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大明小官生活

乐读窝 > 武侠小说 > 大明小官生活

第二十七章 以工赈灾民

书籍名:《大明小官生活》    作者:萨琳娜


        、、、、、、、、、、

        “你的意思是,除了玫瑰酒和玫瑰酱,你还有用玫瑰制造其他商的方?”

        董举人两眼放光的看着胜男手中的白纸,惊喜的问道。

        “没错。”胜男点点头,她晃了晃手中的白纸,颇有几分自得的说道:“此乃我在一本南宋古籍上看到的方,可以用玫瑰鲜花瓣制成玫瑰纯露,用以美容、活血,当然纯高的,还可以食用,与玫瑰酱有同样的功效。”

        “玫瑰纯露?!”

        董举人楞了下,胜男说的话,他不是很明白,还有那个什么美容,是什么意思。

        “对,就是玫瑰纯露。”胜男见他有些茫然,连忙从袖袋里摸出一个白色的小瓷瓶,走到董举人近前,打开瓶塞倒在手心一些透明的液体,“董举人请看,这就是我试着研制的纯露。”

        董举人疑惑的用手指沾了沾液体,先是放在鼻下面闻了闻,“嗯,有玫瑰的香味儿。这是女人家用的香粉?!”

        玫瑰镇盛产玫瑰,附近的富户一般都有玫瑰园,而家里的女人们常常用鲜花瓣泡浴。所以董举人对这种味道也不是很陌生,他有些质疑的用手指捻了捻纯露,问道:“这个什么纯露,能比玫瑰酒好卖?!”

        “呵呵,当然。”胜男很确定的点点头,她笑着说道:“董举人可知道梅水新开的名媛坊?”

        “知道,听说是李捕头四姐的产业。”

        董举人点点头,儿曾经提到过,说这个名媛坊前身就是淑女坊,是梅水知县杨威的夫人开设的。因为某些变故,被迫转让给了李家四姐儿。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说法,暗地里大家都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听到胜男提起这个铺,董举人不是很明白的回道。

        “呵呵,正是我家四姐的铺,刚刚接手仅一个月,经营的都是些女人家用的胭脂水粉和钗环绢花,董举人可知道这个小铺一个月的收益是多少?”

        “嗐,这些小东西能值多少,一个月能有四两的赚头?”

        董举人对这些针头线脑的东西,并不是很看重,他兴趣缺缺的说道。

        胜男很夸张的摇摇头,“董举人可不要小瞧这些女人家的东西。不知道您听说过没有,世上最容易挣的便是女人家的钱。”

        “还有这种说法?”

        董举人见胜男说得郑重其事,便也投入了几分关注。

        “董举人是读书人,可能不常接触市井。”胜男见董举人终于有了兴致,便慢慢的引导道:“街市上除了衣食住行,还有什么铺最多?还有农村的大集上,那些卖针头线脑、绢花脂粉的摊更是受欢迎,皆因这些都是女儿家必备的日常用。刚才我曾经提到我四姐家的胭脂铺,呵呵,不瞒董举人您说,前两天我家姐结算了上个月的盈余,不多不少有二十两银的利润。”

        “二十两?”董举人有些不置信,那个铺儿也说过,面积不足自家酒楼的五分之一,没想到收益却抵得上酒楼生意最好时的分之一。难道真像李胜男所说,女人家的银最好挣?!

        “没错,而且我姐姐铺里卖的还都是些普通的胭脂水粉。”胜男确定的点头,这个她并没有撒谎,无非就是少说了一部分,名媛坊除了胭脂水粉,还经营着玫瑰酒和玫瑰酱,当然,面前最重要的是推销玫瑰纯露,其他的她不能提:

        “如果她卖的是独一无二的玫瑰纯露,利润更大。”

        “嗯,我想想。”董举人颇为心动的点点头,只是这个纯露他第一次听说,不敢轻易下决定。

        “呵呵,其实这个纯露是我留给自己做的。”胜男见他犹豫不决,半真半假的叹了口气,“不知道董举人有没有听说,我把梅水县城外的南山买了下来,在里面开辟了一个二十多亩的玫瑰园。只不过刚刚扦插成活,今年可能开不了多少花。要不是今年这场冰雹,我南山十多户佃户手里无粮,我是不会拿这个方换粮食的。”

        “噢,李捕头真是慈善的人呀。”董举人早就听说了李胜男购买南山的事,但他并不相信胜男嘴里说的,换粮食是为了那些穷鬼。哼,恐怕是想囤积粮食,等来年大发横财罢了。

        不过,这个纯露好像也蛮不错,自己没有听说过,那也就意味着世人都不知道呀。董举人没有亲自经过商,但也知道奇货可居的道理。玫瑰酒和玫瑰酱为啥价格高,还不就是市面上没有竞争的吗。

        转了几圈,董举人终于下定决心,他再一次问道:“李捕头确定世上没有人能造此纯露?”

        “世上有没有人会造,我不能完全保证。”胜男轻轻的摇头,这种话谁能保证,仅仅在历城县她就碰到了穿越的同乡,估计其他的地方也会有穿越人。

        再说了,纯露这种东西,早在南宋的时候就有人蒸馏过,只是工艺过简陋,提炼出来的纯露纯不够,而且效果不明显。不过有一点她到可以肯定,那就是自己的方是前世经过改良的水汽蒸馏法,纯和功效要远远强过前人。

        “但是,胜男可以保证,在本地绝对没有纯露,另外,我这个方是在古方的基础上,经过改良,功效更好。当然,这毕竟是新鲜东西,董举人也可以考虑的。”

        胜男装作无奈的叹口气,“粮食嘛,或许为难您了,呵呵,没关系,我可以去周围的县市去收购,纯露还是我自己开发吧。”

        胜男边说着,边把东西放回袖袋,起身要告辞。

        结果她这一表态,董举人反倒更相信了几分,他连忙叫住胜男,“哎呀,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算起来老朽和你父亲也曾经是同窗,这样吧,既然李捕头缺粮食,那老朽就把预留的粮种全部转送给李捕头。100石,可够?!”

        “100石,也就是两万斤粮食。”胜男听到他的话,飞速的换算着是否划算,她按照前世的粮价一换算,发觉也不过四万块钱,心里觉得有些不够本儿。

        不过,做生意嘛,想来都是漫天要价,就地还价。胜男装作为难的样,和董举人讨价还价起来。

        经过一番商讨,最终决定以160石优质的麦成交。而董举人也表现出他铁公鸡的一面,硬是让胜男答应,等纯露上市后,帮董家想出销售的办法,并保证除了董家,不准第二家经营纯露,尤其是李家。

        胜男全部答应,当场两个人便签订了契约,粮食也直接清点出库。

        “呼。”胜男看着宝葫芦里的大堆粮食,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如今粮食也备下了,希望不要有用到这些粮食的那一天。”

        可惜,老天要是能如人愿,它就不是老天爷了。胜男收下许大勇一批难民后,没有半个月,又有大批的难民陆陆续续的来到历城县。

        玫瑰镇和其他附近县城的知县胆小,见到大批的难民涌入,担心处理不当引起民变,干脆关闭城门,不准难民进城。而周围的地里,此刻也是青黄不接,什么吃的都没有,逃难的人们只能继续顺着官道寻找生。

        这天清晨,一大群拖家带口,挑着简陋家当的难民来到梅水的城外。

        杨知县的胆或许比周围其他知县的大一些,但是他手里无粮呀。今年夏粮减产,预备仓马上要见底,就算是他想借赈济灾民好好表现一番,无粮又无钱,他也只能关闭城门。

        一时间,难民们围聚在城门附近,大人孩都又饥又饿,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因为一长途跋涉,再加上餐不继、风吹日晒,病倒了一大片。

        “唉,没有活啦。”难民中一个黑瘦的汉,看着儿饿得只哭,老父病得奄奄一息,除了叹息一点办法都没有。

        “可不,县爷也不让咱们进城,想找个小工也没法找,再有两天,一家老小都要饿死了。”

        其他的人也有气无力的附和道。

        “哎,大家注意啦,大家注意啦。”

        一伙人正绝望的看着高高的城门,愁眉苦脸的呆坐着,官道上跑过来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只见这个小伙骑在马上,大声喊着话:“向南十里地的南山庄园,正在扩建房舍、开垦荒地,需要大批青壮帮手和煮饭、洗衣的妇人,工钱当日结算,另包两餐。”

        “大家注意啦!南山招工!南山招工!”

        没过多久,小伙的马来到难民中,他大声喊着话。

        “这位小哥,你刚才说的都是真的?南山招人,还管饭?”

        “没错,如有想投身当佃户的,亦有闲置的耕地,你们谁想来呀?”

        周福坐在马上,颇有几分居高临下的气势,他大声回答着,而身边早已围满了喜出望外的难民。

        “我,我想去,我能种地,我还会编筐!”

        “还有俺,俺力气大,啥累活、重活都能干!”

        一时之间,几十个人围着周福七嘴八舌的喊着。

        “停!”周福见大家伸着手报名,连忙大喊一声:“好,想干活的,能干活的,都跟着我走,工地上有的是活儿,只要你们肯下力气,包管有吃有喝,还有钱拿。”

        说着,他从人群里挤出来,拍马慢慢走在前面,身后呼啦啦的跟着上人。大多都是难民中的青壮,其中还有一些背着孩的年轻媳妇儿。

        ...

        ...

        (天津)