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蜀山的少年(第一部)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蜀山的少年(第一部)

第127章

书籍名:《蜀山的少年(第一部)》    作者:夏生




唐谧感觉到光线的变化,觉得不对头,手一挥道:“停,好像入阵了。”

张尉不解地问道:“什么阵?”

“你没发现光线暗了么?”唐谧问道,话一出口,才想起来张尉现在虽然能看到幻象了,可是必须是很强的幻象才能影响到他,顿时兴奋地叫道:“原来是幻象!可惜这些小和尚的法力还不够强。大头,带着我们冲出去。”

张尉顿时明白过来,提剑走到队首,道:“大家跟在我后面,不要看别处。”

唐谧跟在张尉身后,不管身边的景物如何变幻,一心盯着他的背影,走了大约十来步,只听前面传来一声稚气地语声:“阿弥陀佛,当真是蜀山高手,不妄不惑,让人佩服。”

她抬眼一瞧,四周的幻象已经消失,一丈开外的地方,一个小和尚双手合十站在当场,一张神情模糊的面孔甚是眼熟,想一想竟是上次七个小和尚里没怎么说过话的承盛。

唐谧见是他,笑了笑说:“承盛小师父也是高手啊,一个人敢对上我们六个人。”

承盛听到赞扬,腼腆地一笑:“十三施主你还不知道么,其他人又去找承逸和承玖了,所以才由我先来迎一迎你们。”

唐谧想这七人里单单派出承盛一人应敌,想他必有过人的本领,便说“那你有什么本事啊,拿出来瞧瞧吧。”

“我的本事么,除了会‘不动明王阵’似乎就没什么了不起的了,对了,我很会讲笑话哦,你要不要听?”

唐谧听到“不动明王阵”  几个字的时候,心上一动,思抚着这大约便是那“人生就是一悲剧阵”的大名吧,,却不知这阵法到底有何不同寻常之处。

当日她和桓澜曾把所见所知都告诉了穆殿监,可是博学如穆显也不知道这一回清源寺搞出了什么阵法。这件事一直是她心头的隐忧,总觉得要是不能参透这古怪的阵法,在华山上必定会遇到麻烦,好在此时看这承盛的言谈,倒是个好忽悠的人,便打定主意要先套一套消息,于是说道:“那你说个笑话吧,我听听好笑不好笑。”

“我问你,蚕的优点是什么?”

“会吐丝。”

“错了,是节俭,因为蚕会结茧啊。”承盛说完,不等唐谧反应,自己先呵呵地笑了起来,“如何如何,有趣不?这笑话我想了好久的。

唐谧不屑地摇摇头:“这个水准的冷笑话,我可多得是。我来问你,蚕的缺点是什么?”

“不知道。”

“就是嘴‘馋’啊,不然怎么叫蚕。”

承盛先是一愣,然后忍不住呵呵笑起来。

唐谧见了,趁机追问:“我再问你,‘不动明王阵’如何才能不动?”

承盛随口答道:“譬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世间诸般痛苦。这便是‘不动明王阵’不动的道理。”

唐谧只觉得耳朵里钻进来一堆“动与不动”,一时也想不分明,待要再问,忽听不远处传来承仁的声音:“承盛,你还在那里傻乐什么,布阵!”

随着承仁的号令,其他六个小和尚现身而出,将唐谧六人小队围在中央。

唐谧依据上次的经验,料想这阵法的中央位置一定很是重要,便对张尉和白芷薇说:“你们两人守住阵中,不要让小和尚抢了位置。其他人先和我试探一下这阵法的虚实。”

然而其余几人在阵中冲撞一阵,唐谧却发现这次和上次又有些不同,大约是对方人手齐整了,于是阵中的位置便不再重要。七个小和尚只是守在外圈,丝毫没有要抢回阵位的意图。唯一相同的是这些小和尚明明几乎身形不动,可无论圈内的蜀山弟子怎么攻击,都被压制回去,仿佛遇上了铜墙铁壁一般。

唐谧看出这些和尚的阵势旨在困住自己这方,猛然醒悟了清源寺定下的战术——他们一定觉得自己守在山道的这一队虽然只有十三个人,可是因为地势有利,挡住桓澜他们十四个人绝对不是问题。而对他们来说最有威胁的实际上是可能钻空子从树林里潜行上山的唐谧这一队,所以,既然发现这剩下的全部六人,只要将之牢牢困住,便可以安心等待自己那一方攻山的队伍登顶夺旗了。

只是她仍是无法参透这些小和尚究竟用了什么鬼办法,明明武功不见得高于蜀山弟子多少,却个个好似化身成不动明王,占牢各自的阵位,不论遇到怎样的攻击,抡起双节棍或挡或拦,总能将之简单化解。

蜀山之人又攻了几轮,却均是无功而返,白芷薇气得对着一圈面无表情的小和尚道:“这些家伙难不成都中了魔障,当真能做到一动不动!”

唐谧上回站在布阵一方,都未曾看破其中奥妙,这回破阵,更是觉得不解其中道理。

若说是用了术法,这些小和尚却可以随时还击进攻,就算是蜀山一等一的高手,恐怕也做不到如此迅速流畅地将术法和武功来回转化。若说是用了清源寺擅长的咒法,分明小和尚们都闭着嘴,如何能依靠经咒干扰敌人?她再去仔细回想当日黑衣人和小和尚相斗之时,小和尚两次处于劣势的情形,发觉如果说第一次是因为阵中缺了两人,而那些黑衣人的武功又高出他们太多,这才让阵法动摇,那第二次却又不同。第二次时,她和桓澜入阵相助,明明已将颓势挽回,可是那些文身异兽一出,小和尚们便有所动摇,这又是为的那般呢?

其他人见唐谧老僧入定般站在阵中不言不语,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君南芙忍不住在一旁道:“唐谧,我们都听你号令呢,到底要如何行事啊?”

“你们再攻几轮给我瞧瞧。”唐谧若有所思地说。

君南芙虽然对这样的回答很是不悦,还是领头挥剑而出,然而那些小和尚就像传说中的世外高手一样,仿佛早就料到对手的剑法来路,不紧不慢地抬手一棒,便将对手的长剑封了回去。

这样打了几回合,直叫蜀山的少年们越打越是泄气,然而领队的唐谧没说停手,大家便也只得硬着头皮再冲上去。

“‘南么三曼多伐折罗南罕’应该是佛家真言,你大约是听到了和尚们在念咒。”穆殿监这样说过。

“这文身是某种术法,你们看见的并不是真的异兽,而是由术法形成的虚像。”阎殿判如此解释过。

“譬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世间诸般痛苦。这便是‘不动明王阵’不动的道理。”承盛方才讲过。

这些声音盘旋在唐谧的脑海中,无序又毫无逻辑地起伏,然而似乎有什么真相隐藏于其中,只差那么一点就可以被完全看破。

恰在此时,君南芙冲着众剑童喊道:“别再打了,敌不动我不动!”说罢,她提剑走向唐谧愤愤道,“唐谧,你瞧够了没有,还要我们这样白白浪费体力多久?”

唐谧却几乎是一把抱住了君南芙,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彩:“君南芙好样的,谢谢你,我有办法了!”

君南芙甩开她的双手,不明所以地问:“该当如何?”

“敌不动我不动,现在我要让敌人先动起来!”唐谧说罢,转头对张尉和白芷薇说:“这些小和尚正在念佛咒,只是这些佛咒我们听不到,那是因为这咒根本不(奇)是念给我们听的,像我比常人稍(书)稍敏感一些,也只有在封住眼识的(网)时候才能有所感应。我想,这七个小和尚是清源寺专门选出来的,彼此之间大约有着什么特别的感应,不用说话,心中默念咒法便可以相互呼应。这七人以佛咒互相扶持,互为耳目,安定心神,每个人实际上都可看作是七个人,我们这样冲上去,不管造成怎样混乱危急的情形,对他们而言都不过是荆棘而已,只要他们身心不乱,便可以一当七,如绝顶高手一般一眼看破我们的剑法。”

“那该如何破阵呢?”白芷薇问。

唐谧胸有成竹地说:“我曾见过这些小和尚被术法的虚像动摇,可见他们也不是真的不动明王附体,咱们就造一个更大更漂亮的虚像给他们瞧瞧。”话落,她对君南芙道:“我和白芷薇、张尉的剑魂虽然被束缚了一部分力量,但是也可以互相呼应,威力不见得就比这七个和尚的小。你到时候见机行事,带着另外两人趁机冲出一个缺口出去。”

那边厢布置完毕,唐谧对两个好友道:“和尚们成日清修,咱们就给他们造个热闹的,搞花他们的眼睛。你说咱们几个一起见过什么的场面最为热闹呢?”

张尉和白芷薇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元宵灯会。”

“好,那就给他们看看元宵灯会!”唐谧说完,才想起张尉如今只有一点点心力,施出术法的时候依然会心中大痛,嘱咐道:“大头,你要多依靠剑魂的力量,切莫强求心力。”

“放心,我有分寸的。”张尉点头应道。

唐谧将双手握住剑柄,在心里暗自对剑柄中隐藏在梳子里的剑魂说道:“我们在一起也这么长时间了,既然上一次你可以唤起桃花障,就说明你还是想一展身手的对不对?请你认可我的力量,我保证一定让你拥有绝世名剑的荣耀!”话落,剑柄在她手中微微一抖,似乎是隐藏其中的灵魂正在轻轻颤动着回应。

唐谧和白芷薇、张尉三人脊背相抵,站成一个三角,各自横剑在胸,凝聚心力。

渐渐地,树林暗了下来,有点点灯光忽明忽暗,紧接着,嘈杂的人声响起,元宵夜的街市出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