等,娱乐军中,总好于专门以色事人。与此同时,让营女于军中,也有归属感。”晨曦鼓着一口气,急急地说完,脸有些微红。

“嗯,还有,不少的兵士,文化水平不高,有些甚至不识字,在军中也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根本便无进取心。若能在军中设学堂,办教坊,让兵士在闲暇之余,也能懂得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道理,岂不两全其美?”寻思着,晨曦又缓缓地说道。

“唔……”席君睿沉吟着,他的俊脸,已一扫这几天的阴霾。

“再有,军营之外的,便是安抚蜀府西侧的康巴。康巴与关内的隔阂,不仅文化上,更甚的,在于生活上。康巴的胡人民众,本便不善农耕,所需食物衣物用品几全来自关内。关卡阻隔,路途遥远,关内衣物用品来到康巴,价格飞涨,康巴民众生活的困苦,便可想而知。夫君当可奏请皇上,适当放开康巴的边关,或朝庭派员给康巴带去农耕纺织等技艺,让康巴的民众,也能过上如同中土民众般的生活。此举若能施行,于康巴民众,无疑是欢欣鼓舞,民众之离心,当可缓解。康巴安定了,于平叛大计,甚或于蜀府,于魏国之安定,着实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晨曦一口气说完,回身望着低冥想的男子,他静默着,着实不知他作何感想。

“哎,夫君,晨曦来来去去的,都说了这么多,到底如何,你倒是说句话呀!”晨曦不住的瞅着他的脸,忍不住着急地道。她着实是想完满地解开此结,在军中住了二十多天,她此刻是想家了。

“唔,不错!可以了吗?”席君睿对上了晨曦的眸光,怜爱地捋了捋她的一头栗色秀。

“哎!只是不错而已呀!便这么简单么!晨曦可是冥思苦想了好久呢!还有呀,今天早上还替夫君打了一上午的算盘,都累透了,未想成好话都没一句!好没良心的!”听罢言语晨曦掀了嘴,嘟嚷道。

“唔,很好!是惊天地泣鬼神!用上此等溢美之词,总可以了罢!”他谑笑着,这有趣的小姑娘,总还是脱不了稚气。

“唔,这还差不多!夫君,你兴许还不知道,晨曦打算盘,可不是吹的,街上的掌柜还望尘未及呢。”晨曦逾说便逾神气,脸微仰着,眼眸里闪着兴奋的光,“这个,便只有七殿下才知道的!夫君,你打算盘想必也不及晨曦吧!你们两兄弟,想来都一样。哎,我们到那边走走罢。”晨曦喋喋不休,说着回身拉了席君睿的袖笼。

可她却没注意到,身后的男子,又笼了一脸的阴云。

他心里,不住的腹诽,他与她朝夕相处二十多天,她的心思还是没变,说起皇弟来居然眉飞色舞。此刻,他心里是五味杂陈。

难道,他注定进入不了她的心?忆及此,他的脸上,是红一阵白一阵。

静默着,只剩,秋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

静默的气息,让晨曦感到沉闷,走了几步,晨曦又回,“夫君,你怎么不作声呢?还想方才的事情?”身后男子一脸的黑线,晨曦诧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